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旅游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目录第一章“十二五”发展回顾1第1条“十二五”主要指标发展情况1第2条“十二五”主要工作开展情况2第3条存在的主要问题6第二章“十三五”发展环境6第4条发展背景6第5条资源分析9第6条市场分析10第7条发展基础13第三章总体思路13第8条指导思想13第9条总体定位14第10条形象定位14第11条发展目标14第12条发展战略15第13条规划原则15第四章规划布局16第14条沈阳市旅游空间结构16第15条沈阳市旅游产业布局18第五章旅游产品规划26第16条集聚化发展休闲城市旅游产品26第17条创新化发展福运文化旅游产品28第18条特色化发展工业传奇旅游产品30第19条融合化发展生态四季旅游产品32第20条差异化发展专项体验旅游产品34第21条设计精品旅游线路35第六章旅游项目规划36第22条项目体系36第23条龙头项目38第24条重点项目43第25条建立旅游项目准入退出机制46第七章产业融合发展规划47第26条巩固发展核心关联产业47第27条激活基础关联产业48第28条培育新兴关联产业49第29条优化提升旅游产业要素49第八章市场营销51第30条旅游形象体系51第31条市场营销目标51第32条营销实施措施52第九章旅游公共服务体系53第33条依托城市综合设施完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53第34条构建以集散功能为重点的旅游交通便捷服务体系54第35条加快推进沈阳市智慧旅游系统建设55第36条构筑福运沈阳特色化旅游服务软环境管理体系55第37条优化提升旅游景区基础服务设施56第十章保障措施56第38条深化改革56第39条产业协调保障56第40条政策保障57第41条资金保障57第42条人才保障57第一章“十二五”发展回顾第1条“十二五”主要指标发展情况“十二五期间”是沈阳市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五年,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为指导,结合沈阳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后的发展新格局,推动旅游景区提质达标和新兴旅游业态开发建设,发展文化旅游、乡村旅游、工业旅游、生态旅游、冰雪旅游和温泉旅游。以“十二运”等全国大型活动在我市召开为新契机,积极推动我市旅游业实现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十二五期间”,沈阳市按照大旅游口径统计(下同)的旅游业发展指标发展迅速,到规划末期的2015年,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任务。旅游业总收入1221.2亿元人民币(以下非说明,均指人民币),进入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八名,年均递增18.3%,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931亿元的目标,是“十一五”末期2010年528亿元的2.3倍。旅游业总收入相当于全市GDP的比重从2010年的10.5%增加到2015年的16.8%,相当于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从2010年的23.5%增加到2014年的35.5%。旅游接待总人数9219.2万人次(含本地市民一日游),进入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八名,年均递增10.0%,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7360万人次的目标,是“十一五”末期2010年5717万人次的1.6倍。“十二五”期间,沈阳市旅游业总收入累计达到4709.0亿元,其中:国内旅游收入4502.3亿元,外汇旅游收入32.6亿美元,分别是“十一五”五年累计收入1991.1亿元、1877.7亿元、16.2亿美元的2.4倍、2.4倍、2.0倍。接待国内外旅游者累计达到38285.4万人次,其中:国内旅游者37941.9万人次,入境旅游者343.5万人次,分别是“十一五”五年累计接待25875.5万人次、25637.7万人次、237.8万人次的1.5倍、1.5倍、1.4倍。第2条“十二五”主要工作开展情况1.政府主导,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发展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必须依靠政府和市场两个轮子的作用促进其发展。沈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联合召开全市旅游发展工作会议,出台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意见,以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市人大、市政协多次视察我市旅游工作,市人大先后审议通过了《市政府关于我市推进沈阳经济区旅游一体化建设情况的报告》《沈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6—2020)》,对进一步提升沈阳市旅游产业整体水平,加快推进沈阳经济区旅游一体化建设进程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市政府成立了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专题研究旅游业发展重大问题;将市旅游局改为市旅游委,市旅游专项资金由1000万元提升到1亿元,先后出台了多项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大大提升了沈阳市各级政府、各部门、社会各界推动和参与旅游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十二五”期间,沈阳市共争取到国家、省旅游发展扶持资金2000余万元,市旅游专项资金累计投入1.4亿余元,市区两级财政综合投入旅游产业超过10亿元,基础设施建设超过200亿元,有效发挥了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市场参与资源配置的活力,吸引社会投资超过500亿元。2.规划引领,拓展旅游产业发展空间沈阳市在推动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规划先行,提升资源开发水平,优化旅游发展空间。为了全面规划我市旅游业未来发展方向,明确发展思路,2014年启动了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市政府拨付专款,由北京巅峰智业旅游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中标编制,2015年先后通过专家评审、市政府规委会审定,2016年通过了市人大审议。该规划立足宏观、区域及城市发展背景,围绕“旅游强市和东北亚国际旅游城市”的总体定位,将沈阳经济区作为一盘棋来考虑,提出在以沈阳都市旅游为核心的“三圈三轴”的沈阳经济区发展格局的基础上,全市按照“一核三区三道五廊”架构发展,实现沈阳经济区旅游的整体联动。该规划在品牌形象上具有重要突破,提出“传奇盛京福运沈阳”的新城市形象,既诠释了沈阳历史的传奇性,又体现了沈阳“青山入城、水系串城”的福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城”的福地、沈阳人民豪爽乐观的福运文化,获得市领导的高度评价和认可,已在全市和国内外客源市场开始宣传推广。市旅游委组织开展了全市13个区县(市)的区域旅游规划以及辽河沈阳段旅游带、旅游交通等专项规划工作,全市规划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3.