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备注:课题加粗放大的是老师要求,其余为自选的。第一单元:四则运算课题含有两级运算混合运算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P6/例3(含有两级运算或有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教学重点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旁注一、主题图引入观察主题图,找出条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从图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二、新授就学生提出的问题,出示例3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此问题。同桌两人说说自己是怎样解答的。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1)24+24+24÷2(2)24×2+24÷2=24+24+12=48+12=48+12=60(元)=60(元)(1)24÷2是一张儿童票的价钱,是半价,所以用24÷2,前两个24是爸爸和妈妈的两张成人票的总价。再加上一张儿童票就是他们购买门票需要多少钱。(2)24×2是爸爸和妈妈两张成人票的总价,玲玲的儿童票用24÷2,再把三张门票的价钱加在一起就是总门票的价钱。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这两个综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这两个综合算式都是没有括号的,而且算式中有加减法也有乘除法。这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学生总结运算顺序。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三、巩固练习2P7/做一做教师在练习的过程中应抓住学生的关键语言进行知识的巩固。四、作业课本练习一第8-9页:第5--9板书设计四则运算(二)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1)24+24+24÷2(2)24×2+24÷2=24+24+12=48+12=48+12=60(元)=60(元)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第二单元:方向与位置(以下内容没有“确定位置”)课题方向与位置(1)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P18/例1与做一做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具体的活动,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对任意角度具体方向的准确描述。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旁注(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1、忆一忆:(课件出示中国地图)学生指认地图上的方向,填充八个方位图。2、猜一猜:看看哪位同学们猜得又快又准。(课件订正,并回顾量角的操作方法。)师:“确认方向”和“量角”和我们的新课有什么联系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位置与方向”。(二)创设情景,探索新知师:同学们,喜欢到大自然去参加户外运动吗?老师向你们推荐一种运动,叫定向运动。(视频介绍)师:同学们喜欢这项运动吗?今天我们就到公园去参加定向越野赛。同学们准备好了吗?我们要出发咯。1、出示公园定向越野赛的情境图,进入模拟的空间中,观察“公园定向运动图”。师讲解路线。(1)说一说:让学生说说以哪点为观测点?1号检查点在什么位置?学生根据已有经验会说是以起点为观测点;1号在东北方向(或者偏东方向)。(课件订正,发现东北方向不能准确表达某一点位置。)请学生仔细观察思考:有什么办法知道1号点的准确方向?3(2)议一议:根据刚才的问题出示课件,问:从图中你能看出哪些信息?这些信息是否有助于我们确定1号点的位置?(小组讨论)学生汇报交流,课件演示并说明在生活中一般先说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的,也就是夹角较小的方位。(3)练一练:西偏南20°(4)想一想:离起点东偏北30°的方向上有山、建筑物等,怎样才能精确的找到1号点位置呢?生:还要知道距离。课件配合演示起点到1号点是1千米。最后学生说出1号点的确切位置。通过以上步骤,学生归纳出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方法。教师板书(方向距离)。(三)实践运用,巩固拓展活动一:知识城堡首先完成教科书第18页做一做。活动二:生活乐园课件展示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运用。(四)本课小结,课外延伸请学生说说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通过学生自我小结,再次对本节课知识进行整理,并通过对自己和他人的评价,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情感。课题方向与位置(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P19/例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绘制平面示意图,通过制作平面图的过程,使学生知道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2、过程与方法:通过绘制平面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体的位置。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体会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和意识。教学重点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教学难点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教学过程旁注一、复习引入合作绘图、练习巩固通过看图回答问题,复习、巩固有关图上方向、角度、距离等知识,为下面自己绘制平面图作准备。(1)停车场在广场的方向,距离大约是米。小红家在广场的偏方向,距离大约是米。(2)地铁站在广场东偏南45度方向,距离广场100米。你能在图上标出地铁站4的位置吗?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1、出示学校的录相或图片问:学校中有哪些建筑?现在有一些数据,能根据这些数据将这些建筑物在平面图上标出来吗?出示数据:教学楼在校门的正北方向150米处。图书馆在校门的北偏东35度方向150米处。体育馆在校门的西偏北40度方向200米处。活动角在校门的东偏北15度方向50米处。2、小组讨论:你们打算怎么完成任务?有什么问题要解决吗?3、小组汇报完成平面图绘制的计划,教师进行梳理:(1)绘制平面图的方法:先确定平面图上的方向,再确定各建筑物的距离。如果学生没有说道,老师可以进行引导:你们打算怎样在图上表示出150米,200米和50米?从而帮助学生确定比例尺,和图上距离。(2)小组合作完成,可以怎样分工,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又好又快地完成任务。4、小组活动,绘制平面图。5、展示各组绘制的平面图,集体进行评议。(1)评价绘制的正确性,如果平面图有问题,说一说问题是什么,应该怎样确定位置。