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教学设计吉林市第十六中学张艳丽一、教材分析:《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是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0课,介绍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这次科技革命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人类在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汽车、飞机的问世,电话、无线电报的发明,给人类带来巨大方便,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在感受着这次科技革命的魅力。这次科技革命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19世纪上半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驶入快车道,他们彼此之间竞争激烈。而第二次科技革命既为这种竞争推波助澜,又为20世纪初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打下伏笔,因此本课在教材中起着上承工业革命,下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作用。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列举电力广泛使用的史实,知道电力的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2.知道卡尔·本茨和莱特兄弟的发明活动,了解汽车和飞机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3.记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果及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和发明家。4.理解科学技术发展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大影响。过程与方法:1.通过比较电的发明前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培养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2.通过思考和探究“汽车的发明与使用对人类更有利还是更有害?”等问题,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3.通过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培养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4.通过一系列生活化问题的设计,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联系,认识到历史就在我们身边,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究欲望。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进而意识到学习科学技术文化知识的2重要性。2.通过对一系列科学家和发明家科学贡献的介绍,尤其是分析爱迪生成功的原因,培养爱科学、学科学及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电的发明和广泛使用,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它促成一大批新的工业部门诞生,从根本上改变了资本主义生产的面貌。汽车和飞机都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他们的发明大大拓展了人们的生活空间,加强了各地区人们之间的交流往来,促进了交通运输事业的飞速发展。难点: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进步的理解.教材仅从少数事例入手概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提供的素材十分有限,学生难以深入感知。四、教法:1.启发式教学法环环相扣的一系列问题可以帮助学生读懂教材,同时带着问题来看教材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2.谈话法拉近历史与现实,教材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通过师生互动及一系列问题的设置,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3.多媒体演示法借助图片,音像资料等的演示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教材的认识。五、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知识迁移、情景体验、联想记忆六、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首先大家先欣赏一组图片。这是我们吉林市松花江的夜景图片,天然的江水与人文的街灯构成了一幅幅优美的画卷。那么大家知道图片中的电灯是何时出现的吗?除了电灯之外,这次工业革命还有哪些重要发明?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探寻一下人类社会生产力的由身边的景观引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趣被激发,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由身边景观引出教学内容,学生兴趣浓厚,接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3又一次重大飞跃――第二次工业革命。(板书)师生合作,教学新课一.“电气时代”的到来电的产生和发展19世纪70年代,电力的广泛应用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取代了蒸汽动力,人类历史进入“电气时代”。解释课题――电气时代在电力技术发展方面美国和德国走在其他国家的前面。提问:同学们的家中或周围有哪些电器产品?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总结:可见,电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那么电是怎样产生的?又是什么时候开始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的?(引导学生看书,找出答案)(结合大屏幕,总结发电机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动机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电力与蒸汽动力相比有哪些优越性?大屏幕总结:电能传递速度快,传输损失小,能远距离输送,并按用户需要科学分配能量,使用方便、清洁高效、价格便宜等。既然电力有这么多的优越性,所以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代了蒸汽动力,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可见19世纪70年代,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它引领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板书)结合地图《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成果》,总结美国和德国成就突出。设想假如没有电,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总结电的发明和使用是人类在生产领域的一场巨大变革,它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生回答。例:电灯可以用来照明;电视可以了解世界大事和娱乐;电饭锅可以煮饭;电熨斗可以熨衣服;电脑可以查资料,玩游戏等等。阅读教材寻找答案。与物理学科联系,加强学科间的综合交叉能力。讨论回答。认识电力比蒸汽动力的优越性。感受到我们生活在电的世界,直接体验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得出直观认识――美国和德国走在了其他国家的前列。总结出生活会变得很不方便,夜晚漆黑一片,许多家用电器打不开等等。生活化问题的设计,引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感受到电就在我们身边,科技就在我们身边。