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粮食作物病害田间鉴定方法内容一、病害的有关基本概念二、主要作物病害症状识别及田间调查分级标准1.玉米病害2.大豆病害3.小麦病害4.水稻病害植物病害的有关基本概念植物病害:当植物受到病原生物的侵染,或者不适宜的环境条件超越了它们生长的适应范围,使其不能正常的生长和发育,导致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病态(甚至死亡),则称植物发生了病害。因此,植物病害分为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生理性病害)。植物病害的病因:引起植物偏离正常生长发育状态而表现病变的因素谓之病因:①植物自身遗传因素;②病原生物:引起植物发生病害的生物统称为病原生物;③不良的环境条件。仅有病原生物和感病的植物存在,还不一定发生病害,因为病原生物可能无法接触到植物,或不能萌发和侵染,还需要合适的媒介和环境条件,才能侵染植物引起发病。植物病害的有关基本概念①根据病原物可分为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病毒病害以便说明某一类病原物引起的病害的一些共同特征②根据病害症状分为叶斑病腐烂病萎蔫病说明植物病理解剖上的变化和病害发展的过程病害的类型:植物病害的有关基本概念③根据受害部位分为式分根部病害基部病害叶部病害果穗病害根据症状和受害部位分类利于病害的诊断④根据病害的传播方式分气传病害土传病害种传病害雨水传播病害昆虫等介体传播病害利于病害的防治植物病害的有关基本概念病害的症状:症状是植物发病后外部显示的表现型。每一种病害都有它特有的症状表现,包括内部症状和外部症状。症状是描述、命名、诊断和识别病害的主要依据。病状:是指发病植物本身所表现出来的反常现象。病征:是指病原物在植物体上表现出来的特征性结构。植物病害的有关基本概念变色植株或叶片不均匀变色条纹条斑条点脉明花叶(轮廓清楚)斑驳(轮廓不很清楚)植株或叶片均匀变色褪绿黄化病状的类型-变色:植物病害的有关基本概念花叶黄化条纹斑驳坏死坏死部位为叶片叶斑(坏死轮廓明显)叶枯(坏死轮廓不明显)叶烧(叶缘叶尖坏死)穿孔环斑坏死部位为幼苗近土表猝倒立枯坏死部位为基顶部顶尖坏死(草本)梢枯(木本)坏死部位为木质部溃疡(树木枝干上)坏死部位在果实及枝条上疮痂:表面粗糙突起的斑点病状的类型-坏死:植物病害的有关基本概念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番茄斑枯病西瓜细菌性角斑病紫斑轮斑角斑穿孔叶枯立枯猝倒溃疡(canker):植物皮层坏死、腐烂,使木质部外露。多见于木本植物的枝干柑橘疮痂病梨黑星病疮痂(scar):在病斑上有增生的木栓层,表面粗糙,或病斑枯死后,因生长不平衡,发生龟裂。炭疽:是由一类炭疽病菌引起的,一般病斑凹陷、变褐色。斑中有轮状排列的小黑点,黑点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腐烂根据腐烂时失水情况分为干腐:湿腐:软腐:根据腐烂的部位根腐基腐茎腐果穗腐花腐细胞受破坏,消解较慢,组织中的水分等能及时蒸发而消失,则形成干腐;细胞消解很快,使组织不能及时失水则形成湿腐。中胶层受到破坏,细胞离析后再发生消解病状的类型-腐烂:植物病害的有关基本概念马铃薯干腐病薯软腐白菜软腐病番茄脐腐病葡萄白腐病萎蔫典型的蔫萎是指植物根基的维管束组织受到破坏而发生的凋萎现象。有局部性的和全株性的凋萎,不能恢复非典型的蔫萎茎基的坏死、腐烂或根的生理活动受到破坏等引起的蔫萎。病状的类型-萎蔫:植物病害的有关基本概念马铃薯青枯病黄瓜枯萎病棉花黄萎病畸形全株生长不正常矮缩:植株各个器官的生长成比例受到抑制而较正常植株变得矮小。丛簇:主轴节间的缩短或节间数目减少。植株部分器官生长不正常丛枝:枝条不正常增多发根:根不正常地过度分枝和增多皱缩:叶片变小,叶面高低不平卷叶:叶片沿主脉向上或向下卷瘤肿:根、茎、叶脉形成的增生组织病状的类型-畸形:植物病害的有关基本概念叶片果实瘤瘿癌瘤:局部细胞增生,形成不定形畸形结构。瘿:内部包孕着大量的病原物叫瘿。