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拔罐的误区说拔罐误区•“拔罐会伤阳气”,•“拔罐不能经常拔,拔多了会伤人,致气虚”,•“拔罐只祛湿”------更正的现实意义和重要性•这一误区或错误观点很普遍。是因了解或知道拔罐真知和本原的太少,有必要转变。•养生保健重要性决定了拔罐使用的普遍性。需要普及。•医务工作者都须明了拔罐的实质,不能陷入这种误区,不能信口开河、断章取义误导患者。•有责任和义务把科学知识传播给患者。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拔罐技术离不开中医的基础理论指导,尤其是经络学说理论的指导。•拔罐法(或拔罐学)是中医治疗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概念是指用排除罐、筒或杯内空气以产生负压,使其吸附于体表的方法。现代医学认识•现代医学认为,•1.拔罐时在罐内形成负压,作用于皮肤,皮肤产生分压差,使局部毛细血管充血,甚至破裂,红细胞破裂,表皮瘀血,出现自体溶血现象,随后产生类组织胺类等物质,随体液周流全身,刺激各个器官或组织,使血管扩张、白细胞渗出,T、B淋巴细胞活化,多种抗体和淋巴因子释放,增强其功能活动,提高机体免疫力;•2.同时,产生的机械刺激,通过皮肤、血管感受器的反射途径传导至中枢神经系统,平衡调节兴奋与抑制过程,加强对各部分的调节和管理控制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新陈代谢,改善局部组织营养,使细胞吞噬功能增强,调节内脏功能,恢复身体正常机能,达到康复痊愈之目的。•3.特别是拔出大水泡后,研究者已证实在渗液的再吸收过程中,可明显地增强人体的免疫能力。十二经脉与十二皮部的关系•1.在二千多年前,《素问·皮部论》:“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十二皮部的划分以十二经脉循行分布为依据,即十二经脉都各有分支别络,这些络脉浮行于体表皮肤部位,各有一定的分布区域,即为十二经皮部。•2.“皮者脉之部也,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府藏也”。指出外邪经皮--络—经—腑—脏,是疾病传变的次序。•3.十二皮部依赖十二经脉及其络脉运行的气血所濡养;十二皮部保护着十二经脉及其络脉,保护着整个躯体深部各种器官和脏腑,并随时把来自体外环境的各种信息传递给体内,针对外界变化实行自身调节和适应功能,起着卫外护内的作用。十二经脉与十二皮部的关系•4.十二经脉之气行于皮部,十二皮部构成十二经脉的反应区,脏腑经气的病变可在其相应的皮部反映出来,因此可以通过观察在体表皮部表现的病理变化,查知疾病所在部位和性质,对脏腑的状况有着重要的诊断意义。•5.再则,十二皮部在诊断和治疗上,上下同法,手足相通,即手足皆有同名之阴阳经脉互相联络、互通信息,合为六经皮部,各有专名。•正如杨上善所说:“阳明三脉有手有足,手则为上,足则为下。又手阳明在手为下,在头为上;足阳明在头为上,在足为下,诊色、行针皆同法也”。•6.六经皮部理论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依据,包括针灸、拔罐在内的各种外治法都离不开皮部理论的指导。所以,拔罐法具有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作用。拔罐诊断•1.从色泽来看,受风寒时患部往往罐斑色深;局部瘀斑或血泡色淡为虚;色淡白多为气虚、脾虚或血虚;色深伴局部发热者为热毒炽盛或阴虚火旺;色深但局部不发热者多为瘀血、寒凝、阳虚、气虚;内脏有病变的在特定的经穴上罐斑色往往深于其他部位。•2.从拔后表现的情态上看,局部出现水泡、水肿、潮湿者为湿气盛;水泡色清为寒湿盛,色黄为湿热盛;局部微痒或出现皮纹者为受风;罐中气暧为湿热重;罐中无温热感但有水珠为寒湿重。•3.从走罐时看,皮下有结节,多为筋结。闪罐后恢复缓慢者易患中风、胸痹。•4.从刺络拔罐放血时看,观察血液等分泌物,血色深红为热,乌红为瘀,青紫为里寒,色淡黄红色为风湿痹证;观察血流的动态,清淡难凝为血虚,沉凝易结为气虚血瘀,流动缓慢为气血两虚,流动急促为热盛;血中含脓为外伤感染或湿毒相搏;透明水液为水肿;粘性白液为疳积;拔罐治疗作用•1.