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与传媒大众文艺以《咏乐汇》为例谈我国电视谈话节目中的创新特色文劲松(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610000)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电视产业经济的高速发展,新老媒体的演进与整合,以及西方先进电视理念与本土特色节目的糅合,中国电视谈话节目也表现出开放姿态,涌现出一批新颖的电视谈话节目。其中2008年开播的《咏乐汇》无疑是这批新节目中炙手可热的、最具代表性的节目。关键词:电视谈话节目;咏乐汇;创新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和论证,2008年央视二套全新改版,于11月1日推出其精心策划和包装的电视谈话节目《咏乐汇》。定位为电视谈话,仍然以闲谈为主,但节目内容充分展现出创作人员的匠心独运。整档节目在演播室内录制,《咏乐汇》把演播室模拟成一座豪华的西式餐厅。节目在色彩包装上则突出深蓝色,使整个现场豪华大气而又契合节目主题,有利于营造稳定和谐的谈话场。在这个餐厅里有男服务生,有厨师,主持人李咏扮演餐厅老板,而嘉宾俨然是客人。特别有意思的是,在《咏乐汇》中,主持人为嘉宾提供菜肴茶点。如《咏乐汇》曾经给张朝阳上了一道肉夹馍,给成龙上烧饼做“开胃菜”,给刘晓庆上榨菜炒肉丝。这些菜肴往往在节目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或对嘉宾的人生具有重要意义。换句话说,这些菜肴茶点更像是一个象征,一个隐喻。不一定好吃,不一定名贵,但一定是最有意义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又是对嘉宾弥足珍贵的。《咏乐汇》就是在主持人请朋友(即嘉宾)吃饭的形式下,以嘉宾经营人生的智慧为主线,选择嘉宾、人生中最典型的故事,这些故事既要在嘉宾人生中具有转折性意义,同时要能最有效的折射出嘉宾在人生抉择中所体现的价值观和经营智慧。中国传媒大学电视文化研究所所长徐舫州教授在《电视节目类型学》中指出了电视谈话节目的五个构成要素,即主持人要素、嘉宾要素、观众要素、话题要素和X+Y+Z要素。电视学者麦克卢汉曾提出“媒介即人的延伸”的经典推论。演播室里的人与物等各要素,通过一定的组合搭配形成了“传播场”,而电视观众则通过电视手段得到终端的效果感受。因此,我们接下来就将从电视谈话节目这几大元素入手,着手分析《咏乐汇》的创新特色。一、主持人电视谈话节目归根到底要整合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因此,在这种拟态的人际传播过程中,主持人要素显得尤为重要。在国外的电视谈话节目中,往往主持人就是品牌的象征和品质的保证。很多优秀的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都在同一档节目中主持了十几年或几十年。而那些中途换掉主持人的节目,往往成为失败的个案。在中国也有不少主持人和节目(栏目)互相成就的案例:《实话实说》和崔永元,《面对面》和王志,《鲁豫有约》和陈鲁豫。《超级访问》的主持人李静也曾强调,“是《艺术人生》成就了朱军,而李静和戴军成就了《超级访问》。”《咏乐汇》无一例外地也在走“明星主持人”的战略。主持人首先就是节目的看点。明星主持人战略发展到2008年的《咏乐汇》则大胆采用了国外普遍流行的主持人中心制。主持人李咏同时是节目的总策划。主持人的这种中心地位集中体现在节目名称、宣传片花以及LOGO上。而李咏作为谈话节目主持人,已经不仅仅在节目中起营造“谈话场”的作用,更多的已经成为了整个节目的主导。尤其是从第四期开始,主持人的这种主导行为逐渐成熟起来。笔者认为,主持人功能从营造“谈话场”转为主导节目,是国内电视谈话节目向国际接轨的重大突破。《咏乐汇》实行主持人中心制是大胆的,而又是合理的。“大胆”是因为,作为主持人为中心的谈话节目,很可能受到主持人个人因素的制约。尤其像《咏乐汇》这种以主持人名字冠名的节目,主持人一旦因为各种原因离开节目,节目必然破产下档。所以此举,本身就是对节目延续性的严峻考量。《咏乐汇》实现主持人中心制又是合理的、条件成熟的。首先,李咏的主持经验丰富。