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十二五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十二五”农业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前言“十一五”期间,我县农业基础不断巩固加强,农业产业发展加快,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逐年提高,支柱产业不断壮大,建成了一批特色农产品基地,打造了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持续提高。为进一步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大幅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增长,按照省、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及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总体目标,结合我县农业资源特点,制定出我县“十二五”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新型工业化理念谋划和发展农业,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产业发展为目标,以生态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为重点,以特色品牌建设为抓手,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二、基本原则2(一)市场导向原则。根据市场的需要,培育发展主导产业、优势产品和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外延扩展与内涵提高相结合,拓展农业产业发展空间和开发领域。(二)重点突破原则。以生态农业建设为核心,重点加强绿色农产品基地、特色农产品基地和农业品牌建设。(三)科技创新原则。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农业科技培训,促进先进实用技术在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应用,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产品质量。(四)可持续发展原则。以保护资源和环境作为发展农业的基本方针,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要将农业产业经营与农田基本建设、耕地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经济社会发展等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农业生产、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三、发展目标(一)农业和农村经济。到201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9.65亿元,比2010年增加2.49亿元,年均递增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75元,比2010年增加2273元,年均递增8%。(二)主要农产品。到2015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3万亩左右,总产4.5万吨,其中有机稻面积达到4万亩,产量1.5万吨;无公害蔬菜1万亩;马蹄0.3万亩;莲藕0.5万亩;淮山0.8万亩;生姜2.6万亩;油茶5万亩;南药2.3万亩,高山茶叶0.5万亩;水果面积5万亩,新增1.5万亩;生猪出栏量11.6万头,家禽出栏量122万只,分别年均递增11.5%和8%;肉类总产3量达到1.02万吨,年均递增8.5%,畜牧业产值达到2.41亿元,年递增8%,占农业总产值的25%;水产养殖面积300公顷,年均增幅2.5%,水产品产量1734吨,年均增幅7%,渔业产值1500万元,年均增幅5%。(三)农村能源。到2015年,全县农村沼气用户达4000户,新增1500户,年均递增12%。(四)农业产业化程度。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幅提升,到2015年,全县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1家,新增6家,带动农户4400户,年产值9200万元,户均增收1000元;农民专业合作社117家,其中新增95家,年带动农户1620户,年递增产值8700万元,户均增收900元。(五)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标准化。“十二五”期间,全县开发建设“一乡一品”项目17个;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2个;农产品认证10个,其中水果认证2个以上,完成东风春桔的地理性标志认定和绿色食品认证,禾洞高山茶、福堂沙田柚等有机食品认证。(六)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加工水平明显提高,至2015年,全县大米年加工能力达到20万吨,初步形成粤北地区重要的优质大米加工集散地。四、发展重点(一)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优质高效种养业。根据各镇农业资源优势和特点,我县“十二五”农业产业发展的重点是以生态农业建设为主线,大力发展有机农业,适度发展畜牧业,扩大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全力打造“五个产4业带”和“一个产业链”,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一是以福堂——永丰——吉田——永和为重点,发展养殖优质鱼,打造“水产养殖产业带”;二是以吉田高莲——永和为重点,打造“莲藕——马蹄——蔬菜种植产业带”;三是以吉田——永和——永丰——福堂为重点,打造“水果——淮山——生姜种植产业带”;四是以小三江——加田——上帅为重点,打造“南药种植产业带”;五是以太保——吉田——永和——福堂——小三江为重点,打造“有机稻种植产业带”;六是以温氏连山养殖基地为龙头,带动农户开展规模化养猪,培育“生猪养殖产业链”。吉田镇:重点发展有机稻、水果、蔬菜和禽畜养殖,发展有机稻基地0.18万亩,以东风年桔为主的优质水果0.5万亩,无公害蔬菜0.35万亩,淮山、西瓜等高效经济作物0.2万亩,莲藕0.2万亩,水产养殖0.084亩,猪年出栏量1.08万头。永和镇:重点抓好特色产业培育,培育发展优势产业,以发展优质稻、有机稻、水果、蔬菜、马蹄、莲藕、淮山、生姜和水产等特色农产品为主,并利用温氏猪基地优势,大力发展生猪养殖业和山地鸡养殖。拟发展有机稻1.06万亩,水果0.3万亩,无公害蔬菜0.45万亩,马蹄0.15万亩,莲藕0.25万亩,淮山0.2万亩,生姜0.4万亩,水产养殖0.07万亩,发展农户与温氏合作养猪3.2万头,三鸟出栏量41.5万只。太保镇:重点发展有机稻、禾花鱼、生姜、开发油茶基地,拟发展有机稻基地0.96万亩,禾花鱼0.5万亩,生姜0.7万亩,无公害蔬菜0.2万亩,油茶0.5万亩。5禾洞镇:以发展优质稻、禾花鱼、山地鸡、高山茶叶、油茶为主,拟发展优质稻0.3万亩,禾花鱼0.2万亩,有机茶叶0.5万亩,油茶0.5万亩。福堂镇:以发展有机稻、沙田柚、淮山、生姜、血橙、鸭鱼养殖为重点,全镇发展有机稻0.76万亩,生姜1.5万亩,淮山0.35万亩,沙田柚等水果0.6万亩,水产养殖0.04万亩,连山麻鸭养殖5万只。小三江镇:重点抓好有机稻、南药基地建设,5年内发展佛手种植户500户以上,南药种植面积1.1万亩;在鹿鸣、高明村连片种植有机稻1.04万亩。上帅镇:以发展南药、生猪、油茶产业为主,发展种植厚朴、玉桂、八角、佛手等南药面积1.2万亩;与温氏公司合作发展生猪养殖,全镇发展规模养殖场30个,生猪年饲养量达2.5万头,利用荒坡地发展油茶0.3万亩。(二)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区域化、集约化水平,使农业产业结构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调整优化。