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交流与建设和谐边疆研究云南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与越南、老挝两国接壤,是一个多民族、多跨境民族聚居地区。这里有着丰富的民族特色文化。其中跨境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边疆各跨境民族间本土共有文化,也是边疆地区跨境文化交流的一部分。通过跨境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交流,促进边疆的建设,进一步增进边疆地区各民族间的关系,从而为边疆地区人民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生活环境。本文从边疆多民族聚居区着笔,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专家访谈、个案研究法等,从跨境民族、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跨境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交流的现状(以第二届“中老越三国丢包狂欢节”为具体案例)、跨境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交流的特征等方面研究了跨境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交流对建设和谐边疆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促进了边疆的和谐建设;扩大与邻国的对话空间;提升了边疆地区的政治软实力(增强了各民族间的凝聚力、弘扬了民族传统文化、促进了旅游资源的开发、使民族关系亲和化、提升了民族地区民众的审美意识、培养人们竞争、团结、协作的社会意识)促进了各民族间的民族文化认同;促进了边疆地区的文化建设,为和谐边疆凝聚精神动力;创造了和谐的边疆政治环境,为和谐边疆创造基础条件;推进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为建设和谐边疆提供源动力;促进了边疆各国各民族间的和谐,为构建和谐边疆夯实社会基础,提出了跨境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交流促进了边疆的和谐,并成为了建设和谐边疆的一种有效途径。跨境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交流为边疆地区人民的生活带来了精神文化大餐,但从长远的角度看,跨境民族传统体育要健康发展就必须注重跨境民族传统体育人才的培养、建立科学系统的跨境民族传统体育训练部门,使跨境民族传统体育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充分的挖掘与利用跨境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从而推动边疆的和谐建设,为边疆地区人民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社会生活方式,通过文化交流推进了中国西南地区与邻国间的关系,同时使各民族间更加团结,和谐共处、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共建和谐社会。关键词:跨境民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谐边疆II1引言1.1跨境民族的概念及形成1.1.1“跨境民族”的概念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作为人们共同体的民族形成过程与人类社会的国家发展过程的相互交错和重叠,造成了国家的疆界与民族分布地域的普遍不一致。在当今世界上,同一民族生活在若干个国家,一个国家包括若干民族的现象相当普遍。正如恩格斯所言:“没有一条国家的分界线是与民族的自然分界线相吻合的”。这种国家疆域与民族分布地域的交错重叠,使民族与国家的形式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即一个国家一种民族、一个国家多种民族和一个民族多个国家,而后两种形式更为普遍,而且往往存在于同一区域,即相当一部分民族的传统居住地域被国家政治疆界所分割,成为跨国界而居的民族。伴随现代国家建立的全过程,大规模的民族迁徙时有发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各民族的流动性也在不断加大。这些因素都在加剧着同一民族跨国界而居的现象。1982年范宏贵教授在其论文《我国壮族与越南岱族、依族的古今关系》一文中明确提出了“跨境民族”这一概念。此后“跨境民族”这一概念在我国学术界得到了较大范围的使用。主要文章有范宏贵的《中越两国跨境民族》,姜永兴的《我国南方的跨境民族研究》等。随后,各种以“跨境民族”为题的论文频频见诸于国内各种期刊,如胡起望的《跨境民族探索》,黄惠焜的《跨界民族研究论》等。在论著方面,1988年申旭、刘稚合作出版的《中国西南与东南亚跨境民族》,1998年出版了由赵廷光主编的《中国跨界民族问题研究》、《云南跨境民族研究》等。20世纪80年代中期,云南省还成立了由政府官员和学者联合组成的“云南跨境民族社会经济发展对比研究课题组。”1994年中央民族大学又将1986年设置的“跨界民族”研究专业改名为“跨境民族”研究①。对跨境民族这一概念有很多的争论,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而跨境民族又与“跨界民族”、“跨国民族”、“跨国界民族”等诸多概念的内涵既有一致性的地方,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使用起来较为模糊。而我认为主要依研究者的侧重点来选择不同概念。有学者认为“跨境民族是指地域相邻,属世居或规模迁徙形成,一般在边界线两侧或附近地区,在族源、语言、文化特征等方面有相同或相近的认同感,而在国家归①王清华,彭朝荣.“跨国界民族”概念与内涵的界定[J].云南社会科学,2008,(4):19-21.2属上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政治认同要求,被现有政治地理(领土)边界线所分割,分属于不同国家政治实体的同一文化民族或族群。①”也有学者认为“跨境民族”是指居住在本国和邻国的同一民族,他们最早居住在同一地区,以后由于迁徙和国界变动等原因分别居住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但目前主要分布区域仍然相连或相邻,且语言和文化基本相同者,可称为“跨境民族”。②也有学者认为跨境民族是指一切因政治疆界与民族分布不相吻合跨国界居住的民族。它是各民族集团之间的自然地理界限日渐模糊和国家间的政治界限日益分明这两种相反趋势交互作用的结果,简而言之是国家分隔力的产物③。也有学者认为:“跨境民族一般是指具有共同族源,此后由于迁徙和国界的变动等原因分别居住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邻国家的同一民族或群体,他们的语言和文化基本相同。在长期的历史交往过程中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在这些民族或族群内部都有较为通行的自称,但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则往往又有不同的他称”④。我认为跨境民族的概念以胡起望教授的观点最为确切。所谓跨境民族就是分别长期居住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却又保留着本民族固有的文化,有着民族认同感的同一民族。这些民族长期分居在不同国家,受当地本土主体民族或其他民族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有了不同的变化,但是在他们传统文化的底层,却与原来的民族传统文化保持着一致。彼此有着同一民族的认同感。例如汉民族是世界上人数最多的跨境民族,他不仅在中国周边的各国居住。而在美洲和欧洲的大城市中也形成了自己小聚居区(在世界各国具有较大规模的唐人街共有59个,其中美国就占12个,如华盛顿、旧金山、芝加哥、纽约等地的唐人街就是汉民族在海外的一个集中居住区)。