培养提炼历史信息,整理历史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科间的综合能力。培养合作交流能力,及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培养读图能力,形象直观。生活化问题的设计,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科技成就推动社会的进步。认识电力的广泛应用,给人类生产生活4电话的发明二、“发明大王”爱迪生爱迪生一生正式注册的发明有一千三百种之多。被称为“发明大王”。爱迪生1789年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为世界带来光明。三、汽车和飞机的问世内燃机的发明结合贝尔发明电话图片,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信息传递领域的发明。在电器发明领域,美国科学家爱迪生最为著名。提问:爱迪生为什么被称为“发明大王”?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是什么?展示爱迪生的发明成果。鼓励学生介绍爱迪生的故事。出示爱迪生的名言“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引导学生分析其含义。“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总结:爱迪生的经历也说明了,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付出辛勤的汗水。那么作为普通的一名中学生,要想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则更需要坚忍不拔的毅力,百折不挠的精神。在你的努力之下,成功升入重点中学,你的父母准备带你去首都北京旅游,你准备选择哪种交通工具呢?它们分别是哪次工业革命中发明的?动力机又分别是什么?总结:19世纪80年代,德知道电话电报既属于电力应用又属于新信息传递工具的发明。为快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从而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爱迪生一生共有两千多项发明,其中正式注册的就有一千三百种之多。爱迪生在历经数次失败后,在1789年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为世界带来了光明。介绍爱迪生的故事。所谓“天才”,虽然比常人聪明,但是更比常人勤奋。青年学生要想成才,首先必须具备勤奋的品格。爱迪生等科学家志存高远,年轻时就很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他们为了改善人类生活,热衷于发明创造,自愿献身于科学研究,专心致志地勤奋试验,勇于探索,百折不挠,终于获得成功。他们这些崇高品格就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火车,汽车、飞机等。火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发明的交通工具,汽车、飞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明的。火车的动力机是蒸汽机,汽车的动力机是内燃机。带来极大便利,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培养论从史出的能力。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结合爱迪生的发明经历,认识科学家勇于探索,百折不挠的精神,鼓励学生学习科学家的精神,树立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适时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认识到任何成功都离不开辛勤的耕耘。鼓励学生为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要学习科学家坚忍不拔的精神。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主动探究。5汽车的发明飞机的发明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明确内燃机的发明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一个代表性的发明,它的发明,为汽车和飞机的创制提供了条件,从而将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播放幻灯片,认识汽车的发明。展示汽车的演变图片,认识汽车的发展历程。今天,汽车已进入寻常百姓家,谁能说出你所知道的汽车品牌?在此基础上引发学生思考:汽车被发明和使用后,带来了哪些影响?引导学生全面认识汽车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教材动脑筋,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总结汽车的发明有利有弊,要合理利用科学技术。人类很早就有像鸟一样翱翔蓝天的梦想,是谁把人类的理想变成了现实?图片再现飞机的发明。认识到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形象直观。学生对此很感兴趣,能说出很多。认识汽车的大量使用,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分组辩论1900年德国人齐柏林发明了飞艇。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把人类的理想变成了现实,成为人们便利、快捷的交通工具。认识到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认识到要合理利用科技新成就,趋利避害。培养学生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的能力。认识科技革命是一柄双刃剑。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课堂小结,巩固重点指导学生设计板书,整合知识。选择好的进行展示和补充。大屏幕展示。小组讨论,设计板书,总结新课。培养动手能力和总结历史知识点的能力。拓展提高,培养能力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哪些特点?总结:科学和技术的结合,促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巨大成果;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资本主义国家;一些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培养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6第二次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为经济的发展开辟了更加广泛的途径。两次工业革命给我们哪些启示?大屏幕总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振兴经济首先要振兴科技,我国要实行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探索,努力探求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发明成果,分析其影响。从多角度分析总结。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树立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史论结合能力。工业革命带来的启迪,这是一个开放性题目,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考虑。活动探究,升华知识图表展示《1870年至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生产比重中的变化》表格,讨论“表格中的数据变化说明了什么?”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小结,特别强调补充:经过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德国后来居上,分别成为世界第一第二经济强国,英国法国则落后了。“日不落帝国”英国受到挑战,那天下还会太平吗?这就是我们下节课要解决的问题了!资本主义国家广泛运用工业革命的成果,使生产力获得迅猛发展。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和德国更多地采用新技术、新设备,起点高,发展快,后来居上。培养学生总结历史知识的能力,并为下节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作铺垫。七、板书设计: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