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报告云南具有丰富、世界级的特色旅游地质景观。云南地层发育齐全,沉积类型多样;岩浆活动强烈,且往往在同一地带持续活动,构成较大规模的构造岩浆带;变质岩广布,各类变质作用兼具;地壳活动性普遍较强,地质构造复杂。云南具有形成旅游地质资源的优越地质条件,旅游地质景观类型极其丰富,一直为中外地质学界所瞩目,云南省的岩溶地区,因扬子准地台和各褶皱系后期活化明显,巨厚的碳酸盐岩间夹碎屑岩层,从而形成多层岩溶化含水层组。由于断裂交错发育,地层褶皱强烈,形成众多断块和背向斜及穹窿构造,而所夹碎屑岩往往构成隔水边界,所以,一般岩溶水系统以断块型和褶皱型储水构造为主,面积局限。岩溶发育深度则常常不受排泄基准面控制,而受含隔水层分布,以及新构造运动期地壳相对升降幅度和水动力条件所制约。岩溶水一般以河谷和盆地为汇流排泄区,在这些地区常形成集中排泄点(带)和富水地段,岩溶发育相对均匀。而山地分水岭及斜坡地带多为补给径流区,岩溶发育极不均匀,地下水深埋。这些方面是云南省岩溶水文地质的共同特征。北西——南东方向斜贯全区的金沙江——哀牢山断裂带,比较清楚地划分出东西两大部分。东部主体属于扬子准地台的西缘或准地台古生代(主要是晚古生代)增生部分;西部则分属唐古拉一昌都一兰坪一思茅褶皱系和冈底斯——念青唐古拉褶皱系。据统计,全世界岩溶分布面积约为5.1×106km3,占全球总面积的10%,居住着约10亿人口。从地表以下到海拔500m的青藏高原。都有岩溶发育。我国岩溶分布面积在97万km2左右,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10,主要分布的四川、湖北、湖南、广西、贵州和云南,这里是全世界最大的且集中成片的岩溶分布区,发育有“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天下第一奇观”石林以及黄果树、马岭河、织金洞、龙宫等众多国家级岩溶旅游地质景观。同时,西南岩溶区又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岩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人口贫困、水土流失加速,岩溶旅游地质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已严重制约着本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云南是我国岩溶分布面积最广的省份之一,岩溶景观品位高、类型全,堪称“岩溶旅游资源宝库”,极具研究和开发价值。地质旅游资源是以科学考察、科普活动或地质活动为主要目的,兼顾旅游的专业性、目的性、针对性较强的地质旅游活动的旅游资源;旅游地质资源则是以休养旅游为主要目的,兼顾科普性、群众性、知识性,将地质/地学知识离于旅游活动中,提高旅游品位、旅游科普含量的旅游活动的旅游资源。针对当前旅游资源分类中存在的交义、重盛和分类标准不一致等问题,提出了以岩溶旅游资源的自然地理环境为主,兼顾其科学性、观赏性和可操作性的分类系统,将岩溶旅游地质资源分成地表岩溶旅游地质资源、地下岩溶旅游地质资源和复合型岩溶旅游地质资源三大类十六亚类。采用系列的观点,将云南省岩溶旅游资源划分为成因系列、演化系列、景观系列和等级序次系列,并从岩溶旅游地质资撅的景带、景区、景群、景点、景象五个等级划分了云南省岩溶旅游资源的娜级序次系列。根据碳酸盐岩分布和发育的墓本情况和区城构造演化规律,将云南岩溶地貌分为淇西北摺断带高山一中山峡谷;演东北拗摺带中山峡谷;演中一演东台背斜台褶带山原盆地:演东南摺皱带中山峰从盆地和演西摺断带中山宽谷盆地5种类型。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三个地区的三类岩溶旅游地质资源一滨西北岩溶泉华、演中洞穴资源、演东南峰丛(林)的资源类型、特点、分布规律及成景地质作用进行了研究,并对演西北的下给温泉、白水台、天生桥:淇中的祭白龙洞;滇东南的罗平钟山作了个案分析。据目前所知,除德钦,维西等地时代尚难确定的变质岩系外,火山喷发作用自泥盆纪中、晚期始,石炭——二叠纪至中——晚三叠世最盛,侏罗——白垩纪——第三纪为停歇期,第四纪局部有所活动(普洱)。