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科技装备为山核桃干腐病防治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解决方案------智能农业直通车------一、企业介绍(一)企业概况临安市益微测土配方施肥专业合作社以科技服务为中心,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技术指导、技术咨询、土壤检测和配方肥料本合作社成立于2012年3月,主要从事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在此以前合作社理事长林汉良已经自费从事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研究6年,2012年5月份开始与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等大专院校合作,开发“智能农业直通车”,该装备现已经在生产过程中,2013年与一位公司一起成立临安市山核桃竹笋研究所,开展了山核桃土壤养分与干腐病发病规律的研究,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合作社自成立初的118人,经过3年时间,以太湖源镇为中心,逐步向东西两面推进,示范户社员已经发展到全市大部分乡镇,现在共有社员685人,其中本合作社直接从事研发与推广应用的技术人员有1人,直接从事生产的10人,销售管理2人。测土1129个,销售配方肥料2153吨,接待社员技术咨询4280人次。(二)专家团队简介2聘请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的博士、教授、副教授,讲师、科技特派员10余人为公司研究所成员。其中有数字农业专家、生物专家、土壤专家、林学专家、植物病虫害防治专家,他们专长包括生物工程、森林土壤与环境实验、土壤生态与环境、植物病虫害防治等专业,长期从事竹类、植物病虫害治理和生物农药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是公司的智囊团,为公司的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保障。(三)主要科技成果及奖项(1)获得杭州市人民政府颁发的科技进步二等奖、浙江省林业厅科技兴林二等奖;(2)被杭州市科技局分别授予“杭州市农业科技企业”;(3)浙江省科技厅和“浙江省农业科技企业”;(4)连续两年获得太湖源镇人民政府颁发的特别贡献奖;(5)“智能农业直通车技术”已经申报三项专利,其中一项实用专利已经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二项发明专利已经受理;(6)“高品质竹笋”通过浙江省新产品鉴定;(7)中国化工学会肥料专业委员会授予中国化肥“放心品牌企业”;(8)中国质协用户评价中心授予“质量服务信誉AAA单位”。(四)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效果31、在丰产雷竹林中推广应用的效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太湖源镇万亩雷竹基地上推广应用,使土壤得到修复,营养逐步平衡,满足竹林生长所需的养分,培育出高品质的竹笋,农民称之为“水果笋”。最高亩产雷笋达到3100公斤,平均销售价格比市场价格每公斤高2元左右,实现了增产增收的目的。其中秧田弄竹笋合作社13户农户,去年平均每户覆盖面积60亩,总收入293万元,竹笋收入达到22.5万元。2、在退化竹林中推广应用的效果2008年在太湖源镇横徐村张志明农户的退化竹林中试验,经过2年的土壤调理,第3年就可以再次覆盖,并且取得1900公斤产量。2010年我们参加了临安市林业局组织的於潜镇朱湾村退化竹林技术改造试验,有10家肥料企业参加这次对比试验,我们最终被朱湾村选中,连续使用,退化竹林得到恢复,并且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我们在太湖源镇万亩雷竹基地中推广应用至今已经有10年,该技术对中、轻度退化竹林推广应用该技术后,把长期使用化肥导致土壤板结、生物量和有机质下降的现象得到彻底解决。经过1---2年土壤修复,使20年的老竹林这些板结土壤逐步变的疏松,有机质增加,缺失的养分得到补充,生物量增加,农民反映,过去在竹林地里想挖几条蚯蚓钓鱼都找不到,现在到处都能够挖出很多的蚯蚓,说明土壤得到改善。