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71第二章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外报在华的出现和发展第二节鸦片战争后在华外报网的形成第三节在华外报的作用和影响2020/1/72一、外报在华出现(19世纪初)的背景:1、国内情况:(1)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2)闭关政策2、国际形势:(1)欧美国家的产业革命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和商品急剧增加。第一节外报在华的出现及发展2020/1/73(2)为了强占中国广阔的商品市场,在尚无足够实力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的情况下,以英国为首的列强一方面通过走私和非法贸易进行经济上的侵略,一方面通过传教、办学、行医以及出版书报等进行文化上的渗透。二、传教士和教会的办报活动1、马礼逊、米怜与《察世俗每月统计传》(1)罗伯特•马礼逊:最早来中国的传教士,1807年从伦敦布道会来到中国。2020/1/74(2)威廉•米怜:1813年由伦敦布道会派遣来华,协助马礼逊传教工作。他是位出色的宣传家,主张文章要通俗简短,1822年病逝。他们创办了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3)《察世俗每月统计传》世界上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简称《察世俗》。它是1815年8月5日在马六甲由米怜主编的免费赠送的宗教月刊,它标志着中国近代报刊的开始。2020/1/752020/1/76该刊以传教为宗旨,绝大部分内容是阐述基督教教义,其次是宣讲伦理道德,再次是介绍天文学等科学知识,后期增辟专栏,介绍世界各国概况,涉及时政,语言风格生动平易,通俗易懂。创造了“孔孟加耶稣”的对华宣传模式。2020/1/77办报技巧:A、非常注重研究读者的心理特点,选择读者易于接受的宣传形式,提高宣传效果。附会儒学,引用儒家言论来阐释《圣经》的文句。B、十分注重文章的短小、通俗《察世俗》中的中文近代报刊上的新闻之最:A、最早的预告性新闻《月蚀》;B、最早的广告《告贴》;C、最早的新闻图画《事逗娘娘悬人环运图》。2020/1/782、《特选撮要每月统纪传》,麦都思于1823年在巴达维亚创办,并任主编。3、郭士立与《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1)查尔斯•郭士立:德籍传教士,受荷兰布道会派遣来华传教,后来与在华的传教士、商人、官员建立了广泛的联系。(2)1833年8月,郭士立在广州创办了《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并任主编,这是中国境内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1838年4月最后停刊。2020/1/79(3)《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的性质:虽然也属宗教性质,但它直接为帝国主义侵华总政策服务。郭立士曾说:“这个月刊是为了维护广州和澳门的外国公众的利益而开办的。它的出版意图,就是要使中国人认识我们的工艺、科学和道义,从而清除他们那种高傲与排外的观念。”2020/1/710内容由宗教,伦理道德和科学文化三部分组成,显示了与《察》的继承关系,在业务上初具近代报刊的基本特征:A、重视言论,每期必有,且置于首页。B、新闻成为必备的一栏。2020/1/711(4)1834年,刊载了《新闻纸略论》一文,这是中文近代报刊上第一篇新闻学论文。(5)郭士立的办报特点:A、以“为在广州和澳门的外国公众的权益进行辩护”为办报宗旨。B、非常擅长于取悦读者,缩短和读者之间的距离。C、很讲究宣传方式。2020/1/712三、商人和政客的办报活动创办宗旨:维护在华经商和冒险的外国人的利益,主要是创办外文报刊。1、《蜜蜂华报》和澳门的葡文报刊(1)《蜜蜂华报》由葡萄牙政党于1822年9月12日在澳门创刊,葡文,周刊,有增刊数种,是我国出版的第一份外文报刊,主编是安东尼奥。1824年改名为《澳门报》,两年后停刊。2020/1/713(2)两家较有影响的葡文报纸《澳门钞报》创刊于1834年10月12日,1837年停刊。《帝国澳门人》创刊于1836年6月9日,1838年停办。发行人与主编是菲力西诺。