癌:某些细菌引起的植物根部肿瘤,具残余疏导组织。白菜根肿病番茄蕨叶病甘薯丛枝病以上这些症状都是植物发生的病理变化而产生的症状,而实际中看到的,许多病害很突出的症状是病原物在植物上产生的各种不同菌体形态,如锈病在叶面上形成孢子堆,黑粉病在穗部及其它部位产生大量的黑色粉状孢子体,白粉病在叶面上形成的白色菌丝体,以及细菌性病害分泌的细菌溢(菌脓)等。因此,对这类病害的调查识别,也是根据其所表现的各菌体形态进行的。植物病害的有关基本概念病症的类型:病症是指病原物在植物体上表现出来的特征性结构1、霉状物:真菌病害常见特征。有霜霉、灰霉、青霉、绿霉、赤霉、黑霉等颜色。2、粉状物:真菌病害常见特征。有白粉病、黑粉病、锈病。3、小黑点:真菌病害常见特征。有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座、闭囊壳、子囊壳等。4、菌核:真菌病害中丝核菌和核盘菌常见特征。5、菌脓:细菌病害常见特征。菌脓失水干燥后变成菌痂。植物病害的有关基本概念霜霉绵霉青霉绿霉锈白锈白粉黑粉黄瓜霜霉病黄瓜白粉病豇豆白粉病豇豆锈病茄子褐纹病番茄灰霉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油菜菌核病菌脓地衣和苔藓混合危害茶树菟丝子危害辣椒寄生性植物玉米主要病害的鉴定玉米大斑病玉米丝黑穗病玉米瘤黑粉病玉米茎腐病玉米灰斑病玉米弯孢菌叶斑病1.玉米大斑病病原菌大斑突脐孢菌[Exserohilumturcicum(Pass.)LionardetSuggs]病害症状大斑病菌侵染玉米叶片、苞叶和叶鞘。叶片受侵染后,出现点状水浸斑。病斑沿叶脉迅速扩展并不受叶脉限制,很快形成长梭型、中央灰褐色的大病斑,一般大小为5-10×50-100mm,有些病斑长达200mm。叶片上形成大量病班时,常导致整叶枯死。在具有抗性的品种上,病斑呈萎蔫状、浅灰色。田间湿度大时,在病斑表面产生灰黑色霉状物,是病原菌的分生抱子梗和分生抱子。病斑上的子实体典型病斑田间症状病害发生特点玉米大斑病主要发生在玉米抽雄以后,多数品种为下部叶片首先发病并迅速向上部叶片扩展,在叶片上产生大量病斑,影响植株光合作用,造成籽粒灌浆不足,导致产量降低。鉴定方法:田间鉴定,按当地田间管理和株、行距播种。每份材料不少于20株,在玉米10~11叶期和心叶盛期,分别进行人工接种。从上年品种上采集病叶,进行分离、培养并在高粱粒培养基上扩繁后接种。级别分级标准及抗性0级全株叶片无病斑(免疫);0.5级全株叶片有零星病斑(占总叶面积1%左右)(高抗);1级全株叶片有少量病斑(占总叶面积5-10%)(抗病);2级全株叶片有少量病斑(占总叶面积11-45%)(中抗);3级植株下部叶片有多量的病斑(占总叶面积50%以上),出现大片枯死,中上部叶片有中量的病斑(中感);4级植株下部叶片枯死,中部叶片有大量病斑,出现大片枯死,上部叶片有中量病斑(感病);5级全株叶片基本枯死(高感)。玉米大斑病调查分级标准及参考标准玉米大斑病调查分级标准及参考标准级别分级标准及抗性1级叶片上无病斑或仅在穗位下部叶片上有少量病斑,病斑占叶面积少于5%(高抗);3级穗位下部叶片上有少量病斑,占叶面积6%~10%,穗位上部叶片有零星病斑(抗病);5级穗位下部叶片上病斑较多,占叶面积11%~30%,穗位上部叶片有较多病斑(中抗);7级穗位下部病叶枯死,穗位上部叶片有大量病斑,病斑相连,占叶面积31%~70%(感病);9级全株叶片基本为病斑覆盖,叶片枯死(高感)。2.玉米丝黑穗病病原菌丝轴团散黑粉菌[Sporisoriumholci-sorghi(Rivolta)Vánky]病害症状病株果穗短粗,外观近球形,无花丝,苞叶正常,剥开苞叶可见果穗内部组织已全部变为黑粉,黑粉内有一些丝状的植物维管束组织,所以称此病为丝黑穗病。在后期,果穗苞叶自行裂开,散出大量黑粉。有的果穗受害后,过度生长,但无花丝,不结实,顶部为刺状。雄穗受害后主要是整个小花变为黑粉包,抽雄后散出大量黑粉。有的雄穗受病原菌刺激后畸形生长。由于病原菌的侵染,一些植株在苗期产生分蘖,植株呈灌丛状。玉米丝黑穗病雌穗雄穗病害发生特点玉米丝黑穗病是发芽期侵入的系统侵染性病害。玉米种子发芽时,从土壤中越冬的厚垣孢子也开始萌发,从玉米幼芽的芽鞘、胚轴或幼根侵入并到达生长点,其菌丝随玉米生育扩展,进入花芽和原始穗,破坏穗部形成大量黒粉。