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形象设计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企业形象设计》教学教案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企业形象设计课程类别必修授课班级广告042任课教师刘强所在院(系)艺术与设计系2007年2月20日第一章CI战略的概念与基本精神一、CI战略的概念CI,英语CorporateIdentity的缩写。CIS,英语CorporateIdentitySystem的缩写。前者意为企业识别,后者意为企业识别系统。Corporate为企业,Identity这个词,在英语中至少包含有同一、一致,认出、识别、个性、特征等意思。这里的识别,表达了一种自我同一性。也就是说,自己认识自己和别人对自己的认识趋于一致,达成共识。用在企业上,就可以理解为:企业内部对企业的自我识别与来自企业外部对企业特性的识别认同一致、达成共识。因而在国内,最初将CI翻译为企业识别。然后,似乎这又不能完整地表达出CI的涵意。确实,要将一组内涵丰富的外来名词滴水不漏地翻译过来也实在是勉为其难。只是,识别这一提法,或多或少令设计师和企业家茫然过一阵子。后来又演进为“企业形象识别”。增加了“形象”,倒使识别的范围得到了界定。不过,我们对形象的理解会不会仅仅局限在视觉感知这一点上呢?好像也反映不出CI的深刻内涵。这期间,我们还可以在海内外见到“企业面貌”、“公司印象”、“整体识别”、“企业个性”,甚至“公司美容”等种种提法,丰富多彩。再后来,渐渐用“企业形象”来表示CI。尽管仍然有不同的看法,而且,如果将“企业形象”回译成英语的话,“CorporateImage”显然贴切得多。好在两者之间不难达成同一,形象需要为人识别,识别需要个性鲜明的形象,有了可识别的形象,才能认同与传播。“企业形象”由此而来。什么是CI设计呢?日本设计家中西元男认为:CI设计是“将企业的理念、素质、经营方针、开发、生产、商品、流通等企业经营的所有因素,从信息这一观点出发,从文化、形象、传播的角度来进行筛选,找出企业所具有的潜在力,找出他的存在价值及美的价值,加以整合,使他在信息化的社会环境中转换为有效的标识。这种开发以及设计的行为就叫髓。”日本人常常把CI看作为是一种技法,而中国人觉得这应该是一种战略,西方人则统称之为系统(CIS)。总之,CI不是独立的某—单项目的设计。如广告、包装、商标,它是包括标明企业定位、梳理企业理念、确定行为规范一直到整个视觉系统一体化的设计行为。它的产生、发展、形成并为大家所接受也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至于这样一个战略性的、具有数十年发展历史的、并被广为认可的事物,想要用几句话下一个定义,就能让人明白,显然是有点儿费劲的。让我们先从它的产生和发展说起。二、CI的由来与发展一般认为,CI起源于本世纪初的欧洲,我们见到的最早的资料是德国AEG电气公司。该公司在本世纪20年代,请著名设计师将“AEG”三个字母设计成标志。并且将它统一用在信笺、信封以及部分产品上面,我们不知道这是不是同一化整体识别的最初尝试。因为在这之前,我们还能在银行票据、军队服饰、宗教活动中找到类似的系列化、同一化的例子。接着30年代,在英国伦敦的地铁建设中,为了让市民很快对这种新兴的城市交通系统留下深刻的印象,当局请了艾德瓦·琼斯顿等著名设计师进行设计。设计师们决定尽可能以统一的形式规范各种独立的设计项目:如车站站牌、车票、系列海报等。统一的形式在不同的设计上一再出现,加深了市民的印象,取得良好的视觉效果。50年代,经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的经济亟待复苏,美国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CI设计,正是从50年代到70年代,由于欧美各家人企业的介入而得到迅速发展。存此期间,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nternationalBusinessMachine),简称IBM,一直被认为是在早期成功导人CI的典范。有关IBM导人CI的情景曾有这么一个故事:50年代中期时任IBM公司董事长的威特逊询问公司的设计顾问埃里奥特,“IBM公司的优点是具有开拓者的精神和创造忙。那么公司怎样才能把这些特色有效地传达给世界人士呢?”这位顾问回答:“应该透过一切设计来传达IBM的优点和特点,并使公司的设计统一化”。埃里奥特将著名设计师保罗·兰多介绍给公司,接下来他们俩人为此绞尽脑汁,因为围绕IBM所开发的设计和一般商业设计完全不同。新的设计不是将各种细节、各种要素加工刻划使之美化,而是将它们整合、归纳、构筑成一个完整的视觉系统。他们以“IBM”三字母构成新的标志,以快捷、流畅而又极富行业特征的新标志作为统帅来统一所有的设计,令人耳目一新。在业绩大幅上升的同时,“IBM”这三个连成一体的字母被誉为“兰色巨人”。IBM的成功,激发了许多美国的先进企业着手导人CI,如Mobile(美孚)石油公司,Westinghanse(西屋电器)等,1970年,可口可乐公司革新了世界各地的可口可胃乐标志后,著名的3M公司,各大航空公司、银行、连锁店、克莱斯勒等著名汽车公司……众多的企业纷纷加入导人CI的行列。70年代前后,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迎来了它们经济腾飞的好时光。日本、香港、韩国、新加坡等发展迅速。日本向来以学习、吸收、照搬西方成功的经验见长。在亚洲国家中日本顺理成章地率先将CI概念引进自己的国家。70年代初,日本的TDK、伊藤荣堂、MAZDA等企业导人CI,日本人将它视作瓤开始在日本起步。日本的设计师认为日本CI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在TDK、MAZDA等刚刚开始引进髓的时候,他们所做的只是将企业的标识给予标准、规范,使之能在大到高楼大厦,小到名片、信封都遵循一种规范,起到统一视觉效果的作用。