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第十册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概述本单元的课文是以童年为话题来编排教学内容的。《古诗词三首》向我们展示了古代儿童生活的画面。《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分别写了骆驼队和祖父的园子给童年带来的快乐。《童年的发现》写了童年时有趣的发现。《儿童诗两首》则写了现代儿童的丰富的想象和美丽的憧憬。透过一篇篇风格各异的课文,我们看到了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所依据的课程标准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对学生熏陶感染主要凭借的就是课文,课文的字里行间蕴藏着的深刻的人文内涵。本单元课文向学生展示了一幕幕引人入胜的童年生活场景,一幅幅情景交融的美好意境,一段段跌宕起伏的精彩故事……这些场景、形象、意境、故事,需要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感受,并在阅读、感悟中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这就是课程标准所说的“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所拟定的学习目标1、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同童年时光珍贵,丰富情感体验。2、通过对比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法。3、丰富语言积累。4、交流和描绘自己的童年生活。框架问题基本问题你能利用文章的一些表达方式,来描绘自己的童年生活吗?单元问题1、在你的童年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发现?2、通过学文,你领悟到了哪些写作上的表达方法?内容问题1、《古诗词三首》向我们展示了古代儿童的童年乐趣,你能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或词,改写成短文吗?2、《儿童诗两首》展现了当代儿童的什么乐趣?3、《祖父的园子》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哪些快乐?4、《童年的发现》中,给我们揭示了哪些有趣的发现?课时安排本组教材共需13-15课时。其中,精读课文6-7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1课时。课堂教学设计表课题5古诗词三首授课时数2课时主备于海成时间2011年3月日设计要素设计内容教学内容分析《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三首古诗词,描写的是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表达了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读着这些诗词,顿觉清新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浓郁的生活情趣洋溢在字里行间。从那充满灵气的诗句里,我们可以窥见古代儿童的生活场景,感觉那遥远的、古人童年的生活;那一幕一幕生活的场景,一经诗人的生花妙笔,就变得生动、鲜活起来,虽事隔千年,却犹如发生在身边。一种亲切感,也便油然而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课的生字。正确读写本课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牧童》过程与方法1、结合注释,边读边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2、感知诗词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古诗词,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学情分析对正在经历童年的孩子来说,童年故事应该是不陌生的。但是,诗中展现的童年故事,却不一样。可以说,读着它们的时候,就是穿越千年时空,去揭开尘封的古老故事。探究千年以前的儿童怎样生活的,这个话题本身对学生就有足够的吸引力,他们会怀着浓浓的兴趣投入到学习中去,在学习时,要注意诗句的解释,可引导学生结合注释,先自己说一说,然后我加以点拨。教学分析教学重点1、边读边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理解诗词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2、有感情地朗读诗词,背诵诗词。教学难点难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牧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情趣。2、图文结合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解决办法在把每首诗词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从整体上对诗词的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然后结合注释,采用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理解每句诗词的意思,进而理解整首诗词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策略三首古诗词在内容上是有联系的,都是写童年生活的。在学些课文时,可以重点学习一首,放手让学生自学其他两首。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让学生通过自学,体会其内容上的相似之处,感悟童年生活因环境的各异,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教学资源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板书设计牧童舟过安仁绿草——铺大地一船——两小童晚风——传雨声(景)收篙停棹——张伞(人)黄昏后——牧童卧月明(人)不是——是自由自在聪明顽皮清平乐·村居屋檐、小溪、青草、乡音、亲切、美好老翁、老妇——白发苍苍描绘了和谐的农村生活大儿中儿小儿种地锄草编鸡笼剥莲蓬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媒体使用一、回顾激趣我们曾经学过不少关于描写儿童的诗,你还记得吗?试着背一背。背诵曾经学过的关于描写儿童的诗。复习旧知,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欲望。二、初读诗文,展现画面1、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两首描写儿童生活的诗。请同学们朗读两首古诗。在学生朗读中,注意正音。“蓑”读suō,“遮”读zhē,不要读成平舌音。2、在《牧童》和《舟过安仁》两首诗中,你分别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学生朗读两首古诗。.想象《牧童》和《舟过安仁》两首诗的画面。学生初读诗文时,引导他们想象画面内容。三、精读诗文,走进画卷1、你最喜欢哪首古诗?选一首自己研读理解。2、自由组合小组,合作探究,选择一首诗进行研读,了解诗意,理解字词,逐句解决。3、老师参与学生的研究。自由组合小组,合作探究,选择一首诗进行研读,了解诗意,理解字词,逐句解决。利用课后的注释和学生已掌握的翻译诗文的知识,大概了解诗意。四、品读诗文,走进画卷1、学习第一首诗。(1)“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你感受到了什么?(2)“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你看到了什么?说说感受和意思,然后朗读。可以感受到的是孩子的心情是那么的舒畅,他的生活是无忧无虑,非常惬意。