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案例汇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100事故案例分析汇编青岛XXXX化学工业有限公司2008-5-221101目录石油化工行业事故案例……………………………………4一、辽阳石化分公司聚乙烯装置爆炸事故分析……………………………4二、兰州石化分公司硫化氢中毒事故分析………………………………17三、锦州石化分公司常减压装置闪爆事故分析……………………………28四、大庆石化分公司硫磺装置酸性水罐爆炸事故分析………………………39五、大庆石油化工总厂硫磺装置酸性水罐爆炸事故分析……………………50六、吉林石化分公司合成气装置爆炸事故、双苯厂爆炸事故分析………………61七、广州分公司“1.16”爆燃伤亡事故…………………………………75八、某石化炼油厂铂重整车间氮气窒息事故………………………………76九、山东德齐龙化工集团有限公司“7.11”爆炸事故…………………………77十、炼油厂催化空冷凝缩油泵泄漏事故…………………………………80十一、沧州大化TDI有限责任公司“5.11”爆炸事故………………………82十二、齐鲁分公司烯烃厂6月13日火灾事故………………………………84十三、高桥分公司窒息死亡事故………………………………………85十四、九江分公司2月4日火灾事故……………………………………86十五、炼化厂原油冒罐事故…………………………………………86十六、盐城氟源化工有限公司临海分公司爆炸事故…………………………87十七、化工厂离心机解体致3人丢性命…………………………………91电气事故案例………………………………………………951102十八、电焊机二次线触电成因及预防……………………………………95十九、三起与隔离刀闸有关的事故……………………………………102(1)接地保护线烧伤人………………………………………102(2)刀闸误合出事故………………………………………104(3)“阴差阳错”带负荷拉刀闸………………………………105二十、检修电焊机触电死亡………………………………………106二十一、线头清理不彻底事故发生伤人命……………………………1081103石油化工行业事故案例一、辽阳石化分公司聚乙烯装置爆炸事故分析按照会议的安排,辽阳石化要对2002年2月23日聚乙烯装置爆炸事故案例,进行一次再剖析,再认识,以此来警醒大家,共同汲取以往事故的教训,举一反三,警钟长鸣,强化安全意识,进一步做好安全生产工作。“2.23”事故,对辽阳石化来讲,是一次刻骨铭心、十分惨痛的教训,尽管事过四年之久,但是这次事故的教训是极其深刻的,需要我们经常反思,引以为戒。辽化人一提起“2.23”,至今记忆犹新。我到辽化工作近半年了,每次参加“2.23”反思日活动,大家都经常回忆起那令人惨不忍睹的场景。事故的经过是这样的:2002年2月23日,农历正月十二,从凌晨3点左右开始,聚乙烯新线工艺参数不正常,降负荷生产,到早上7点负荷降到了40%。7时20分,当班班长发现悬浮液接受罐压力急速上升,反应速度下降,于是安排3名操作工到现场关阀门,进行停车处理。操作工到达现场后发现现场有物料泄漏,立即打电话向装置主控室报告,在班长跑向现场不到1分钟,新线就发生了剧烈爆炸。结果造成8人死亡,1人重伤,18人轻伤,事后统计,公司直接经济损失高达452.78万1104元。整个“2.23”事故调查前后历经半年的时间,而事故善后工作一直持续到2006年。2005年12月,我刚到辽化工作一个月,就组织人员对“2.23”事故中的重伤人员的赔偿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今年才处理完。虽然我没有亲身经历“2.23”事故,但今天在这里,给各位领导讲述“2.23”事故时,我的心情仍然非常沉重,思绪万千。想到八位死去的受害者,十九位轻重伤人员及其他们家属,承受巨大的失去亲人的悲痛、饱受病魔的折磨、心灵的创伤,妻子没有了丈夫,孩子没有了父亲,父母没有了儿子……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次事故呢?经过深入的事故调查取证分析,认定这起事故的直接罪魁祸首是一块不合格的玻璃视镜。