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传的复习提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五柳先生传》复习提纲(一)字词解释1.【何许】何处、哪里。许:处所。⒉【亦】也。⒊【不详】不知道。详:知道。⒋【因以为号焉】就以此为号。因:于是、因此。以:把,用。为:作为。以为:以之为(用这个作为)。焉:语气助词。⒌【闲静】安静。⒍【不求甚解】这里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甚:深入、过分。⒎【会意】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会:体会、领会。⒏【嗜】喜欢。⒐【亲旧】亲戚朋友。亲:亲戚。旧:旧交、旧友。⒑【或】有时。⒒【造】往、到。⒓【造饮辄(zhé)尽】去喝酒就喝个尽兴。造:往、到。辄:就。尽:尽兴。⒔【期在必醉】希望一定喝醉。期:期望。⒕【曾(céng)不吝(lìn)情去留】竟没有舍不得离开(意思是五柳先生的态度率真,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曾不:竟不。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吝情:舍不得。去留:去、离开。⒖【环堵萧然】四周的墙壁空空荡荡的,形容居室简陋。环堵:四周都是墙壁。环:四周。堵:墙壁。萧然:空寂。⒗【短褐(hè)穿结】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短褐:用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穿结:指衣服上有洞和补丁。⒘【箪(dān)瓢(piáo)屡空】箪和瓢时常是空的(形容贫困,难以吃饱。)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瓢:饮水用具。屡空:经常是空的。⒙【晏(yàn)如】安然自若的样子。晏:安然。如:……的样子。⒚【颇】稍稍。⒛【忘怀】忘记了,不放在心上。21.【自终】过完自己的一生。22.【赞】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本文中可直接翻译为“赞”。23.【黔(qián)娄】战国时齐国的隐士。24.【不戚(qī)戚于贫贱,不汲(jí)汲于富贵。】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戚戚:忧虑的样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于:介词,由于、因为的意思。25.【其言兹若人之俦(chóu)乎】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其:大概。兹:与若同义,这。若人:此人,指五柳先生。俦:辈、同类。26.【衔(xián)觞(shāng)赋诗】一边喝酒一边作诗。觞:酒杯。衔:用嘴含叼着。27.【以乐其志】以连接词,表目的,来。乐,使动用法,使……..快乐。28.【志】志趣。29.【无怀氏】跟下文的“葛天氏”都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据说在那个时代,人民生活安乐,恬淡自足,社会风气淳厚朴实。30.【欣然】本意是高兴的样子,本句中翻译为高兴地。(二)古今异义:1.每有会意古: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今:指领会别人没有明确指出的意思2.亲旧知其如此古:旧交,旧友今:过去的,过时的3.好读书,不求甚解古: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今:只求懂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含贬义)3.造饮辄尽古:到,往今:制造4.或置酒而招之古:有时今:或者5.因以为号焉古:以之为,把(它)当作今:认为6.赞曰:黔(qián)娄之妻有言古:常用于传记体文章的结尾处,表示作传人对传主的评论。今:夸奖,夸赞(三)一词多义:以:1、因以为号焉(介词,把、用)2、以此自终(凭借或连词,不翻译)之:1、或置酒而招之(代词,他)2、葛天氏之民欤(助词,的)言:1、闲静少言(说,说话)2、黔娄之妻有言(言语,话)如:1、晏如也(......的样子)2、亲旧知其如此(像)许: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处所、地方)2、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表示估计、左右)其:1、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语气词,表示揣测,反问)2、亲旧知其如此(代词,他)(四)词类活用:1.亦不详其姓字:形容词用作动词,知道。2.亲旧知其如此:形容词用作名词,亲戚朋友。3.以乐其志: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乐4.性嗜酒:名词用作动词,喝酒(五)特殊句式1。倒装句: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应为“不知先生何许人也。”2。省略句: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应为“(先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省主语3。“因以为号”应为“因以(之)为号。”二、重点句子翻译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2.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因为住宅傍边有五棵柳树,于是就用它做了自己的号。3.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4.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连饭都忘了吃。5.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他天性喜欢喝酒,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6.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亲戚朋友知道他有这种情况,有时摆了酒来招待他喝;他一来就要喝得尽兴,希望一定喝醉。7.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喝醉了就回家去,竟没有舍不得离开,说走就走。8.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遮不住寒风和烈日。粗布短衣上面有好多洞还打了很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安之若素。9.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经常写文章来消遣时光,来充分地展示自己的志趣。10.忘怀得失,以此自终。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1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12.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这话大概说的就是五柳先生这类人吧?13.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一边喝酒一边吟诗,来使自己的心情愉悦。14.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他大概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或者是葛天氏治下的百姓吧?