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教学案学校:青岛春雨小学姓名侯方婕学科数学年级班一年级课题妈妈的小帮手—分类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基础性目标1.结合实际生活感受分类的意义;2.通过动手操作初步学会分类的方法;3.经历具体分类活动的过程,初步体验分类结果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发展性目标经历具体分类活动的过程,初步体验分类结果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教学重点通过动手操作初步学会分类的方法难点通过动手操作初步学会分类的方法方法动手操作手段多媒体板书妈妈的小帮手分类春、秋季……夏季……冬季……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了许多游戏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中,加深了对分类的认识,重点是让学生学会了选择不同的分类标准的方法。开阔性、活动性的练习让课堂洋溢着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获得了学习数学的兴趣。1、从生活切入数学,激发学习欲望。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背景越按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导入,容易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整节课始终注意从生活中取材,无论是整理学具、观察超市,还是开阔的练习,都赋予有趣的生活情境2、以游戏收获知识,调动学习兴趣。《新课标》提出:“教师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游戏是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游戏让他们的注意力更持久,游戏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在本节课的教学实践中,既产生了我所意想不到的惊喜,也留下了值得我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游戏中如何灵活、有机地处理好课堂中的“动”与“静”;如何让学生的思维更开阔、更活跃,形成更具生机和活力。教学活动教学任务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二、解决问题,探究方法。学生运用已有经验一边动手分,一边讨论方法。学生分组讨论,怎样帮助妈妈整理衣服。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活动。学生自由发表见解。能说出分法,并说明理由。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方法:教师出示一摞各种本子,提问:“本子这么乱,怎么办?你来帮帮我吧!”让学生运用已有经验一边动手分,一边讨论方法。教师总结:“我们刚才就是进行了分类整理。”出示课题:分类。1、教学例题教师引导:“分类在我们生活中的用处可大了。你看,妈妈正需要你的帮助呢!”课件出示例题图。三、自主练习,应用方法。①把爸爸、妈妈和小明的衣服分开;②按上衣和下衣分;③按颜色不同分……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总结,引导学生分析方法,体会分类标准不一致,分类结果就不一样。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说说自己的想法。学生可能想到的:①帮助妈妈整理背包(或自己的书包)②帮助妈妈整理厨房里的碗筷。③帮助妈妈整理客厅里的物品。④帮助妈妈整理劳动工具……交流本节课的学习心得。想一想:怎样帮妈妈整理衣物。学生分组讨论,怎样帮助妈妈整理衣服。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活动。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方法:①把爸爸、妈妈和小明的衣服分开;②按上衣和下衣分;③按颜色不同分……教师总结:“同学们想了各种方法帮助妈妈,你认为他们的方法怎么样?”“你能用几种方法进行分类?”表述上有不足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如果不能总结出,教师可以进行引导、启发、提示。2、结合生活,运用分类知识。教师引导:“妈妈很辛苦,我还可以帮妈妈做点什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说说自己的想法。对于学生说出的例子,如果可以运用分类的知识,就引导学生进行分类,并说说自己分类的方法。教师总结:“看,生活中处处都能用到数学知识。其实,分类的知识不仅仅在这些方面有用,还有许多用处呢!”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总结,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分出的结果就不一样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方法,体会分类标准不一致,分类结果四、总结反思,整理方法。自主练习。1、谁是鸟类?用“○”圈出来。教师出示自主练习第一题图,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完成后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圈的,并说出理由,其他同学进行评价。2.分一分,说一说。教师出示自主练习第二题图,学生讨论完成。完成后请小组派代表说一说自己小组分类的方法,并说明理由。3.想一想有哪几种分法?教师出示自主练习第三题图,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在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请有代表性的组派代表介绍分法并说明理由。其他同学进行补充。“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数学知识?”“你能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时候能够用到分类的知识吗?”就不一样。达标检测必做题数学书第23页1.2.3选做题整理自己的书包课时教学案学校:青岛春雨小学姓名侯方婕学科数学年级班一年级课题走进花果山----10以内数的加减法10以内数的加法(一)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基础性目标结合实际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加法的意义认识加号“+”、学会加法算式的读法,会进行1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发展性目标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并且巩固加法算式的读法。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初步学会思考问题,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教学重点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加法的意义难点理解加法的意义方法密切联系学生生活手段多媒体板书10以内数的加法猴子有几只?小鸟:4+2=6(只)3+5=8(只)花:6+4=10(朵)|小朋友:2+3=5(个)加号反思教学活动教学任务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二、算法交流,分析比较三、沟通优化,促进发展看图回答问题。1、看到了些什么?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全班交流,可能出现这样几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小组合作学习,一生提出问题,然后一起解决。全班交流,小组内都解决了哪些问题,可以互相补充。学生提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出问题,学生口头列加法出示课件师:这是谁?听听孙悟空对我们说什么?花果山对小朋友来说一定不陌生,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花果山看看,好吗?小朋友一起去了花果山,你都看到了些什么?就学生看到的猴子、小鸟……提出问题:有多少只猴子?……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的小组活动。全班交流,可能出现这样几种解决问题的方式:一只一只地数一数就知道了。我用木块代替小猴,树上有3只,我就拿出3个木块,树下有5只,我再拿出5个木块,然后数一数一共有几个木块就知道一共有几只小猴了。……教师总结: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出加法算式。师:把()和()合起来可以用加法来计算。