由于聚乙烯系统运行不正常,造成压力升高,致使劣质玻璃视镜破裂,导致大量的乙烯气体瞬间喷出,溢出的乙烯又被引风机吸入沸腾床干燥器内,与聚乙烯粉末、热空气形成的爆炸混合物达到爆炸极限,被聚乙烯粉末沸腾过程中产生的静电火花引爆,发生了爆炸。这就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找到事故的直接原因,同时也引起公司对不合格玻璃视镜的采购、改造现场的监理、质量控制、装置运行状况等等一系列问题的深思。发生事故是偶然的,但一定有其必然的原因,一定是管理上出了问题,才导致如此严重事故的发生。1105通过多方分析这起事故,发现在物资采购、工程建设、生产操作和工艺管理、装置设计、用工管理等各个方面都存在问题,教训十分深刻。第一,采购环节存在严重问题。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视镜破裂,这块视镜的公称压力为2.5MPa。根据事后解读DCS记录,在0.5MPa时视镜就破裂了。那么,这个视镜是怎么采购的呢?经调查发现,视镜采购单上的供应商是北京阀门总厂。但是北京阀门总厂根本不生产视镜,而是北京阀门总厂的一个代理商从温州某个经销点购买的。视镜是由上海郊区一个小厂生产的。事故后,通过对该厂进行调查,发现这个小厂根本没有什么质量检验手段,所以其产品是不是合格也就无人知晓。更为恶劣的是,事故发生后,代理商为了逃避责任,让上海另一个玻璃制造厂出据一个假产品合格证书。另外,调查发现发到辽化的视镜没有产品合格证而是一个检验单,检验的项目也有问题。所以说,是物资采购人员、验货人员严重失职,使不合格的视镜安在了装置上,埋下了事故隐患。第二,工程施工管理混乱。一是总承包方管理不到位。聚乙烯新线建设是由辽阳石油化纤工程公司总承包、安装公司施工建设的。安装打压试验是确保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易燃易爆的化工生产装置尤为重要。而这次事故发生后,调查组向打压单位要原始打压记录,令人不解的是打压单位却拿不出来。为了推卸责任,施工单位还编造了一个打压记录欺骗调1106查组,性质十分恶劣。二是工程监理和工程质量监督不到位。仅就打压这件事,监理公司也拿不出来原始记录,严重失职。大家试想一下,如果认真打压了,这个假劣视镜就会在开车前被发现,事故就不会发生。三是甲方对施工管理不到位。对总承包单位没有很好地履行监管的责任,尤其在施工过程中的一些隐蔽工程,工程质量监督也没有尽到责任,最终酿成了大祸。联想到辽化2001年8月21日芳烃厂的“8.21”火灾、2001年11月5日聚酯一厂的11202泵盖崩裂事故,2004年的“9.6”火灾导致1名员工死亡的事故,这些都与检修安装质量有关,教训十分深刻!第三,工艺、生产管理不严肃。这次事故的起因是聚合反应不正常,而且是老线、新线在同时反应不好。历史上聚乙烯也多次发生过聚合反应不好,但没有查出具体原因,不了了之。结果遇到这种情况,束手无策。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新线的操作规程也与实际工艺不符,操作规程上规定干燥系统采用氮气法,而实际上采用的是空气法,增加了氧含量,为事故埋下了祸根。由此可见在生产管理、工艺管理上是极不严肃的。通过事故调查发现,从22日9点到23日7点,不到24小时内,装置就3次停电,新老线聚合停车3次、降负荷4次、其它系统停车3次。没有找到原因,就急于开车,没有稳定态,盲目行事。大家都清楚,装置开停车是非常危险的,一个装置频繁地开停车,本身就潜在着事故隐患。这说明在生产指挥组织方面也存在许多问题。第四,工程设计和设计管理方面不规范。1107新线工艺是按老线工艺照搬过来的,而设计单位中国成达化学工程公司不求甚解,马马虎虎。比如说,老线悬浮液接收罐的安全阀开启压力为0.3MPa,而新线的却不知什么原因是0.58MPa。视镜是在0.5MPa时破裂的。试想,如果新线安全阀的起跳压力定为0.3MPa,安全阀就此时起跳的话,视镜很可能不会破碎,这场灾难也就可以避免。在设计上还犯了一个错误,就是违反原化学工业部《压力容器视镜》设计要求,该标准规定:视镜最大直径为150mm,最大公称压力为0.8MPa。而设计部门擅自选择直径为200mm,公称压力为2.5MPa非标的视镜,而这种视镜目前国内无法生产。