预防接种第一节:宝宝容易得的常见感染性疾病脊髓灰质炎,又叫小儿麻痹症,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是一种古老的疾病。传播途径:通过粪便—消化道传播。多发生在5岁以下宝宝。可导致肢体瘫痪、畸形,严重者可危及生命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1、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2、百日咳一种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可以引起婴幼儿频繁而持久的咳嗽,并引起惊厥和窒息,有5-6%会引起并发症多发生于6个月以下的儿童,是引起婴幼儿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3、白喉一种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的急性传染病该病可诱发呼吸道阻塞并引全身感染,严重时患儿可死于中毒性心肌炎在地方性流行区,白喉的报告病死率仍超过10%。4、破伤风一种破坏神经系统的致死性疾病病死率在10-70%之间,婴幼儿如不住院和接受加强治疗,死亡率可达100%5、B型流感嗜血杆菌疾病(Hib)由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系列疾病。该病菌感染后会引起肺炎、脑膜炎、败血症、会厌炎等。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传播。高发人群:5岁以下儿童高发,发病高峰为6-11月龄。6、麻疹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传染性极强,在麻疹疫苗问世以前,每隔2年左右就有一次麻疹的大流行传播途径:空气—呼吸道高发人群:1-5岁宝宝发病率最高;但自从长期对幼儿开展麻疹疫苗接种后,幼儿得到了保护,成年人的发病在近年来逐步多了起来。婴幼儿麻疹常可并发喉炎、肺炎、脑炎、心肌炎等,甚至导致死亡7、乙型肝炎传播途径: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以及密切接触等目前乙肝尚无根治方法,因此预防乙肝非常重要世界卫生组织提倡: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有效、安全、经济的方法乙肝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流行广、危害大的传染病。不少乙肝病人在成年后会转为肝硬化或肝癌。8、肺炎球菌性疾病肺炎球菌疾病是肺炎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系列疾病的统称。包括大叶性肺炎、脑膜炎、败血症、中耳炎等传播途径: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肺炎球菌藏匿在鼻咽部,据统计,我国约有1/4的健康儿童携带肺炎球菌,广泛存在。严重的肺炎球菌疾病可导致失聪、癫痫、瘫痪、智力低下,甚至死亡高发人群:5岁以下儿童多发,2岁以下为发病高峰。疫苗:肺炎球菌疫苗。肺炎球菌疾病疫苗可预防疾病中,肺炎球菌疾病是导致全球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要病因1(1.CDC.MMWR2006;55(18):511-515)全球:每年70-100万(约每分钟2名)5岁以下儿童死于肺炎球菌疾病2(2.WHO.WeeklyEpidemiolRec2007;82:93-104)亚太地区:每小时约有49名儿童死于肺炎球菌肺炎3(UNICEF/WHO.Pneumonia:Theforgottenkillerofchildren,2006Sep)肺炎球菌疾病鼻窦炎中耳炎菌血症肺炎脑膜炎肺炎骨髓炎第二节预防接种一、预防接种(Vacination)是将生物制品接种到人体内,使机体产生对传染病的特异免疫力,保护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生物制品:是指利用微生物或其毒素、酶、人或动物的血清、细胞等制备的供防治和诊断用的制剂。如菌苗、疫苗、类毒素。什么是疫苗?疫苗是一类特殊的生物制品,它能引起人体免疫反应,从而对特定的某种疾病产生免疫力,也就是俗称的“预防针”。原材料:细菌、病毒(减毒、灭活)或细菌病毒的成分。免疫方式分为: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1.主动免疫是指给易感者接种特异性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从而获得免疫力,预防相应的传染病。