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农业及农产品物流(PPT113页)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农业物流地理模块三都市农业生产布局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1、高度集约化、企业化、规模化、市场化2、以农业产业化为依托为城市的发展服务,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农业圈层•定义:以地区枢纽城市为中心,呈放射状圈层分布。•现代农业的基本布局:–都市型农业圈层–近郊型农业圈层–远郊型农业圈层都市型农业•怎样理解都市农业?•什么是都市型农业?1都市农业的界定1.1都市农业的定义都市农业是指在都市经济区域内,利用动植物、微生物资源、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为人们休闲旅游、体验农业、了解农村提供场所、为城市居民提供物质产品的一种农业形态。其覆盖范围应该包括环都市区域内的所有农业活动。1都市农业的界定1.2都市农业的内涵都市农业是社会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时,在整个城市区域范围形成的依托并服务于城市、促进城乡和谐发展、功能多样、业态丰富、产业融合的农业综合体系,是城市经济和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2都市农业的特征2.1功能的多样性传统农业是以粮食生产为主体,城郊农业则强调其副食品供应功能,提高城市的副食品自给率,尤其是蛋、菜、禽、奶及花卉园艺等的供应,主要着眼于经济功能,是城市的副食品供应基地,而都市农业的功能具有多样性的特点。2都市农业的特征2.2环境的复杂性都市农业的生产地与消费地融合。镶嵌于市区内部或分布于郊区,可以更快捷更廉价的运输方式抢占市场,更直接地获取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和市场信息,领导农业生产新潮流。还可以凭借其地缘优势吸引大量城市居民来农区观光、旅游和体验生活,其经营范围已远远超出了第一产业的范畴。2都市农业的特征都市农业生存环境十分脆弱。都市农业不但受城市生产生活排放的大量废气、废水、废渣的污染,生态环境脆弱,而且由于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而不断蚕食农业用地,都市农业,尤其是市区内插花状区域和城乡结合部的农业经常面临灭顶之灾。2都市农业的特征2.3经营的集约性都市农业优势地位是技术、市场、信息等资源。都市农业是集约型农业,同时,都市农业的发展趋势表现为设施农业,现代化生产设施可克服都市地区生态环境恶劣的局限性,把外界环境的不良影响减小到最低限度,使得资源要素配置更加合理,加强了资源的集约利用,大幅度增强了系统生产力,形成高效益生产。2都市农业的特征2.4与工业、城市的一体性高科技农业、设施农业的不断发展,使得都市农业的工厂化生产趋势更为明显,使农业与工业的本质区别逐渐模糊起来,促进工业与农业的融合。都市农业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也是都市农业与以往城郊农业在内涵上的重大区别之所在。城郊农业主要是依托城市而发展,为城市服务的农业,强调城乡互补性;而都市农业则是城市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强调农业与城市的交融性。2都市农业的特征2.5高度智能化和信息化由于土地级差地租的作用,大城市科技和人才的资源优势,都市农业应是集约型农业,生物工程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将从基础设施、生产、系列加工、流通、管理等各方面,形成高科技、商品化、高附加值的精准农业体系,传统农业的粗、脏、累形象被一种全新的细、净、雅的形象所取代。2都市农业的特征2.6高度产业化和市场化都市农业的产业属性涵盖了一、二、三产业,是一种复合型的产业;另一方面,都市农业的全部产品包括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总体上科技含量高,生产经营复杂,一般来说城郊农业是不可比拟的。因此,客观上要求都市农业具有高度的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产加销、农工贸、产学研一体化,形成较长的农业产业化链条。