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涪陵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重庆市涪陵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非常重要的时期。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也是“十一五”期间全区经济工作的战略重点。为切实加强对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指导,加快我区农业农村发展步伐,根据《重庆市涪陵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第一章发展的现实基础和环境条件第一节“十五”发展成就“十五”期间,面对日益突出的“三农”问题,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以“三大工程”和“四篇文章”为抓手,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推进农村改革开放和农业科技进步,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总量增加较快、农村面貌变化较快、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一、农村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经济结构发生积极变化。2005年全区实现乡镇生产总值41亿元,比2000年增长65.3%;农业总产值24.5亿元,增长56.6%;农业增加值15.47亿元,增长64.2%;乡镇企业总产值56.1亿元,其中工业产值31.7亿元,分别增长2.4倍和1.8倍;粮食总产量44.66万吨,全区人均粮食占有量400公斤左右;乡镇财政收入1.27亿元,同口径增长2.3倍。随着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粮经作物面积比由2000年的74.4∶25.6调整为67.2∶32.8;养殖业在农业中的比重由38.8%提高到41%;农村一、二、三产业比例调整为28.3∶27.7∶44;转移农村劳动力23.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48.4%。二、特色农业基地初具规模,产业化经营体系日趋完善。青菜头面积达到41.1万亩,五年增加13.6万亩;桑园面积8.8万亩、年产茧能力10万担以上;生猪、家禽出栏量82.56万头、845万只,分别增加9.1万头、103万只;新发展苎麻3.6万亩;果园12.7万亩,商品蔬菜12.8万亩,烤烟1.15万亩,水产品产量9580吨。发展区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7户,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2户,市级重点龙头企业9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56个,“两社两化”组织186个。龙头组织带动农户45万户次,建基地60余万亩。2003年被评为“中国果菜十强县(区)”和“中国农产品深加工十强县(区)”。三、科教兴农取得丰硕成果,农业的整体素质有较大提升。建成了外种鹅原种场、黑山羊原种场和三峡库区长吻鮠繁殖基地;成功培育出榨菜涪杂一号、涪杂二号和水稻宜香9303、中优9801等新品种,良种已成为农业发展的主推力量。建成了全国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生产示范县(区)。农业机械装备水平提升较快,重大农业实用新技术得到较好推广,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46%以上。四、农村面貌明显改善,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实现了乡乡通水泥路,完成了一、二期农网改造,基本实现村村通车、通电、通电话。完成了天宝寺水库主体工程,龙潭水利工程进展顺利。整治病险水库30座,耕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44.78%。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21.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32.8%。五、改革开放实现重大突破,农村支持保护体系加速构建。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巩固,土地经营权流转步伐加快。农村税费改革顺利实施,取消了除烟叶以外的农林特产税、农业税及其附加。粮食流通体制、农业服务体系等农村综合改革纵深推进,支农扶农政策日益完善。农村招商引资成效突出,近三年各乡镇累计到位资金17.72亿元,拥有自营出口经营权的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达20余户,我区被重庆市确定为首批市级农产品出口基地区。六、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2780元,比2000年增加958元。农村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3.3亿元,增长1.5倍。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减少到2.3万人,相对贫困人口下降到5.05万人。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到53.3%。解决了13.7万人的饮水困难。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18.1%。第二节存在的主要问题尽管“十五”期间农业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我区属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农业农村在全市仅处于中等发展水平,与全面小康和新农村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一、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农民增收的基础不牢,产业支撑不强,对农产品价格的依赖性大;影响农民增收的一些根本因素仍未消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00年的3824元扩大到6644元。二、产业结构不合理状况尚未根本改变,农村经济总量偏小。我区农村仍属传统的农业生产结构,主导产业规模不大,二、三产业发展不足。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龙头企业实力和带动能力不强,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人均乡镇生产总值不足5000元,乡镇财政普遍困难,债务沉重。三、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尚未明显提高,发展基础较脆弱。科技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作用发挥不够,基地建设标准不高,经济增长粗放。病险水库较多,有效灌面比重低。农村行路难、用电难、饮水难、获取信息难等问题在一些地方还没有效解决。四、农业发展的保障机制尚未真正建立,持续稳定增长乏力。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并没改变,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农业投入稳定增长的多元化机制没有激活,部分地方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五、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局面尚未切实扭转,社会文明程度不高。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第三节“十一五”发展的环境条件“十一五”时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农村全面建设小康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既面临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一些制约因素。一、市场形势“十一五”期间,我国城乡恩格尔系数预计分别下降到30%和40%,主要农产品仍将处于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的买方市场。粮食需求将稳中略增,城市居民畜产品消费增长相对缓慢,农村居民畜产品消费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市场对农产品质量和安全卫生要求更高,需求增量主要是优质、安全农产品消费量。加入WTO后,我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因比较成本较低,在较长时期内具有出口优势。