板书算式并介绍符号“+”和算式的读法。你还能用加法算式解决画面上的哪些问题呢?教师总结:我们可以用加法解决要求一共有多少的问题。2、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你能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学生提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看哪些问题可以用今天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引导学生准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认识加号了解加法的意思通过动手摆一摆,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四、联系实际,灵活运用算式解决问题,选择有代表性的问题,全班列算式。学生进行练习。“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数学知识?”“你能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时候能够用到加法的知识吗?确运用今天所学的数学知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解决不了的问题把它放进问题口袋里。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能将所学知识灵活、准确运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重点地的解决问题。教师总结:生活中的好多问题可以用我们今天学过的加法来解决。出示课件,加法练习题。学生进行练习。五、课外拓展。走出教室,走出学校,看看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加法解决,然后说给父母听,请他们帮助判断自己是否正确。与生活实际相练习,体会数学就在身边达标检测必做题1、2+1=()2、3+()=()3+3=()2+()=()选做题猜一猜课时教学案学校:青岛春雨小学姓名侯方婕学科数学年级班一年级课题10以内数的加法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基础性目标结合具体情境,了解交换相加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进一步了解加法的意义。通过与同伴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初步学会与同学共同学习.口算10以内数的加法。学习有关“0”的加法。发展性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进一步熟练进行10以内的加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就在身边。教学重点初步了解交换相加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进一步了解加法的意义难点进一步了解加法的意义方法密切联系学生生活手段多媒体板书10以内数的加法每人一根,需要几根?(算有几个同学)3+5=8(个)交换位置6+3=9(个)得数不变一共有几只猴子?两棵树上一共有几个桃子?反思教学活动教学任务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二、算法交流,分析比较学生说图上的情景。让学生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的小组活动。学生把算有多少根火腿肠转化成算有多少个同学。学生自己列算式解决问题。全班交流。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两个算式的特点,初步了解计算规律。学生只要结合具体算式用自己的话说明白事情,有所感知就可以了谈话导入。小朋友们又在花果山做什么呢?我们去看看,好吗?1、教学例题。出示课件。师:谁能说说图上的情景?学生说图上的情景。提出主要问题:每人一根火腿肠,需要几根?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你能直接算出需要多少根火腿肠吗?引导学生把算有多少根火腿肠转化成算有多少个同学。师:要算有多少个同学,你会解决吗?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两个算式。3+4=74+3=7师:这两个算式都可以解决一共有几个同学的问题,谁能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吗?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两个算式的特点,初步了解计算规律。师小结: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师:我们解决了主要的问题,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师:相信大家会自己解决的,是吗?学生自己列算式解决提出的问题。⑴一共有几只猴子?6+3=93+6=9肯定学生的解决办法,进一步巩固知识。激情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合作学习能力学习体会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三、沟通优化,促进发展、联系实际,灵活运用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自己列算式解决提出的问题。交流算法,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交流自己提出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如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放入问题口袋。2、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学生准确运用今天所学的数学知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进行练习。学生说学习了什么数学知识。⑵两棵树上一共有几个桃子?右边的树上一个桃子也没有用0表示。算式为5+0=5交流算法,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交流自己提出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如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放入问题口袋。2、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看哪些问题可以用今天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引导学生准确运用今天所学的数学知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总结:生活中的好多问题可以用我们今天学过的加法来解决。出示课件,加法练习题。学生进行练习。“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数学知识?”五、课外拓展。走出教室,走出学校,看看还有哪些问题可以今天学到的加法知识解决,然后说给父母听,请他们帮助判断自己是否正确。。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学以致用,数学和生活密切相关明确本节课所学内容复习所学知识达标检测必做题00000000000000000()+()=()()+()=()2+7=3+5=5+5=5+4=3+6=2+5=选做题35页11《10以内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青岛春雨小学侯方婕【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新版)六年制一年级上册《走进花果山——10以内数的加减法》信息窗1第31-33页。【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2.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3.初步学习用加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4.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教学重点】体会加法的意义。【教学难点】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圆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谈话激趣。师:同学们,看过《西游记》吗?预设:看过。师:你们喜欢《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吗?预设:喜欢。师:你们知道孙悟空的老家在哪里吗?预设:花果山。师:花果山可是一个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