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词:锦幛荇藻蓬蒿蝼蚁干瘪淤滩驳船簇新胚芽虔信慰藉晨曦瞰望羼蘸格局阔绰营生颓唐擀嘬剜檎腌臜捯气唿哨隐匿荣膺蜥蜴鲦鱼一气呵成妙手回春断壁残垣如坐针毡芒刺在背天伦之乐望眼欲穿巉岩骸骨窒息吹毛求疵奄奄一息骄奢清吟荫庇芳馨怡悦云翳倒坍瘠薄沉湎孱弱瞻望攫取增益臆测馈赠枭鸟虬须鲑鱼乐此不疲遮天蔽日一泻千里引颈受戮星临万户周道如砥浩瀚无垠袅袅烟云山崩地裂百鸟啾啾隐姓埋名恻隐豁免告禀庖代延纳饶恕糍粑打鼾阴霾盘缠鹭鸶峥嵘涟漪嬷嬷伫立打牙祭鳞次栉比怡然自得睡眼惺忪心如铁石万恶不赦遍稽群籍通宵达旦顶礼膜拜有例可援鸡犬不宁蹑手蹑脚【羼】混合,掺杂。【格局】布置的格式。【阔绰】阔气。【营生】谋生。【巉岩】高而险的山岩。【荣膺】光荣地获得。【一气呵成】形容文章结构紧凑,文气连贯。也比喻做一件事安排紧凑,迅速不间断地完成。【倒坍】倒塌。【妙手回春】比喻将快死的人救活。指医生医术高明。【断壁残垣】形容残败的景象。【庖代】越权办事或包办代替。【如坐针毡】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芒刺在背】形容内心惶恐,坐立不安。【延纳】延纳,接受。【豁免】免除。【天伦之乐】泛指家庭的乐趣。【望眼欲穿】形容盼望殷切。【吹毛求疵】故意挑毛病,找差错。【峥嵘】高峻,突出。【奄奄一息】形容临近死亡。【枭鸟】猫头鹰之类的鸟。【荫庇】大树枝叶遮蔽阳光,比喻保护、照顾。【芳馨】芳香。【虬须】卷曲的胡子。【沉湎】深深地迷恋着,不能自拔。【臆测】主观的推测。【伫立】长时间站着。【周道如砥】形容公路的平坦,畅通无阻。【一泻千里】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也比喻文笔或乐曲气势奔放。【引颈受戮】指不作抵抗而等死。【星临万户】星星光临到千家万户,即每家每户都能看到星星。【涟漪】细小的波纹。【遮天蔽日】形容事物体积庞大、数量众多或气势盛大。【浩瀚无垠】形容水势盛大没有边际。【山崩地裂】形容响声巨大或变化剧烈。【隐姓埋名】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不让别人知道。【乐此不疲】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恻隐】对受苦难的人表示同情。【鳞次栉比】形容房屋等密集。【顶礼膜拜】形容十分虔诚地行礼。【有例可援】有先例可以参照。【心如铁石】比喻心肠硬或意志十分坚决。【万恶不赦】指一个人罪大恶极,极端恶毒。【遍稽群籍】翻阅查找很多书籍。【鸡犬不宁】形容搅扰得厉害。【越俎代庖】越:跨过;俎:古代祭祀时摆祭品的礼器;庖:厨师.主祭的人跨过礼器去代替厨师办席.比喻超出自己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二、文学常识:1、《我爱这土地》:艾青,原名蒋海澄,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2、《乡愁》:余光中,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批评家、翻译家。3、《我用残损的手掌》:戴望舒,原名戴梦鸥。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4、《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原名龚佩瑜,中国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5、《孔乙己》: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孔乙己》是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一篇小说,也是该篇小说的主人公。这篇小说是鲁迅在五四运动前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小说。6、《变色龙》:契诃夫,俄国小说家、戏剧家、十九世纪末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短篇小说艺术大师。7、《热爱生命》:杰克伦敦,原名为约翰·格利菲斯·伦敦,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8、《谈生命》: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9、《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代表作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四大喜剧《第十二夜》《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他是“英国戏剧之父”,本·琼斯称他为“时代的灵魂”,马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被赋予了“人类文学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10、《公输》:选自《墨子·公输》,墨子(约前468年—前376)名翟,春秋末战国初鲁国人,出生于今山东省滕州市,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学说思想主要包括:兼爱,非攻。《墨子》这本书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记录。11、《孟子》二章、《鱼我所欲也》:《孟子·公孙丑下》《孟子·告子下》,孟子名轲,字子舆。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兼爱、非攻,主张和平,反对战争)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12、《庄子》故事:《庄子》,庄子名周,字子休,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战国时期宋国蒙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13、《曹刿论战》:《左传·庄公十年》,《春秋左传》又名《左传》,相传是春秋末期的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我国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左传》是儒家经典之一,《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14、《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齐策一》,《战国策》,国别体史书,是我国古代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西汉刘向进行整理﹐按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12国次序,编订为33篇。15、《愚公移山》:《列子·汤问》,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道家著名的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寓言家和文学家。