拔罐法可吸出位于体表的风、寒、湿、热、毒、瘀等有害物质,又可通过皮部作用于体内,具有调脏腑、和营卫、行气血、通经络等功能。•2.不同罐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不同的经络穴位选择、罐法或是不同的配伍方法,又分别有温经散寒、行气活血、舒筋通络、温阳固气、祛风除湿、清热泻火等不同功效。•3.在临床中应根据辨证施治原则,选择合适的罐具、罐法、经穴、经穴配伍等治疗方法。如风邪为主的疾患,多选用闪罐法;寒邪为主的疾患,多选用留罐法;气血瘀滞、脏腑病证者,多用循经走罐法,尤其是在背腰部、腹部及四肢肌肉丰厚处,适用于俞穴、募穴及四肢肌肉丰厚处的穴位。走罐•走罐操作大致有三:•1。轻吸快推,适用于外感、皮痹等证,外感可每三小时一次,末梢神经炎可每日施术一至二次;•2。重吸快推,适用于某些经脉、脏腑功能失调的疾患,如高血压、心悸、胃肠功能紊乱等,一般每日施术一次,一疗程7~10次;•3。重吸缓推,适用于沉寒痼冷、积聚、经脉气血阻滞、筋脉失于荣养等疾患,如寒湿久痢、坐骨神经痛、痛风、肌肉萎缩等证,一般每日施术一次,一疗程7~10次;走罐法操作的关键在于当罐具吸拔住之后立即进行推拉或旋转移动,不能先试探是否拔住。拔罐补泻原则•实证多选泻法(密排法、吸拔力大、吸气拔罐呼气取罐、逆经走罐等为泻法)。•虚证多选补法(疏排法、吸拔力小、呼气拔罐吸气取罐、顺经走罐等为补法),病变范围较小或压痛为一点时可用单罐法,病变范围广泛、病情复杂用多罐法。与其它方法联合治疗•配合其它方法治疗:•如梅花针重叩或三棱针点刺后加拔罐,多用于实证和热证(中风、昏迷、中暑、急惊风、高热、头痛、咽喉肿痛、目赤肿痛、急性腰扭伤、麦粒肿、疖肿、丹毒等);•配合铍针割治多用于痈疽、疖肿、热毒壅盛;•配合火针多用于痈疽疖肿、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等证;•配合指针、磁堤针多用于小儿及畏惧针刺者;•配合电针可用于一些顽固性疾病如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偏瘫等证。•寒证可选灸罐法、红外线罐法;•高热无汗多选水罐法;•痈疽、溃疡及面部拔罐应选面垫罐法;•寻找隐而不见的反应点时,先行走罐法,使之反映出再用挑治法,对于气管炎、哮喘、慢性肾炎、慢性肠炎、高血压、肺炎、盆腔炎、顽固性鼻衄等有良好疗效。拔罐时的注意事项及禁忌证:•一般注意事项,如在室内须保持温暖,避开风口,防止受凉等。•拔罐以肌肉丰满、皮下组织丰富及毛发较少的部位为宜。•血管浅显处、心搏处、皮肤细嫩处、疤痕处、耳、鼻、眼、乳头、口唇、前后阴、骨突处、皮肤松弛有较大皱纹处一般不宜拔罐。•前一次拔罐部位罐斑未消退,不宜再在原处拔罐。•初次治疗、皮肤薄嫩或体弱、年老、易紧张者,采取卧位,拔罐不宜过多或过紧,或用小罐,或用疏排法。•拔罐时,要求患者不能随便移动体位,以免罐具脱落;多罐时不能太密集,以免皮肤牵扯过紧而产生疼痛或互挤脱落。留罐时注意事项•随时注意观察患者面部表情、反应与感受,注意罐口局部或全身反应情况。•患者感觉拔罐部位发热、发紧、发酸、凉气外出、温暖舒适、思眠入睡为正常得气现象。•若感觉太紧、太痛可予减压自觉能承受为基准,仍未减轻或有灼热感,应及时取下重拔;•拔后无感觉为吸拔力不够,应重拔;•拔时出现头晕、气紧、恶心、面色苍白、虚汗、四肢发冷、脉细数等为晕罐,及时取罐平卧休息,一般很快恢复,如还未缓解,应予以点按或针刺人中、合谷、中冲、百会、内关、涌泉等方法急救。七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晕厥针人中,•疼痛取阿是,心胸内关谋。回阳九针歌•哑门劳宫三阴交,涌泉太溪中脘接,•环跳三里合谷并,此是回阳九针穴。•——回阳救急拔罐的基本要求•拔罐的基本原则即中医基本治则:审症求因,辩证施治。•基本要求是稳、准、快,吸拔力的大小与扣罐的时机和速度、罐具的大小和深度、罐内的温度等有关。•在火力或水煮、水蒸气排气法拔罐时,罐内温度高时扣罐、扣罐速度快、罐具深而大,则吸拔力大;反之则小。具体应根据需要而定,须灵活掌握。