多方融合,积极开发特色旅游资源沈阳市在旅游资源开发工作中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深入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加快推进产业融合,丰富旅游业态,推进景区建设的提质升级,重点打造历史文化、工业基地、温泉冰雪、休闲娱乐和乡村旅游等产品,全市旅游资源和产品开发呈现出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发展态势。一是引进特色旅游项目。成功地引进了方特欢乐世界、龙之梦亚太城城旅游综合体等一批集文化创意、休闲娱乐、餐饮购物等于一体的综合文化旅游产业项目,进一步改善了我市的旅游产品结构,提升了我市旅游产品的供给水平。二是整合提升特色文化旅游精品。以整合做大我市前清文化、工业文化、民俗文化为重点,启动了盛京皇城改造工程,建设了中国沈阳工业博物馆,打造了关系民众生活的各类食品生产厂、宝马整车生产线等工业旅游产品,推出了铁西1905文化创意园、沈河区11号院、和平区老北市文化街等一批文化特色旅游产品,进一步提升了我市旅游产品的竞争力。三是促进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市政府出台了乡村旅游发展三年实施意见,按照国家、省旅游局“百千万”工程的部署,积极推进郊区县市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农事体验等特色旅游,打造国家和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点),先后获得一批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稻田画、薰衣草庄园和城乡结对开心农场等一批产品深受游客欢迎。四是打造城市旅游节会品牌。坚持创新思路,资源整合,精心培育了沈阳旅游节四季游、沈阳经济区暨东北亚旅游名品博览会等活动品牌,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以皇寺庙会、荷花节、冬捕节、低空飞行大会、购物节和啤酒节等不同特色为代表的区域旅游节会活动影响不断扩大。五是丰富旅游业态。推进蒲河生态廊道、辽河七星湿地、浑河观光带等河岸旅游产品的开发,建成了沿河自驾车、骑行路和仟睿达水上乐园等产品。促进温泉旅游项目的建设,新民兴隆温泉城获得省级温泉旅游度假区称号,小韩村温泉、北汤温泉等满足了旅游者的不同需要。4.依法治旅,提升旅游行业管理水平。加强旅游法制制度建设。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贯彻《旅游法》,制定了《沈阳市旅游依法行政制度汇编》,印发并落实了《沈阳市旅游局推进区、县(市)旅游行政执法工作指导意见》。完善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使用制度,召开了全市旅游发展专项资金计划工作会议,向社会公开了我市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的管理办法、管理程序和申报指南。旅游大调研工作取得显著成果,征集有效调研报告94篇,文字量达70余万,论文编辑成册形成了《沈阳市旅游业发展调研成果汇编》。加大旅游市场整治力度。根据国家和省旅游局《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部署,重点对无经营资质、无导游领队证从事经营活动的违法行为,强迫或变相强迫购物、擅自变更行程、进行虚假宣传误导旅游者的违法行为进行了整治。联合区、县(市)旅游行政部门和工商、交通等部门,开展了对旅游市场综合整治活动,着力解决旅游市场中的难点问题。在“减投诉、重质量、保权益”上开展工作,引导、督促企业不断改进和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创新推广标准化和诚信体系建设。在国内副省级城市中率先有效地推广了旅游企业标准化工作,已有百余家各类企业通过开展标准化建设,有效提升了企业服务水平。创新开展旅游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在国内首次引入金融类、信用类考核评价指标,提高了旅行社诚信考评工作的法律效力,为旅游者“明明白白消费”提供基础服务。5.完善服务,优化旅游产业发展环境。加强全市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全市启动旅游“一卡一网一中心”建设,发行实名制居民旅游优惠卡,着力构建沈阳经济区、沈阳市、沈阳各区县(市)三级旅游集散中心及旅游咨询站点体系。多部门联动,投资千万元在高速公路出入口、主要道路交叉口等地,设置了旅游景区指示牌、标志牌400余块,改善了旅游标识服务环境。全面深入落实了开展文明旅游、创建文明城市的各项工作。加强人才培育和专业智库建设。制定了《沈阳市推进旅游人才工程建设方案》。聘请88位专家、学者为首批沈阳市旅游业专家,首次在沈阳建立了旅游专家委员会,推动了旅游发展决策的专业化和科学化。举办了导游员岗前教育培训班和乡村旅游管理人员培训班。开展了“旅游专业人才进课堂”活动,邀请境内外高级旅游人才走进课堂、走进企业,接受培训的院校学生和从业人员共计5000多人。第3条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包括品牌不响、产品不精、合力不强、企业弱小、融合不够、体制不顺六大问题。第二章“十三五”发展环境第4条发展背景“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时期,是第二次振兴东北的关键时间,也是推动旅游业创新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和转型升级的战略关键期。加快发展旅游业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大任务,是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对外开放新形势、提升综合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扩大就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内在要求。宏观战略背景。一方面,宏观产业形势助推沈阳旅游发展。据世界旅游业理事会(WTTC)测算,2015年旅游业对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综合贡献7.8万亿美元,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总量的10%。旅游业创造2.84亿个就业岗位,占就业总量的9.5%。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入境旅游目的地国。旅游业已经进入以国民消费为主体的大众化发展初级阶段,旅游休闲正在成为城乡居民生活的刚性需求。2015年,我国国内旅游突破40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4万亿元人民币,出境旅游1.2亿人次;旅游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10.2%。中国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人次和国内旅游消费、境外旅游消费均列世界第一。另一方面,“4+2”国家战略部署为沈阳旅游明确新方向。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先后提出了“美丽中国”、“文化强国”、“全面深化改革”、“新型城镇化”四大国家战略和奋斗目标,指引新时期沈阳旅游的发展要向生态、文化、综合改革、新型城镇的宏观方向迈进,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及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两大国家战略为沈阳明确了旅游业与工业融合的新方向。区域发展背景。“1+7”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