一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重点是抓好发展有机稻基地4万亩,提高粮食品质和效益。二是加快蔬菜产业发展,重点是抓好无公害蔬菜生产,力争“十二五”期末无公害蔬菜基地面积达1万亩,同时建立生姜基地2.5万亩,淮山基地0.8万亩,莲藕基地0.5万亩,马蹄基地0.3万亩。三是大力发展畜牧业,重点是抓好瘦肉型猪和家禽养殖,加快生产方式转变,深化畜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养殖,6推行生态健康养殖,“十二五”期间全县建立规模养殖场80个,生态健康养殖小区10个,畜禽生产大镇1个,畜禽生产大户10户,特色养殖场10个,生猪年出栏量11.6万头,家禽年出栏量122万只,肉类总产量达到1.0158万吨。四是积极发展水产业。重点是抓好渔业产业化建设,做好大水面增殖放流,年放流鱼苗种100万尾以上。每年建立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7个,水产养殖专业村7个,水产养殖专业户12户。到2015年发展稻田养鱼面积达到954公顷,优质鱼养殖面积达到0.1万亩,建立水产苗种培育基地,年供“四大家鱼”苗种100万尾以上。同时,加强疫情监测和水产质量安全监管,加快渔业经济合作组织建设。(三)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要以打造国家级和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为目标,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加大扶持力度,通过引进资金、引进技术、引进品牌、嫁接改造,推动现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增强其核心竞争力和带动力。同时,大力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农技人员及社会、农村能人带头创办各类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产业化组织,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把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作为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的重要举措。一是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十二五”期间全县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2个。二是加强农产品质量认证和安全检测。“十二五”期间全县新增农产品认证10个,完成吉田东风春桔的地理性标志认定和福堂沙田柚有机食品认7证。同时建立起运转高效、反应迅速、检测准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体系。四、保障措施(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农业产业化工作作为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来抓,认真落实和优化完善各项扶农支农政策措施,改善农业发展环境;继续加强对粮食生产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种粮大户扩大生产规模,促进粮食生产走产业化之路;认真研究和解决农业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困难,研究制定有利于农业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并抓好落实,尽快制定我县《关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若干规定》的产业化扶持政策,完善相应的产业发展规划、目标和配套措施,确保领导到位、工作到位、政策措施到位、财政投入到位。(二)加大财政扶持。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增加对农业产业的投入,进一步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对重点农业项目的投入资金进行整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重点农业项目落实。县镇两级财政都要预算安排并且逐年增加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做到专款专用。从2011年起,县政府每年安排200万元作为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并逐年加大农业产业化资金的财政投入。各镇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给予扶持。按照“扶强、扶大、扶优”和有利于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发展规模效益、有利于扶持地区名特优产业发展的原则,实行以奖代补和竞争性扶持。主要是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8社、规模种植业、规模养殖业、种苗繁育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农产品基地建设、一乡一品项目等。(三)加强融资支持。各级金融机构要把龙头企业列为重点扶持对象,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信用记录较好、带动作用明显、产品有市场的龙头企业要积极予以信贷支持,有效解决季节性收储资金、技术改造资金和企业运转资金短缺的问题。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开发产业化项目,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个人资金投入农业产业化经营。(四)扩大基地规模。一方面建设产业基地。积极引导龙头企业通过土地流转、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租赁反聘等形式,在农产品优势区域,发展“公司+基地+农户、协会+基地+农户、市场+基地+农户”等产业发展模式,建设一批与加工企业相配套、示范效应大、标准化生产好、带动面大的农产品原料基地,重点加快有机稻、无公害蔬菜、生姜、淮山、莲藕、马蹄、水果、南药、瘦肉型猪、山地鸡、连山麻鸭等农产品基地建设。另一方面积极发展合作组织。通过培育农产品行业协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经纪人来进一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全县要培育20个有影响的农民专业协会或者专业合作组织,引导参与专业合作组织的农户占总农户的30%以上。(五)着力抓项目,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我县农业产业,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积极向省、市农业、财政、科技等部门争取项目,做到储备一批项目、争取一批项目、实施一批项目、9投产一批项目,全面提升我县农业产业档次。“十二五”期间有计划推出一批重点农业工程项目,全面推动我县农业产业发展进程。积极做好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吸引更多工商企业、社会资金投资农业的生产、加工和服务全过程,解决农业发展后劲不足这一深层次问题,为农业的产业升级注入内在动力。(六)大力扶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大力扶持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培植出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积极研究市场,开拓市场,狠抓标准化生产,坚持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增加科技含量来培育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