基本要求•病情重、病灶深及疼痛性疾患,拔罐时间相对较长;•病情轻、病灶浅及麻痹性疾患,拔罐时间宜短。•拔罐部位肌肉丰厚,时间可稍长;拔罐部位薄,时间宜短。•气候寒冷,时间酌情延长;天气热时拔罐宜短。血管浅显处拔罐宜短。(留罐时间)拔罐后注意事项•注意:若罐口处出现烫伤、烙伤为事故。•但是对于拔罐所产生的水泡或血泡应具体分析,非治疗需要时吸拔过久为事故,而治疗需要时拔出水泡或血泡为发泡法时则不属于事故,皮肤过敏或水肿患者易出现水泡应事先交代清楚。•小水泡一般不作处理,任其自然吸收,只仅防止擦破;治疗需要的水泡应注意保护,由其自然吸收,在自然吸收过程中对增强免疫功能有很大临床意义;非治疗需要的水泡可消毒后刺穿放出水液,无菌敷料敷盖。禁忌•凡中度或重度心脏病、•全身性水肿、•有出血倾向、白血病、•高热、•全身剧烈抽搐或痉挛、•高度神经质、•活动性肺结核、•妇女经期、•皮肤失去弹性、极度衰弱、•醉酒、过度疲劳、过饥过饱或过渴、•全身性皮肤病、•静脉曲张处、•癌肿处、•皮肤破损处、•皮肤高度过敏、•疝气、外伤骨折处及孕妇腰骶部、腹部或敏感穴位等,均禁用。治疗间隔时间•治疗的间隔时间:主要根据病情决定。•慢性病或病情缓和者,一般隔日一次,或隔二日或三至五日一次。•病情急者,一般每日一次,如急性胃肠炎、感冒等病,也可1日2~3次。•一般一疗程为12次,若不愈,休息5~7日再继续治疗。•若拔罐后患者感觉疲劳,应休息几日后再拔。拔罐法的取穴原则:•根据中医理论、针灸疗法原则择穴:•根据常用配穴法取穴。局部取穴,循经取穴,左右取穴,上下取穴,交叉取穴,对症取穴等。十四经腧穴的分部规律:•头面部颈项部的腧穴,除个别能治全身性疾病或四肢疾患外,绝大多数均治局部病证;•胸腹部腧穴,大多可治脏腑及急性疾患;•背腰部腧穴,除少数能治下肢病外,大多可治局部病证、脏腑和慢性疾病;•四肢部肘膝以上的腧穴,以治局部病证为主;肘膝以下至腕踝部的腧穴,除治局部病证外,还可治脏腑疾病;•腕踝以下的腧穴,除治局部病证以外,还能治头面、五官病证,及发热、神志病等全身性疾患。四肢部腧穴分经主治表本经主治特点二经相同主治三经相同主治手太阴肺经肺/喉病胸部病手厥阴心包经心/胃病神志病胸部病手少阴心经心病神志病胸部病手阳明大肠经前头/鼻/口/齿病眼病/咽喉病/热病手少阳三焦经侧头/胁肋病耳病眼病/咽喉病/热病手太阳小肠经后头/肩胛病耳病眼病/咽喉病/热病足太阴脾经脾胃病前阴病/妇科病足厥阴肝经肝病前阴病/妇科病足少阴肾经肾病/肺病/咽喉病前阴病/妇科病足阳明胃经前头/口/齿/咽喉/胃肠病神志病/热病足少阳胆经侧头/耳病/胁肋病眼病神志病/热病足太阳膀胱经后头/背腰病/脏腑病眼病神志病/热病躯干腧穴分部主治表分部主治胸/上背(T1~7)肺/心上腹/下背(T8~L1)肝/胆/脾/胃下腹/腰骶(L2~S4)胃/肠/膀胱/生殖器官任督二脉腧穴主治表经名本经主治特点二经相同主治任脉回阳/固脱,有强壮作用神志病/脏腑病/妇科病督脉主治中风/昏迷/热病/头面病神志病/脏腑病/妇科病拔罐法的取穴原则:•根据特定穴的作用取穴。有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特定穴等之分。特定穴有五输穴、原穴、络穴、郄穴、八脉交会穴、下合穴、募穴、俞穴、交会穴、八会穴等。•(1)五输穴:十二经在肘膝以下各有五个重要经穴,分别名为井、荥、输(俞)、经、合,统称为。•上井穴用于治疗神志昏迷;荥穴用于热病;输穴用于关节痛;经穴用于治疗喘咳;合穴用于治疗六腑病证。据五输穴的五行属性,按子午流注规律取穴可提高疗效。五输穴经脉井荥输经合手太阴肺经少商鱼际太渊经渠尺泽手阳明大肠经商阳二间三间阳溪曲池手厥阴心包经中冲劳宫大陵间使曲泽手少阳三焦经关冲液门中渚支沟天井手少阴心经少冲少府神门灵道少海手太阳小肠经少泽前谷后溪阳谷小海足太阴脾经隐白大都太白商丘阴陵泉足阳明胃经厉兑内庭陷谷解溪足三里足厥阴肝经大敦行间太冲中封曲泉足少阳胆经足窍阴侠溪足临泣阳辅阳陵泉足少阴肾经涌泉然谷太溪复溜阴谷足太阳膀胱经至阴足通骨束骨昆仑委中拔罐法的取穴原则:•(2)原穴: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重要经穴,即原穴。•是脏腑原气所留止之处,脏腑发生病变时,往往会相应的反映到原穴上来,正如《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