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阶段性复习提纲(中国古代史)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高二期末复习板块一中国古代史第一单元先秦(距今约170万年前~公元前221年)【阶段特征】先秦包括原原始社会、夏、商、西周和东周(春秋、战国),经历了三种社会形态。涉及原始社会的出现与发展及解体,奴隶社会的形成(夏)、发展(商)和鼎盛(西周)和瓦解(春秋)以及封建社会的确立(战国)时期;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形态演变的根本原因。一、政治方面:社会制度不断进步(一)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1.目的2.内容3.作用4.瓦解(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1.含义2.特点:3.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4.影响总结:中国早期(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和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四)商鞅变法1.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背景:1)社会经济的发展:①农业生产的发展(铁农具和牛耕);②手工业技术的进步;③商业日渐活跃.2)政治:社会阶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化.①阶级关系的变化:出现新兴地主阶级和自耕农;②上层建筑的变化:封建专制统治→奴隶主贵族制度;选贤任能、奖励军功→世卿世禄;俸禄制→封邑制;中央集权制→君主与贵族联合执政;3)军事:富国强兵成为改革的动力.4)文化: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2.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社会改革(1)改革原因: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适应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出现,为进一步改革残存的奴隶制,运用政权的力量,进行一系列政治改革和经济改革。(2)主要的改革运动:春秋时期: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鲁国的“初税亩”;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的变法,吴起在楚国的变法,成效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3)改革的内容:春秋时期的改革,主要是逐步承认土地私有。战国时期的改革,政治上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加强封建君主专制;经济上消除奴隶制土地制度,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发展生产;军事上奖励军功,提高军队战斗力。(4)效果:不同程度地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废除了奴隶制政治经济制度,巩固和发展了封建制的政治经济制度,大大促进了封建制的建立和发展。因此,战国初期变法运动实质是一场封建化运动。3.秦国的历史机遇(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1)前提基础:①秦穆公称霸西戎;②秦献公改革。2)主观因素:秦国国君权力较集中,旧势力相对薄弱;秦国比较认同注重实用、讲求功利的法家学说;秦国充斥尚武精神;秦孝公奋发图强并受到商鞅的辅佐。3)客观因素:前4C长期扼制秦国的晋国分三家,力量大大削弱;中原士人追求建功立业为秦国变法提供可能性。4.商鞅变法的内容5.商鞅变法的评价1)历史作用:①经济上: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为秦国农业生产带来生机。②政治上: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③军事上:极大地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总之,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变法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秦的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2)历史局限性:变法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变法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变法也未与旧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6.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1)商鞅顺应了奴隶制崩溃、封建制发展的历史趋势;(2)商鞅本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指导思想,提出一系具体的行之有效的措施;(3)秦孝当信任、重用商鞅;(4)商鞅有能力,敢于同旧势力斗争。二、思想文化方面:(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1、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根本原因)①经济: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的崩溃②政治:周王室的衰微③阶级关系:士的活跃,受重用。④思想文化:学在民间(学术下移,私学兴起)诸子百家针对社会现实,相互批诘争论2、主要代表3、意义:①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有深远影响。(二)孔子和早期儒学1、春秋――孔子(1)主张:①核心是“仁”,就是“仁者,爱人”,做到待人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主张“克己复礼”维护周朝的礼乐制度。(保守性的体现)③政治思想:孔子主张“为政以德”,(以德治国)反对苛政,包含民本思想。④教育思想:兴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意义:打破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2)贡献:整理古籍:“六经”《诗》、《书》、《礼》、《易》、《春秋》、《乐》2、战国――孟荀(贡献:总结改造儒家思想,体系更完整,成为诸子百家之大宗)(1)孟子:战国时期,亚圣。主张:①发展了仁,提出“仁政”思想;②民本思想: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即“民贵君轻”③伦理观:主张“性本善”,要用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即“性善论”(2)荀子:战国末期,改造儒家思想,综合法道思想积极成分,使之更能适应社会需要。主张: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②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即“君舟民水”关系。③伦理观:主张“性恶论”但可以通过后天礼仪法治改造成为君子圣人。高二期末复习板块一中国古代史第二单元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阶段特征】秦汉时期是结束春秋战国诸候混战局面之的“大一统”时期。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的历史时期,也是当时社会政治从天下大乱到天下大治,社会经济上从停滞倒退状态到初步恢复发展的时期。【基本线索】一、政治方面:(一)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背景—秦的统一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2、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过程1)采用皇帝称号,创建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的皇帝制度;2)从中央机构的三公九卿(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到地方郡县官吏(由皇帝直接任免),建立了一整套官僚体系。