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加减法》混合计算教学设计竹山县得胜小学袁大斌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法混合运算。在教学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2、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逐步养成迁移类推的好习惯。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安全教育1、同学们,你们以前骑过自行车吗?那么骑自行车要注意什么问题?2、导入: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二、自主尝试探究新知1、创设情景解决问题。(1)环城自行车赛段资料如下表。(2)今天第2赛段的比赛已经结束了,要完成比赛,自行车运动员还要骑多少千米?2、小组合作要求:(1)先确定有几种方法可以解决问题。(2)分工合作,用不同的方法解决。(3)说说解答时你都用到了什么旧知识。[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中将信息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众多信息中选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去解决问题,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处理信息的过程,也是一个学生自主思考,学习的过程。3、汇报交流总结算法全班交流算法,教师板书计算过程。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错的原因是什么?在交流中总结出正确的计算方法。小结计算方法(1)483.4―(39.5+98.8)=483.4―138.3=345.1(千米)(2)165+80.7+99.4=245.7+99.4=345.1(千米)(3)483.4―39.5―98.8=443.9―98.8=345.1(千米)总结:观察小数加减法算式,说说每种算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设计意图]:在这里教师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尝试,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在课堂上创设交往、互动的协作学习环境,有利于群体智慧共享。学生在这种人格平等的环境中,自发释放自己的生命活力,享受快乐的学习生活,从而更自觉地承担学习任务。新课标下数学教学,应当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合作交流,互争论、共探究,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动探索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及责任感、终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1、练一.练: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9.54—7.4—1.0932.67—6.7+67.3317.32—(7—0.25)2、师:让生板演由师讲解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板书设计: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1)483.4―(39.5+98.8)=483.4―138.3=345.1(千米)课堂检测A及答案见PPT课件。课堂检测B(2)165+80.7+99.4=245.7+99.4=345.1(千米)(3)483.4―39.5―98.8=443.9―98.8=345.1(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