但是,从2005年开始,我国已进入WTO“后过渡期”,农产品关税已降至承诺最低点,进口关税配额数量将达到较高水平,取消农产品出口补贴,国内支持中的“黄箱”补贴上限仅8.5%。特别我国农产品质量较低,安全卫生水平不高,缺乏国际竞争优势,因此农产品贸易逆差在今后可能成为常态,加入WTO对农业的影响和挑战在后过渡期将逐步显现。二、有利条件一是宏观经济环境有利。和平、发展、合作仍然是时代发展的潮流,世界经济正处于新一轮恢复和增长期。目前我国正处于新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有保持15年左右的高速增长潜力。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加快,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国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对农业进行支持保护的能力和条件。二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体制政策环境日益改善。中央提出并实施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方针,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并逐步向农业农村倾斜,缩小城乡差距、加强农业、富裕农民、繁荣农村已成为制定经济社会政策的重要原则和国家投入支持的重点。三是西部大开发和三峡移民机遇犹存。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高度重视三峡库区的“产业空虚”问题,建立了库区产业发展基金,加大了移民后期扶持力度。四是涪陵有良好的发展基础。涪陵工业经济较为发达,具备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的独特优势;建设70万人口大城市步伐加快,必将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优势特色农业主导产业的不断壮大和产业化经营体系的初步建立,为农村经济发展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三、制约因素一是资源环境约束。我区农村耕地逐年减少的趋势仍然存在;农村劳动力就业不充分;涪陵受区位影响对先进生产要素的聚集能力不强。二是资金约束。农业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尚未建立;农业比较效益偏低,吸引社会资金的能力不强;农村资金非农化倾向短期内不可能扭转。三是深层次矛盾约束。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低,小规模分散经营的传统农业难以与国外大规模现代农业竞争;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仍未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不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第二章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第一节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为核心,以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为主线,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整体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经济既快又好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切实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步伐。第二节奋斗目标未来15年,要进一步加快农村“三化”进程,使农村工业化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化水平大幅度上升,农业现代化进程明显加快,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在重庆三峡生态经济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到2020年乡镇生产总值比2005年翻两番,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按此要求,“十一五”期间我区农业农村工作要做到“五个确保”、“一个建成”、“一个达到”。五个确保——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确保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确保农村经济的整体实力和综合效益明显提升,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确保农村社会稳定和谐;一个建成——建成优质特色农产品基地;一个达到——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40%以上。具体目标是:——生产发展,建设经济繁荣的新农村。粮食总产量稳定在45万吨左右;乡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8%、达到75亿元,农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年均增长5%、分别达到31亿元和20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实现翻番、达到120亿元;粮经作物面积比调整为60∶40,非农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达到75%,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比重达到60%;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65%,农业机械耕种收综合水平达到20%,农业劳动生产率达到1万元农业总产值/农业劳动力。——生活宽裕,建设富裕安康的新农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5%,达到4000元;农村恩格尔系数下降到45%以下;解决2.5万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农村绝对贫困发生率在2.5%以下。——乡风文明,建设文明进步的新农村。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实现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农村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70%以上,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逐步提升,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农村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村容整洁,建设环境友好的新农村。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生态环境、村容村貌有较大改观,城镇化进程显著加快。全区城镇化率达到58%,农村饮用水保证率和水质达标率不低于7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60%以上,沼气入户率达到20%,森林覆盖率达到37.5%。——管理民主,建设平安和谐的新农村。实现农村精神文明、民主法制和党的建设同步推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农村基层民主管理更加健全,法制观念更加普及,万人刑事案件立案率和治安案件发生率明显下降,农村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第三节基本思路为实现以上目标任务,“十一五”期间要认真贯彻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方针政策,正确把握涪陵新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突出“一大抓手”、建设“两大工程”、实施“三大战略”、强化“四大重点”。突出“一大抓手”: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总抓手。建设“两大工程”:①建设“4311”农村经济发展工程。根据重庆市“三百”促“三化”、“三化”促“三农”的总体要求,一是做强做精四大优势主导产业。按照产业一体化的思路,依靠龙头企业带动,做精榨菜、做优畜牧、做强蚕桑、做大苎麻,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榨菜生产加工基地、重庆市最大的蚕桑生产基地,形成健全完善的产业化经营体系。到2010年,力争四大产业实现农业总产值

1 / 4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