竹鞭粗壮,毛细根发达,吸收养分的能力增强,竹叶子多,4叶面宽、厚、有光泽,增强了光合作用,竹子营养充足,笋芽分化充分,大笋多,产量高,种竹容易留养,有害菌得到抑制,生长环境得到改善,经过2---3年的培育,退化竹林就能覆盖,并且产生每亩2-4万元的经济收入,这些有28年的退化竹林被我们改造后,看上去就象种植7—8年的丰产竹林。3、在香榧林地中推广应用的效果应邀我们在太湖源镇南庄村刘忠良书记新发展的香榧种植基地进行香榧专用配方肥料的试验。首先对该基地的土壤进行检测分析,然后根据香榧林地的土壤养分和生长特性,配制了香榧专用配方肥料,经过3年试验的结果,该肥料不会烧根,能促进根系生长,香榧的叶面翠绿有光泽,长势好,很有推广价值。4、智能农业直通车的前景发明“互联网+智能农业直通车”,开创中国测土配方施肥新技术。解决中国农业测土配方施肥最后一公里难题,实现个性化测土配方施肥。测土配方施肥是一项政府的惠民工程,政府非常重视,农民迫切需要,10年来,国家每年安排几个亿的资金用于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但有方无肥现象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我们能给农民配制最合适的配方肥料,这个问题我们已经可以解决了。我们针对这一情况,自主研发的这款“互联网+智能农业直通车”,它集智能测土、智能配肥、LED多媒体、农用无人飞机、X射线荧光5光谱仪、农残检测仪和移动式智能化生物发酵设备与一体,用运输车辆装载,将其送到广大农村的田间地头,第一时间为农民提供土壤养分快速检测、即时配肥、多媒体科普宣传农业技术知识和无人机施肥洒药等,解决了中国农业测土配方施肥最后一公里难题。同时,该装备中的“移动式智能化生物发酵设备”,通过2小时快速腐熟,4小时将秸秆和动物排泄物就地生产成生物有机肥,就地还田,既解决了农田有机质缺乏问题,又解决了秸秆焚烧和动物排泄物排放我国长期没有得到解决的两大污染源难题。5、山核桃干腐病“三位一体”综合防治技术取得阶段性成果从2012年开始,在昌化镇孙家村徐卫林书记和余家宏户进行山核桃干腐病“三位一体”综合防治技术试验,后来又在清凉峰镇白果村方国兴、太阳镇横路村童美云、湍口镇湍源村方洋峰、太湖源镇众社村王家头自然村王忠培、夏村村石门自然村孙小珍等农户,历时3年的试验,经过技术培训、土壤检测、提供山核桃专用配方肥料进行试验。根据测土数据分析,掌握土壤酸化、和过量施肥是导致该区域的山核桃干腐病爆发的主要原因,从土壤修复入手,配制出中性和弱碱性山核桃专用配方肥料,增加有机质、中微量元素和生物制剂。经过几年的土壤调理,增加叶面的营养补充,对山核桃病灶选择多种杀菌剂进行防治,山核桃干腐病得到有效控制,三位一体综合防治技术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详见试验户部分证明材料)。二、山核桃干腐病的现状与防治技术研究61、临安山核桃干腐病的现状临安48万亩山核桃林,干腐病发生面积约为40万亩,发病率高达86.5%。其中轻度约30多万亩,中度8万多亩,重度5万多亩,枯死山核桃约3.7万余株。2、山核桃干腐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引发山核桃干腐病的真菌叫葡萄座腔菌。该病原菌在自然条件下生长往往容易受到温度、氮源、碳源、渗透压等环境因子的影响。该病原菌以菌丝体在树干木质部过冬,第二年春季4-5月产生孢子,孢子借风雨传播,孢子从伤口或皮孔侵入,伤口和枝干皮孔是病原菌主要的侵染途径。从发病时间上分析,始发期从每年的3月下旬开始,一直到11月为止。4--5月是病原菌孢子盛发期,加上雨水较多,是病害流行最为明显时期,皮层腐烂后流出“黑墨水”状的液体。6月以后病斑凹陷成明显的溃疡斑;从发病部位是分析,发病初期大多数始于近地面的树干部位,随着病害的不断发展,逐步向树干的中上部和枝条蔓延。3--5年后粗基部开始的几个病斑逐步发展到整株树,病斑数量从开始的几个上升到数百个,病害严重的会造成山核桃树整株枯死;从发病的温度上分析,山核桃喜阴耐寒,需充沛的降雨,高温和干旱是山核桃种植的限制因子。该病菌孢子最适宜温度为25℃,在25℃时孢子萌发率最大,15℃~30℃温度区间适宜干腐病发生发展。7从土壤类型及养分状况上分析,由花岗岩发育形成的黑色石灰岩土壤,山核桃生长良好,发病较轻,是比较适应山核桃生长的环境;对土壤黏重、板结和积水等土壤的生长环境均可诱发该病的发生;土壤深度与土壤湿度与山核桃干腐病发病程度最为密切,随着土层深度和湿度的增加而减轻;由于大气污染所形成的酸雨频下和过量施用氮肥,导致土壤酸化;林地土壤含氮量超标,含钾量严重不足等因素,使林地土壤的养分失衡,导致树体抗性下降。从山核桃树龄结构上分析,山核桃幼树(10年生以下)危害程度比较轻;开始投产前后的中龄树(10--30年生)危害程度;树长到30年生以后,病害又随着树龄的增长呈现下降趋势;50年生以上的树基本不生病。