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思考沽源县农业开发办公室——温爱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思路结合我县农业农村发展现状,未来我县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应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延伸说来,应实现以下几大转变。——向农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并举转变。近年来,我县农业发展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但是受产品自身质量、技术标准,市场竞争力等因素影响,市场拓展存在一定的阻碍,产品的市场空间存在局限,仍以国内为主。因此,必须着力转变我县农业发展方式,坚持质量和效益并举的方针。全面提高我县农产品的质量和档次,重视品牌的创立和质量安全,努力实现初级产品向终级产品转变,由低科技含量向高科技含量转变,由无品牌、少品牌向有品牌、多品牌转变,由向市场供应向社区和超市对接。——向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转变。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就要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发展,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农业产业结构由农产品市场决定,不同层次的社会需求将形成不同的产品结构和服务需求。当前,我县蔬菜等主要农产品季节性、区域性供大于求的现象经常出现,这表明农业生产上存在阶段性、结构2性过剩。未来,要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资源区域性、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和区位特点为基础,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面向市场要求,发展设施农业,延长生产周期,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专业化生产和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向现代农业服务水平提升转变。当前,涉及全县农业各领域的服务体系建设仍然存在一定缺口,承载着服务能力拓展的基础设施、机构、人员等硬件配备以及体制机制尚不能满足当前农业发展的广泛需求。因此,要通过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农业保障体系、农业科技体系建设来不断提升农业服务水平,为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提供有力保障。——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产业转变。目前,我县农村人地矛盾将会日益突出,传统农业生产消耗大、产出少、效益低的被动局面必须得到彻底转变。未来,要立足于用有限的自然资源支撑更多人口和更大规模的经济发展,必须建设生态能自我维持、资源能多级循环利用、经济能获得较高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农业。二、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建议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总体要求,应着力做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一)建立多元化投资体系,促进农业投入稳定增长资金供给短缺是长期以来制约我县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因素之一。十二五期间要充分利用国家加大农业投入的有3利契机,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同时,切实保证本级财政投入,吸引信贷投入、鼓励农户、企业集团投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投资体系,促进农业投入稳定增长,保障农业资金需求。其次,要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积极搭建投融资平台,促使财政资金与金融资本有机结合,实现支农资金的集中和放大;逐步发展和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农村信用担保体系,拓宽农业发展资金来源,吸引民营资本、民间资金投向农业和农村。此外,还要优化农村软硬件环境,形成良好的引资氛围,广泛吸引国内外优质资本注入。(二)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改进要通过进加快传统农业产业模式向现代农业产业模式的转型升级,构建我县新型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具体来讲,一是要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特色农业。争取在“十二五”期间,要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高效特色农业。同时,继续做大现有的蔬菜、马铃薯产业、舍饲养殖业稳步发展,积极探索药材、食用菌、特色养殖等新型产业的培树工作开发新的主导产业,扩大一村一业、一乡一业规模。二是要稳步发展规模化经营。加快土地流转步伐,通过农业园区区建设推动规模化经营。同时,继续加强机制创新和产业优化,辅以必要的政策、资金扶持,引导龙头企业向工业园区聚集,拉动提升规模化经营水平。三是要继续做强畜牧业。要保持我县现有畜牧业规模,通过大力发展以生猪、奶牛、肉牛、肉鸡和蛋鸡等为主4的畜牧业,使畜牧业收入其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三)积极扶持农民组织发展,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要继续围绕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高效农业,创建优质品牌,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让广大农民分享到更多的发展成果。一是要大力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活动,使其在生产经营、内部管理体制、机制上更加完善,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整体发展水平。力争在未来三到五年间,全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走上健康发展之路。二是要加强政策引导扶持。协调有关部门出台涵盖范围更广,支持力度更大的政策措施,在工商登记、税收等方面给予扶持,在贷款用途、贷款期限等方面给予优惠,加快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步伐。三是要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完整农业产业化链条,支持龙头企业自建基地。(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保障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不仅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前提,同时也是改善农村民生建设的必要手段。因此,未来一段时期,要突出抓要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着力抓好中低产田改造。在未来几年,重点围绕农业园区建设通过多方面的资金投入,用于设施农业、节水灌溉、道路、林网等方面基础设施建设,使中低产田变为高效田发展目标。二是要继续抓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大节水改造步伐,发展节约型种植业。三是要大力推进生态设施建设。以农村新型清5洁能源建设为突破口,大力开展节约型、循环型、生态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林业生态体系建设,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五)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转变传统的服务模式,构建覆盖全程、配套齐全、便捷高效的新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使其成为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规模化经营,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的有力支撑。一是通过发展区域性(乡级)农业技术推广站、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促进现代农业关键技术成果转化、加强农民技术培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等五大措施强化农业科技服务能力建设。二是通过完善农产品监测网络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管理和认证、强化标准化生产等措施进一步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三是强化动植物疫病防控,突出抓好县乡二级动物防疫基础设施、乡村动物防疫、重大植物疫病预测预警等重点内容建设。四是通过乡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的先行先试,进一步组建县、乡两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村级土地流转服务站,构建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五是通过培育多元化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行业协会、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六是完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进一步整合农村信息资源,通过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提高信息应用水平以及信息服务质量。(六)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需求,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升级市场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是促进生产,扩大消6费重要载体,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和生产方式进一步提高产品竞争力,实现产品、市场的双向互动将是未来我县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扩大市场需求进而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一方面,要切实加强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全面推进标准化建设;另一方面,要通过开展农商对接、农超对接、农企对接等方式,稳定农产品销售渠道和价格,促进农产品增值,提高加工专用农产品生产的比例,推进产销衔接,在稳固本地和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七)广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促进农民增产增。科技是实现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将对提高农业的产量、质量和效益,增强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这里,要突出三个重点:一是围绕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目标,在农作物新品种示范、优质特色畜禽品种选育、生产技术方面有所突破。同时,集中突破一批节能、节水、节地、节肥、节药和循环利用的关键技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二是要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与普及。加大先进实用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力度,重点抓好优良品种、节水灌溉、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作物栽培与管理等的推广。同时注重强化农技推广服务的公益性职能,建立新型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三是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充分利用大学生村官的优势在本村开展技术培训,兼以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各种短期技术培训,积极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农村传授科技知7识,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教育和科技普及活动,提高农民的专业技能,引导农民自主创业、致富增收。二○一○年十二月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