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农业研究重庆市市级重点实验室一、基本情况夏季高温伏旱和秋冬阴雨寡日照是制约南方丘陵山区农业生产的主要逆境因素。它们常年出现且程度强,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严重降低其产量及产品品质,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危害极大。因此,针对这些逆境因子,从机理与技术两个方面入手,加强农作物逆境抗性生理、抗逆农作物新品种选育,资源节约型所需的新的栽培耕作及化学控制技术研究,为南方丘陵山区逆境农业生产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从而起到稳定、提升南方丘陵山区农作物综合生产能力的目的,保证该地区农业生产、农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和非常紧迫的。为此,在重庆市科委的资助下,重庆市农业科学院于2008年启动了“逆境农业研究重庆市市级重点实验室”建设。实验室建设完成后,将极大的改善我市逆境农业研究的基础条件,凝聚一支以遗传育种、分子生物学、生理生态等技术骨干组成的逆境农业研究团队,成为南方丘陵山区逆境农业研究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中心、全开放型的逆境农业公共实验平台,为市内外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企事业单位、专家学者提供条件支撑,为南方丘陵山区逆境农业生产提供科技支撑。实验室主任:雷开荣,男,43岁,研究员,1986年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西部之光”访问学者,重庆市农作物生物工程中心副主任,市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重庆市农业重点实验室主任。主持、参加作物遗传育种与生物技术研究研究项目20余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余篇,撰写各类研究报告30余篇;组织实施了科技创新平台“重庆市农作物生物工程中心”、“重庆市农业重点实验室”和“农业部蔬菜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重庆)”的建设,圆满完成目标任务。发现籼型水稻光温敏核不育新材料CQPGMS,以其为基因源,选育出3个符合国家“863”计划制定的核不育两用系鉴定标准、性状优良的籼型核不育两用系101s、7646s、3001s等;发现并报道水稻“城野”的苗期阶段性白化现象和特殊标志性状—白绿苗性状,并对其性状遗传与应用进行了研究;筛选出能克服水稻籼粳亚种间生殖障碍的广谱亲和性种质资源—城野,并以其为亲本,杂交选育出多份广亲和恢复系;开展了甘蓝与萝卜、甘蓝与白芥、油菜与黑芥间体细胞杂交创制育种新材料和目标性状的DNA分子标记技术研究工作,并获得甘蓝与萝卜属间体细胞杂交可育后代,创制了甘蓝抗病育种新材料4份。(学术委员会主任:拟聘请中国工程院山仑院士任学术委员会主任,相关手续正在完善中。山仑,旱地农业生理生态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主任、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山东农业大学特聘教授。长期从事旱地农业生理生态学的有关研究,先后主持国家攀登计划项目、中日合作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科技攻关等项目,共获省、部级以上成果奖9项。发表论文150余篇,主编专著3部。1988年获中国科学院竺可桢野外工作奖,1991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2001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二、内部机构学术委员会:由9-13名全国知名学者组成,负责研究事项的决定;管理办公室,挂靠市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负责实验室日常管理事务;4个研究室:(1)逆境生理/生态研究室,(2)逆境作物基因资源研究室,(3)逆境种质创新研究室,(4)作物遗传改良研究室。三、主要研究方向(1)逆境作物基因资源研究: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非生物逆境抗(耐)性鉴定评价,非生物逆境农作物种质资源的评价及逆境抗/耐性基因的发掘与利用研究。(2)作物逆境生理/生态研究:主要农作物非生物逆境生理研究;非生物逆境因子(高温干旱、阴雨弱光照等)与高光合效率的协调运转机理;非生物逆境因子(高温干旱、阴雨弱光照等)与高收获指数的协调运转机理;提高作物抗逆性与水分和养分利用效率的调控途径;农作物对高温干旱、阴雨弱光照等非生物逆境信息的感受、传递与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研究。(3)逆境作物种质创新研究:开展主要农作物非生物逆境抗性的遗传改良研究及材料创新;(4)丘陵山地作物遗传改良研究:开展逆境农业作物育种技术体系研究;利用分子育种与常规育种技术的结合,培育抗(耐)逆境的高产优质农作物新品种。四、人才队伍实验室研究团队由固定研究人员、兼职研究人员、客座研究员三部分组成。固定研究人员队伍:实验室在编人员4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3人、硕士学位的8人;正高职称8人、副高职称15人;45岁以下的38人,45-50岁的3人。