3)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从而奠定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对秦朝的影响:一方面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及形成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秦朝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对后世的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二)汉朝政治制度的演变1、中央集权的发展1)汉初沿袭秦的郡县制,同时分封诸侯,实行郡国并行制。2)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列侯归郡管辖,加强了中央集权。后期分全国为13州(监察区),设刺史,负责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东汉时刺史全力日增,至东汉末年发展为州郡县三级。2、君主专制的演进汉武帝时重用身边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削弱相权。形成“中朝”——决策机构。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称为“外朝”——执行机构东汉光武帝扩大尚书权力,使尚书台成决策和发号施令的为中枢机构(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汉:察举制,举孝廉二、文化方面:(一)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1、董仲舒地位:汉朝儒家代表,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关键人物。著有《春秋繁露》一书。2、董仲舒的思想主张(1)新儒学思想的特点:糅合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一些思想改造儒家思想,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2)思想主张:①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以思想上的统一来维护政治的统一)②针对加强君权需要,大力宣扬“君权神授”,提出“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③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二)儒学成为正统。1、汉武帝尊儒的措施①思想方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②政治方面:用儒生参与国家大政。③教育方面:兴办太学,立博士,传五经,使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全国各郡设学校,推广儒学,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2、独尊儒术的结果:西汉后期,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的正统思想,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3、西汉的儒学教育状况①教育为儒家所垄断。汉武帝规定儒家经典为教科书,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立教官为“博士”。②儒学地位大大提高。兴办太学,太学生员为博士弟子,考试合格后即可以做官。意义: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时代为官的规矩,提高儒学的地位。③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汉武帝下令全国郡县设置学校,使儒学在民间处于独尊地位。第三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220年~589年)【阶段特征】三国两晋南北朝上承秦汉的强盛,下为隋唐的全面繁荣奠定了基础,因此是两大鼎盛时期的过渡阶段。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封建国家大分裂、民族大融合时期,也是江南经济大开发并开始赶上北方的历史时期。【基本线索】一、经济方面:(一)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均田制(北魏至唐中期)①目的: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②主要内容:北魏时,国家将掌握的土地实行分配,给农民一定数量的田地;百姓缴纳一定数量的租税,服徭役和兵役。隋代和唐代前期推迟了服役的年龄,甚至可输绢代役。③意义:中国古代一项比较完备重要的封建土地制度;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北方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开垦的荒地增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促进农业的发展。④瓦解原因:土地兼并严重和土地买卖的频繁。(二)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齐民要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农书、轮作和绿肥种植比欧洲早一千多年;江南和成都平原农业的发展。(三)魏晋南北朝时期商业发展相对缓慢二、政治方面:(一)政权更替频繁,政治上长期处于分裂的状态。先后经历了三国(魏、蜀、吴)鼎立、西晋的短期统一、东晋十六国的对峙、南朝(宋、齐、梁、陈)和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的对峙。最终由北周统一北方,为隋的统一创造了条件。(二)政治制度:1.中央政治制度:掌握实权的显示尚书省,继而是中书省、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2.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九品中正制(三)政治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1.改革背景:1)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①北魏的崛起A兴起:源于东北鲜卑族拓跋部→魏晋之际游牧于山西、内蒙古→东晋建立代国B发展:386年拓跋珪建立北魏;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399年拓跋珪称道武帝,巩固新生政权:对外武力征服;对内参照汉族政权统治方式,经济上实行编户;授田劝农;政治上仿汉官制,重用儒生(如崔浩);思想文化上兴办太学。②北魏的统一A标志:439年拓跋焘统一黄河流域B影响:初步结束了北方分裂割据局面,创造了一个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生产发展和民族融合。2)社会改革迫在眉睫①阶级矛盾激化:基层统治方式实行宗主督护制;赋役制度纵富督贫,避强侵弱。②民族矛盾激化:实行民族歧视和压迫③社会动荡不安,各地起义不断.3)改革的推动力——统治者因素①冯太后:A出身汉家,以强硬手段掌握政权,推动北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思想动员B精心培养孝文帝拓拔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人才培养C临朝听政,推行初步改革——奠基作用②孝文帝:A孝文帝即位:471年拓拔宏通过禅让即位——权力保证B在冯太后培养下,精通汉文化,通过比较鲜卑文化,坚定改革信念;C勤于政事,关心民生D孝文帝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即要巩固统治(改革目的),就必须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借鉴汉族封建国家的统治经验,改革鲜卑族落后的统治方式。——主观条件2.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1)卓有成效的新制①特点:在冯太后的主持下进行,建立新制度取代旧制度②措施:A俸禄制原因:吏治黑暗,贪污成风,影响财政收入,加深矛盾。目的:整顿吏治,巩固统治.内容:由国家征收统一租调,筹集禄银,按级别高低发放,不许官吏自筹。影响:吏治好转,农民安心从事生产,北方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B均田制前提:政府掌握大量无主荒地内容: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性质:封建土地国有制影响: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土地兼并和使无地农民获得了无主的荒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和粮食产量,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促进了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C三长制内容:设邻长、里长、党长,直属州郡。(职责?)影响:许多农户成为国家直接掌握的编户,地方政权掌握在国家手中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