2都市农业的特征2.7发展的可持续性都市农业的发展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加上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这样就必须并有可能采用无污染和少污染的生产方式,开发生产安全优质的绿色产品,注重环境治理,突出生态建设、节约资源、合理利用,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同长远利益的关系,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3都市农业的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生态功能经济功能•所谓经济功能,主要是指提供优质、卫生、无公害的鲜活产品以满足都市消费需求,具有较强的创汇增值能力,同时增加城市就业机会,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农业增产以提高农民收入。经济功能主要表现在:•提供新鲜农产品机能;•出口创汇机能.社会功能•所谓社会功能,主要是指为都市居民提供接触自然、体验农业以及观光、休闲的场所与机会,并有利于增强现代农业的文化内涵与教育功能及示范辐射作用。社会功能表现在:•稳定社会机能;•旅游休闲机能;•教育文化机能;•示范辐射机能。生态功能•所谓生态功能,主要是指发挥洁、净、美、绿的特色,营造优美宜人的生态景观,改善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提高生活环境质量,充当都市的绿化隔离带,防治城市环境污染以保持清新、宁静的生活环境,并有利于防止城市过度扩张。生态功能表现在:•净化环境机能•增加绿地机能•防御灾害机能4都市农业的发展内容•成品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精准农业•生物农业•观光休闲农业4.1成品农业模式成品农业是把农产品生产与加工连成一体,形成以出售农产品主的农业。•其一,成品农业的产品都是商品,是为满足他人的消费需求而生产的;•其二,成品农业的最终产品均为加工农产品;•其三,加工农产品是社会最终消费品,它已经过了分类、加工、包装、品牌化等多个环节;•其四,发展成品农业的目的是提高农产品的价值。4.2生态农业模式生态农业是着眼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多梯度利用,根据环境资源的特征,通过对生物种群的选择,将多样化的生物种群合理匹配,形成稳定高效的复合群体,把尽可能多的资源转化为生物产品,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并改善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4.3设施农业模式设施农业是指通过改变自然环境条件的方式,获得最适合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以增加作物的产量、改良作物的品质、延长生产季节、提高作物对光能的利用率,它集现代生物技术、农业工程、材料科学为一身,以先进的农业设施为依托,是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大、劳动生产率高、经济效益好的都市农业发展模式。4.4精准农业模式将精细、准确的现代工业生产原则贯彻于农业生产之中,被人们称为精准农业。人们普遍认为精准农业是21世纪世界农业发展的方向,同时它也是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之一。精准农业是现代高科技条件下的综合农业工程,它包含了种子工程、播种工程、平衡施肥工程、精确灌溉技术、作物动态监控技术等内容。4.5生物农业它是指定向地、有目的地进行农业生物遗传改良和创新的一门高新技术,包括基因技术、细胞技术、酶技术和发酵技术等。应用这一技术可以不断为农业生产提供新品种、新方法、新资源,能极大地改善制约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便于进行工厂化生产,如各发达国家的动、植物工厂,可以利用环境控制和自动化高技术进行动植物全年生产。4.6观光休闲农业模式将农业生产与观光和休闲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传统农业转化为旅游观光农业、农业生产区域转变为观光休闲区域的都市农业发展模式。观光休闲者通过观赏农村景观、参与农田劳作、体验乡村生活,以达到调剂生活、休闲娱乐的效果。观光休闲农业的作用•第一,提高了乡村农地的利用效率;•第二,满足了都市人对休闲娱乐服务场所的需求;•第三,市民通过了解农业、体验农业,加深了对农业的理解,农民通过提供休闲娱乐服务为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来筹集资金。