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上精读课文复习第一单元战争篇1.新闻两则新闻稿毛泽东2.芦花荡小说孙犁3.※蜡烛战地通讯西蒙诺夫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巴特勒上尉的信雨果5.※亲爱的爸爸妈妈散文聂华苓1.新闻两则新闻的结构标题:一般包括引题、正题、副题;导语:用来提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使读者一目了然,一般是新闻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主体:是对导语内容的扩展和阐释,是集中叙述事件、阐发问题和表明观点的中心部分。背景:新闻发生的环境。结语可暗含于主体新闻的基本特点1.内容真实2.反应及时3.语言准确掌握能力能够辨别新闻稿的每一个部分,特别是标题、导语和主体。能够根据新闻内容编写标题或导语(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标题包括叙述对象、主要事件例: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导语包括时间地点对象事件(结果)例: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2.芦花荡孙犁:现当代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代表作家,《白洋淀纪事》是他最富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和散文合集。其中《荷花淀》《芦花荡》等反映抗战时期的作品,视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小说情节的传奇色彩老头子年近六十,身体干瘦,却神出鬼没,无数次通过鬼子的封锁线,保证了苇塘中部队的供给,保证了部队的战斗力。他手无寸铁,独自一人,竟把十几个鬼子打得头破血流。人物形象老头子的英雄性格有爱国抗日的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有爱憎分明的强烈情感过于自信和自尊的个性智勇双全的英雄行为人物的刻画正面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侧面描写苇塘里的歌声、香味敌人的无措,惊惶二菱的怀疑、不信任景物描写第1段第2段“月明风清的夜晚,……奔着东南去了”第9段“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第38段“月亮落了,……有些飒飒的风响”第59段“水镜子一样的平……在水底轻轻地浮动”第62段“鲜嫩的芦花……正在迎风飘撒”作用渲染故事的气氛,衬托人物的心情,给作品增添一种战斗的诗情画意。主旨英雄的中国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保卫美丽的家园是我们的神圣职责精读语段受伤第14——54节复仇第55——63节复习问题:这些段落中哪些内容表现了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哪些词句对于塑造老头子智勇双全的形象最有表现力?语文八上精读课文复习第二单元关爱篇6.阿长与《山海经》散文鲁迅7.背影散文朱自清8.※台阶小说李森祥9.老王散文杨绛10.※信客散文余秋雨6.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人物阿长是一个旧社会里身份卑微而又渴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她没有文化,有点粗俗野蛮,多事饶舌,但淳朴善良,对“我”十分关心爱护。描写手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总的情感深切怀念,充满敬意写作特色欲扬先抑重点语段阿长买《山海经》(19---29)复习问题:1.阿长买《山海经》前后“我”的心情、心理各是怎样的?2.为什么“我”会认为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3.为什么《山海经》成了“我”最为心爱的宝书?4.片段前后为什么还写到叔祖和“我”的收藏?这些内容和中心事件有关吗?7.背影线索:背影贯穿难忘凝望惜别再现人物形象:为儿子无微不至、尽心尽力,力不能胜也心甘情愿、亲力亲为的慈父形象。描写手法: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主旨:表现父爱子、子爱父的父子情深重点语段火车站送别(4——6)父亲的背影望父买橘—艰难努力的背影(外貌、动作描写)父子分手—人远心近的背影儿子的眼泪(想象流泪时“我”的心理心情)第一次:为父亲的不容易而感动、心疼第二次:为父亲的关心而感动,想到他前途艰难而心酸、担忧,分手之际无穷的牵挂不舍。※理解父亲质朴简短的语言和“我”那时的“聪明”。9.老王杨绛原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作家、文学翻译家。主要译著有《堂·吉诃德》,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我们仨》等,长篇小说《洗澡》。人物形象老王:穷苦卑微、淳朴善良、知恩图报主旨以善良体察善良理解主旨句“这是一个幸运者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作者认为众生平等,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作者回想起来,与老王的付出相比,自己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作者愧怍自己作为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的、应有所同情、有所宽容的人,却没有理解他高贵的品性,甚至连感觉都没有,就那一点感动都是在他死后才有的。但这时说什么都来不及了。作者愧怍的是因为人家在生命最后时刻来关顾自己的时候,却没有感觉,没有感动。她的愧怍,她的内疚,集中在当时自己只对人家病态的外貌有感觉,而对人家崇高的内心却没有感觉。重点语段老王送礼(8——16)复习问题:1.作者为什么将老王写得那么恐怖?2.体会老王到我家谢恩这一路的心理,那寥寥数语背后,老王在想什么呢?3.感受作者准确、形象、简约的语言特色。说明文的基本知识1.说明文的基本特征:以说明事物特征、阐明事理为目的,有清晰的文章结构,会按合理的说明顺序并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来进行说明,语言准确、简明、周密。2.说明文的结构:总分式(总分式、总分总式)递进式(从现象到本质、从性状到用途、从原因到结果、从整体到部分、从主要到次要、从具体到概括等)3.说明顺序:时间空间逻辑4.说明方法: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画图表、列数字、引用等。5.说明的语言:以符合事实为“准确”的标准。阅读说明文的基本方法1.确定说明对象(看题目或读全文);2.把握此说明对象的特征(根据文章结构找开头或结尾,总分式结构的文章特征还会分点说明);3.明确其说明顺序;4.明确这些特征是用哪些说明方法来说明的,其效果如何;5.结合说明方法品析其语言特色(或具体准确,或生动形象,或严谨科学等)语文八上精读课文复习第三单元事物篇11.中国石拱桥说明文茅以升12.※桥之美文艺小品吴冠中13.苏州园林说明文叶圣陶14.故宫博物院说明文黄传惕15.※说“屏”文艺小品陈从周语文八上精读课文复习第四单元事理篇16.