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大装修材料验收的注意事项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及建议一、全册教材内容整体疏理(一)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共分八个单元:ppt以上各单元内容涉及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数学思想方法)用数学四大领域。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小学阶段,本学期结束后,有关正整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内容将全部教学完。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二)教学目标(教参P3)ppt(三)教学重难点说明ppt本册教材中,大数的认识;角的度量;三位数乘两位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五个单元应作为重点教学内容处理。(四)教材编写特点参见教参P4-10ppt二、单元分析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教学内容本单元是本册教材的起始单元,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本单元由“亿以内数的认识”和“亿以上数的认识”两个部分组成。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安排如下表:ppt课题内容亿以内的主题图出现5个省(市)、自治区的总人口数,让学生初步感知大数,了解中国的人口状况,渗透国情教育。亿以内数例1北京天坛图。呈现首都北京市人口数。让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类推每相邻两个计算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的认识的读法数位。例2读含两级的数。亿以内数的写法例3写含两级的数。通过电视新闻呈现亿以内的数,让学生对照数位表写出相应的数。渗透环保教育。例4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例5将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例6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数的产生介绍古时人们的记数法、记数符号(数字),介绍阿拉伯数字,自然数。十进制计数法介绍数位顺序表,由万级数位扩展到亿级数位;介绍十进制计数法。亿以上数的认识例1读含三级的数。例2写含三级的数。例3将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将非整亿的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计算工具的认识介绍算盘、电子计算器。用计算器计算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探索计算规律。教学储备、教学内容ppt教学目标(参见教参P14)ppt教学重难点ppt掌握亿以内数的读、写法。每级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教材分析教材P2主题图ppt出示六个省市的人口和我国的总人口数,为大数的认识提供现实背景,也反映出本单元学习的基本内容——大数的认识。老师可利用有关图片资料引入或制作成课件来组织教学,让学生观察画面的具体内容,尝试读一读画面上呈现的6个大数。形象的图片,渗透了有关地理、文化和国情知识,同时为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例1:亿以内数的认识(1)利用天坛图,呈现北京市人口数:13810000人,说明大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先从学生已知的计数单位个、十、百、千引入,让学生用标有计数单位的计数器动态拨珠数数,一千一千地数,数到10个一千,是一万。用同样的方法,一万一万地数,说明10个一万是十万。Ppt照这样数下去,引出“百万”“千万”和“亿”。向学生说明这些都是计数单位,并利用已有知识──满10向前一位进1,让学生思考,得出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组织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探讨计数单位的排列规律,得出每个计数单位要占一个位置的结论,进一步说明:按照我国计数的习惯,每四个数位是一级。在这里还要重点区分一下数位和计数单位的关系。ppt(2)第4页的“做一做”使学生通过想象感受1亿有多大。这里老师可以结合课本上的素材,并补充一些学生熟悉的例子,培养学生对亿以内数的感知,进一步培养学生数感。如4页2、9页4、10页8、11页11、12页15等。建议:(1)应该让学生熟记数级和数位顺序表,为后面读、写亿以内的数做好准备。Ppt(2)注意数位和计数单位的区别。例2:亿以内数的读法。利用学生已有知识,让学生自己发现含两级的数如何读,自己总结出只要把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即可,实际上是表示多少个万,这是培养学生数感的关键,也是学生对数的意义的真正理解。在这里每级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仍是难点,教师要注意总结读法。并突出万级的数和个级的数在读法上的不同地方。归纳出个级的数表示的是多少“个”,万级的数表示多少个“万”。在教学中我采用的是“分级读数法”,当一个数的数位比较多时,一位一位的读不方便,通过分级就可以解决了、这个问题,具体做法ppt是读一个含有两级的数时,第一步,用竖虚线把万级和个级分开,第二步先读万级,再读个级。要注意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顺口溜)例3:亿以内数的写法(1)由电视播放新闻的形式呈现两组数,引出写数,还可以利用此题的素材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教学中要做到扶放结合,留给学生适当的活动和思维的空间,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总结写数的方法。最后归纳出写法: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2)第7页上的阅读资料介绍了有关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发展历史,为学生形成数感、感受数学的文化内涵提供了素材。建议:(1)写含有两级的数时,可以先找到“万”字,“万”字前面的数是多少就写多少,然后划上分级线,再在后面写出个级的数。及写数时也养成分级的习惯。Ppt写个级的数时一定要保证是四位数,哪一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2)一定要让学生养成检查的习惯。写完后再读一遍,看写的数是否与读的一致。练习一:第1题,让学生用硬纸经历做数位顺序表的过程第9题:学生容易出错,可以先让学生分一下三步完成(以八千万、四十为例):做这一题关键是弄清每一数位上的数是几。可以分以下三步:(1)判断出最高位是哪一位(千万位)。(2)画线占位、分级。