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为人民服务课题为人民服务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它揭示了语文最本质的特点,即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教学本课时,当学生掌握主要内容后,进一步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阅读,从而加深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理解,同时认识思路清楚对表达主题的重要作用。学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2.搜集毛主席的作品和张思德生前的事迹、图片。(师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司马迁、鸿毛、兴旺、炊事员。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毛泽东同志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几个方面的意思。3.初步了解学习议论文的方法。学习重点会写4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谈话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1.导入:同学们,通过对本组前两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看到了烈士在刑场上视死如归以及英雄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历史画面。缅怀着革命先1.齐读课题。2.学生把自己搜集的有关张思德的资料介绍给大家。3.交流自己眼中的张思德。1.简述自己了解到的张思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辈,我们心中涌动着深深的怀念。今天,我们继续跟随时空的转换,到延安窑洞前去聆听毛泽东主席的深情演讲。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用时:10分钟)1.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整体感知。2.读后交流初读收获。3.组织学生记钓鱼游戏:检查生字词。1.阅读全文,注意读准生字新词的读音,边读边思考: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2.认读生字词。3.小组内互读课文,校正读音交流讨论。应该注意,“鸿”字由三部分构成,是一个左中右结构的字,不要把“氵”误写成“冫”。“鼎”字比较难写,要特别强调这个字的笔顺。2.给下面的字组词。彻()哀()沏()衰()3.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鼎”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再查()画。写出三个含“鼎”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用时:20分钟)1.引导齐读课题。理解课题。2.引导学生探寻:毛主席在什么时间、地点、场合发表的这篇演说?3.教师提问:毛泽东同志的这个讲话围绕什么中心讲的?分几层意思讲的?每层意思是什1.学生齐读课题思考:本文是以什么命题?(本文是以中心命题。)2.学生交流,理解“服务”。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每段讲了什么内容?(1)宗旨: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2)死的意义:重于泰山,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文章开头就鲜明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结合当前实际,从三个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一是树立“________________”的生死观;二是_______________,为人民的3么?4.引导学生交流。轻于鸿毛(3)不怕批评:坚持好的,改正错的(4)事不怕困难:互相关爱,互帮互助(5)寄托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利益、;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总结回顾,布置作业。(用时:5分钟)布置课后学习延伸。搜集毛泽东的诗词。5.写出两首收集到的毛泽东的诗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学反思《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这篇演讲稿着重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可以说这是一篇典范的演讲词,也是六年级学生初次接触的议论文。教学中,我从课题入手,理清脉络,抓主旨,悟道理,由理及情,使比较难理解的议论文变得易学、有趣。通过多种形式地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2.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学习重点1.全面分析课文,体会“为人民服务”的含义。2.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弄清部分复杂句子之间的关系。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4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复习导入,回顾旧知。(用时:5分钟)1.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2.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内容,深入了解毛主席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论述“为人民服务”的。全班讨论总结上节课的学习内容。1.着重理解这篇讲话是围绕一个什么中心写的。2.围绕中心作者精心选择了哪几个材料加以说明。6.多音字组词。难_______()_______()剥_______()_______()二、分段品读,深入理解。(用时:20分钟)1.讲读第1自然段。