(3)其他葡文报刊《澳门邮报》《商报》《真爱国者》2020/1/714(4)葡文报刊的社会影响2、《广州纪录报》和广州的英文报刊(1)《广州纪录报》是在中国大陆出版的第一家英文报刊,1827年在广州创刊,创办人是英国的鸦片商马地臣,该报属商业性质,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宣扬英国的殖民政策,鼓吹不平等贸易。鸦片战争后,迁往香港,改名为《香港纪录报》。(2)其他较有影响的四家英文报刊《中国差报与广东钞报》《广东杂志》2020/1/715《中国丛报》《广州周报》《广州周报》以新闻报道面广、评论有见地而著称,1836年10月13日出版了一张号外,这是中国近代报刊的第一张号外。(号外是指定期出报的报刊前一期已经出版,后期尚未及时出版的一段时间内,对重大突发新闻和特殊事件增发的不列入原编号的特殊报刊。版面设计精美、发行方式灵活,印量较少。具有独特的史料价值、收藏价值与升值潜力。)2020/1/716如:“美国攻打伊拉克”、“活捉萨达姆”、“中国申奥成功”、“神舟5号载人航天成功”等等,我国许多报刊均发行了号外,号外还被称“喜报”、“专号”、“特别纪念专刊”、“非常报道”等,因此收集号外时应该注意。2020/1/7172020/1/718鸦片战争前,外国人办在中国境内创办的外文报刊有17种左右,中文报刊共6种。2020/1/719一、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国情清政府被迫取消了不准传教的禁令,传教士和西方教会在中国创办了大批教会报刊,约有300多家。二、香港报业的发展与商业性报刊的崛起鸦片战争后,香港成为外国人在华办报的重要基地。1841年~1860年,香港出版的英文报刊和中文报刊超过全国其他地区的总合。第二节鸦片战争后在华外报网的形成2020/1/720(一)英文商业报纸1、1841年5月1日,马儒翰在香港创办《香港钞报》(HongkongGazette)双月刊,这是香港出现最早的报纸。2、《中国之友》《香港纪录报》《德臣报》《孖剌报》是香港最先出现的4家最有影响的商业性报纸。《中国之友》于1842年3月创办于澳门,创办一周后迁往香港,支持政府。1950年,台仁特主编,对港英政府持反对态度,对太平天国持同情2020/1/721态度。台仁特曾被捕入狱,却赢得敢言的美名。1869年停刊。《香港纪录报》前身为《广州纪录报》,产权几度变换,但基本立场不变,反对香港政府。1863年停刊。《德臣报》又译为《中国邮报》,肖瑞德和德臣于1845年创办,该报持亲政府的态度,历时129年,是香港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报纸。2020/1/722《孖剌报》,1857年莫罗在香港创办,它是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张日纸。(二)中文商业报纸1、中文商业报纸的出现《香港船头货价纸》是香港最早的中文商业报纸,由孖剌报馆于1858年创办。《香港新闻》于1861年由德臣报馆主办。《近事编录》于1863年由英国人罗郎也创办,著名政论家王韬任主编,影响较大。2020/1/7232、中文商业报纸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报业的发展(1)刊期缩短,促进了新闻业务的提高。(2)摆脱了以往书本形式,形成近代报纸散页出版物的模式。(3)报纸充分体现新闻纸的特性。(三)教会报刊1、《遐迩贯珍》(ChineseSerial)创刊于1853年8月1日,是香港出版的第一份中文宗教报刊,创办人和首任主编是英国传教士麦都思。2020/1/724《遐迩贯珍》是最早使用铅字印刷的中文报刊,刊有中英文对照目录,共出版33期。该刊虽为传教士所办,但在内容上以时事新闻为主,其次是文化知识的介绍,宗教内容很少。2、《遐迩贯珍》的立场及在中国新闻史上的地位:(1)《遐迩贯珍》站在英国殖民主义的立场上,但在报道中国内部消息时,还是比较客观、公正。如:对太平天国报道详实。2020/1/725(2)它大量刊登介绍西方文明的文章,对中国有启迪和借鉴作用。(3)它自1855年起,赠送副刊《布告篇》,刊登各类广告,并开始收费,这是我国中文报刊上首次出现的收费广告。(4)它的新闻业务有了长足的发展消息、短讯、通讯、评论等近代新闻体裁都初具雏形,出现了连续报道的形式。总之,《遐迩贯珍》在中国新闻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2020/1/726三、以上海为中心的在华外报网的形成(一)教会报刊1、《六合丛谈》于1857年1月26日在上海创刊,月刊,次年停刊,共出15期。