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1.人的皮肤表皮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A.组织液B.淋巴C.血浆D.组织液和血浆2.下列物质中不应该出现在内环境中的是()A.神经递质B.氨基酸C.转录酶D.组织胺3.内环境的稳态是一种()A.凝固的状态B.绝对不变的状态C.相对稳定的状态D.随外界环境改变而改变的状态4.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5.酷暑季节,室外作业的工人应多喝。A.盐汽水B.核酸型饮料C.蛋白型饮料D.纯净水6.人体的内环境指的是A.体液B.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D.血液7、毛细淋巴管的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A.血浆和组织液B.血浆和淋巴C.组织液和淋巴D.血液和淋巴8、人体中占体液总量百分比最大的是A.细胞内液B.细胞外液C.血液D.淋巴液9、下图表示内环境成分间的关系,正确的是10、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A.酶促反应的速率加快B.渗透压下降C.细胞代谢紊乱D.糖尿病11、内环境的稳态维持是由于A、肺能及时地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B、肾脏能及时地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C、免疫系统能发现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等引起内环境波动的因素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12、下列有关内环境的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恒温动物能较好地保持内环境的稳态B、变温动物的内环境不可能保持稳态C、高等动物体内有许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以维持内环境中酸碱度的稳态D、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的各种代谢活动的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第一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吃食物过咸时会产生渴的感觉,产生渴觉的感受器和神经中枢位于()A.大脑皮层和下丘脑B.下丘脑和大脑皮层C.大脑皮层和大脑皮层D.下丘脑和下丘脑2.能与肾上腺素在不同条件下分别发生协同作用的激素是()①胰岛素②胰高血糖素③甲状腺激素④抗利尿激素⑤生长激素A.①②B.②③C.①⑤D.④⑤3.在一条离体的神经纤维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则()A.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向轴突末梢方向传导B.邻近的未兴奋部分表现为膜内正电、膜外负电C.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向树突末梢方向传导D.兴奋部位的膜外由正电变为负电,膜内由负电变为正电4.下列哪项不是激素调节的特点()A.微量和高效B.通过体液运输C.催化作用D.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5.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果传出神经受到损伤,而其他部位正常,当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将表现为A.既有感觉又运动B.失去感觉同时肌肉无收缩反应C.有感觉但肌肉无收缩反应D.失去感觉但能运动6.下列除哪种激素外,都能促进植物生长()A.生长素类B.赤霉素C.细胞分裂素D.乙烯7.以下行为可以传染艾滋病的是:A.与艾滋病人共同进餐B.在艾滋病人热情拥抱C.与艾滋病人共用纹身、纹眉器械D.与艾滋病人共用冲水马桶8.吃糖1小时后,在胰静脉的血液中,下列物质中会明显增多的是A.胰蛋白酶B.胰淀粉酶C.胰岛素D.胰高血糖素9.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D.细胞外液中电解质浓度降低,则尿量减少10.当人处于炎热环境时,会引起A.冷觉感受器兴奋B.温觉感受器抑制C.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D.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11.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12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动作电位的位置是()A.a和b处B.a、b和c处C.b、c、d和e处D.a、b、c、d和e处13.当一个人突然遇见很危险的情境时,血中肾上腺素的含量立即上升,产生多种生理反应,这一生理调节过程属于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一体液调节D.激素调节14.关于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过敏反应一般会损伤组织B.反应特点是发病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C.T细胞是过敏反应的主要免疫细胞D.过敏反应只发生在皮肤及呼吸道15.病毒侵入人体后,血液中会出现相应的抗体。抗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及合成抗体的细胞器分别是A.氨基酸和核糖体B.氨基酸和高尔基体C.核苷酸和核糖体D.核苷酸和高尔基体16.免疫是机体的一种重要的保护性功能。下列不属于免疫过程的是A.花粉引起体内毛细血管扩张B.移植的器官被排斥C.抗SARS病毒的抗体清除SARS病毒D.青霉素消灭肺炎双球菌17.人体的免疫功能,可清除自身的损伤细胞,在这一生理过程中,损伤细胞属于A.病原体B.抗原性物质C.抗体D.自身物质18.温度感觉中枢在A.小脑B.下丘脑C.大脑皮层D.脊髓19.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下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兴奋的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ABCD20.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A.小脑B.脊髓C.下丘脑D.大脑皮层21.免疫对于防御疾病、维持人体的稳态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体液免疫中,产生抗体的是A.记忆细胞B.效应T细胞C.效应B细胞D.吞噬细胞22.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血液内A.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B.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C.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D.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23、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A.神经中枢B.反射弧C.传出神经D.神经元2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媒介是A.酶B.激素C.带电离子D.神经递质25、世界杯足球赛时,球员踢球瞬间,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A.静息电位B.动作电位C.突触传导D.反射弧26、婴幼儿若缺乏甲状腺激素的供给,可导致A.侏儒症B.呆小症C.大脖子病D.糖尿病27、通过实现对糖代谢的调节、使血糖维持在相对稳定水平的一组激素是A.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B.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C.