重庆市科技特派员1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涵盖水稻、玉米、蔬菜、茶叶、果树等主要作物遗传育种、生物技术、生理生态等研究领域。兼职研究队伍:以各种方式进入实验室创新课题或以课题形式进入实验室开展相关研究的人员或团队。实验室对兼职研究人员全面开放实验室,提供研究平台,并享受相同的运行管理服务。客座研究队伍:为加强交流与合作、保证高水平研究工作的开展,实验室聘请了四川农业大学玉米遗传育种家荣廷昭院士、日本水稻专家岩田忠寿博士、中国农科院作科所李新海博士、梅方权博士、西南大学向仲怀院士等5人为学科发展顾问,在中心进行不定期的指导性研究工作;另外,实验室还通过开放课题或合作研究等形式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到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五、研究条件实验室总面积1800m2,拥有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土壤和根系测定系统、植物叶片生长仪、根系图像分析系统、叶片图像分析系统、光谱分析仪、气-质色谱仪、气液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仪、PCR扩增仪、高速冷冻离心机、组织研磨仪、真空浓缩仪、凝胶电泳系统、凝胶成像系统、人工气候箱、超净工作台等开展作物非生物逆境生理/生态研究、生物技术研究及遗传育种所需仪器设备100余台套。还建有农作物非生物逆境抗性鉴定研究设施1500m2。六、主要研究成果参加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课题“转基因玉米小麦大豆环境安全评价技术”、“转基因抗逆玉米新品种培育”、“转基因高产玉米新品种培育”项目,承担了国家863计划“虚拟作物可视化引擎关键技术研究”辣椒、茄子方面的研究,“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优质多抗专用蔬菜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选育”之子课题辣椒、番茄方面的研究、国家蔬菜创新体系“西南生态区蔬菜现代产业化技术体系研究与建立”辣椒方面的研究;市科委重大专项“杂交水稻育种方法创新”、“大穗型耐瘠高产多抗优质玉米新品种培育”,重点攻关项目“水稻玉米高温干旱抗/耐性评价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重庆市动植物良种创新工程“优质、抗病、丰产蔬菜良种创新”的研究、攻关项目“高温干旱胁迫对水稻花粉和水稻育性的影响”等工作,科研经费达500余万元。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核心刊物发表研究论文10篇。七、国际交流与合作情况实验室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面向社会全面开放,加强交流与合作,促进科技资源共享。全年接待上海农业基因研究中心、四川农业大学、安徽农科院、中国农科院等地来访考察专家学者30余人次;派出专家参加国际学术会议3人次、国内学术会议15人次、专业技术培训6人次、邀请国内外专家来室讲学6人次;1人入选中国农学会高新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理事会理事。八、发展思路与目标发展思路:拟从公共基础平台建设入手,建立逆境农业研究的三大支撑体系:南方丘陵山区逆境农业研究的公共基础平台:通过实验室改造、仪器设备的添置更新、逆境研究试验设施的修建等,改善我市逆境农业研究的基础条件,建成南方丘陵山区逆境农业研究全开放型的逆境农业公共实验平台,为市内外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企事业单位、专家学者提供条件支撑;并凝聚一支以遗传育种、分子生物学、生理生态等技术骨干组成的逆境农业研究团队。南方丘陵山区逆境农业理论支持体系:以高温干旱、阴雨弱光照等逆境因素为重点切入口,围绕植物响应及适应高温、水分、光照亏缺等非生物逆境胁迫的生理及分子遗传机制等,在分子、细胞、整体等不同水平上对植物响应及适应高温、干旱胁迫的细胞信号传导,抗逆与水分高效利用以及作物产量形成等重要农艺性状表达的生理生化、生态和分子遗传机制等进行有重要知识创新意义的研究。南方丘陵山区逆境农业技术支撑体系:瞄准南方丘陵山区农作物生产中对抗逆、高效作物新品种及适应资源节约型可持续发展战略所需的技术创新的需要,开展种质资源逆境抗性鉴定、抗逆境农作物新品种培育、资源节约型栽培耕作及化学控制等技术研究。发展目标:建立仪器设备配套合理、研究功能齐全、研究方向特色突出的国内一流、西南领先的作物非生物逆境创新研究基地和人才培训基地。为农作物非生物逆境抗性生理、遗传、种质资源逆境抗性鉴定、抗逆境农作物新品种培育等提供研究平台和技术体系支撑。以非生物逆境下,作物细胞、组织等形态变化,生理、生化反应,遗传学、分子生物学规律等为研究方向,实现“为防灾、控灾和减灾研究技术措施,筛选抗非生物逆境的生理、生化和分子选择标记,为生物资源抗耐非生物逆境能力评价、新品种培育提供科学技术支撑”目标。九、重点实验室的联系信息地址:重庆市九龙坡区白市驿镇重庆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邮编:401329联系人:雷开荣电话:023-62553181传真:023-62553181E-mail:leikairon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