都市农业类型•产品型都市农业•服务型都市农业•体验型都市农业都市圈内的农作业•市区农业–公园农业–立体农业–绿化农业•郊区农业–观光休闲农业–体验型农业–绿化农业–设施农业都市农业的重要内容•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旅游农业)•工厂化农业(设施农业、精细农业)•庄园农业(都市农庄)•农业高新科技园(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5国内外都市农业的典型介绍4.1德国的市民农园4.2日本的“都市农业”4.3台湾的都市农业4.4北京的都市农业德国的市民农园•发展历程•主要做法•功能与作用发展历程德国贵族在园艺地上,亲手栽植1919年德国制定市民农园法1983年,德国修订市民农园法,增加社区发展的概念城市有义务向市民提供农园每10户拥有1户农园主要做法•1.由乡镇市或县政府提供公有地或向农民租地,再出租给没有农地的市区居民来耕作体验农业。•2.一个市民农园的用地约为2hm2,分50个单元,每一单元100坪(1坪约为4m2),合计5000坪,其他为道路、停车场等公共设施用地。承租户依政府公告条件申请,并依申请先后顺序审核。•3.承租人与政府订定25~30年的租赁契约,并由承租人组织管理委员会负责市民农园区域内的管理事宜。•4.承租人每人一年的租金为150德国马克,另外还要付法人管理委员会会费50德国马克,作为管理委员会公共事务与环境维护清洁费用,同时承租人每年每人至少应有1h以上的义务劳动,来整理园区环境。•5.在市民农园内,种花、种草、种水果、种菜、养鱼或开展庭院式的经营,皆由承租人自己决定,但所生产的农产品不能出售,只能分赠亲朋好友享用.•6.在100坪的土地上,可建盖约4坪的工作室,作为放置工具与休息用,其中木结构工作室应向政府登记,砖结构则应申请。市民农园内只提供自来水,不供应电,夜晚也不住宿。•7.承租人中途退出或转让,应向管理委员会提出,并由管理委员会从其他申请人中遴选愿意承租者递补。递补者应合理负担原承租人投入的费用。•8.由于市民农园的经营内容可自由发挥,承租人又有互相竞争比美的心态,所以市民农园大多保持良好的经营状况。•9.由于100坪的土地面积不大,耕种活动又兼具生产、运动、教育、体验和享受田园生活的乐趣,因此在德国申请承租市民农园者均呈供不应求。•10.目前德国市民农园中已设立委员会组织,并参加全国性协会组织的成员有50万人,另外尚有30万人未参加,合计达80万人之多。功能与作用•(1)市民农园犹如都市里的绿洲,使市民可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如消除精神紧张,体验农耕与享受丰收的喜悦等;•(2)享用新鲜、卫生、安全、清洁之自产农产品;•(3)因耕种而增加与亲友谈话话题,也因农产品的赠送而拓展其人际关系;•(4)夫妻一起到农园工作,增加相处时间和沟通机会,增进夫妻感情,维系其关系更加稳固;•(5)市民农园是家庭间男、女、老、少对话与进行健康活动,或市民独自休闲与亲近土地、绿地最佳的园地,使身心疲劳的人们获得休养;•(6)高龄者可增进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而得以长寿;日本的都市农业•日本都市农业发展动因•都市农业的形式与类型•日本发展都市农业的经验•建设有“农”的都市日本都市农业发展动因由于日本的城市群主要分布在关东东南部直至北九州地区、京滨(东京、横滨)延伸至阪神(大阪、神户)一带,形成了三大都市圈,即首都圈、中京圈和近僟圈,都市农业主要是指这三大圈内的农业。•城市经济高速成长的结果;•“划线”效应的结果——市街化区域市街化调整区域农业振兴区域。都市农业的形式与类型•按照所利用的资源类型划分–1、农产品直接利用型–2、畜产利用型–3、林产利用型–4、水产利用型–5、农作过程利用型–6、文化资源利用型–7、农村资源利用型•按照都市农业的经营形态来划分–市民农园–银发族农园–农业公园–民宿农庄–观光农业–农村留学–自然休养村–体验农业日本发展都市农业的做法和经验•发展目标主要有三个:–一是建设有“农”的都市;–二是提升都市环境品质;–三是增加农民收入并提高其社会地位。主要做法:•1、有关人员定期召开学术研讨会,就都市农业发展的理论与实务问题广泛探讨,交换经验与心得。•2、出版书籍论著带动都市农业发展:就都市农业与都市计划,土地利用、农村环境,农业、农村与都市的新关系,农业与都市共生等方面问题撰写了大量论文,出版了不少专著,正确引导都市农业的发展方向。•3、主要的大中型城市,均将都市农业列入政府年度计划予以推动。•4、政府已制订“日本市民农园整备促进法”,并订有“生产绿地法”予以配合。•5、都市型城市的农协与农业推广普及部门,均将都市农业列入主要工作计划。•6、主要报纸,如朝日新闻“农的方向”专栏,经常将都市农业列为讨论话题,视其为有希望的农业。制订法律法规,严格管理•1969年实施新都市计划法•1974年6月1日颁

1 / 1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