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一、教学目标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波旁王朝在大革命中被推翻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时间、标志;三级会议;国民议会;制宪议会;君主立宪派;《人权宣言》和《1791年宪法》。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人权宣言》和《1791年宪法》的意义;君主立宪制的含义。运用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等唯物史观分析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情境再现史料解读问题探究通过分析启蒙运动对法国大革命爆发的作用,认识历史上的重大革命无不是以思想解放为先导。第一共和国的建立八月起义;吉伦特派及其措施;立法议会;国民公会;瓦尔密大捷;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处死路易十六。理解共和制的含义;法国大革命最初胜利的含义。情境再现史料解读问题探究比较分析根据法国大革命最初胜利的基本史实,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通过对巴黎人民在革命中作用的分析,认识是人民的力量把革命不断推向高潮。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取代君主专制是历史的进步。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1.知识结构2.教材分析与建议重点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法国民主力量反对专制的斗争、措施及成果。难点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和人民群众在反专制斗争中的不同主张及其原因。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是一个长期较量的过程。本节教材内容讲述的是这一斗争过程的第一阶段:“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具体表现为两大胜利成果:“波旁王朝在大革命中被推翻”和“第一共和国的建立”。这也是本节教材中的两目。这两部分内容前后相继,波旁王朝被推翻为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建立创造了条件。本节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的两个主要问题:一是波旁王朝是如何被推翻的?二是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是如何建立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明确的重要概念有两个:三级会议和《1791年宪法》。第一目波旁王朝在大革命中被推翻本目内容是法国大革命的第一阶段,可分为四个部分: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君主立宪派的革命措施;推翻波旁王朝。①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这是本节重点之一,教材对此从四个方面作了分析。第一,根本原因是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学习这一内容可以先回顾英美两国的革命原因,从中总结规律,认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都是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18世纪晚期,法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已经有了很大发展,但法国仍然是一个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专制王权和资本主义发展之间形成了尖锐的矛盾。第二,启蒙运动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为法国大革命准备了思想武器。学习这一内容可以联系历史上重大社会变革前的思想解放。如:商鞅变法前的百家争鸣;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从中认识历史上的重大社会变革无一不是以思想解放为先导的。伴随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首先在思想领域反映出来。18世纪,启蒙运动在法国出现高潮。启蒙思想家猛烈抨击专制王权和神权,使民主、法制等思想深入人心,并提出了三权分立等一整套政治构想,为法国大革命进行了充分的思想洗礼。这也是革命中人民群众能够广泛参与,并不断把革命推向高潮的重要原因。第三,路易十六的腐朽统治,使社会矛盾十分尖锐。资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在政治上毫无民主权利,经济上又遭受沉重剥削,和特权等级之间形成了尖锐矛盾。第四,路易十六为解决财政危机,被迫召开三级会议,成为革命爆发的导火索。②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教材讲了两个问题。第一,三级会议中的斗争。三级会议是本节要求学生掌握的概念。首先让学生阅读【历史纵横】中的资料,了解三级会议是谘议机构,是国王为解决国家重大问题而召开的。但这次三级会议的召开,却使资产阶级和广大人民有了进行政治斗争的合法途径。他们要求制定宪法,限制王权,在三级会议中与国王展开斗争。尤其是在人民群众支持下,第三等级的代表单独组成国民议会,后又改为制宪议会,着手制定宪法。这使双方的矛盾迅速激化,直接导致革命爆发。第二,攻占巴士底狱。这部分内容可略讲过程。学生只需掌握巴黎人民在1789年7月14日,攻占了封建专制统治的象征──巴士底狱,这成为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随后,全国各地都爆发了人民起义,各地政权相继被起义者接管,这从根本上动摇了波旁王朝的封建统治,但并没有彻底推翻。③君主立宪派的革命措施这也是本节重点之一,需要掌握三个问题。第一,君主立宪派是什么人?君主立宪派主要代表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的利益,主要是一些银行家和资产阶级化了的贵族。他们在制宪议会中占统治地位,因此革命开始后首先掌握了政权。君主立宪派是民主力量的代表,因此主张制定宪法,限制王权;但他们社会地位较高,与波旁王朝关系密切,因此又主张保留君主制,实行君主立宪政体。第二,君主立宪派的革命措施。制宪议会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废除封建特权的法令,通过《人权宣言》,颁布《1791年宪法》。这部分内容可要求学生阅读相关史料来了解。《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把启蒙思想中的人权、法治等观念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作为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彻底否定并摧毁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度。《1791年宪法》规定了法国是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这就适应了资产阶级统治的需要,确保了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合法性。第三,对君主立宪派的评价。可以根据其革命措施让学生讨论。从英美等国的革命过程来看,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使命主要是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这些任务在君主立宪派当政时基本完成,后来的革命进程只是进一步巩固和深化这一革命成果。因此,君主立宪派是法国大革命的奠基者,贡献巨大。