(3)对照数位填数,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注意:1、在进行大数的读写时,一定让学生先分级后再完成题目要求。2、按照国际上的惯例,读写多位数的时候,为容易辨认,从个位起向左数,每三位作为一节,用分节号“,”把它们隔开。在读写多位数的时候应让学生对这种分节法与我们所交的分级法有所区分,我们所说的分级是指四位一级。P13例4: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ppt教材呈现我国面积最大的6个省份的数据,并配以反映该地区特点、形象的图片;由小精灵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自己探索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即分位数不同时和位数相同时两种情况进行比较。例5:大数的改写这里是利用有关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和作用的科普知识,教学将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让学生在读写这些大数中引发简化的要求,然后适当的指导改写的方法要点,那就是将万位后面的4个0省略掉,换成一个“万”字,这样就把整万的数改写成了以“万”作单位的数。这里的实质实际上是把多少个“1”换成多少个“万”,可以用直观图帮助学生理解。如6600,0000人,是用一个人作单位,表示66000000个一,而6600万人是用“1万人”作单位,表示6600个“1万人”。老师用直观图来演示。Ppt例6:省略大数的尾数该内容是教学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书上是先约等于整万的数再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当学生熟练后可以直接约等于多少万。要让学生说出整个改写的过程。以便理解和掌握。这部分是难点,要讲清算理。以前备课的时候魏会老师讲过一种方法:一圈二看三省略板书:举例如12756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求近似数。PptP15的例6,可以用直观图让学生理解。Ppt例6后面的“做一做”学生不易掌握,可以先让先写出相应尾数,并说出尾数的最高位是几,再求近似数。Ppt练习二:(ppt)第2题:学生容易出错,可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如:把4个数竖着摞起来先分级再进行比较。第4题是关于近似数的练习,让学生明确近似数和准确数的确切含义,通过这样的对比练习体会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准确数,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近似数。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近似数的含义和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第7题,出现了亿以上的数,但这儿的重点是学生掌握化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Ppt补充:帮助学生建立数概念,培养学生的数感也是本单元的重要目标之一。我们在教学中应重视经验和推想,不能小视计数器,总结方法不死记,四位分级专项练,(一画二看三说四读)动手操作练估计。P19数的产生:教材中按时间顺序列举了三种古代数字,体现了数字也是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还使学生初步知道早期的数字是与具体的数目相联系的,其中蕴含着对应思想,只是到后来才逐渐发展成抽象的符号,如现在通用的阿拉伯数字。在此基础上教材介绍了自然数概念的含义和特点。尤其是让学生牢固掌握自然数的特点,明确这样几个问题:自然数是怎样排列的;每相邻两个自然数的差是几;最小的自然数是几,有没有最大的自然数。教参P28~29给我们提供了较详细的资料,老师们可以查阅、参考。P20十进制计数法计数方法有多种,十进制计数法是最常用的一种计数方法,借助数位顺序表,通过观察和讨论来进一步理解十进制计数法,总结发现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在这里要重点强调“相邻”的意义。要求学生记住数位顺序表,特别要记住右起第五位是万位,第九位是亿位。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对数位的分级(每4个数位为一级)。补充一些填空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巩固应用。P21例1:亿以上数的读法P22例2:亿以上数的写法例3:把整亿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求近似数该部分知识让学生利用亿以内数的相关知识,自主探索。P23计算工具的认识分为三部分计算算盘的认识:教材先设置两种应用情境,说明两种功能记数再介绍两种算盘:中国算盘日本算盘计算器的认识:利用生活情境,认识计算器各键的功能其他计算工具的认识:课外阅读材料P26用计算器计算例1一般四则运算:加减法计算把按键的顺序和屏幕结果对应起来,具体讲解,乘除法让学生自己完成。例2用计算器找规律:先用计算器算出前几题,根据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写出后几题的答案,也可以用计算器进行验证。练习三第13、14题是有规律的计算题,通过计算器运用让学生观察计算结果、发现规律,同时突出了用简便方法计算可能比计算器还要快这一点,体现了计算方法的灵活性。要注意第14题的计算方法要讲明白,最好是把它的计算过程在黑板上直观的板书出来,这样有利于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理解。第17题是写数、改写同时进行,增强了综合性,但学生容易出错,要加强练习。第19题呈现一个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情境,可让学生展开关于计算结果的讨论,用计算器进行验证;也可用估算方法判断分析结果的合理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估算的能力。P33综合应用活动:一亿有多大这个综合应用活动分以下三个部分:1.猜想1亿有多大。2.探究活动范例。教材呈现了一个小组选择研究测量“1亿张纸摞起来的高度”的探究活动范例,提示研究的方法和步骤。让学生思考如何进行测量,制定具体的研究方案,分析研究方案的可行性。3.设计方案,讨论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如:可以选择“1亿颗黄豆有多少”,“1亿粒大米有多少”“1亿个人可以站多大面积”等,老师进行适当的指导。最后通过交流丰富学生对1亿有多大的感受,并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单元教学建议:1、熟记数位顺序表,学会分级,正确读写。数位顺序表是学生读写大数的依据,必须熟记,分级是正确读写的拐杖,要求孩子完全明白这个方法的好处和应用;还有分级的准确性要提高,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准备一张硬纸制作一个数位顺序表,放在桌子角上或者课间同位互相提问,熟记每个数位的准确位置。其次应该多给孩子书写读法的时间,再针对孩子出现的问题及时订正,让孩子少走弯路,提高读数的质量;最后在零的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