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教材简说本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编排,选择的课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古诗两首》不仅写了诗人观景的所见所闻,还写了从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示;《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分别写了有特色的植物和动物,容易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略读课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生动地讲述了科学家从生活中的无意发现到不断寻求证据直至创立学说的故事,颇具吸引力。教学目标:1、认识本组生字,会写要求会写的字和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要求会背的地方。3、理解古诗两首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4、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5、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6、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激起观察自然界的兴趣。7、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8、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着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们交流。9、培养孩子们观察的兴趣,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10、熟读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了解“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出处。11、学生在交流各自的发现的同时,进一步体会观察的重要性,养成留心观察的意识和习惯。12、积累花名的歌谣,了解几种花的特点,并作适当拓展,让学生仿照短文试写歌谣,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借助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自主学习,理解诗句意思。2.体会诗人的心境,能与他人交流读诗的感受。3、了解作者是怎样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描写出爬山虎叶子和脚的特点,知道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4、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倡导积极肯定的评价方式,激励交际信心,加强实践、突出互动,发展学生交际语言。5、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6、培养孩子们观察的兴趣,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7、熟读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了解“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出处。教学课时:11课时5.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认识“腊、浑、豚”三个生字,会写“莫、腊、浑、疑”四个生字。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两首古诗,默写《题西岭壁》。3.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所蕴涵的哲理。4.积累诗人的其他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教学重点1.借助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自主学习,理解诗句意思。2.体会诗人的心境,能与他人交流读诗的感受。教学难点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所蕴涵的哲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2、3、4、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整体感知1.猜谜导入,媒体简介作者,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请大家猜一条谜语,谜底是一位诗人的名字,看谁最先猜出来。听好了: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不但诗写得好,他的书法作品、他的画、他的文章在中国历史上都极负盛名,他和他的父亲、弟弟合称“三苏”,他是谁?(苏轼)。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一首诗《题西林壁》。(师板书课题)2.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可以知道这首诗有关的哪些信息?3.媒体出示生字,检查预习,指读正音二、合作学习,理解诗意1、学生回忆以前学过哪些学习古诗的方法?(媒体出示方法)(a、借助注释理解诗意;b、查字典理解诗意;c、在理解的基础上画画等)2.请选择你喜欢的方法学习这首古诗,可以独立学习,也可以在小组内合作学习。(生自主学习,师相机指导。)3.交流学习所获。4.明明是同一座庐山,为什么在苏轼的眼中,会有这么多种变化呢?(因为苏轼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5.那苏轼到底从几个角度看了庐山呢?看到了几种结果呢?(六个角度,看到了六种不同的结果。)那概括一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角度不同,所见也不同。)6.(课件展示庐山不同角度的美景)假如你就在庐山之中,你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话吗?“我站在(),看到庐山像()。”7.“我”不认识庐山真面目,是因为什么呢?(身在此山中。)8.齐读“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读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怎样才能识得庐山真面目呢?站在庐山之外,多角度、多方位的看。)三、熟读成诵,领悟诗请1.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这首古诗。(放课件)2.用多种形式朗诵此诗(小组比赛、指名朗诵、全班齐诵等。)3.站在不同角度看到的结果也不一样。其实不仅观山如此,看事情也是一样。还记得我们学过的一篇课文吗?讲的也是这个道理?(《画杨桃》)你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吗?举个例子说一说。四、收集材料,拓展学习1.教师小结:《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更包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咱们说过苏轼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一生写下了许多名篇、名句,你找到了哪些?咱们交流交流吧。。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游山西村》教学目标:1、2、3、4、教学流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苏轼的一首古诗《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写出了庐山的雄奇景象,更说明了一个哲理,那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你还记得这首诗吗?能把它默写下来吗?2.