李咏是央视著名主持人,连必须要在商业文化和艺术标准上找到一个平衡点,不能一味的沉浸于过去的辉煌中,固步自封,要在社会环境以及全球化语境不断变化下,突破自己,适应现代社会审美趣味的改变,要做到把受众放在心中,做出观众喜欢看,爱看,乐于看的现代的西部电影。不要只把眼光放在单单的搞农耕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有着“乡土”情结的人们也融入到了城市文化之中,单一的农耕文化显然已经不适应当今的社会,或者过于注重以精英文化来反思西部文化和创作西部电影,追求个性化,追求先锋化,这都导致失去了大众这一有力的电影主体。中国西部电影在发展中经历了由传统农耕文化到商业文化的转型,也明显地使其从精英文化的立场向大众文化转向。电影是一种文化创意产业,首先要做到对于观众的诉求有明确的定位,要拍老百姓感兴趣、愿意看的电影,要寻找与当今时代向契合的方式,把这块土地上炙热的情感找到一个合适的方式表达出来,重点发掘西部风格以及人文精神,打破固有的模式和思维,开阔视野和不断创新,有了新鲜感才能吸引观众的眼球。电影虽然是精英文化的产物,但是在现代社会中,大众文化也已经成为了人们不可忽视的因素。在大的商业文化背景的决定性形象下,中国电影业在做着新时期的自我调整,其中《美丽的大脚》就被认为是重新树立西部电影的大旗,重新演绎西部电影风格与个性的一部有分量的作品。新西部电影完全放弃了对于传统意义上界定的西部电影的限定,突破了固有的模式和传统的历史反思,只选择自己自己熟悉的人或事,并且以西部地域这一大环境为背景,力求真实,由高高在上转为平凡人生,通过普通人的生活反应文化的境遇,并积极探讨社会现实问题,表达了对社会的忧患意识,展现西部人物卑微的生存状态,对现实生活的真实记录。将西部厚重的电影文化资源与国际上最现代的电影产业化运作机制和模式相结合,重构电影人的文化观念,是西部电影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西部电影文化转型的必然性[7],使西部影视文化能充分发挥以文化促经济、用经济促文化的互动式发展作用。西部电影在经历了辉煌时候后慢慢衰落,这段时期的经验教训也是一笔很有价值的财富,我们应该正确对待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在反思中找到问题的症结,总结出属于自己电影作品的民族和文化特点,认清楚当前的形式,找到改变的突破点,弥补目前的不足,适应不断变化的文化环境,以一种创新的艺术理念来演绎西部人的生活和情感世界。随着西部电影人已敏锐的感受到了时代的变化和市场的不同需求,并且不断地在做着各种努力和改变,以适应新的电影文化环境,我相信在这开放繁荣的时代下,在内地电影、香港电影和台湾电影以及各种外来电影的融合、混杂、对话下,西部电影一定能重塑往日的辉煌。参考文献[1]李道新.中国电影文化史[M].北京大学出版.2005[2]饶曙光,裴亚莉.新时期电影文化思潮[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3]丁亚平.影像时代---中国电影简史[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01[4]艺术学编委会.影像思考电影与电影史.[M].学林出版社.2006.02[5]郭越.文化转型中的中国西部电影.[J].电影艺术.2004.02[6]陈旭光.主体的命运与“自我”意识的变迁—新时期以来电影文化流变的一个侧面[7]何春耕.西部升起的“太阳”—论中国西部电影的形成和发展.[J].唐都学刊.2003133大众文艺续多年主持中国内地最高质量的综艺晚会央视春晚,获得过金话筒奖以及连续4年被评为《蒙代尔》杂志中国最具价值主持人排行榜第一名。在央视综艺娱乐节目男主持人中可以说是无出其右者。第二,李咏主持过的很多节目都成为央视乃至全国著名品牌栏目。和袁鸣、曹启泰一样,李咏也不是“以色示人”的花瓶主持人。但是,却依然“红”得无与伦比。无论是《幸运52》还是《非常6+1》、《梦想中国》,李咏都凭借其出色的个性化魅力成功将央视乃至全国的真人秀节目一度推向巅峰。像这样深厚的受众基础,使得《咏乐汇》从开播伊始就汇聚并锁定了大批的稳定受众群和“铁杆粉丝”,这对于《咏乐汇》迅速打开局面大有裨益。第三,李咏有丰富的编导经验。李咏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但毕业之后在央视首先从事的是编导工作,直到后来的《天涯共此时》,才正式从幕后走向台前。