从地域上看,仍以澜沧江断裂带东侧和金沙江一哀牢山断裂带西侧火山活动强烈,但中部如普洱——勐腊一带的二叠系和三叠系中亦有火山岩夹层。从岩石类型看,华力西早期以沉凝灰岩、凝灰质砂岩及火山碎屑岩为主,中一晚期和印支期以熔岩为主。其中,华力西期火山岩一般为海相环境的喷发产物,富钠,属细碧岩——角斑岩类之中基——中酸性火山岩,岩石化学成分显示属亚碱性——钙碱性岩系;印支期火山岩以酸性岩(流纹岩、流纹质火山碎屑岩、英安岩等)主,德钦——景洪一线上部中基性火山岩(玄武岩、安山岩等)比较发育,一般为陆相或海陆交替环境下的裂隙型喷发,高钾而低钠,属亚碱性系列。但也有部分地区(维西、景东——景谷)出现富钠质的细碧岩、角斑岩、石英角斑岩类。基性——超基性岩成带呈群分布。西带(澜沧江带)自北而南有吉岔、半坡、和景洪附近的岩体(群),均属基性岩、铁质超基性岩类(m/f值均6),二者常紧密相伴产出。吉岔岩体主体为辉长岩,局部有斜长岩、闪长岩;超基性岩为后期侵入的小岩株,集中分布于主岩体之北部,其岩石包括纯橄榄岩、单辉(二辉)辉橄岩、单辉(二辉)辉石岩等。半坡岩体主体仍为辉长岩,超基性岩作为晚期岩体侵入于辉长岩中,构成环状。据研究,辉长岩显层带构造(假层理),辉长岩和超基性岩(单辉辉橄岩、单辉岩)均具堆晶结构。景洪南的南联山岩体,呈岩床状,具垂直分带(下部为橄榄岩,上部为辉长岩)。此外,尚有较多的基性脉岩——辉绿岩、辉绿玢岩等。以上各岩体侵入围岩的最高层位为三叠系,时代属印支——燕山早期。东带之金沙江岩带(北带)和哀牢山岩带(南带)除零散分布的基性岩脉(辉绿岩、辉绿玢岩等)外,重要的是大小不等的数百个镁质超基性岩体,它们均呈与断裂构造同方向排布和延伸的透镜状、长条状、单斜层状产出’,与围岩产状多近一致,并呈构造侵位(冷侵位)关系。北带自羊拉——维西,有分别集中于德钦——雪龙山断裂和金沙江断裂之势;南带亦主要沿九甲断裂、哀牢山断裂和其东深变质岩内的断裂带分布。此外,还有如下共同特征:各超基性岩体一般不与基性岩相伴;岩石均属橄榄岩——辉石岩及其间的过渡类型,辉石以斜方辉石为主;具有高的镁铁比值(m/f值皆在6.5以上);富含铬尖晶石,并可形成铬铁矿体;岩石普遍蛇纹石化,部分已全蚀变为蛇纹岩,并可形成石棉矿;稀土配分曲线,北带一般为平坦的球粒陨石型,南带比较复杂,有的略贫轻稀土(如墨江金厂),有的则有较大程度的分馏(如新平帽盒山)。南带超基性岩已有较多的同位素年龄(钐钕、铷锶等)资料,年龄值达625+63——1030.3Ma,均远老于其围岩(哀牢山浅变质带,见后述)的时代。基于上述,可以认为这一超基性岩带实属一老的、经过破坏了的蛇绿岩套,蛇绿岩套的各类岩石,可分别见于不同地区,以残片出现,因而显得零乱。中酸性侵入岩仍然遵循分别集中于东西两侧断裂带的分布规律。金沙江带北部加仁、德钦等岩体,早期(印支期或晚华力西——印支期)以花岗闪长岩为主,次为石英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等,晚期(燕山期)则为偏酸性的花岗岩、钾长花岗岩,岩石有较宽的成分演化范围、可能主要属于I型花岗岩类;以南的鲁甸岩体,紧靠金沙江断裂西侧,侵入于中、上三叠统,又为上三叠统中上部地层沉积覆盖,岩石以二长花岗岩为主,边部多为花岗闪长岩,岩石化学特征显示为S型花岗岩。南部澜沧江带,早期(印支期)为石英闪长岩、闪长岩类,较偏基性,岩石化学显示以1型花岗岩为主;晚期(燕山期),则为二长花岗岩、花岗斑岩的小岩株。哀牢山——绿春一带,墨江以北紧靠哀牢山断裂的各岩体均呈狭长状,为中粗粒似斑状钾长花岗岩,岩石普遍具糜棱岩化。有234+9Ma等同位素测年资料,为印支期产物。绿春一带岩体,目前资料不多,暂时均归入印支期(或晚华力西——印支期),初步认识是:早期以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为主,晚期为二长——正长花岗岩类,均与志留系碎屑岩呈侵入接触,具有明显的角岩化蚀变带。此外,本区内主要沿金沙江断裂带,尚有较多喜马拉雅期的浅成(酸——碱性)斑岩类分布.滇西北岩溶景观成景岩组多为含杂质的或变质的碳酸盐岩,气候寒冷,但现代构造运动强烈,局部地区水动力条件优越,所以,总体上,区域构造运动是决定淇西北岩溶景观及其环境演化的主要因索.如地壳抬升使白水台地下水位降低,泉华砂化、风化,断裂构造使局部地区的地下水改道,致使景观先后两期的发育形态和方向不同。对商寒岩溶的生物成因机理前人做过不少研究,但一直没有定论,本文分析了C氏三态转化的地球化学机理,结合演西北泉华的特点,提出了生物作用有利于热泉型泉华的生长而不利于冷泉型泉华的形成的新认识.