三、重点问题1、文章起笔交代“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的目的是什么?答:(1)暗示五柳先生是个真正的隐士,他不仅隐姓埋名,而且连籍贯也不为人知。(2)这也是作者陶渊明对当时封建社会重视门第之风的蔑视。显示出自己鲜明的性格特征。2、五柳先生得名的原因是什么?性格特点是什么?爱好是什么?家境如何?(用原文回答)答:①“宅边有五柳树”。②“闲静少言,不慕荣利”;③“好读书,性嗜酒,常著文章自娱”④“环堵萧然,不避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3、五柳先生有哪些爱好?这些爱好反映出他怎样的精神品质?文中哪两个句子能够概括他的思想性格?答:(1)五柳先生有三大爱好:好读书、嗜酒、著文章。(2)这些爱好反映了他不追求名利,只求精神上的满足与享受;在污浊的世俗社会里特立独行、率真自然;身处污浊社会而保持高风亮节。(3)“娴静少言,不慕荣利”能概括他的思想性格。4、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答:(1)“娴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这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2)他有三大志趣:一是读书,二是饮酒,三是著文章。(3)通过文中的叙述,灵活现地刻画了一个虽然贫困,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5、用原文回答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是什么?分别表现出怎样的一个五柳先生?答:一是“好读书,不求甚解”展现一个在读书中神的精神愉悦志趣高洁的五柳先生;二是“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三是“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7、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答:这与他“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为了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的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既不求名,也不求利,不是为了做官,因此可以不必符合官府的标准,他能从古代圣贤的身上获取真知,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不求甚解是他自然性格的反映。8、从“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中你能看到作者怎样的性格特点?答:作者深知酒趣,为人率真,不拘世俗礼节。9、选文第一、二段各以哪种表达方式为主?答:第一段以记叙为主,第二段以议论为主。10、第二段中“赞”的内容归纳了五柳先生的什么特点?从哪两个方面来赞颂五柳先生的?答:(1)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2)不求富贵也不愁贫贱;怡然自乐,希望过平民生活。11、“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答:(1)与“不慕荣利”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汲汲于富贵”。(2)“不慕荣利”是五柳先生的爱好和志趣是一种良好的品质。我们应该提倡。如果一个人做官为名利所动,就极有可能一个贪官,一个腐败分子。宣传“不慕荣利?的思想,有利于纯洁和净化人们的心灵。1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是什么意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性情?答:(1)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2)写出了作者安贫守贱的节操和情怀。13、“赞曰”的最后两句用了推测性的语句:“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答表达了作者淡泊宁静,安贫乐道的隐士情怀。14、文中共有几处出现了“不“字?突出了五柳先生怎样的性格特点?答:(1)共有九处出现“不”字;(2)文中使用大量的否定句,隐隐传达着一种对世俗的不满与抗争,突出作者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更传达着对自己高尚精神境界的坚守与执著。不”字为一篇眼目——九“不”:“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淡泊宁静)“不慕荣利”(恬淡自足)“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恬淡自足)“不求甚解”(胸襟开阔,意存高远)“家贫不能常得”(开朗乐观)“不蔽风日”(开朗乐观)“曾不吝情去留”(耿直率真)15、文中是从哪些方面来刻画五柳先生形象的?其中最核心的是哪个方面?答:(1)文章是从名号的来历、性格、志趣、生活等角度来刻画五柳先生的形象的;(2)其中最核心的方面是性格,正是因为有了“娴静少言,不慕荣利”的心境,才会有后面独具性格的志趣和生活态度。16、“环堵萧然”“短褐穿结”“箪瓢屡空”,生活条件不是一般的艰苦,你认为是什么力量支撑五柳先生泰然处之并乐在其中的呢?答:这是五柳先生率真的性格和高尚的精神追求使然。陶渊明对世俗社会充满了反感与厌恶,他能够摆脱世俗与官场的羁绊,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以真性情去生活,得到一种精神的愉悦与享受的时候,物质生活的贫困以不足挂齿。17、你是如何看待五柳先生这个人物的?答:五柳先生是一位不畏贫贱、不求富贵,希望能返璞归真,过平民生活的隐士。他不贪图富贵,志趣高尚,不与世俗同流合污。18、文中作者没有描述“无怀氏”和“葛天氏”治下的社会是什么样,你能根据作者的追求,揣度一下那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吗?答:应该是人人平等、崇尚自然的社会,这是孔子笔下的大同社会。19、文中引用黔娄之妻的“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并指出“其言兹若人之俦乎”的用意是什么?答:指出五柳先生也是一个如黔娄一样能够安贫乐道、保守高尚节操的人。20、文中有“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的句子,请你结合五柳先生的《桃花源记》说说他的志是什么?答:淡泊名利,洁身自好。21、“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说说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答: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的“不慕荣利”,宁愿淡泊自处,甘于贫穷,表明了他不求宦达、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生活情趣,也表现了他对黑暗现实的厌恶,对功名利禄的鄙弃以及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生活态度。就这一点来说,无疑具有进步的意义。但是他这样不问世事的隐居态度,也有消极避世的成分,尤其是想回到过去那种小国寡民的状态里去,更是一种历史的倒退。22、本文一反传记明确交代姓名籍贯的通则,以虚写代实写,有何用意?答:突出旨趣,勾勒五柳先生不拘形迹、不慕荣利的特征,表现出五柳先生的精神风貌。四、开放型题目学完本文后,请你站在作者生活的时代和今天的时代来谈谈对陶渊明(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志趣的看法。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