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生理学第一节细胞的基本功能细胞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每种细胞分布于机体的特定部位,执行特殊的功能。细胞的基本功能包括:细胞膜的物质转运、细胞的信号转导、细胞膜的生物电现象和肌细胞的收缩。二、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调节机体内各种细胞在时间和空间上有序地增殖及分化,协调它们的代谢、功能和行为,主要是通过细胞间数百种信号物质实现的。这些信号物质包括激素、神经递质和细胞因子等。根据细胞膜感受信号物质受体蛋白结构和功能特性,跨膜信号转导的路径大致分为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离子通道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和酶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三类。1.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已知有100多种配体可通过G-蛋白耦联受体实现跨膜信号转导,包括生物胺类激素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组胺、5—羟色胺,肽类激素如缓激肽、黄体生成素、甲状旁腺激素,以及气味分子和光子等。根据效应器酶以及胞内第二信使信号转导成分的不同,其主要反应途径有以下两条:(1)受体-G蛋白-Ac途径:激素为第一信使,带着内、外界环境变化的信息,作用于靶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经G-蛋白耦联,激活膜内腺苷酸环化酶(Ac),在Mg2+作用下,催化ATP转变为环磷酸腺苷(cAMP)。细胞内生成的cAMP作为第二信使,激活cAMP依赖的蛋白激酶(PKA),进而催化细胞内多种底物磷酸化,最后导致细胞发生生物效应,如细胞的分泌、肌细胞的收缩、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以及细胞内各种酶促反应等。(2)受体-G蛋白-PLC途径:胰岛素、催产素、催乳素,以及下丘脑调节肽等与膜受体结合使其活化后,经G—蛋白耦联作用,激活膜内效应器酶—一磷脂酶C(PLC),它使磷脂酰二磷酸肌醇(PIP2)分解,生成三磷酸肌醇(IP3)和二酰甘油(DG)。IP3和DG作为第二信使,在细胞内发挥信息传递作用。IP3首先与内质网外膜上的Ca2+通道结合,使内质网释放Ca2+入胞,导致胞浆内Ca2+浓度明显增加,Ca2+与细胞内钙调蛋白(CaM)结合,激活蛋白激酶,促进蛋白质磷酸化,从而调节细胞的功能活动。DG的作用主要是特异性激活蛋白激酶C(PKC)。PKC与PKA一样可使多种蛋白质或酶发生磷酸化反应,进而调节细胞的生物效应。2.离子通道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离子通道型受体蛋白本身也是离子通道。当这类受体与神经递质结合后,引起突触后膜离子通道的快速开放和离子跨膜流动,导致突触后膜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膜电位的改变,从而实现神经信号的快速跨膜转导。例如,骨骼肌终板膜上的Ach受体被神经末梢释放的Ach激活后,发生构象变化及通道的开放,引起Na+和K+的跨膜流动,造成膜两侧离子浓度和电位发生变化,进一步引发肌细胞的兴奋和收缩,从而实现Ach的信号跨膜转导。3.酶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酶耦联受体也是一种跨膜蛋白。它结合配体的结构域位于质膜的外表面,而面向胞质的结构域则具有酶活性,或能与膜内其他酶分子直接结合,调控后者的功能而完成信号转导。较重要的有酪氨酸激酶受体和鸟苷酸环化酶受体两类。酪氨酸激酶受体本身具有酪氨酸蛋白激酶(PTK)活性,当激素与受体结合后,可使位于膜内区段上的PTK激活,进而使自身肽链和膜内蛋白底物中的酪氨酸残基磷酸化,经胞内一系列信息传递的级联反应,最终导致细胞核内基因转录过程的改变以及细胞内相应的生物效应。大部分生长因子、胰岛素和一部分肽类激素都是通过该类受体进行跨膜信号转导。鸟苷酸环化酶受体与配体(心房钠尿肽)结合,将激活鸟苷酸环化酶(GC),GC使胞质内GTP环化,生成cGMP,cGMP结合并激活蛋白激酶G(PKG),PKG对底物蛋白磷酸化,从而实现信号转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