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期教学计划一、班级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概况全班(49)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24)人。上学期本学科合格率(100)%;优秀率(85.4)%,平均分(94.25)分。学生掌握双基情况分析从上学期的学习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强,基础较扎实,能提出并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但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学生学习态度及习惯分析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端正、要求上进、上课遵守纪律、能积极动脑、举手发言、作业按时认真完成,学习成绩比较理想。但仍有少部分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不用心、懒惰,有怕做作业不守纪律的坏习惯,不能跟上教学的进度,这也是班级中存在的一个严重的问题。因此,仍要在学习、行为习惯方面进行说服教育,养成爱学习、尊师守纪的好习惯,做健康向上的好少年。2二、学期教学总目标思想品德1.改进四则运算的编排,降低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2.认识小数的教学安排,注重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知识技能方面1、在数与计算方面,本教材安排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2、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三角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难点或重点教学内容。3、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4、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5、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数学的实践活动——“营养午餐”和“小管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学习常规习惯方面1、课堂:专心听讲,积极举手发言,不懂能积极提问。2、课外:课前认真预习,初步理解新知,找准难以理解知识,课后认真复习,认真做作业,能积极虚心求教。3、作业:认真审题,书写认真,能复查一到两遍。4、培养学生各种良好习惯,使每位孩子在学习常规、学习习惯方面都比以前有所进步。3三、全册教材基本内容说明教材的概况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3、认识三角形的特征,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的重点、难点本册教学重点内容:1.小数的加法和减法2.小数的意义和性质3.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4.统计本册教学难点内容:1.位置与方向2.三角形3.数学广角4四、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1、课前认真研读教材,钻研教参,研究教法,同时了解学生,寻找一条既符合学生实际,又能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教学法。2、课堂上及时观察学生反应,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及方法,争取“教法跟学法一起走”。3、课后了解学生收获情况,认真批评,从各种反映中查漏补缺。联系家长,与生沟通,进行心与心交流,从学生思想上挖掘。提优补差的措施“爱心”:对每位学生充满爱心,把自己的学生当成自己孩子去关心,关心生活,关心学习。“信心”:希望孩子们一切从“0”开始,鼓励每位孩子,相信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诚心”:对学生的真诚,即对教育工作的认真,对优生进行很多课外知识的引导和培训,对后进生多鼓励,多辅导,多练习。“恒心”:对学生的教育要有恒心,贵在坚持,扬长避短,发挥教学长处,持之以恒。其他措施多家访:不拘形式地进行家访,与家长及时联系,沟通,凝聚教学合力,争取家长支持,更好教育孩子。多活动:针对学生特点,尽量把知识容于活动,比赛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乐”,继续推行快乐数学。多总结:及时总结学生近阶段情况,总结教师自身,以扬长避短。多了解:了解学生,从谈话,接触中拉近距离,以便更好地教学。5五、教学进度表周次起讫时间教学内容1、2.17——2.21第一单元四则混合运算2、2.24——2.28第一单元四则混合运算3、3.3——3.7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4、3.10——3.14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加法、乘法)5、3.17——3.21第三单元乘法运算定律——复习6、3.24——3.28第三单元简便运算7、3.31——4.4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8、4.7——4.11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9、4.14——4.18第四单元复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0、4.21——4.25第五单元三角形11、4.28——5.2第五单元三角形12、5.5——5.9第六单元小数的加减法13、5.12——5.16第六单元小数的加减法14、5.19——5.23第七单元统计15、5.26——5.30第八单元数学广角16、6.2——6.6总复习——小数的性质和意义(一)小数加减法(二)17、6.9——6.13总复习——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18、6.16——6.20总复习——位置与方向、统计19、6.23——6.27总复习——综合复习6教案(总第课时)课题只含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课型新授上课日期年月日第节教具题卡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重点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难点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过程预设修改与反思一、主题图引入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1)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冰雪天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组织学生提问并对简单地问题直接解答。