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AlexanderWylie)主编,是近代上海第一份综合性杂志,也是最早的教会报刊。内容有科学、文学、新闻、宗教等。主要撰稿者为英国传教士慕维廉、艾约瑟和韦廉臣三人。中国学者蒋敦复、韩应陛、王韬也有文章发表。2020/1/7272、《万国公报》的创办及其影响(1)《万国公报》,原名《教会新报》,周刊,1868年9月5日在上海创刊,有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创办并任主编。1874年9月改名为《万国公报》,1889年成为“广学会”的机关报,1907年停刊。(2)它的读者对象由基督教徒扩大为社会各界人士,特别是中国各级当权人物和高级知识分子,它的发行网遍及清政府的各级政府机关及县府以上的教育机关。2020/1/728内容上宗教宣传淡化,时事色彩强烈,它全录《京报》并报道全国新闻,热衷于介绍西方科技知识及西方政治模式。该报对维新变法起了推动作用,皇帝也经常阅读该报。该报还反对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攻击诬蔑孙中山。它希望中国的社会改革沿着西方列强所期望的道路即向殖民化的道路发展;维新变法运动走向高潮的时候,《万国公报》发表了林乐知的《印度隶英十二益说》,实质上是说中国如果变成英国殖民地将得到比印度更大的好处。2020/1/729所以《万国公报》的创办目的并非为中国人民“造福”,而是为了加强对中国的控制,加速中国的殖民地化进程。(3)林乐知:美国传教士,在中国生活47年,兼传教土、教育家、作家、报人与中西文化沟通者于一身,是外国人最早在华的“中国通”之一,后回到美国受到了总统接见,美国人称他为“在华传播种子的人”。他一直担任《万国公报》的主编,最后死于上海。2020/1/730(4)“广学会”:1887年创办,初名为“同文书会”,1894年改称广学会,是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教会出版机关,也是英美在宗教的掩护下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的一个大本营,先后出版了2000多种书籍和10多种期刊。2020/1/731(二)外文报刊1、概况2、《字林西报》的创办及其影响(1)《字林西报》是上海的第一份近代报刊,于1850年8月3日在上海创刊,初名为《北华捷报》,周刊,1864年改名为《字林西报》,日刊,属英商字林洋行所有,1951年3月31日自行停刊,出版时间长达101年。它是旧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发行量最大、最有影响的外文报纸。现完整保存在上海。2020/1/732《字林西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英国政府的观点,被视为“英国官报”,重视新闻,在中国许多边远地区也聘有通讯员,专门负责收集当地资料。它曾一度获得独享路透社电讯的特权,公开为英国侵华政策和英国在华的商人效劳。(2)《字林西报》的最早创办人是奚安门,历人任编辑中有的是商人,有的是英国驻华的官员,有的是传教士,大都是中国通。2020/1/733(三)外商中文报刊1、概况2、《上海新报》和《申报》的创办与竞争(1)《上海新报》1861年11月创刊,是外国人在上海办的最早的中文商业报刊,由英商字林洋行出资创办,始终由西方传教士主笔,因与《申报》竞争失败,于1872年12月31日停刊。《上海新报》主要为商业贸易服务,每期都有广告、行情表、船期表。2020/1/734《上海新报》自1868年2月1日起采用英国式的固定版面安排的方法,便于读者阅读:第一版为广告,第二版为中外新闻,第三版广告及船期表、行情表,第四版是行情表及机器图说。1870年3月24日起,《上海新报》开始采用新闻标题,用头号活字排印。2020/1/735出版于1861年12月(清咸丰十一年十一月)。傅兰雅(英),林乐知(美)曾任主编。由英美字林洋行(North-ChinaHeraldOffice)印行。2020/1/736(2)《申报》原全称《申江新报》,1872年4月30日创刊于上海,以赢利为主要目,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家商业性报纸,是中国现代报纸开端的标志。2020/1/737申报馆外景,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