主动免疫接种后机体产生抗体可持续1~5年,以后逐渐减少,所以要适时的加强免疫,巩固免疫效果。疫苗的分类灭活疫苗: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微生物灭活而制成预防制剂。特点:安全、易保存,可多种疫苗联合使用。免疫效果持续时间短,允许多次接种。如:百日咳、流感、甲肝疫苗。减毒活疫苗:用人工定向变异或从自然界筛选获得毒力高度减弱或无毒的病原微生物制成的预防制剂。特点:免疫效果可靠、持续时间长,接种剂量较小,不良反应少。如:脊灰、麻疹、卡介苗等类毒素疫苗:细菌外毒素经甲醛灭活,失去毒性而仍保留其免疫原性即为类毒素。如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疫苗的分类亚单位疫苗:去除病原微生物中有害成分和对激发机体保护性免疫无用的成分,保留其有效的免疫原成分所制成的疫苗为亚单位疫苗。如流感疫苗。组分疫苗:用化学方法从病原微生物中提取有效的免疫成分制成的疫苗制剂,称为组分疫苗。如流脑、肺炎疫苗、HIB疫苗均为夹膜多糖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的疫苗称为基因工程疫苗。例如:乙肝疫苗。2.被动免疫是指未接受主动免疫的易感者在接触传染源后,被给予相应的抗体而立即获得免疫力。抗体在机体内停留的时间短,约3周,所以被动免疫用于应急预防和治疗。被动免疫常用制剂:特异性免疫血清:如抗毒素、抗菌血清、抗病毒血清;丙种球蛋白胎盘球蛋白此类制剂来源于动物血清,对人体是一种异型蛋白,注射后容易引起过敏反应或血清病,特别是重复使用时要慎重。抗毒素:用类毒素多次给马等动物注射,待产生大量抗毒素后通过采血、分离血清、浓缩纯化,制成抗毒素。如破伤风抗毒素、白喉抗毒素、狂犬病抗毒素等。抗菌血清、抗病毒血清:用灭活的细菌或病毒免疫动物后制成。对绿脓杆菌、炭疽病的效果较好。丙种球蛋白、胎盘球蛋白:早期用于对麻疹、甲肝的易感儿童可预防发病或减轻症状。特异性免疫球蛋白:选择性地对某种疾病有高浓度抗体的人血制品。如乙肝免疫球蛋白。计划免疫概念:是根据小儿的免疫特点和传染病疫情的监测情况制定的免疫程序,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将生物制品接种到婴幼儿体内,以确保小儿获得可靠的抵抗疾病的能力,从而达到预防、控制乃至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二计划免疫我国计划免疫的发展简史20世纪50年代全国开展普种牛痘,20世纪60年代基本消灭天花20世纪60年代全国开展:健康教育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制剂(DPT)和麻疹疫苗(MV)的接种1978年开始实施儿童计划免疫:系统有规律的接种疫苗2000年通过无脊髓灰质炎证实2002年要求以乡为单位接种率达90%2002年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2005年国务院颁布《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1.计划免疫的内容:“五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麻疹疫苗和乙肝疫苗。“七病”:结核、小儿麻痹、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乙肝。即7周岁及7周岁以下儿童进行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麻疹疫苗和乙肝疫苗的基础免疫。2.免疫程序包括儿童基础免疫程序和特殊人群、特殊地区需要接种疫苗的免疫程序两种。基础免疫:指人体初次、全程和足量地进行某种疫苗的预防接种。免疫程序:是指需要接种疫苗的种类及接种的先后次序和要求。(一)儿童计划免疫程序免疫程序:1.免疫起始月龄2.接种次数3.针刺间隔4.加强免疫5.联合免疫(1)采用几种抗原制成多联多价疫苗:死菌苗和类毒素,如百白破三联制剂等(2)采用几种制剂不同途径或不同部位同时接种:注射百白破三联制剂同时口服脊髓灰质炎糖丸(一)儿童计划免疫程序免疫程序:(三)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1.严格掌握禁忌症:见表预防疾病结核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乙肝禁忌出生体重小于2.5kg、患结核、急性传染病、肾炎、心脏病、湿疹、其他皮肤病、免疫缺陷者免疫缺陷、免疫抑制剂治疗期间、发热、腹泻、急性传染病者发热、鸡蛋过敏、免疫缺陷者发热、有明确过敏史、神经系统疾病、急性传染病者肝炎、急性传染病(包括有接触史而未过检疫期者)、其他严重疾病者预防疾病结核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乙肝注意事项2个月以上婴儿接种前应做PPD试验,阴性者才能接种冷开水送服或含服,服后1小时内禁热饮接种前1个月及接种后2周避免用胎盘球蛋白、丙种球蛋白制剂2次接种可间隔4~12周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2.