订正后交流:你们组认为在确定这点在图上的位置时,应注意什么?怎样确定?教师小结:绘制平面图时,一般先确定角度,再确定图上的距离。(2)比较各个平面图,为什么有的图大,有的图小?小结:1厘米表示的大小不同,图的大小也不同。练习:1、完成书上习题21页3、4题并订正。二、在纸上设计小区,并说明各个建建筑的位置。老师提供给学生一些建筑物的图片:如医院、学校、商店、银行、邮局、药店等三、作业课本练习三第21页:第3、4题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课题加法交换律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P28/例1(加法交换律)练习五有关习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初步感知加法交换律的价值,发展应用意识。使学生在学习用符号、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的过程中,初步发展学生的符号感,逐步提高归纳、推理的抽象思维能力。2、过程与方法:运用加法交换律的思想探索其他运算中的规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理解并运用加法交换律。教学难点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出加法交换律。5教学过程旁注一、情境,形成问题1、谈话:同学们喜欢运动吗?你最喜欢哪项体育运动?李叔叔是一个自行车旅行爱好者,咱们一起去了解一下李叔叔的情况。1、出示李叔叔骑车旅行的情境图。仔细观察这幅图,你从图上知道哪些信息?3、讨论与思考:(1)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2)解决问题: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3)独立列式计算。4、交流、呈现不同的列式:40+56=96(千米)56+40=96(千米)5、请学生观察两组算式,说说有什么发现?板书:40+56=56+40在这组加法算式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板书:交换位置和不变)6、提出猜想。在加法中是不是存在这么一个规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它们的位置,和不变呢?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二、猜想,形成结论1、男女生猜想。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我们可以举更多的例子,符合猜想的例子越多,猜想将被认为越可靠。女生完成:3024+7696+237……男生完成:76+3024237+96……学生汇报发现: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符合猜想。2、小组内猜想。自己设计一组式题验证,小组交流结果,汇报结论。3、事例验证。(寻找身边的例子)如:(1)四(2)班有男生31人,女生25人,全班有多少人?31+25=25+31(2)○○○○○○○○4×2=2×4交流:从这些事例中你又能得出什么结论?(对学生举出乘法交换律的例子只予以肯定,但不作探索)4、加法交换律的表示方法。(1)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我们猜想的这个规律吗?可以用符号、字母、文字等等表示,试试看。(2)观察不同的表示方法:等式中的符号表示什么。如:○+□=□+○中,“□”和“○”代表什么?(代表任意不同的数)○+□=□+○又表示什么呢?……(3)小结:同学们想到的方法可真多!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一规律在数学中称为加法交换律(板书:加法交换律),通常用字母表示:a+b=b+a。三、应用,巩固新知61、根据加法交换律填空。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在○里填上运算符号。①()+165=165+35②1013+214=()+()③80○50=50○80④48+29+52=48+()+()⑤()+()=()+()(1)自主练习。(2)交流:第④小题中有三个数,还能利用加法交换律吗?对你有什么启发?(引导学生完善加法交换律: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3)最后一题:可以怎么填?表示什么?(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数进行抽象,渗透符号化思想)2、加法交换律的应用。(1)讨论:对加法验算时,我们用什么方法?你知道这是根据什么吗?(2)小结:我们用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验算加法运算,就是应用了加法交换律。四、总结,引申定律1、师生共同回顾学习过程: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我们是怎样研究这个问题的?师生归纳研究问题的方法:质疑→举例→观察→归纳→验证→应用。2、质疑引申:学了今天这节课后,你还有什么疑问吗?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加法的运算定律(1)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40+56=96(千米)56+40=96(千米)40+56=56+40(学生举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a+b=b+a课题加法结合律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P29/例2(加法结合律)练习五有关习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经历加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并能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领会“形成问题一提出假设一验证假设一形成规律”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在观察、归纳、概括中发展数学思维。2、过程与方法:灵活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便计算。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运算中初步体会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价值,增强学习兴趣。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计算、举例等活动发现并总结出加法结合律。教学难点通过大量实例的验证引发对规律的认识。7教学过程旁注一、情境引入形成问题1、出示教材插图,让学生说说插图的意思,并把它编成一道应用题。2、呈现需要解决的问题:李叔叔三天一共行了多少千米?3、自主列式计算。4、请学生介绍并展示不同的算法。(88+104)+9688+(104+96)=192+96=88+200=288(千米)=288(千米)5、讨论:每种方法你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结果怎样?从这两个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的想法。二、尝试探究构建模型1、提出假设。(1)小组讨论并交流:在加法中,除了交换律之外,根据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