岩溶洞穴是云南最常见的旅游景观,也是较脆弱的岩溶景观之一,对于洞穴景观的开发与保护,不但要了解其成因特征,还要弄清其发育和演化规律。本文以滨中洞穴群为例,对发育于不同时期的洞穴形态特征、成景地质作用作了较深入的研究,以祭白龙洞为例说明洞穴演化的影响因紊.演中洞穴群按其出露的海拔高程分成三种类型,也即代表三个时代,早期洞穴短小,近垂直延伸,分布于溶丘顶部,其成因与岩石类型有关;中期洞穴近水平延伸,长200一400米,洞穴沉积物景观丰富,其成因与区域构造密切相关;晚期洞穴多水洞,洞道长,线条流畅,是正在发育中的洞穴,主要受地下水运动方向的影响。滇东南地区,紧靠扬子地台东南缘的罗平——开远地带和南部的个旧——文山——富宁地区,基本上继承了晚古生代以来的地台特点,属稳定型的滨海——浅海相陆源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与滇东地区大同小异,但三叠系发育齐全,其间无间断缺失;中三叠世晚期——晚三叠世早期,个旧——文山一带为锰沉积区,常夹锰矿层、含锰碳酸盐岩或含锰碎屑岩。上述地区之间的南盘江、丘北、广南一带,三叠系相变为活动型的浊积岩,以巨厚的砂、页岩复理石建造为特点,自下而上由下三叠统罗楼组、龙丈组,中三叠统板纳组、兰木组及上三叠统平寨组组成,从而构成印支期的右江再生地槽的西延部分西部地区金沙江——哀牢山断裂以西,以往曾统称“滇西地槽”或滇西地槽区,表明其总体为地壳活动带。经研究,由位于中部的近南北向延伸的澜沧江断裂所分隔的东西两侧,地质特点有显著差别。其东的兰坪——思茅地区,隶属唐古拉——昌都——兰坪——思茅褶皱系,是吉特提斯地槽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印支期以后又发展为地堑型坳陷盆地;其西,属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褶皱系,据近年在晚石炭世地层中所发现的以Eurydesma--Stepanoviella为代表的冷水动物群,被证实为冈瓦纳大陆的北缘部分。澜沧江断裂东侧,南段晚古生代地槽型火山——碎屑岩夹碳酸盐岩普遍经受了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但变质轻微,仅达低绿片岩相。北段,侏罗——白垩系地层卷入变质,有典型的热变质矿物——红柱石、堇青石,以及斑点构造,显示其为低压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产物,变质程度以低绿片岩相为主,变质时期当属晚燕山——喜马拉雅期。此变质岩带在构造上表现为一系列向东倾斜的叠瓦状冲断体系。西部变质岩区,主体部分为高黎贡山变质带和独龙江——梁河变质带。高黎贡山变质带,即高黎贡山群分布区。此变质岩群一般认为其变质原岩属地槽型碎屑岩——火山岩系,但不排除其中可能存在变质深成岩类。变质岩石为片麻岩、变粒岩、片岩等,偶有大理岩透镜状岩片。典型变质矿物主要为柘榴石,红柱石、堇青石亦有发现。变质强度由西向东略显增高,由高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变质类型为低压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后期混合岩化及韧性剪切变形强烈,糜棱岩带分布普遍。变质带东侧,有轻微变质的上寒武统;南部则有轻变质的震旦系——中、下寒武统公养河群。虽均呈断层接触,但可证明变质岩系时代应属中——晚元古代。盈江地区混合岩中获有806.3lMa(Rb—Sr)年龄值,另有Sm—Nd模式年龄980Ma的资糊说明其主变质时期为晋宁期。但需强调指出是,呈条带状出露于高黎贡山主峰的变质岩系和呈面状分布于盈江——陇川地区的变质岩系,可能并非相同时代和相同变质作府的产物,对此,尚待深入研究。独龙江——粱河变质带,即以勐洪群为主体的古生代地层分布区。变质程度低,仅达低绿片岩相;变质岩石多为板岩、变质砂(砂砾)岩;变质矿物主要为绢云母。属于低温区域动力变质作用产物,主变质时期可能与其外围分布的晚华力西——印支期花岗岩一致,但后期(燕山期——喜马拉雅早期)因花岗岩大规模侵入活动而引起的热接触变质叠加明显,常造成广泛分布的角岩化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