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D.胰岛素和生长激素28、什么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A、瞬时记忆B、短期记忆C、长期记忆D、永久记忆29、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之一是A、口服胰岛素B、注射胰岛素C、口服或注射胰岛素D、服用胰高血糖素30、抗体是一种球蛋白,而产生抗体的细胞是A.吞噬细胞B.浆细胞C.靶细胞D.效应T细胞31、下图是细胞免疫中x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后的杀伤作用过程示意图,其中x细胞是指A.B细胞B.T细胞C.效应B细胞D.效应T细胞第二章植物的激素调节1.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和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A.尖端、尖端、尖端B.尖端、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C.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尖端下面的部分D.尖端、尖端下面部分、尖端2.茎产生向光性的原因在于生长素()A.向光侧分布得多B.背光侧分布得多C.在茎中分布均匀D.在茎的顶端产生3.下列哪项不是激素调节的特点()A.微量和高效B.通过体液运输C.催化作用D.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4.下列除哪种激素外,都能促进植物生长()A.生长素类B.赤霉素C.细胞分裂素D.乙烯5.下列不能解除植物顶端优势的措施是A.去掉顶芽B.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一块含有生长素的羊毛脂C.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一块含有细胞分裂素的羊毛脂D.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上琼脂小块6.在方形暗箱内放一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小窗,固定光源的光可从窗口射入。把暗箱放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保持每15分钟均速转一周。一星期后幼苗生长状况为7.下图表示根和茎对生长素浓度的不同反应,其中正确的是8.右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根生长发育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点是抑制根生长的浓度Bb点是抑制根生长的最佳浓度Cc点是抑制根生长的浓度Dd点是抑制根生长的浓度9、自然状态下,秋季进植物体内含量较多的激素是A、生长素B、赤霉素C、脱落酸D、细胞分裂素ABCD10、将甲、乙两株幼苗分别种在单侧光照射的暗盆中,甲幼苗顶端罩上不透光的小帽,结果幼苗直立生长;乙幼苗不罩小帽,结果弯向光源生长,此实验主要证明:A、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B、向光性与尖端无关C、尖端是感光的部位D、尖端能产生某种促进生长的物质第三章种群和群落1.在以下生物群落的演替中,属于初生演替的是:A.弃耕的农田慢慢变成森林B.森林大火后仍长成森林C.火山喷发后重新生长成森林D.水域污染后经治理,各种生物种类逐渐增加2.在下面的四个种群年龄分布类型中,哪一类型种群灭绝的可能性最大:ABCD3.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A.年龄组成B.出生率和死亡率C.种群密度D.迁出和迁入4.羊草是草原上最常见的牧草之一。为了调查草原上某区域内羊草的密度,可采用的方法是:A.样方法B.标志重捕法C.目测估算法D.记名计算法5.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下列有关对K值的描述正确的是:A.K值一旦确定,就不会再改变B.5.12大地震使大熊猫栖息地遭到破坏,其K值将减小C.在“J”型曲线和“S”型曲线中都存在K值D.当某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其数量将保持在K值不变6.在森林中的鸟类常可见到有垂直分层现象。这种现象主要与下列哪一种因素有关:A.光照强度B.空气湿度C.食物种类D.温度7.(1998年上海-18)在下列图中,表示种群在无环境阻力状况下增长的是8.在贵阳黔灵公园里有一群猕猴,它们是这个公园里游客喜欢的动物之一,这群猕猴称为一个A.种群B.群落C.生物圈D.生态系统9.在什么条件下种群数量才可能呈“J”型增长A.只有当食物受到限制时B.在物种适宜的环境中食物开始出现不足,但不至于影响到该物种的生存C.只有在没有捕食者时D.一种生物刚进入一个新环境时10.在气候条件合适的条件下,从裸岩开始的初生演替的完整过程是A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B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森林阶段C地衣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D森林阶段、灌木阶段、草本植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11、样方法是估算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下列可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的A.西北某地的野驴B.山里的铁线蕨C.土壤中的小动物D.长江中的白鱀豚12、在森林中雀鸟总爱在上层采食,柳莺却爱在中层筑巢,只有血雉喜欢寻觅底层的昆虫与苔藓,这种现象从生物群落的结构上看属于A.垂直分布B.水平分布C.结构的分区D.结构的组成13、有一位学者正在研究某种鸟的季节性迁徙行为,他研究的对象从生态学水平看属于A.生态系统B.群落C.个体D.种群14、下列决定动物种群增长的参数中,最重要的是A.出生率和食物供应B.死亡率和迁移C.死亡率和种群占据的地域面积D.出生率和死亡率15、分析下列生物之间的关系蛇与鼠的关系是()人与蛔虫的关系是()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之间的关系是()农田中水稻与水稻之间的关系是()农田中水稻与杂草之间的关系是()A、竞争B、寄生C、捕食D、种内斗争E、互利共生16、预测某地区人口动态的主要依据是A、现有人口数量B、现在的性别比例C、出生率、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D、目前的年龄组成17、一个池塘中,藻类、虾、鲤鱼等所有生物集合起来组成一个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生物圈18、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其主要原因是:A.灌木繁殖能力较强B.草本植物寿命较短C.草本植物较为低等D.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较多的阳光第四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1..某池塘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为: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水鸟。假如水鸟只依靠吃鱼来增加体重,那么每增加体重1千克,至少消耗该生态系统内的浮游植物的量为A.50千克B.125千克C.625千克D.1000千克2.在生态系统中,当鹰捕食兔子时,鹰属于A.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B.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C.三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D.初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3.下列各项属于生态系统行为信息的是()A.信息素B.温度C.有机酸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