(1)引导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思考:第1、2句是什么关系?(2)引导学生练习:用因果关系把第1、2句话连成一句。(3)提问:哪些词具体说明了党和人民的密切关系?2.学习第2自然段。(1)出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①这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哪句话最重要?概括这段主要讲了什么。②理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1.学习第1自然段。(1)朗读第1自然段。(2)讨论理解第1、2句之间的因果关系。(3)思考并交流:哪些词具体说明了党和人民的密切关系?(完全、彻底)2.学习第2自然段。(1)学生细读第2自然段,根据教师提问进行思考交流:这段主要讲了什么?(①树立正确的生死观;②正确对待批评,坚持好的、改正错的;③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相互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2)小组内讨论交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深刻7.运用恰当的关联词填空。(1)()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一定会兴旺起来。(2)今后我们的队伍里,()死了谁,()是炊事员,是战士,()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8.结合你知道的事例,说说从下面的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1)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③结合资料说说为什么张思德的死重于泰山?(2)引导学生交流。(3)引导归纳学法。3.学习第3自然段。(1)引导学生默读,思考:这段话是围绕什么意思来说的?毛主席围绕这个意思是怎样一层一层讲清楚的?(2)引导学生理解“精兵简政”。(3)引导学生标出本段的关联词语。体会这段话议论的严密。4.学习第4自然段。(1)提出自读要求:给这段课文划分层次,(2)引导学生思考:第1层与2、3、4层是什么关系?(3)提问:为了取得全民族的解放,我们必须怎样做?5.学习第5自然段。(1)引导学生理解“哀思”“寄托”的意思。含义。(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有的比泰山还重,有的比鸿毛还轻。)(3)联系实际,说说还有哪些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李大钊、郝副营长、董存瑞、焦裕禄、孔繁森等。)(4)总结学法,先找中心句,再归纳段意。3.学习第3自然段。(1)小组讨论、交流:本段共有6句话,主要说的是什么意思?(围绕“我们怎样对待别人的批评”写的。)(2)学生研读课文,交流对“精兵简政”的理解以及时代背景。(3)画出关联词语,并交流理解它们在文中所起的作用。(因为……所以……、如果……就……、不管……都……、只要……就……、……就……。)4.学习第4自然段。(1)自由读第4自然段,(2)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课内阅读。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法: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1)用“______”画出这段话中运用了对比论证的句子。(2)选段第一句与第二、三句话的关系是()A.先因后果B.并列关系C.先概括后具体(3)司马迁说的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请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2)思考:为什么要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利用工具书交流并理解“五湖四海”“死得其所”的意思。(2)师生交流划分层次后,学生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理清层次间的因果关系。5.学习第5自然段。(1)学生交流理解词语的意思。(2)通过交流总结出:团结才有力量,才能实现共同的革命目标。三、回归整体,体会表达方法。(用时:10分钟)1.引导学生再读全文,体会表达方法。2.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语句交流在表达方法上的收获。学生再次读文,交流收获。1.通过“完全”“彻底”这两个词,体会这个队伍“为人民服务”的目的及文章语言的简练、准确。2.学习司马迁的话来说明人死要有意义。“精兵简政”一例,说明要正确对待批评和建议。3.第4自然段中用了一个“但是”,告诉我们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是死得其所。又用“不过”这个词,说明要减少不必要的牺牲,就要互相关心、帮助。10.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1)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四、朗读课文,联系背诵。(用时:5分钟)1.组织学生接力朗读全文。2.组织学生练习背诵。3.过渡:课文中有不少警句,可作为我们生活的座右铭。你收集到哪些座右铭。1.学生接力读全文并评价。2.学生练习背诵。3.说说名言警句。11.说一说课文中的名言警句,并抄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这样一篇离学生生活甚远的文章,课前要注意引导学生搜集整理文章写作背景及相关的信息资料,便于学生理解。通过朗读和对比,能让学生感受课文围绕一个论点是如何展开论述的,初步认识议论文的写法。课堂上适当补充一些阅读资料,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和知识面,也使文中的思想内容对学生更具有教育意义。同时,通过对名言警句的摘抄,既使学生记住了这些名言警句,又使学生养成了摘抄好词佳句的习惯。《为人民服务》教学片段对比描写,理解“死”的不同含义(教学难点)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引用的是耳熟能详、经久不衰的——(生接答:名人名言);引用的是给人启迪、引人深思、让人震撼的——(生接答:名人名言)。所以,毛主席用的第一招就是引经据典。(板书:引用)师:接下来,毛主席又用了什么方法证明这一观点呢?生:应该是用对比的方法。师:对比,怎么比?(板书:对比)生:“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