大自然的语言说明文竺可桢17.奇妙的克隆说明文谈家桢18.※短文两篇说明文阿西莫夫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19.※生物入侵者说明文梅涛20.※落日的幻觉说明文黄天祥11.中国石拱桥整体感知说明对象:中国石拱桥其特征: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形式优美,有许多杰作说明顺序:逻辑顺序,从现象到本质,从结果到原因说明方法:主要是举例子,还有列数字、摹状貌等说明语言:平实严谨,有分寸局部理解(以赵州桥、卢沟桥为例)说明顺序相同:逻辑,从概括到具体事物特征:围绕总特征,赵州桥突出其设计和施工特点,卢沟桥突出其结构坚固和工艺精湛的特点13.苏州园林整体感知说明对象:苏州园林其特征:无论站在那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说明顺序:逻辑顺序,从整体到局部(从主到次,从大到小)说明方法:主要是作比较、打比方,还有举例子、引用、摹状貌等说明语言:准确、具体、雅致局部理解围绕某一个方面,突出其在修建时是怎样体现一幅图画的构思的。如:建筑布局的不对称美景物配合的艺术美花木栽种修剪的自然丰富美景物呈现的层次美细节处的图画美、图案美和色彩美14.故宫博物院整体感知说明对象:故宫博物院其特征: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说明顺序:空间顺序(方位)和逻辑顺序(从整体到局部)说明方法:列数字、打比方说明语言:准确平实局部理解(太和殿)说明顺序:从概括到具体、从外观到内饰、从性状到功用详写的目的:突出太和殿是故宫的中心,也是封建皇权的中心,地位显赫。16.大自然的语言整体感知说明对象:物候现象其相关事理:1.物候和物候学的定义2.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意义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4.研究物候学的意义说明顺序:逻辑顺序说明方法:主要是举例子、作比较说明语言:准确、生动、简明局部理解(6—10)说明事理: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说明顺序:按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说明方法:举例子、作比较、用数字17.奇妙的克隆整体感知说明对象:克隆技术其相关事理及说明顺序、说明方法:1.克隆的定义(举例子、作解释、引用)2.克隆实验的进展(从中国到外国、从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举例子、列数字---科学研究的严谨、求实、锲而不舍)3.克隆技术对人类的益处4.对克隆技术的反思说明语言:准确、简明局部理解(第四部分)说明事理:克隆技术对人类的益处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理解:为什么说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全面地理解科学)语文八上精读课文复习第五单元21.桃花源记陶渊明(东晋)22.陋室铭刘禹锡(唐)爱莲说周敦颐(北宋)23.※核舟记魏学洢(明)24.※大道之行也《礼记》(西汉)25.诗三首望岳杜甫(唐)春望石壕吏21.桃花源记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名陶潜,字渊明,世号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诗人。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主旨理解(理想但不现实)作者虚构了一个风景秀丽、没有剥削压迫和战争纷扰、安居乐业、丰衣足食、人际关系友好融洽的世外桃源,批判了黑暗的社会现实,反映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积极意义;但他虚构的社会又带有一定的复古倾向,是原始农耕社会的特点,不适应社会向前发展所需要的变化,脱离了现实。语言特色:简洁而含蕴丰富21.桃花源记翻译重点:1.句子省略成分补充2.指代词语的理解3.古今异义词的理解例:()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22.陋室铭爱莲说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做“铭”,后来就成为一种韵文。行文思路:1.类比立论引出主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托物言志)2.描绘居室的不陋:环境清幽;生活悠闲;交往高雅;志向远大。3.以古贤自比,例证陋室不陋,引用孔子话作结。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也流露出独善其身、与世隔绝的消极情绪。22.陋室铭爱莲说“说”是议论文的一种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叙来论述道理。借(托)物喻人言志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君子纯洁质朴正直豁达雅致独立人生态度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积极入世22.陋室铭爱莲说借(托)物喻人言己志菊(旁衬)牡丹(反衬)隐士俗人不消极避世不追名逐利莲君子人生态度衬托结合《连文化的魅力》拓展积累相关诗文知识重点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何陋之有?余独爱莲之……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花之君子者也。菊之爱,……。莲之爱,……?牡丹之爱,宜乎众矣。25.诗三首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后世又称他为“杜少陵”、“杜工部”。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反映了唐代由盛转衰时期的社会面貌,充溢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崇高精神。人们称誉杜甫是“诗学宗师”,“诗圣”,称杜甫的诗为“诗史”,是“千古绝唱”。《望岳》(古体抒情)开元盛世大展宏图,攀登人生顶峰《春望》(五律抒情)安史之乱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石壕吏》(古体叙事)安史之乱同情百姓的战争之苦,歌颂老妇勇担国难牢记名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语文八上精读课文复习第六单元26.三峡游记郦道元(北魏)27.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南朝梁)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北宋)28.※观潮记周密(南宋)29.※湖心亭看雪游记小品张岱(明末清初)30.诗四首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东晋)使至塞上王维(唐)渡荆门送别李白(唐)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宋)26.三峡郦道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