当然,《1791年宪法》中关于公民权的财产限制,和君主立宪派始终不愿废除君主制,则暴露其有一定的局限性。④推翻波旁王朝这部分内容可略讲,主要掌握两个问题。第一,推翻波旁王朝的直接原因。法国革命初期建立的政权并不稳固。国内封建势力强大,不甘心丧失权利,积极进行反扑;国外普奥等国封建君主害怕法国革命危及自身利益,积极进行武装干涉;路易十六叛卖革命。面对国内外旧势力的进攻,君主立宪派软弱无力,又不同意人民群众废除君主制的主张。在这种情况下,为保卫革命成果,巴黎人民再度起义。第二,1792年八月起义推翻了波旁王朝,这是法国革命的一个重大成果。第二目第一共和国的建立第一共和国的建立是继推翻波旁王朝后,法国大革命初期的又一重大成果。本目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共和国建立的原因;第一共和国的建立;审判并处死路易十六。①第一共和国建立的原因这是本节的重难点之一,建议教师组织学生分析讨论,重点认识人民群众的伟大作用。第一,八月起义推翻了波旁王朝,法国君主政体垮台,为建立共和国创造了前提条件。第二,人民群众的积极推动是主要原因。在革命开始前,第三等级中的资产阶级、农民、工人和城市平民由于没有政治权利而结成了反对专制统治的联盟。但由于经济地位不同,这几个阶级在反封建的主张上是有差异的。资产阶级要求掌握政权,铲除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维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因此,当革命开始后,他们掌握了政权,满足了自身利益,就不愿再把革命引向深入。君主立宪派保留了波旁王朝,吉伦特派虽然比较激进,但也想中止革命。但广大人民由于受压迫最重,反封建也最坚决。他们不仅要求彻底推翻封建统治,还要求得到土地,改善生活,摆脱受剥削的处境。教师可结合教材中的漫画《饱受奴役和压迫的法国农民》来说明这一问题。人民群众既要和专制势力斗争,又要与资产阶级斗争,恰恰说明法国大革命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正是在人民群众的压力下,立法议会决定召开普选产生的国民公会,建立共和国,审判并处死国王。第三,雅各宾派等资产阶级民主派的积极号召。第四,外来武装干涉促使采取更激进的革命措施。普奥联军武装干涉的目的就是要恢复法国的君主政体,法军在瓦尔密大胜入侵的反法联军,极大地鼓舞了法国人民的斗志。瓦尔密大捷后的第三天,国民公会就决定建立共和国。②第一共和国的建立这一问题可略讲。学生只需掌握:1792年9月,国民公会开幕,立即通过决议,宣布废除王权,建立共和国。共和制取代君主立宪制,法国大革命又前进了一大步。教师在此处应该向学生简单介绍从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到第五共和国法国政权更替的情况,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③审判并处死路易十六共和国建立后,如何处置国王成了一个重要问题。教师应首先分析为什么要处死国王?一方面人民群众要求惩办国王,另一方面国内外复辟势力围绕路易十六蠢蠢欲动。为巩固新生的共和国,1793年初,国民公会以“阴谋反对公众自由和危害国家安全”的罪行,将路易十六送上了断头台。教师在此可以引用一些文学影视资料,增强学生对这一重要事件的感性认识。然后分析其意义:路易十六作为法国专制势力的总代表,其被处死,是法国民主力量在与专制势力的斗争中取得的决定性胜利。三、教学设计与案例1.教学设计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首先进行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如本节教材理论性较强,比较抽象的历史概念和名词较多,学生理解有一定困难,容易感到枯燥。但高中阶段的学生前面已经学过英美等国的相关内容,并具备一定的阅读分析史料和比较、归纳、概括能力,他们关心时事,思维活跃,喜欢讨论。因此,教学中首先要注意对教材中的图片、历史纵横等史料的运用,或者引用一些课外资料,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其次要注意多和已学过的知识进行联系对比,如英国、美国、中国民主和专制的斗争,使学生易于理解;再次要注意多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话题导入,如法国国庆节、《马赛曲》、今天的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电影《佐罗》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本节教学内容重点、难点集中。建议教师在备课阶段应围绕一个主题、一条主线进行教学设计,使教学内容环环相扣,将知识逐次展开,便于学生建构知识体系。例如可从如下三个主题进行设计:(1)主题: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问题: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取得了哪些胜利成果?怎样取得的?为什么会取得初步胜利?为什么只是初步胜利?(2)主题:法国大革命中政体的演变。问题:法国大革命中政体经历了怎样的演变?为什么会发生演变?这种演变说明了什么?(3)主题: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问题:法国民主力量的组成?为什么要与专制势力进行斗争?进行了哪些斗争?取得什么成果?说明什么问题?2.教学案例案例一新课的导入每个国家一般都有自己的国庆节,多数都是为了纪念本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中国、美国的国庆节分别是哪一天?是为了纪念什么事件?学生:(回答略)老师:法国的国庆节是哪一天?又是为了纪念什么事件?学生:(回答略)老师: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发动起义,法国大革命由此爆发。后来这一天被定为法国国庆节。那么,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呢?这场革命又取得了什么成果?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些内容。案例二学习《1791年宪法》老师:在各国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有一个突出特点,一般都通过立法来保障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成果。如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1787年宪法》和中国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法国大革命中也制定了《1791年宪法》。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历史纵横】中《1791年宪法》的内容,并和上述三国的法律进行对比,看看有哪些异同点?其不足之处和历史进步性分别是什么?说明什么问题?然后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派代表回答。学生:(阅读、讨论、回答略)(教师注意进行方法点拨:从政体、立法原则、公民权等方面逐一进行分析、比较、归纳。答案要点:和英国相同之处是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和美国、中国相同之处是都确立了三权分立原则;不足之处是公民权有财产限制;历史进步性体现在将前一阶段反专制制度的成果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下来,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说明任何国家的民主法制都还需要不断完善。)案例三如何认识人民群众在法国大革命中的伟大作用?老师:法国的民主力量中除资产阶级外,还包括哪些阶级?学生:农民、工人、城市平民。老师:广大人民群众在法国大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请大家阅读教材逐条列举相关史实进行分析。学生:(回答略。主要史实:巴黎人民支持第三等级代表在三级会议与国王进行斗争;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揭开法国大革命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