(2)根据图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通过补充条件,继续提问。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提示学生可以自己进行条件的补充。二、新授1、小组4人对黑板上的题目进行分配解答。引导学生对黑板上的问题进行解答,请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并进行脱式计算。2、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教师巡视并对学生的叙述进行指导。3、全班汇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汇报,并且互相补充,注意每步表7示的意义的叙述。(1)71-44+85=27+85=113(人)71-44表示中午44人离去后还剩多少人,在加上到来的85人,就是现在滑冰场有多少人。(2)987÷3×66÷3×987=329×6=2×987=1974(人)=1974(人)第一种方法中,987÷3算出了1天“冰雪天地”接待的人数,在乘6算出6天接待的总人数。第二种方法,因为是照这样计算,那么每天接待的人数可以看作是一样多的,就可以先算出6天是3天的几倍,6天接待的总人数也是3天接待的总人数的几倍。就可以直接用3天的987人数去乘算出来的2倍。等等。4.巩固练习(1)根据老师提供的情景编题。A加减混合。乘车时的上下车问题,图书馆的借书还书问题,B速度、单价、工作效率。先个人编题,再两人交换。小组合作,减少重复练习。(2)P5/做一做1、2三、小结学生就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汇报。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你们都有什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的回报选择性地板书。(尤其是关于运算顺序的)运算顺序为已有知识基础,让学生进行回忆概括。四、作业P8/1—4板书设计课后反思提出问题:滑冰区有72人,滑雪区有36人,冰雕区有180人。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8教案(总第课时)课题四则运算2课型新授上课日期年月日第节教具主题挂图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重点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难点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过程预设修改与反思一、导入(主题图引入,观察主题图,找出条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从图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二、新授1.出示例3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生在练习本上解答。同桌说说是怎样解答的。)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1)24+24+24÷224÷2是一张儿童票的价钱,是半价,所以用24÷2=24+24+12前两个24是爸爸和妈妈的两张成人票的总价。=48+12两张成人票加上一张儿童票就是购买门票需要多少钱。=60(元)(2)24×2+24÷224×2是爸爸和妈妈两张成人票的总价,玲玲的儿童票用24÷2=48+12把三张门票的价钱加在一起就是总门票的价钱。=60(元)9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这两个综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这两个综合算式都是没有括号的,而且算式中有加减法也有乘除法。这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学生总结运算顺序。)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2.出示例4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小组讨论,独立完成。)汇报。(1)270÷30-180÷30270÷30算出上午需要派几名保洁员;=9-6180÷30算出下午需要派几名保洁员=3(名)用减法计算出下午比上午需要多派几名保洁员。(2)(270-180)÷30270-180算出下午比上午多出游人多少人,=90÷30再除以30就算出了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3(名)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算是的不同点,以及运算顺序的不同。学生进行小结。教师根据学生的小结进行板书。三、巩固练习P7/做一做1、2P11/做一做(完成书上的后,可以变化条件,如“买2副手套”等等。)教师在练习的过程中应抓住学生的关键语言进行知识的巩固。四、作业P8—9/5—9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10教案(总第课时)课题练习课型练习上课日期年月日第节教具投影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加、减混合运算和乘、除混合运算的方法。2、能比较熟练的解决两步计算的应用题。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重点进一步掌握加、减混合运算和乘、除混合运算的方法。难点进一步掌握加、减混合运算和乘、除混合运算的方法。过程预设修改与反思(一)口算练习练习一的第1题,学生独立口算,口算后指名说一说怎样口算的?口算时要先算哪一步?(二)解决问题练习“做一做”的第1题,让学生独立读题后完成,汇报时让学生说一说只有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该怎样计算。“做一做”的第2题,让学生独立读题后完成,汇报时让学生说一说只有乘、除的混合运算该怎样计算。“做一做”的第2题,学生读题后完成,汇报时说说是怎样算的。做完后问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小组内互相说一说,然后全班汇报。练习一的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做完后指名说一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1、练习二的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做完后同位互相说一说要求可以摆几个,先求什么,再求什么。2、练习三的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要求学生先进行估算,然后再笔算。并让学生说说估算和笔算的方法。3、混合计算练习11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