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校为本教研组建设的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以校为本教研组建设的研究上海教科院豫英实验学校申请人:关景双2003年6月一、缘由1、审视终身学习的时代理念,教师主体在大学文化的后续实践中,教师经验和能力更多地是在走向中小学教育和课堂教学实践取得的,是在处理师生间、生生间、人与教材间等复杂情境的问题中得来的,所以提升教师教育境界,必然要唤醒校本教研的意识。2、综览全球共识的教师专业理念,无不凸显教师主体性、生命性和主动性,那么,学院教研转而聚焦校本,教研员在研究中服务,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多方共建基于中小学教师发展意义的学习共同体,构建以学校为平台的学习型组织,这是时代带给教师的幸福机会。3、课程改革是新世纪全球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其成功的取向在于教师专业水平,在于课堂教学品质,那么顾泠沅老师的以课例为载体的行动教育研究,把先进课程理念向教师行为转移,则扣准了中小学教育的复杂性、问题的真实性、互动的情境性和经验的默会等特点,尊重了是教师关于“人”的生命力和活力。4、实践让人们冷静地认识到:课程必然是基于学校、通过教师在课堂中实现的,课堂基本上要在教师主导下实现的,因此在教育中、在学校中、在课堂中、在活动中、在师生互动中,在课堂实践中研究教师,把握真实情境,面对真实问题,建立真实关系,才能创建教师的专业,提升学生真实的成长。5、理智地面对“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时代理念,校本教研是未来学校的基本抓手,校本研修则更有提升“人”的意义,教学与教师是文与道也,所以,教学的质量在于教师对于职业的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取向和选择(投入),也在于教师对学科专业知识的通、透把握能力,顾泠沅老师的这两点提炼,对校本教研具有实实在在的指导意义。二、意义1、教师的态度、经验和能力是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校本教研应该成为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而教研和教学只有一体化运作,教师只有在教研组合作中,才能实现专业的有效发展。2、教师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情境性,教师本体的职能(只会)只有在合作中才能激活,动力只有在合作中才能持续,情感只有在合作中才能健康,所以,教研组是最好的专业发展的组织形式,这也是多媒体、信息化、数字化教育时代的最佳选择。3、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很多,如学院式、学历提升式、短训式、做课展示式等等,他们各有优点,但都缺乏常规性、常态性,所以,关注课堂的真实性、学生的养成性、师生互动性等,以校为本的教研组建设是教师(校长)与教学双赢的发展道路。4、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改革的发展,课程改革只有在课堂中、教学实践中才能实现其目标,所以教学就是研究,师生都是“研究生”,又都是研究的主要对象,走向这样的平台,才能实现教师与学生都是“校本课程”的改革理念和要求。三、目标与内容(1)校长因素:①要有教研组建设研究的设计能力;②要有给教师“解读”新课程理念、“翻译”专家描述的素质教育理想、构建“为了教育”“在教育中”新有效行为的能力;③要有沉进课堂的作风和发现总结问题并运用理论有效指导的能力;④要有控制机制、保证教研组活动时间的能力。(2)教师因素:①敬业爱生:有新课程积极发展的观念。②团队精神:有学科(跨学科)教研组合作的意识,发挥名师牵动和自我提升的效益。③行动研究:有发现问题、寻求新课程理论指导的能力。④科学方法,有问题意识、整理归纳、课堂尝试、反馈修正、撰写案例、积累材料的意识和能力。⑤研究手段:有多媒体、网络、量表等运用的能力。(3)课堂因素:树立人性化的课堂观念,即课堂就是师生的人生,交往就是课堂最好的行为,尊重是课堂关系的基础,情感是奠定师生发展的主要动力,互动是提升课堂质量的基本方法,有效控制是师生走向规范、优秀的基本保证。探索学习与教学的规律,即首先要学会分析学生的前期学力,研究学生各年龄段的学习特点和规律,提出有效的符合学生智能特点的学习方法,研究教学方法,探索教学规律,因学而教,按学施教,寻求学习与教学的最佳结合点。优化课堂师生的理性选择,即学习与教学的行为不断规范,课程的整合制作实际有效,学法与教法灵活高效,理性化的选择是教师成熟的标志。(4)机制因素:聚集·教师成长与课堂教学规律聚焦·课程、教材与学科学习规律聚焦·学生学习与成长规律校本教研是凸显、强壮和提升课改主体的基本途径,是教师在课改实践中走向成熟的专业行为,其目的是实现教师“在学校中”、“基于学校”、“为了学校”的发展,其·校本性·科研性·人本性·引领性·依托性等特点,提示了校本教研的基本策略:问题——设计——实践——反思——共享思路引领:聚焦主题:以课堂为中心·每双周五教研时间·课表里的学科教研时间·市区教研活动时间·学科专题研讨活动时间·办公室非正式交流等。时间机制话题——问题——他人经验·待解决提交——新话题……新问题。办公室非正式交流:现实抓手:⊙理念定位:聚焦新课程和教师真实成长⊙制度建设:校本教研的基本要求——制度规范·形式多样——考评⊙时间保障:学校与学院的周教研时间——课表时的教研时间——专题教研时间——非正式教研文化⊙计划策略:学期计划——教研组计划——课例·案例编制计划——观摩课计划⊙成果总结:过程材料——文本整理——视频整理——出版计划与编辑——奖励四、方法(1)文献综述法: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对资料进行归类、整理,成为教研组培训的指导文献,确定课题的主攻方向。(2)行动研究法:通过行动来引起教学实践的改进,并在改进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观察原创设计的方案是否有效。通过课例·案例·反思·“三实践二反思”的过程,创建多样教研模式。(3)实验研究法:提出假设,在部分学科中进行实验跟踪观察,研究反馈,寻求符合规律性的操作方法,使实践研究不断重建,探索优化的教研组制度机制和可供指导的理论。⑴培育名师,优化结构。探索名师、骨干成长的规律和素质的基本结构,发挥现有骨干教师的作用,凝聚群体(团体)合作的意识与精神,个体有特色,群体有优势。⑵推进课改,优化策略。探索三级课程的教师人本化特色,着眼学科知识结构、拓展学科领域、整合学科文化与学生智能培养的基本途径,探索豫英“以学为本”特色的校本课程结构与有效实施的格局。⑶探索规律,优化学法。探索1-3、4-5、6-8、9年级段的学生成长与教育规律,以学为本,先学后教,探索学习与教学、“整理学习”的理论支撑和策略办法,实现学法与教法的一致性,具体尝试具有学科特点和知识特点的学习、记忆方法。五、重要观点(1)实行教研组长负责制,立足学校、教师、教学实际,开展自己的教学研究,解决自己的教学问题,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改善自己的教学实践行为。(2)注重团队合作,发挥个人优势,研究成果以课例、案例为主,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可借鉴性。六、研究价值七、课题顾问顾泠沅周卫王洁郑少鸣郭德峰上海教科院领导与专家:青浦教师进修学院领导与专家:本课题研究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申报立项阶段(2003.5—2003.8)第二阶段:启动试验阶段(2003.9—2004.1)第三阶段:研究实践阶段(2004.2—2005.1)第四阶段:总结展示阶段(2005.2—2005.5)八、研究阶段主要阶段性成果限报5项序号研究阶段(起止时间)阶段成果名称成果形式承担人12003.5~2004.1课堂教学实录(含课件)光盘范红22003.9~2004.9专题报告·总结专辑张唯32003.9~2005.1课例·案例报告专辑谢培凤九、研究预计成果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