严格执行免疫程序:掌握接种的计量、次数、间隔时间和不同疫苗的联合免疫方案、及时记录及预约,交代接种后的注意事项及处理措施。见表预防疾病结核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乙肝接种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减毒活疫苗百白破乙肝疫苗初种次数13133初种年龄生后2~3天2个月、3个月、4个月8个月以上易感儿3个月、4个月、5个月出生时、1个月、6个月预防疾病结核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乙肝接种方法左上臂三角肌中部皮内注射口服上臂外侧皮下注射有吸附制剂者臀部或三角肌肌内注射,无吸附制剂者三角肌下缘皮下注射三角肌肌内注射预防疾病结核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乙肝每次剂量0.1ml10.2ml0.5ml5μg复种4岁时加强一次7岁时加强一次1.5~2岁用百白破混合制剂、7岁用吸附白破二联类毒素各加强一次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无菌操作原则:接种疫苗时,只用75%酒精消毒;抽吸后如有剩余药液放置不能超过2小时;接种后剩余活菌苗应烧毁。(四)预防接种的反应及处理1.一般反应:指由生物制品本身特性所引起的反应,系由制品性质所决定的。(1)局部反应:皮下接种后数小时至24小时内在接种部位发生局部红、肿、热、痛,红肿直径在<2.5厘米称弱反应,2.6~5厘米称中反应,>5厘米以上称强反应。不超过5厘米但伴有淋巴腺炎或淋巴管炎也属强反应。此种反应一般在2~3天消退。(2)全身反应:于接种一般死苗后24小时左右体温升高,一般持续1~2天,接种活疫苗后5~7天体温上升。体温在37.5℃左右称弱反应,37.6~38.5℃称中反应,38.6以上℃以上称强反应。此外,还伴有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全身不适等反应。多数一般反应较轻微,无需特殊处理,只要适当休息,多饮水即可。局部反应较重者可用清洁毛巾热敷,若局部红肿继续扩大,高热持续不退,应及时就医。预防接种的反应及处理2.异常反应:指被接种者某些生理或病理的原因(饮酒、剧烈运动、过度劳累、经期等),或使用原因(用已冻结变性的制品、吸附制剂未充分摇匀等),以及某些批号制品质量原因(吸附剂含量过多,菌、毒种毒力过高、减毒不全等)以致造成反应的加重。(1)过敏性休克:在接种时或接种后数秒钟至数分钟内发生,也有少数延至30分钟或1~2小时发作。突然感到全身发痒、胸闷、气急、烦躁、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发凉、血压下降、心律减慢、脉细或无。如不及时抢救,死亡常发生于抗原进入机体后15~20分钟。死亡原因多为窒息和末梢循环衰竭。处理方法,让病人平卧、头部放低,注意保暖,立即肌肉内注射1:1000肾上腺素0.5~1.0ml.(2)过敏性皮疹:各种疫苗接种后均可使一些过敏体质的人发生过敏性皮疹,常在接种后数小时或数天发生,多少不一,大小不等,色淡或深红,周围呈苍白色。处理方法,给抗过敏药物,如苯海拉明,每次25~50mg,每日2~3次。(3)晕厥(晕针):接种者由于精神过度紧张和恐惧心理而造成暂时性脑贫血,引起短时间失去知觉和行动能力的现象。在空腹、过度疲劳、接种场所空气污浊等情况下易发生,多数在接种时或接种后数分钟发生。(3)晕厥(晕针):轻者有心慌、恶心、手足发冷、发麻等,经短时间即可恢复正常。严重者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心跳缓慢、脉搏无力、血压下降伴失去知觉,数十秒至数分钟清醒。处理方法,患者平卧、头部放低,注意保暖,口服糖水,亦可针刺人中等穴位。如仍未见好转者应送医院抢救治疗。(4)全身感染:有严重原发性免疫缺陷或继发性免疫功能受损者,接种活疫苗后可扩散为全身感染,应积极抗感染及对症处理。3偶合反应:与预防接种无关,只是因为时间上的巧合性而被误认为由接种疫苗引起。(五)冷链:疫苗从生产到使用的整个过程均应配备冷藏、冷运设备,这一系列设备称为冷链。(六)扩大免疫接种计划(EPI):一要求不断扩大免疫接种的覆盖面二是要求不断扩大免疫接种的疫苗种类。(七)计划免疫效果评价1疫苗效果评价疫苗保护率保护指数2免疫学效果抗体的阳转率抗体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