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地理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提纲(新课标人教版)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形状:不规则的球体;2.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三、纬线和纬度1.纬线概念: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2.特点:都是圆形、长度不等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都指示东西方向。3.纬度:赤道(赤道为0度纬线)以北为北纬(N),以南为南纬(S)。4.特殊纬度:(1)0度:最长的纬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2)90度:南北极点,最大的纬度;(3)23.5度:回归线,热带、温带的分界线,有无阳光直射的分界线;(4)66.5度:极圈,寒带、温带的分界线,有无极昼、极夜现象的分界线。四、经线和经度1.概念: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2.特点:都是半圆、长度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3.经度:本初子午线为0度经线,向西为西经(W),向东为东经(E);4.特殊的经线:0度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划分东西经度的界线;180经线,也叫国际日期变更线和日界线;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经线圈,是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5.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总结为东小)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总结为西大)五、利用经纬网定位第二节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自转1.含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2.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向下俯视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向下俯视为顺时针。3.周期:1天或24小时。4.产生的现象(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二、地球的公转1.含义:地球绕太阳的运动。(自转的同时还绕太阳运动)2.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产生的现象(公转的地理意义):四季的变化。3.四季:3、4、5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南半球的季节与之相反。(课本13页图重点记忆)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太阳直射赤道;冬至日: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夏至日:北半球白天最长黑夜最短,太阳直射北回归线。4.五带: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情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热量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课本14页图重点记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寒冷;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终年炎热;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第三节地图一、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课本16页)二、比例尺的表示方法:三种:数字式、文字式和线段式。图幅大小相同时,比例尺的大小和内容详略及范围的大小的关系:比例尺的大或小表示范围的大或小表示内容的详或略大比例尺小详细小比例尺大简略三、判断方向的方法有三种:3.一般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4.经纬线: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5.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为北方,其它与第一种相同(平移指向标至第二个点)四、地形图的判读:6.海拔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课本24图1.34页)7.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8.等高线:把各个地点的海拔标注在地图上,再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9.等高线的疏密状况: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10.五种基本地形:高原、山地、丘陵、平原和盆地。各种地形的海拔和地面起伏状况:高原山地-----大于500米,平原------小于200米,丘陵-------200米与500米之间,盆地-----海拔高度不确定。平原和高原地面起伏小,山地地面起伏大,丘陵地面起伏较大,盆地是四周高中间低,地表面起伏小。(课本27页图重点记忆)11.分层设色地形图: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的地形图。绿色-------平原,棕色-------丘陵、山地、高原等,蓝色------海洋、河流、湖泊。1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山峰: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盆地:等高线闭合,中间低,四周高。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高谷低脊)鞍部:两山顶之间的低地;陡崖:等高线重叠的地方。(课本25页图)13.地形剖面图的画法(课本28页)五、从地图上获取信息地图有很多种类。根据使用目的,正确地选择地图,才能及时、准确地获得有用地信息。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一、海陆分布:1.海陆面积比:七分海(71%)三分陆(29%)2.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是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3.无论怎样平分地球,任何一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二、七大洲和四大洋(课本33页图)1.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2.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4.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大陆(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最小的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面积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陆地伸进海洋的突出部分叫半岛(面积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许多岛屿合起来叫群岛(面积最大的群岛是马来群岛)。6.亚欧两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课本33页图2.7)亚非两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7.七大洲的轮廓图8.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9.跨经度最广的大洲、纬度最高的大洲、最寒冷的大洲是:南极洲距南极洲最近的大洲:南美洲10.