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相传是战国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列子》又名《冲虚经》,是道家重要典籍。16、《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共分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大部分,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其中直陈其事叫赋;譬喻叫比;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叫兴。三、课文内容及主题:1、《我爱这土地》:以一只鸟生死眷恋土地作比,形象抒发了深沉而真挚的爱国情感。诗人艾青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更能表达诗人为祖国前途、命运担忧,心力交瘁的情状。2、《乡愁》:书信里将乡愁比喻为邮票;长大后,作者和家人分居两地,很难与家人相见,于是将乡愁寄托在回家的船上,所以把乡愁比喻为船票;后来,母亲去世,作者与母亲再也不能见面,于是作者就将乡愁比喻为坟墓;现在,由于人为的原因,海峡两岸的同胞不能团聚,作者将自己的乡愁比喻为台湾海峡,表达了他期盼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3、《我用残损的手掌》:全诗不仅写实,还是一种意象,诗歌一方面从实处着笔,描写沦陷区阴暗,表现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另一方面抒写解放区的明丽,侧重于写意,对象征着“永恒的中国”的土地,发出深情赞美。4、《孔乙己》:这篇小说描写孔乙己作为一个没有考上秀才的读书人,缺乏实际技能,只会诸如“‘茴香豆’的‘茴’字有几种写法”这样的迂腐“知识”。他丧失了做人的尊严,沦落为小酒馆“咸亨酒店”里人们嘲笑的对象,后来因为偷书而被打断了腿。小说暴露了当时的一些社会问题──科举制度制造了大量只懂钻故纸堆,没有实际营生技能的读书人。小说塑造了孔乙己这样一个可笑又可悲的底层人物形象,揭露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5、《变色龙》:是契诃夫早期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在这篇著名的小说里,他以精湛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一个专横跋扈、欺下媚上、见风使舵的沙皇专制制度走狗的典型形象。6、《谈生命》:以“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为例,揭示生命的生长、壮大和衰老的普遍规律,以及生命中的苦痛与幸福相伴相生的一般法则,同时表达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7、《那树》:这篇散文通过描写一棵大树长年造福于人类又最终被人类伐倒的故事,表达作者对大树命运的痛惜,以及对都市文明发展的利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深层思考和深重感慨。8、《威尼斯商人》:剧本的主题是歌颂仁爱、友谊和爱情,同时也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表现了作者对资产阶级社会中金钱、法律和宗教等问题的人文主义思想。这部剧作的一个重要文学成就,就是塑造了夏洛克这一惟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的形象。9、《变脸》:剧情着重描写了一个叫狗娃的女孩的人生遭遇,同时也刻画了心地善良而命运不幸的老艺人水上漂的形象,反映了民间艺人的苦难命运,以及官场的腐败、军阀横行、匪盗为患、民不聊生的社会现状,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旧社会的人民的生存状态。10、《公输》:记述的是鲁国大夫墨子出使楚国,用自己的智慧说服楚国大夫公输盘(公输班)和楚国国王意欲侵略宋国的企图,其语言水平和用心精巧为世人所共慕。1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本文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必要性。“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结论,不是中心论点,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1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恶劣的环境可以激起人的忧患意识,使之为改变现状,生存发展而积极奋发,最终能得以发展,强大起来;安逸的环境容易消磨人的意志,易使人堕落,最终在安乐的环境中灭亡,温水煮蛙就是这个道理。13、《鱼我所欲也》:用面对鱼和熊掌之间的抉择,比喻面对生命和大义之间的选择,孟子会毅然“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当中的“义”和文章最后的“此之谓失其本心”的“本心”都是指人的“羞恶之心”。人只有拥有“羞恶之心”,才能分清哪些是道德底线可以承受的事,哪些是道德范围所不接纳的事。14、《曹刿论战》:本文以曹刿为主、鲁庄公为宾,通过他们有关齐、鲁战争问题的对话,阐明弱国在对强国的战争中所采取的战略原则,即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等。15、《邹忌讽齐王纳谏》:该本以“孰美”的问答开篇,继写邹忌暮寝自思,寻找妻、妾、客人赞美自己的因为,并因小悟大,将生活小事与国大事有机地联系起来。由自己的“敝”,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婉讽“王之敝甚”,充分显示了邹忌巧妙的讽谏艺术与娴熟的从政谋略。邹忌正是以自身的生活体悟,委婉地劝谏齐威王广开言路,改革弊政,整顿吏治,从而收到很好的效果。16、《关雎》:《关雎》的内容其实很单纯,是写一个“君子”对“淑女”的追求,写他得不到“淑女”时心里苦恼,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得到了“淑女”就很开心,叫人奏起音乐来庆贺,并以此让“淑女”快乐。这首诗比兴手法十分高妙,它将外在的自然景物与人物内心的情感和谐地统一起来,从而使景中涵情,情中蕴景,达到自然契合,浑然一体,意境优美而隽永。17:、《蒹葭》:首二句以蒹葭起兴,展现一幅河上秋色图:深秋清晨,秋水森森,芦苇苍苍,露水盈盈,晶莹似霜。这境界,是在清虚寂寥之中略带凄凉哀婉色彩,因而对诗中所抒写的执著追求、可望难即的爱情,起到了很好的气氛渲染和心境烘托作用。这首诗就是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精神是可贵的,感情是真挚的,但结果是渺茫的,处境是可悲的。四、古文阅读: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