另外,厂房是封闭的,这也不符合国家的规范要求;还有沸腾床引风机的入口设置在聚合釜的上方,设计上也是错误的。同时,甲方对设计管理不到位,教训也是十分深刻的。聚乙烯新线原设计的干燥系统是氮气干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安全评价。可是在干燥系统改为空气干燥后,并没有进行安全评价,也不符合现行国家行业职业安全卫生规范,这说明我们负责技术改造人员和设计单位,凭所谓的经验,凭主观臆断,缺乏科学的态度,没有认真执行“三同时”的规定。应该说,“三同时”是来自政府的强制要求。但我们在工作中,只是把“三同时”看成了项目顺利进展的一个程序,看成了制约项目建设的一个环节,没有领会“三同时”的真谛,也进行了安全评价,但是不求甚解,流于形式,失去了评价的意义。一个装置在设计上留下这么多隐患,事故发生也就不奇怪了。我1108们也不得不怀疑设计单位的设计能力和工作态度,以及我们的设计管理水平。设计上存在这么多问题,都没有发现,设计审查如何进行的,简直不可思议。第五,劳动纪律松散,员工责任心不强,用工管理不严,技术培训有差距。22日至23日,装置几次停电,多次降负荷,就是在生产波动的情况下,装置值班长不请假,只是向当班班长电话通知一声就不上班了,甚至当班员工有的还在洗澡。在一个易燃易爆、高度危险的石化装置,操作如此不精心,劳动纪律如此涣散,安全生产根本无法保证!这起事故造成8人死亡,其中4人是临时工,重伤的1人也是临时工,还有1名临时工受了轻伤。死亡的4名临时工,是在装置清扫卫生的,是谁让他们进装置的,没有人能讲清楚。装置生产区域内逗留这么多的临时工,加大了伤亡代价。另外,聚乙烯新线的一名员工技术考核只得38分,在没有进行再培训考核的情况下,仍然可以上岗操作。技术素质如此低劣的员工上岗操作怎么能让装置平稳,怎能处理好突发事件!这次事故同时也暴露了我们在其他管理上存在着差距。聚乙烯新线在开车前做了风险评价,也识别出聚合釜爆聚、沸腾床粉尘爆炸、工艺管线泄漏等风险因素,但对视镜的破碎、沸腾床引风机的入口吸入可燃气体等危险因素没有识别出来。这说明在风险分析上只是凭经验,对风险因素识别还不细致、不到位,存在漏项。那么,从以上五个方面管理方面的原因的分析中,我们也深深地1109感到,这起事故,反映了我们从分厂到公司各管理层,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同志,没有真正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对安全生产重视程度不够,工作不细,管理不严,安全生产的弦绷得不紧。对安全工作,强调得多,落实得不足,执行力不强,没有把安全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对干部教育也不到位,从严要求力度不够。存在重生产、抓产量、抓效益、抓扭亏解困,但忽视了各项管理和安全工作,特别是在标本兼治上力度不够,尽管大家一直强调安全,也层层签订了责任状,但是,责任还没有真真切切地落到实处,安全生产和遵章守纪意识还没有成为广大员工的自觉行动。这还需要我们公司上下加大力度,做更加深入和细致的工作。对于“2.23”事故,地方政府高度重视,事故当天,辽宁省经贸委、辽宁省公安厅、辽宁省总工会等部门联合成立了事故调查组,开始了事故调查。到2002年8月16日,事故调查组完成了事故调查处理报告。最后,按事故处理“四不放过”的原则,对33名责任者进行了严肃处理,具体是这样处理的:一是对提供玻璃视镜的原北京阀门总厂业务员,建议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二是对原辽阳石化总经理行政警告处分;对原辽阳石化副总经理、总工程师行政记大过处分;对原辽阳化纤公司副经理兼工程公司经理行政记过处分。三是对原辽阳石化烯烃厂厂长、总工程师、聚乙烯车间副主任行政降级处分;对原辽阳石化烯烃厂生产副厂长、聚乙烯车间主任行政11010记大过处分;对原辽阳石化烯烃厂动力科长、生产科调度员张欣行政记过处分;对原辽阳石化烯烃厂生产科调度长行政撤职处分。四是对原辽化安装公司经理、公司副经理、聚乙烯项目经理行政降级处分;对原辽化安装公司副总工程师、生产部长

1 / 1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