(3)诗句中描写了牧童归来后的场景,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从哪里看出来的?(4)说说诗中描绘的画面,六七里方圆的原野铺满了青青的野草,三四声悠扬的笛声和着微微的晚风传来。可以感受到孩子是那么的悠闲自得、怡然而乐,感受到的是一种野趣。牧童牧牛回来已到黄昏,晚饭吃得饱饱的,无忧无虑,还没脱下蓑衣就躺在院子里,悠然自得地看那渐渐升起的明月。(可爱、调皮、疲倦)一个“弄”,一个“卧”。从古诗中看到的情景,听到的声音,进一步了解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根据诗中的重点词中了解牧童。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媒体使用加上自己的想象,把两句诗意连起来说一说。2、学习第二首诗(1)“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读了这两句,你好象看到了什么?(2)“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理解诗句意思,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张、使风”描绘出两个淘气、可爱、天真的孩子。(3)朗读诗句,读出孩子的调皮,感受那悠闲的画面。读诗句想画面。(一只小船上坐着两个小孩子,他们把篙收了,棹停了,坐在船上。)读诗句谈感想。(十分奇怪为什么没有雨,他们也把伞张在那儿,原来他们不是在遮雨,而是别出心裁,用伞试风。)朗读诗句,读出孩子的调皮,感受那悠闲的画面。在交流的基础上,完整地表达诗意。在读的基础上,感受诗中描绘的画面。朗读诗句,感受那悠闲的画面。五、再读诗文,感受意境1、比较两首诗的人物,你更喜欢哪位诗人笔下的“顽童”?为什么?2、背诵古诗。比较两首诗的人物,谈谈体会。再读诗文,感受意境。六、拓展延伸,想象画卷1、选择其中一幅画面,进行想象,改写成一篇有趣短文。2、默写《牧童》。1、选择其中一幅画面,进行想象,改写成一篇有趣短文。2、默写《牧童》。进行古诗文的小练笔练习。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媒体使用一、揭题,初知“美”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南宋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词《清平乐·村居》。2、释题:村居,词的题目。(1)介绍作者辛弃疾。(2)简介宋词以及词牌名:清平乐。通过课前搜集的资料,了解本诗的作者。二、初读,走近“美”1、请同学自由地来读这首词,把它读正确,流利。做到字字读准,句句通顺。2、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应该怎么办呢?听朗读录音,看图画。同桌互读、互评。学生再读。读读、看看、想想。读懂的记下来,不懂的做记号。通过合作探究,可以联系上下文,也可以向老师请教。三、品读,感受“美”1、通过刚才的学习,说说自己的收获。(1)“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看图知道。你感到了什么?(2)“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作者是怎样写出孩子们的可爱的呢读读看,从读中感受到了什么呢?通过学习,说说自己的收获。学生自由的轻声读这句,感受到:一对头发花白的老夫妇满脸通红,大概刚喝了酒,他们亲热相待,用乡音聊天说话。学生汇报。多幸福的乡村生活啊,那对白发夫妻陶醉了。学生在品读的过程中,逐步理解全诗的意思。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诗中一家五口的快乐生活。四、作业1、背诵这首词。2、把这首词改编成一篇优美的短文。教学设计评价课堂教学设计表课题6冬阳·童年·骆驼队授课时数2课时主备于海成时间2011年3月日设计要素设计内容教学内容分析本文是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作者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梦境般的语言,把我们带到一个特定的环境,去看一个孩子童年的侧影,其中景和情既清晰,又那么朦胧。骆驼队是留在作者童年里鲜明的记忆,它们脖子上的铃声,则是童年中美妙的音响。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抄写喜欢的句子。2、抄写喜欢的句子。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过程与方法2、能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3、学习作者揣摩情感的方法。4、反复读课文,理解课文表达的主要意思。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学情分析现在的学生对那段历史比较陌生,这类课题学生在课本上又是第一次接触到,他们会有一些新的想法,比如,觉得这个课题很特别,很有意思,联想到冬天的太阳,缓缓行进的骆驼队;联想到诗,感受到节奏感和语言的美好等等。在学生对课文有了强烈的阅读期待的时候,阅读兴趣就会被激发出来。然后可以让学生入情入境的读,唯有调动学生的读书兴趣,才能体会童年的美好,感受作者的情感,领略语言的特点。教学分析教学重点从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几个片断中体会童趣,感受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教学难点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解决办法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结合重点语句体会,利用小组合作优势进行探讨,交流。教学策略本文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唯有充分调动学生的读书兴趣,才能体会童年的美好,感受作者的情感,领略语言的特点。教学资源教科书、教学用书、课件板书设计6、冬阳·童年·骆驼队看:骆驼咀嚼,骆驼脱毛想:挂铃铛的原因,夏日不来的原因学:骆驼的品质——沉住气,坚持不懈忆:童年欢乐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媒体使用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播放电影《城南旧事》片断,这是根据我国当代作家林海音的小说《城南旧事》拍摄的电影《城南旧事》的片断,这是一部怎样的小说呢?2、电影中的主题曲是《送别》,唱出的不仅仅是对离去的朋友的不舍,也唱出了对美好童年的深深依恋。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读课题,闭上眼睛想一想,说说你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三个词语能在学生的头脑中组合出无数的画面,鼓励学生流畅地说出自己的想象。二、自由畅读,步入童年说说课文写了作者童年时的哪些事情?朗读相应的部分。(1)看骆驼咀嚼。(2)看骆驼脱皮毛。(3)关于铃铛的遐想。(4)怀念骆驼队。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准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再读课文,觉得最好玩,最有趣,最有意思的部分多读几遍。在自由读文的情况下,了解课文写了作者童年时的哪些事情。三、深入阅读,品味童年1、作者的童年生活中最有意思是什么?2、课堂交流,随机指导。(1)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①读读这个句子,从这些描写中可以体会到什么?②想一想,在什么情况下,你会呆呆地看一样东西,会不由自主地动起来,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同桌相互说一说。在课文中找出有关作者的童年生活中最有意思的句子读一读。1、“我”观察很仔细2、“我”看的时候很投入3、“我”很喜欢骆驼……想象作者面对骆驼,呆呆地注视

1 / 3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