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八年级历史复习掌中宝班级:姓名: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1§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中国政治协商会议1.制定《共同纲领》(临时宪法)2.确定国旗、代国歌、首都、纪年法3.选举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政府主席4.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1840-1949年人民革命历史)二、开国大典1.开国大典(1949.10.1)——新中国成立2.意义(1)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结束,开始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2)开辟了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结束。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3)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争取斗争胜利的信心。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2三、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1.1950年昌都战役1951年达成和平解放西藏协议2.意义: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2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一、背景原因①美国侵略朝鲜,轰炸中国边境城市,侵犯了中国主权,严重威胁着中国安全②美国派太平洋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公然干涉中国内政(挑衅)③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请求中国出兵援助,中朝唇齿相依,唇亡齿寒(反侵略的正义战争)二、事件经过1950.10-1953.71.志愿军入朝作战1950.10彭德怀2.五战五捷3.上甘岭战役34.结果1953.7美国在停战协议上签字中朝人民取胜5.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①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②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③志愿军和朝鲜人民的英勇奋战三、英雄人物黄继光(堵枪眼)邱少云体现了爱国主义、英雄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四、胜利意义①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为中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和平的环境②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③获得了相对和平稳定的有力声望,证明西方侵略者靠武力征服中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为保卫祖国而抵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决心和信心。4§3土地改革一、土地改革的重要性及原因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发展②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公布1950内容:废除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完成1952底三、土地改革的意义①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②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③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④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标志:土地改革的开始5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6§4工业化的起步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底)1.编制目的:为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2.基本任务:①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②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③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3.主要成就(1)工业(四个工厂)(2)交通(一个桥梁,二条铁路,三条公路)4.意义: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2.性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第一部)7§5三大改造一、改造农业、手工业(合作化)个体小生产社会主义工业化生产方式:合作化道路农业合作化的作用:1.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农业生产2.个体的农民走上集体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3.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二、改造资本主义商工业方式:公私合营赎买政策(公私合营基础)保证政权稳定三、三大改造的完成1.时间:1956底2.意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的任务,在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矛盾83.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四、三大改造的实质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6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一、良好的开端——中共八大1.背景:转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探索道路2.时间:1956.93.内容:①分析了主要矛盾变化②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P27)4.意义: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9二、探索中的失误1.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片面的只追求速度)2.失误的表现①“大跃进”②人民公社化运动③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标志的“左倾”错误泛滥3.失误的原因:党和人民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4.后果——严重的经济困难5影响: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再加上自然灾害等因素,使我国人民遇到了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6.教训①搞经济建设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不能急于求成②要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10三、成就和模范人物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7“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一、动乱的灾难1.发动原因:防止资本主义复辟(1)“左”倾错误的不断发展(2)对国际国内阶级斗争形势错误法制2.动乱开始1966五一六通知领导:中央文革小组表现严重践踏民主法制3.文革结论:文革的错误作法严重践踏了民主与法制4.抗争1967.2“二月逆流”坚持正义11二、粉碎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团1971九一三事件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1976.4.5四五运动悼念周恩来总理(奠定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反对四人帮的群众基础)1976.10一举粉碎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三、文革的性质及危害1.性质:“文革”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与进步,而是一场历史性的动乱及灾难2.危害:使国家政权遭到削弱,民主与法制建设遭到践踏;严重摧残了科教及文化,阻碍了教育、科技事业的发展;致使国家经济发展缓慢,拉大了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3.教训和启示: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国内的主要矛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们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国的方针;我们必须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经济建设营造良好的国内环境。12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3§8伟大的历史转折一、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2北京)1.背景:广大人民要求平凡冤假错案“两个凡是”错误方针的提出(延续“左”的思想错误)2.思想基础①1978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思想解放运动)②结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事求是)③意义: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3.决策:三个拨乱反正思想上: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事实求是的思想路线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组织上: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144.意义:①它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②它完成了党的思想、政治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③它是改革开放的开端。④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二、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加强1.平凡冤假错案(1978-1982)2.立法工作:①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②意义:形式上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制法制观念不断提高15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比较①两次会议的相同点:都提出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②两次会议的不同点:实施的情况及影响不同。八大后,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展开,成就显著,但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正确的路线没有得到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坚持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迅速发展。16§9改革开放一、对内改革1.改革原因:计划经济体制阻碍现代化建设和发展改革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环节2.农村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公有制)改变经营方式解读:家庭:经营单位联产:生产力合作、资源共享承包:分田包产到户责任:自负盈亏作用:提高了生产力,农民积极性的提高,生产力的解放3.城市改革(1985)国有企业改革(1)经济体制(2)经营管理制度(经营责任制)公司制、股份制(现代企业制度)强国之路17(3)分配制度1992中共十四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生产关系一定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4)效果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推动了工业的发展三、对外开放1.建立经济特区(给予经济优惠政策)深圳、珠海、汕头、厦门(1980)2.开放格局1988海南岛经济特区2010.5喀什3.对外开放的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1819§10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理论的形成1.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提出了实行改革开放(强国之路)2.改革开放后提出坚持实现基本原则(立国之本)(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前提)3.中共十二大(1982)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①符合中国国情②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不能生搬硬套③必须与中国国情具体实际结合4.中共十三大(1987)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提出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5.为什么说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20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二、指导地位的确立1.南巡讲话(1992)发展才是硬道理背景: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外形势2.中共十四大(1992)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3.中共十五大(1997)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21第四单元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22§11民族团结一、民族区域自治1.我国民族分布特点:以汉族为主体,大杂居,小聚居,西多东少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原因①历史沿革:统一多民族的国家长期存在②革命实践上:近代化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③民族分布特点(2)概念3.意义: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是我国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二、各民族共同发展(西部大开发)措施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础产生发展2.实行民主改革(社会主义制度)3.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经济4.实施西部大开发5.发展文教事业(支教,建民族院校)6.抽调优秀干部支援(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础产生发展)23§12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一国两制”的构想1.背景:港澳问题的由来2.“一国两制”的提出①提出者:邓小平②时间:改革开放后提出③含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④原因:“一国两制”正是从历史和现实考虑,一要实现香港、澳门、台湾的主权回归,二要维持香港、澳门、台湾经济的繁荣⑤前提:在中国这个统一的国家内,祖国统一为前提二、港澳回归1.香港回归时间:1997.7.12.澳门回归时间:1999.12.203.英、葡政府同意把香港、澳门归还给中国说明实现祖国统一的指导思想最初——针对台湾最早——解决香港24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3.回归的历史意义:①恢复行使主权,洗雪百年国耻②促进改革开放③在统一大业的道路上满出了重要的一大步§13海峡两岸的交往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1.台湾问题的由来2.三次分离,两次回归分离回归荷兰侵占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1895年割台湾给日本1945年台湾回归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252.党和政府对台湾问题的基本政策(1)建国初(武力)解放台湾(2)20世纪50年代中期争取和平方式解放台湾(3)改革开放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3.80-90年代两岸关系发展相互促进,互补互利台湾大陆1979-1987调整“三不”政策倡导三通1990-1991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峡两岸关系协会1992“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1993汪辜会谈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80年代末90年代初台独猖獗江泽民—八项主张26三、对我国统一台湾的看法①从历史角度看,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且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可以看出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②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