这主要是树木在幼龄的时候,只进行营养生长,树木细胞分生能力很旺盛,弱寄生的干腐病病菌很难侵染。当进入开花、结果期,果实消耗大量是养分,树体生长势下降;另外,此时树皮较薄,对外界病菌和不利因素的抵御能力差,所以干腐病发生较重。当树木生长到30年生以后,树皮的木质化程度高,对病菌的侵入和不利的环境有较强的抵抗作用,病害发生明显减轻。从山核桃林地管理上分析,管理粗放较为严重,而临安市大多数林农都是粗放型管理为主。从山核桃林地的地理位置上分析,由于山体阳坡在山体的阳坡比阴坡发病严重,山脚凹地病害发生最为严重。从除草剂使用情况分析,长期使用内吸性除草剂,导致地表裸露,林地土壤大量流失,土壤侵蚀程度均在中强度以上。8从山核桃生长状况分析,在山核桃生长不良的树发病严重。从山核桃施肥情况分析,山核桃林地通常都是施用复合肥等化肥,这些肥料在土壤中起到酸碱中和作用,导致土壤pH值不断下降,造成土壤酸化。从山核桃结实的大小年情况分析,山核桃树结实的大小年是果树体内由于营养盈亏而形成的一种“自我调节”或类似“反馈的一种自然现象。果农为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通过大量施用化肥来解决大小年的产量问题,由于大年消耗大量的营养元素,导致树势较差,病害趁虚而入。3、产生山核桃干腐病的关键因素研究我们益微测土配方施肥专业合作社和杭州临安益微配方肥料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个性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雷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成功后,把该技术的实践经验应用到山核桃干腐病的综合防治中去。自2012年初开始,针对山核桃干腐病的发病机理和传播途径进行调研,一方面请教大专院校教授,林业局的林业老专家王安国高工,森防专家胡国良高工等专家,对山核桃干腐病的发病机理进行分析;另一方面直接走访了於潜镇的横路村,昌化镇的孙家村,岛石镇的下许村,湍口镇的湍源村,太湖源镇的白沙村、众社村、夏村村等发病较严重的村,向农民了解发病情况,并对这些村山核桃林地的土壤进行检测分析,掌握发病的规律性和防治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找出生长环境破坏是产生山核桃干腐病的关键因素,具体归纳一9下几个方面:第一、气候因素。遇到持续高温干旱和低温多雨等极端气候后,会导致山核桃干腐病的爆发。如高温使大量的树叶枯黄,直接影响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导致树体自身的免疫能力下降,发病概率上升;如高温使树体灼伤,在春季干腐病的病菌产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山核桃干腐病的真菌(葡萄座腔菌)从树体灼伤部位的伤口侵入。第二、土壤酸化。山核桃适宜在石灰石土壤环境下生长,而现在过量施用强酸性化肥,导致土壤酸化,PH值在6以下的占87%,也就是说这些土壤都已经不适宜山核桃的生长,导致病害发生,致使部分山核桃死亡。以昌化山核桃生长的土壤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发现山核桃产量下降的原因之一是施肥引起土壤酸碱度的改变。通过对不同季节、年度及施肥处理山核桃林地土壤pH值及速效钾水平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土壤速效钾增加与土壤酸碱度下降呈现一致的趋势。不施肥的土壤上,土壤pH值变化小,而在施肥条件下,土壤速效钾含量水平越高土壤酸碱度下降幅度更大。表明施肥是导致土壤酸碱度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三、长期过量、单一施用化肥。加剧了土壤团粒结构的破坏,致使土壤板结越来越严重,直接影响到土壤的自然活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山核桃的生长速度加快,导致木质化程度较低,皮层组织较疏松病害易侵入。第四、长期不合理使用除草剂。不可避免地对山核桃树体造成灼10伤,给病原菌直接侵入创造了条件。另外,除草剂的残留物渗透到土壤中,导致大量毛细根损伤,影响山核桃树对土壤中养分的吸收,减弱了山核桃树体抵抗外来病原菌的抗性。第五、土壤流失、营养失衡。林地中的生物多样性破坏后,整个山核桃林区几乎看不见其他植被,地表土裸露,经过雨水冲刷,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