主要位于东半球的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全部位于西半球的大洲:北美洲、南美洲11.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欧洲、北美洲;完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12.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北冰洋;完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印度洋13.赤道穿过的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非洲、亚洲、北美洲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北极圈穿过的大洲:欧洲、亚洲、北美洲既被赤道穿过,又被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非洲、亚洲14.环绕南极洲的大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15.环绕北冰洋的大洲按顺时针方向有亚洲、欧洲、北美洲16.各大洋濒临的大洲:(课本33页七大洲、四大洋图)各大洲临的大洋:第二节海陆的变迁一、沧海桑田1、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2、次要原因:人类活动。3、证据: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我国东部海域海底发现的古河流及水井等遗迹、荷兰的围海大坝。二、大陆漂移假说1、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2、主要内容:约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三、板块的运动1、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2、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3、板块是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4、火山、地震带:集中在板块的交界地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5、板块的运动:挤压和张裂;6、解释一些地理现象:喜马拉雅山在升高、红海几千万年后将成为新的大洋,而地中海将会消失。(课本43页图)阿尔卑斯山(欧洲):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喜马拉雅山(亚洲):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地中海将消失: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挤压碰撞红海将扩大: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运动。科迪勒拉山系(美洲):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交界处。7、海洋环境、陆地环境的判断:如果在某地发现了大量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海洋。如果在某地发现了大量的陆地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陆地。8、六大板块图(课本42页图2.22)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天气1、天气符号:P49会识别:台风;沙尘暴;晴天;雨;雪;多云、阴天;风力风向等2、卫星云图: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下雨的可能性越大。3、空气污染指数[1-50—优(一级);51-100—良(二级);101-200—轻度污染(三级)…]第二节气温的变化和分布1、气温:大气的冷热程度;用“℃”表示,读作摄氏度。2、一天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3、气温的测定:一日4次(8时、14时、20时、2时);日均温(除以4),年均温的计算。4、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一天中最低气温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一年中最低月平均气温5、等温线密集,说明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说明气温差别小。6、气温的分布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纬度因素①世界气温从低纬向两极逐渐降低海陆因素②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地形因素③同纬度,海拨高、气温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度。人为因素④全球气温有变暖的趋势。7、南半球等温线平直——海洋面积广阔。8、北半球陆地7月气温最高,1月份气温最低,海洋8月气温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反之。9、、最热的地方是非洲大陆;最冷的地方是南极洲。第三节降水的变化和分布1、降水: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2、降水量的测定:月降水量和年降水量(计总和)3、降水的分布规律:(四多四少)纬度因素①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海陆因素②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③温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距海洋远,降水少地形因素④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4、世界的雨极和干极:乞拉朋齐;阿塔卡马沙漠第四节世界气候1、气候的组成要素:气温和降水2、世界主要几种重要气候类型(课本65页图3.28)。气候类型名称分布气候特点热带雨林气候赤道及其附近地区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终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热带沙漠气候大致在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和西岸全年高温干旱热带季风气候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亚洲的东南部和南部。全年高温,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亚洲大陆东部,我国秦岭—淮河以南最典型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沿岸地区最广,主要位于南北纬300~400的大陆西岸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温带海洋气候南北纬400~600的大陆西岸,欧洲西部最广常年温和湿润温带季风气候亚洲东部的中纬度地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大陆气候中纬度内陆地区,如亚欧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冬冷夏热,降水稀少3、气候资料的统计方法(1)表示方法:横坐标表示时间,左侧纵坐标表示气温,右侧纵坐标表示降水量(2)绘制过程:先描点,画光滑的气温曲线,再画逐月降水量柱状图(3)分析方法:先看最高温和最低温出现的月份——确定南北半球第二,看最高温和最低温的差值(年较差)——确定所处温度带第三,看降水的季节分配情况——确定气候类型4、气候类型的识别(1)、根据最冷月月均温度确定温度带①最冷月均温150为热带气候类型②最冷月均温在00-150为亚热带季风、亚热带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气候③最冷月均温00为温带季风、温带大陆气候、寒带气候类型(2)、根据降水量确定气候类型①年多雨型:热带雨林、温带海洋气候②年少雨型: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气候、寒带气候③夏雨型:热带草原、三种季风④冬雨型:亚热带地中海气候。5、影响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人类活动.6、全球变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