可以说,李咏是主持界难得的既有丰富主持人经验,又有丰富编导从业经验的人才。二、嘉宾嘉宾作为谈话节目的重要主体,在节目中地位举足轻重。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才是节目的主角。因为整个节目的话题设置都是紧紧围绕他们展开的。而对于观众而言,他们更在乎的是“这期节目请来的嘉宾是谁”。在他们看来,越是有故事的人,越是大人物,越是那些站在舆论风口浪尖的嘉宾,越容易激发他们的收视兴趣。所以对谈话节目而言,选择什么样的嘉宾确实是一个不得不琢磨的问题。《咏乐汇》中嘉宾选择的范畴并不局限于企业界、商业圈。《咏乐汇》中的嘉宾可能是一位经济商业领域的风云人物,如张朝阳、俞敏洪;可能是文化体育界名人,如侣海岩、王中军;也可能是影视明星,如刘晓庆、成龙;还可能是科技界大腕。作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央视媒体,《咏乐汇》所选择的嘉宾首先必须具有极高的知名度。这些知名人士还必须是有足够影响力的人,必须是有故事的人,甚至有些人曾在一段时间内站在国内舆论的风口浪尖。这些人身上的戏剧性色彩构成了节目最大的亮点和观众收视兴奋点。事实上,该节目在嘉宾要素上并没有过多地做“嘉宾是谁”的文章,而是在嘉宾荧屏形象的塑造表现形式上下足了工夫。首先,和以前的许多谈话节目中看到的嘉宾形象不同,在《咏乐汇》中,无论嘉宾有多大牌,在节目中你几乎都看不到哪个嘉宾是身穿礼服、打领带、正襟危坐的。相反,他(她)们往往摆脱了平常的职业化符号,身着休闲装束,举止颇为轻松。也就是说这些嘉宾,这些名人,透过种种非语言传播符号,首先呈现了一个平常人的姿态。这样就极大地强化了嘉宾电视形象的亲和力,极易产生自己人效应,从而充分满足了受众的接近心理。第二,节目特别注意表现嘉宾个性,真正做到是在向观众呈现“这个人”,而不是“这类人”、“这种人”,使整个节目看上去就犹如一幅电视化的人物通讯。如《咏乐汇》中“菜肴”作为节目重要的道具体现出嘉宾“这一个”的特点。如在刘晓庆一期中,李咏给刘晓庆上的都是辣的,都是川菜,正迎合了刘晓庆四川人的特点,让那些曾经不知道刘晓庆是哪里人的观众知道了她是四川人,而刘晓庆不怕辣的特点也通过这个细节显现出来。仔细分析《咏乐汇》可以发掘这一电视谈话节目成功的诸多因素:1.主持技巧娴熟,主持经验丰富首先是主持人努力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谈话气氛。主持人往往善于调动、活跃现场气氛。提问、议论轻松幽默,并能恰到好处地插入、打断,主导节目节奏和谈话进程。具有很强的驾驭和控制现场的能力。李咏为了增强节目的娱乐性和可观赏性,时常站出来“秀”一把。如李咏曾在节目中搞过一次“超级模仿秀”,模仿赵忠祥的语气语调为模拟《动物世界》的VTR现场配音。在这两档节目中,主持人往往思维敏捷,具有丰富的场景应对技巧。如在《咏乐汇》第四期节目行即结束时,嘉宾张朝阳重新掏了一遍已经捐给《咏乐汇》的一件登山冲锋衣兜。李咏则在这个细节上大做文章,充分展示其幽默本领和精彩的即兴发挥。他先是问嘉宾在干什么,看到嘉宾窘迫,又自问自答“你是在找看看有没有把什么东西落在衣服兜里了吧?”,接着又做了总结影视与传媒性发言:“企业就是这样发展壮大的。”在观众的笑声中解了围,同时又像是一句警策的句子,伴随节目结束,留下无穷回味。2.生活实感强我国各艺术院校每年为社会培养大量主持与播音专业人才,但到目前为止,我们并没有发现哪一个成名的谈话节目主持人是从学校直接走上谈话节目主持人岗位的。这其实是因为,一名优秀的谈话节目主持人不仅需要在学校接受语音基础、形体形态等相关必修专业的训练,更重要的是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在生活的大熔炉中不断洗炼,不断增强生活实感。优秀的谈话节目主持人必须懂生活,无论是奥普拉•温弗瑞还是拉里•金,无不是这样。只有懂生活且生活阅历丰富的主持人在谈话节目中才能充分焕发魅力。因此,当我们看到普通话都说不利索的曹启泰主持节目时依旧喜欢,其实奥秘正在于此。3.平视嘉宾国内的人物访谈节目往往选择的都是名人(包括官员)。主持人面对这些“大人物”尤其容易产生仰视的心理。这直接导致主持人由于过分顾虑嘉宾感受而不敢问那些敏感、关键的问题,从而使提问陷入套路,空泛而无实际意义。而电视观众恰恰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