(师吟诵):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诗人的脚步,到乡村农家去品味一下他们的生活吧。3.老师板书课题《游山西村》,生齐读课题。4.检查预习,指名读诗。(1)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注意平翘舌,读到生字的地方多读几遍,要读准字音。(2)指名读古诗,纠正字音,读出诗歌的节奏美。(3)全班齐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美。(4)掌握记诗方法。二、合作学习,理解诗意师:回忆一下前面一首古诗我们是按照什么样的步骤来学的?媒体出示:(理解诗题→了解作者→理解诗句→熟读成诵→领悟意境)1.理解诗题:请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一下本诗题目的意思。2.了解作者:根据你的了解简单谈谈诗人陆游。3.理解诗句。4.熟读成诵:指导学生用多种方式朗读这首古诗,比比谁的朗诵更优美。5.领悟意境。6.爬山虎的脚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引人注意、均匀、重叠、空隙、叶柄、触角、痕迹、逐渐、休想”等词语。2.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的基础上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3.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具有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同时增强他们具有爱自然保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了解作者是怎样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描写出爬山虎叶子和脚的特点。教学难点: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2、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大自然是神奇的,你们曾跟随老师一起领略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感受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秘,还欣赏了变化多端的火烧云。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观赏一种奇怪的生物──爬山虎。(媒体出示图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生小声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然后说说通过初读课文对爬山虎都有哪些了解。生自由读文后交流:2.请五个同学每人读一个自然段,要求声音洪亮,读准字音。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三、学习生字新词1.学习生字(媒体出示生字词)①开火车读生字表中的生字,口头组词。(着墙”的“着”不读zhe,应读zháo)②分析字形结构,抽生说每个字的特点及部首。③分四人小组讨论生字易错的地方及如何记忆字形。2。出示词语:引人注意、均匀、重叠、空隙、叶柄、触角、痕迹、逐渐、休想①抽生读。②开火车。③齐读。(词语的理解在分析课文中解决。)四、再读课文,理清课文的顺序1.生自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写了爬山虎的哪两个部分?生自读课文,交流:写了爬山虎的叶子和脚。2.放多媒体课件(一墙的爬山虎随风摆动的画面),请学生欣赏,并用自己的话说说看到了什么?(生自由发言)3.刚才你看到的画面上是怎样描述的?4.自己读这一段话,看有什么感受。(美)5.自己再一边读,一边感受一下风吹时爬山虎叶子的美。用手做一做拂过、漾起的动作。6.再放多媒体课件,男女生分组读,一组读另一组就看画面,图文结合来体会叶子的动态美。7.作者怎么把叶子写得这么美呢?(认真观察)【同伴评】让学生能体会认真观察的好处。8.再放刚才的课件,提问:光光的墙上为什么能铺满生机勃勃的叶子呢?这个问题我们在下节课再解决。第二课时教学目标:2、3、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提问:爬山虎的脚又是什么样的呢?二、认识爬山虎的脚播放课件让学生观察,指导从脚的样子,形状,色三个方面去观察。1.交流观察的结果。(只要学生认真观察,这个结果是很容易就能得到的,因为实物具有很强的直观性)2.书上又是怎样描写它的脚的呢?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划出有关的句子。(媒体随机出示)“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3.自己读这些句子,读懂了用笔画一画爬山虎的脚。(教师巡视指导,并选择一份画得较好的用实物展示台展示出来)4.爬山虎的脚如此细小,而且还藏在叶子的下面,为什么作者还是描写得如此细致呢?(因为作者对爬山虎的脚进行了十分仔细的观察)哪个词说明了作者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呢?(注意)【同伴评】教给学生平常也要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三、了解爬山虎是怎样一步一步向上爬的爬山虎既然有脚,那它一定有自己独特的爬的本领,那它究竟是怎样爬的呢?1.分小组学习4自然段,自学要求为:①找出爬山虎向上爬的句子来;②找出表示向上爬的动作的词;③在小组里演示一下它是怎样向上爬的。(生分组学习讨论,师指导)2.汇报交流自学情况:①爬山虎向上爬的句子: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②表示向上爬的动作的词:触、巴、拉、贴(板书)③抽小组演示爬的过程,师生共同评价,纠正。(要让学生明白爬山虎并不像动物那样用脚交替着往上爬,而是长一只脚,巴住墙,再长出另一只脚,再巴住墙,它要不停的向上爬,就要不断的长出新脚来,所以叶圣陶爷爷说,“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3.再放多媒体课件爬山虎的脚向上爬的这一段,让学生有直观的认识。4.齐读勾画的句子,想想它是不是只是往上爬的?你是如何知道的呢?(它不只往上爬,还往左爬,右爬,爬满整个墙。因为前面二自然段说是一墙的叶子。)5.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能爬,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又怎么样呢?请生自读5自然段,看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生自读这一段。汇报自读情况:①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②感受:生自由谈(师注意引导:“……要是……休想……”说明了什么?可见爬山虎的脚具有多么不屈不挠的攀登精神)【同伴评】语文教学要有人文性,在此应渗透对学生的人文熏陶。③带着对爬山虎的脚的这种精神再读最后一段。四、总结写作方法通过本文的学习,总结应该如何对周围的事物进行观察的方法。(结合具体的语句)1.观察要细致,不能只看表面,要全方位的观察。2.要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观察。3.要注意事物的细微变化,坚持长期观察,而不是一时。五、拓展延伸仿照《爬山虎的脚》作者的观察方法,观察一种植物,先从远处看,再从近处看,特别要仔细观察它的茎、叶、花,看看有什么特点,再把它具体写下来。【同伴评】读写结合,学有所用,既是对原有知识的巩固,又让学生在练笔中提高了写作能力。板书设计:爬位置:茎上长叶柄的反面山特点样子:像……像……(细丝)虎颜色:嫩红(灰色)的脚爬触→巴→拉、贴(牢固)教学反思:爬山虎的脚是一篇说明文,这种文体很浅显易懂,我还是注重了学生的读,让他们自己去了解本文的内容,同时我还进行创新。课文第四自然段,讲述的是爬山虎怎样爬墙的,如果单单的让学生找到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触,巴,拉,贴)来说一说是怎样爬的,学生未必能真正理解,所以,设计教学的时候,我想到了用肢体语言来展示。课堂上,我让学生们都把两只手伸出来,把自己的手臂当作爬山虎的茎,手指当作爬山虎的细丝,把课桌当作一面墙。先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己演练一下爬山虎是怎样爬墙的;接着指名让学生到黑板上来演示,先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