玉米丝黑穗病的病原菌可侵入玉米的时间较长,在种子的白尖期至三叶期左右为侵染高峰。由于病菌的厚垣孢子可在土壤中存活3年左右,连作越长发病越重;播种至苗期的土壤温湿度及整地质量与侵染发病有密切关系。鉴定方法田间鉴定,按当地株、行距播种。每份材料不少于50穴,每穴保苗2株。从上年田间采集菌粉,混合后,每100g菌粉兑100Kg过筛细土,充分拌匀,配成1‰菌土,播种时每穴用100g菌土覆盖种子。级别分级标准及抗性1病株率0%~1.0%(高抗)3病株率1.1%~5.0%(抗病)5病株率5.1%~10.0%(中抗)7病株率10.1%~40.0%(感病)9病株率40.1%~100%(高感)玉米丝黑穗病参考分级标准3.玉米瘤黑粉病病原菌玉蜀黍黑粉菌[Ustilagozeae(bickm.)Unger]病害症状病害可以发生在玉米生育期的各个阶段,病菌能够侵染植株的所有地上部组织。被侵染的部位产生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的瘤状物。膨大的瘤状物组织初为白色,渐变为灰白色,内部白色,肉质多汁。随着瘤状物的迅速长大,外表逐渐变暗,有时带紫红色,质地变硬,内部充满大量黑粉(病菌冬孢子)。当瘤状物外表的薄膜破裂后,散出大量的黑色粉末。与丝黑穗病的特征不同,玉米瘤黑粉病可以发生在叶片、茎秆及果穗和雄穗上的任何部位,成熟瘤内均为黑粉所占据。玉米瘤黑粉病玉米雌穗上的瘤黑粉病玉米雄穗上的瘤黑粉病茎秆上的瘤黑粉病病害发生特点玉米瘤黑粉病病菌侵染植株的茎秆、果穗、雄穗、叶片等幼嫩部位,所形成的黑粉瘤消耗大量的植株养分或导致植株空秆不结实,因此可以造成高达30%—80%的产量损失。级别分级标准及抗性1病株率0%~1.0%(高抗)3病株率1.1%~5.0%(抗病)5病株率5.1%~10.0%(中抗)7病株率10.1%~40.0%(感病)9病株率40.1%~100%(高感)玉米瘤黑粉病参考分级标准4.玉米茎腐病病原菌肿囊腐霉、禾生腐霉、瓜果腐霉、串珠镰孢、禾谷镰孢病害症状病害发生在玉米茎秆基部节位,玉米进入乳熟期后,全株叶片突然褪色,无光泽,很快变为青灰色并干枯。茎基部1-3节变褐、发软,剖开后可见茎髓组织变褐、分解,仅剩维管束组织,植株极易倒伏。根系(侧根和支持根)变黑腐烂,失去支撑力。果穗倒挂,植株早衰死亡。发病较慢的植株,其叶片呈黄枯状。茎基部症状茎基部症状根部症状玉米茎腐病玉米茎腐病玉米茎腐病田间症状病害发生特点玉米茎腐病主要在玉米生长后期,病菌侵染植株近地表的茎节,导致营养和水分输送受阻,茎秆腐烂。玉米在灌浆阶段遇到较大降雨并且雨后暴晴,茎腐病则发生严重。病株籽粒灌浆不足,造成减产。鉴定方法:每份材料播种2行,行长3-5米,每穴双株,3次重复。抽雄盛期,在距茎基部10cm处扒开两侧表土,露出根系,将接种物撒在根上,每穴30-50g,覆土浇水保湿,待病情稳定后调查供试品种的发病率。级别分级标准及抗性1病株率0%~5.0%(高抗)3病株率5.1%~10.0%(抗病)5病株率10.1%~30.0%(中抗)7病株率30.1%~40.0%(感病)9病株率40.1%~100%(高感)玉米茎腐病参考分级标准5.玉米灰斑病病原菌玉蜀黍尾孢菌[Cercosporazeae-maydisTehonetDaniels]病害症状病害主要为害叶片,也侵染叶鞘和苞叶。发病初期,在叶片上出现浅褐色病斑,逐渐变为灰色、灰褐色或黄褐色,有的病斑边缘为褐色。病斑沿叶脉方向扩展并受到叶脉限制,两端较平,呈长方形。田间温度高时,在病斑两面产生黑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在感病品种上,病斑密集,常相连成片而造成叶片枯死。•玉米灰斑病症状病害发生特点玉米灰斑病发生在玉米生长中后期,由植株下部叶片逐渐向上部叶片扩展,常导致叶片产生大量病斑而枯死。该病较适宜在温暖湿润和雾日较多的条件下发生,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条件下易大发生。玉米灰斑病参考分级标准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