所谓对华侨的研究,对海外客家人的研究等等,实际上这都是对跨境民族的汉民族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⑤。从更细的角度来看跨境民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跨境民族,就是同一民族分居在不同国家,他们的民族称法、生活习俗、语言文字等基本上保持着密切联系,世界上有很多跨境民族都属于这一类。广义的跨境民族指在迁出数百年或更长时期以后,迁出的部分在当地有了一定的发展变化,他们或者受当地主体民族影响,或者在发展中与原来的部分在某些方面产生了差异,在语言的词汇、语音、语法、以至于习俗、服饰、直至民族名称等方面,①周建新.中越中老跨国民族及其族群关系[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96-98.②何跃.非传统安全视角下的云南跨界民族问题[J].云南民族大学学学报(哲社版),2006(5):57-58.③云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课题组.云南跨境民族问题与国家安全研究[J].云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4).④和少英,李闯.桥头堡建设与云南跨境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J].云南民族在学学报,2011,28(5):221-222.⑤胡起望.跨境民族探讨[J].中南民族学院报,1994(4).3都带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只是他们存在着同一民族起源,互相认同的民族意识。广义的跨境民族与狭义的跨境民族,只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跨境民族的涵义而做的一种解释,而“跨境民族”研究是以“跨境民族”与毗邻或相近国家的政治、经济、外交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为主要目的,比如中国与缅甸提倡的绿色替代毒品工程即为“跨境民族”研究的一个典型,因此“跨境民族”侧重于这类群体在现实生活中的联系性及同一民族的认同感,即侧重于其社会文化属性。1.1.2跨境民族的形成跨境民族的形成,一般认为有两类:一是自然而然地形成跨境民族。这类跨境民族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某些民族在现代民族国家边界勘定前就活动于多个国家境内,如西北边疆的哈萨克族;二是非自然形成的,这些跨境民族或者是因为战争、谋求生存发展等因素导致的迁徙而分布于不同国家境内,如东南边陲的彝族。或者是如同蒙古族那样受外国势力干预而分布于不同国家境内。就居住在云南边界的跨境民族而言,主要是以下原因形成:一是由外向内迁入的跨境民族,如景颇族主要聚居于缅甸东北部克钦邦、毗邻印度的阿鲁纳怡尔邦和川口兰以及云南西南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二是由内向外迁徙的跨境民族,如哈尼族,在我国境内主要分布在云南元江与澜沧江之间,境外主要聚居在越南、老挝北部边境①。我国跨境民族成分多、人口数量大、分布地域广。因此,边疆地区和跨境民族的发展对于社会安定和国家间正常交往有着特殊的意义。从目前国际国内环境来看,我国诸多跨境民族的存在,因其处在对外交流前沿,总体上能够有力地维护国家稳定,创造和平环境,但是也潜伏着诸如民族分裂与独立,或是并入其它主权国家等不稳定因素。为此,通过加强文化交流与互动,使分布在不同国家的各跨境民族内部和各跨境民族间增进了解,以文化作为沟通桥梁和联系纽带,自觉地维护和平环境,制约那些破坏稳定的行为。并通过跨境民族文化的交流从而推动边疆和谐发展,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前提下以跨境传统体育文化交流为先导,促进边疆地区各族人民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社会生活方式、推进中国西南地区与邻国间的关系。1.2选题依据首先,2011年10月中央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①黄惠娓.跨境民族研究[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7(1):24-25.4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这一决定为云南边疆民族体育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南部。因李仙江、曼老江、勐野江三江环绕故名江城。有“一眼望三国”的区位条件。其辖5乡2镇50个村(社区)民委员会52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2.1万人。与老挝、越南直接接壤的有4个乡(镇)。沿国境一线有10个村委会51个村民小组。东与红河州绿春县为邻,东南与越南接壤,南与老挝交界(国境线长183公里,中越段67公里,中老段116公里),也是云南省唯一与两个国家接壤的县。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县,25个民族中24个是少数民族。其中哈尼族、彝族、傣族、瑶族、拉祜族是世居民族。跨境民族有:哈尼族、彝族、傣族、拉祜族、瑶族、汉族、布良族、苗族、壮族、克木族等。云南以跨境民族居多,跨境民族问题也是云南省边疆民族工作中必须高度重视并进行深入研究的问题。在2011年5月6日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五大战略目标,其中之一就是要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的示范区”①。建设稳定繁荣边疆,大力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事业,促进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也是建设和谐边疆的一个重要举措。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把建设民族文化强省与建设桥头堡结合起来,加强对周边国家的传播,全面推进文化开放合作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财政预算和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为全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保障。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通过跨境民族传统体育的交流,促进边疆地区各族人民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社会生活方式,对于促进中国西南地区与邻国间的关系,使各民族间相互团结、和谐共处、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共建美好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其次,体育作为人类共同创造的一种特殊社会文化活动之一,它对减少与化解各种矛盾、消除潜在的冲突、对抗不和谐因素等起到安全阀的作用。尤其在云南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发挥的作用更为宽泛②。由于体育产业所涉及的领域既广泛又复杂,既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又是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传播者。因此,体育的优劣已成为影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稳定和谐的一个不可忽视因素。体育交流已成为建设和谐边疆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新途径,并为社会和谐发展创造出了良好的交流环境,同时也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体育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