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人:胡晓波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第一课世界的格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1.各国争夺殖民地(1)原因: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德国走上对外扩张道路:①在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德国渴望重新瓜分世界的愿望最为强烈。20世纪初,德国成为仅次于英国的欧洲第二号资本主义强国。(3)结果:20世纪初,世界基本上被列强瓜分完毕,世界殖民体系确立。2.欧洲列强的军备竞赛(1)原因:在瓜分世界和争夺霸权的过程中,欧洲列强展开激烈的军备竞赛。(2)表现:英、德最为引人注目,德国成为仅次于英国的第二海军强国。(3)特点:工业革命的科技成果被广泛应用到武器研制上,新式的具有巨大杀伤力的武器被不断发明出来,更增加了军备竞赛的激烈性。3.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1)形成:①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其中德国为核心②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其中英国为核心(2)影响:造成国际关系的极度紧张,整个欧洲笼罩在战争阴云之下。第一次世界大战1.原因:☆(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之间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2)欧洲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相互敌对,频频引发国际危机。(3)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煽动。(4)导火索(直接原因):1914年6月28日的萨拉热窝事件。2.进程a大战爆发:时间:1914年7月28日标志:德国支持下的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b主要战场:欧洲c主要战线:西线(分东线、西线、南线)d主要交战国家:英国、法国、俄国和德国、奥匈帝国e重大战役: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凡尔登绞肉机)f加速战争因素:交战双方无力继续战争;各国出现反战浪潮;美国、中国等参战;奥匈帝国瓦解。g大战结束:时间:1918年11月11日标志:同盟国与协约国签订停战协定,以同盟国失败告终。3.战争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列强的掠夺和侵略战争,是非正义的战争。4.战争特点:时间长、范围广、规模空前、损失惨重。5.影响: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凡尔赛体系下的“和平”1.巴黎和会☆(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如何建立世界新秩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2)时间地点:1919年1月,法国巴黎凡尔赛宫。(3)与会国:以英、美、法、日、意五国为主导的战胜国,德、奥等战败国和苏俄被排斥在外。各国之间的地位是不平等的。(4)焦点:如何处理德国。山东问题也列为重点问题。(5)列强打算2①美国:争夺世界霸权②法国:严厉处置德国,确立自己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③日本:要求各国承认它所取得的德国原来在山东的权益④英国,反对过分削弱德国,以使法、德相互牵制。(6)结果:签订《凡尔赛和约》等其他条约。(7)评价或实质:是一战后战胜国依据各自实力的对比,经过斗争和妥协达成的协议。2.凡尔赛体系☆(1)形成:以《凡尔赛和约》为核心的一系列条约构成了战后欧洲关系的新体系,被称为凡尔赛体系。(2)影响:①暂时确立了列强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②欧洲获得了暂时的稳定,列强在欧洲的利益与矛盾基本上得到协调③根据民族自决原则,确认了波兰等国的独立④战胜国与战胜国、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矛盾重重,特别对战败国处置极为苛刻,埋下了仇恨的种子。第二课中国的时局与辛亥革命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1.列强的掠夺20世纪初,列强不仅在政治上控制着清政府,经济上也加紧对中国的掠夺。特别是铁路。2.民众的觉醒(1)民族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成长。代表人物:张謇。(2)知识分子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力量也成长起来,积极宣传革命。代表人物:邹容、章炳麟、陈天华。3.孙中山与资产阶级革命团体(1)孙中山创立兴中会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2)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时间:1905年8月地点:东京组织者: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性质: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机关刊物:《民报》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①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清政府的统治,解除民族压迫。②民权主义:创立民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③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核心是土地问题。4.清政府的“新政”和立宪结果失败。根本原因是它们都未触及腐朽的制度本身。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创建☆(1)武昌起义时间:1911.10.103导火索:保路运动结果: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影响:震撼了清王朝的统治,全国十几个省宣布独立,响应武昌革命运动。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2)中华民国成立①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制政府):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职。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颁发。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民主性,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3)革命的结局①帝制的终结1912年2月,宣统帝下诏退位。标志着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也结束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统治。②袁世凯篡权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4)正确评价辛亥革命(革命的意义与局限)成功:政体变化——思想上解放——经济上发展——国际影响失败:社会性质[双半]——革命任务[双反]——对农村影响不大①意义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2000多年的君主专政政体,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进步探索了道路。②局限领导这次革命的民族资产阶级十分软弱,没有依靠和发动广大群众,在关键时刻向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妥协,故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和特权丝毫没有触动,没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1.袁世凯独揽大权措施将临时政府从南京迁往北京;废除《临时约法》并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组内阁;削弱革命派力量,扩张武力。(虽然在表面上支持民主,但实质上与君主专制没什么区别)2.袁世凯复辟帝制时间:1915年国号:中华帝国年号:洪宪结果:撤销帝制失败原因:①: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②各阶层反对,③护国运动的开展,④欧美列强不满,⑤违背了历史潮流3.军阀混战三大派系:直系、奉系、皖系。影响:①整个国家处于四分五裂状态,②各派系轮流执政,政局动荡不安;③社会秩序一片混乱,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第三课悄然转变的社会生活生活中的变化(1)新型交通工具:轮船、火车、自行车等(2)新的通讯工具:邮政、电话、电报。头脑中的变化(1)阅读报纸、看电影、拍照片等4(2)科学、民主、平等观念深入人心。(3)争取婚姻自由。妇女地位提高。(4)教育体制的变化等。点点滴滴的革新,推动着中国社会一步步由传统迈向现代。注: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并没有深入到全国各地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根本原因和平:巴黎和会时间1919年1月—6月两大集团三国同盟德(核心)、意、奥操纵国美、英、法三国协约焦点如何处理德国导火线主要条约①与德国签署《》,在领土、军事、政治、赔款和殖民地等问题作了规定。(见书本P9)②与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等战败国签订了一系列条约爆发1914年7月奥匈帝国想塞尔维亚宣战参战国德、俄、法、英等;意加入协约国;美对德宣战;中国加入协约国一方。战役、(转折点)性质结果1918年11月德国投降,同盟国失败影响形成了体系,确立了列强在、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影响给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背景经济、阶级基础民族工业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成长思想基础组织基础兴中会1894年口号“”,第一个革命团体同盟会1905年日本东京纲领“,,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机关刊物《》性质:全国性的统一的革命组织军事基础各地革命党人的武装起义过程武昌起义:1911.10.10新军工程营起义,占领武昌,光复武汉三镇。成就成立中华民国;1912.1.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成立;任临时大总统;颁布《临时约法》意义政治辛亥革命是刚刚迈入20世纪的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这次革命不仅推翻了,还结束了,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国家。思想辛亥革命极大推动了,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进步探索了道路。结果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