实际上,这只是视觉识别系统设计——VIS设计。与此同时,这种全面的标准化操作却意想不到地带来了管理效率的提高,挖掘了潜力,增强了凝聚力,降低了成本。其中MAZDA和大荣百货至今仍然被认为是在CI登陆日本后取得成功的典型案例。第二阶段是指70年代后牛期。日本的经济进入了稳定发展时期。企业家和经济学家有了足够的空间来思考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经营哲学、价值法则、行为模式这一类在商品经济中显得有点儿书卷气的问题也不时袭扰着在商海中沉浮的人们。这时,对企业经营理念的探讨成了CI最关心的内容了。企业需要在新时期摸索新的价值观,明确企业独一无二的存在价值。需要迅速提高自己的经营素质。同时,要求企业形象的视觉系统能够从属于企业理念,最大限度地反映出企业的自身价值。在这个阶段,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便有[银座松屋]、[小岩井乳业]等以及稍后的、几乎路人皆知的健伍[KENWOOD]。第三个阶段,日本人称之为观念改革和素质改良阶段;进入了80年代,整个西方社会已经充分展现了后工业社会的种种特征:物质丰富、信息泛滥……,日本的企业对于这些变化是非常敏锐的。企业必须应答这种挑战,必须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扩大服务范围,完善企业方方面面的组织结构,提升员工的观念意识,改善企业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新的形势,这些成了导人CI的主要目的。[麒麟啤酒]、[东京保险公司]、[布林斯顿轮胎]等应运而生。到了80年代后半期。CI在日本成功的例证比比皆是,促使日本越来越多的企业思考如何通过导入CI来发掘企业的经营资源、开发企业的软价值。在这个阶段,导人CI的目的侧重于以新的形象向新的事业领域进军。典型的例子当数[伊奈制陶公司],以全新的[1NAX]名称和设计来取代旧名称、旧形象。并将企业理念定位为“创造环境美”。把生活日用制陶和建筑制陶的事业上升到了哲学理念的高度。国内很少见到介绍当今欧洲的、特别是欧共体国家的市场策略和企业形象策划、CI导入的有关资料。这个地区拥有全世界最为稳定的市场,有着最为成熟的消费者,遵循着最为严密的市场规则,预备着最为完善的预防市场动荡的措施以及还有其它种种稳定因素。因而,与其它任何国家和地区相比,欧洲的市场总是那么温文尔雅。欧洲人最怕喧闹,大张旗鼓的广告促销不可能打动他们。欧洲人反感做作,他们分得清发自肺腑的箴言和花言巧语式的哄骗。欧洲人注重传统,新奇的促销手段可能会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这与引发他们的消费欲望可不是一回事。欧洲的企业,或者拥有欧洲市场的企业大多具有几十上百年,甚至更长一点的历史,企业形象、晶牌形象、服务风格都同欧洲人一样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的考验,也经历过30年代全球经济危机和种种风浪的考验,是重友情的欧洲人的老朋友。因而同新兴的日本、韩国以及其他亚洲国家相比,他们如果要采取像[日本航空]、[伊奈制陶]这种多少带有点革命性的导人方式,来更新自己的企业形象时会非常地小心谨慎。但是,这并不等于欧洲人、欧洲的企业对企业形象、对产品形象无动于衷。相反,无论是顾客还是业主都反映出一种对整体的企业形象的平利心态和持重态度。在企业形象和产品形象的开发设计方面,他们更注重实际,没有条条框框,不需要空洞的理论依据,像中国国内经常听到的CIS究竟先有理念还是先有标志等一类的争论,在他们看来很可笑。直到现在,形象设计师所开发设计的许多作品,有些作品或许在前卫的中国设计师眼中根本算不上是CI,充其量只能是VI,甚至于仅仅是过了时的BI(BrandIdentity),这同行为识别BI(BehavoreIdentity)是两个概念。这里的BI主要是指设计一种统一的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标识,而使所有的产品纳入其中,在视觉上形成一个整体。近似于在中国风光过一时的系列包装。但在那里仍然具有生命力。欧洲设计界相比之下也比较宁静,起伏波动不大,没有今天流行这个明天流行那个,也没有像日本那样把CI的发展看作为好几个有代表性的阶段。好像日本的设计界步调非常一致,当然,一旦企业形象非改不可的时候,也会毫不犹豫地采取措施,如英国航空公司。总之,从CI的产生和发展来看,在根本上是适应了工业社会转入后工业社会,工业社会转入信息社会的需要。三、CI战略的基本精神80年代中后期,在日本的企业界已经听不到“为什么要搞CI了”。CI,作为经营战略的有效手段,已经为许多企业家所理解接受,并且以积极的态度导人CI。改变自己的经营观念以适应新变化,改善企业的资源结构以发挥更大的效益,强化形象的信息价值以提升企业的知识含量。业主们和消费者都有意无意地感受到世纪更迭、社会进步的那种强有力的节拍。对于这些,我们是否已经有足够的认识了呢?如果从全球范围内看一看商品经济的发展情况,或许有助于我们对CI战略基本精神的理解。从50年代到60年代,作为战后的经济复苏时期,那时的产品主要满足人们生存的基本需要,品种不多,选择余地不大,商品的内在质量是人们选择购买的主要因素。进入70年代,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迅速,物质愈益丰富,产品品种多样,质量稳定,随着购买方式向自选化过渡,市场竞争趋于激烈。70年代后期,一些大型、特大型超市问世,其展现在人们面前供消费者选择的商品大到汽车,小到日常生活用品,无所不有。一个商场拥有5万—10万种商品是极为平常的事。物质极大的丰富使消费者购物时有充分的选择余地。过去,产品质量是人们选购、购买的唯一依据。现在,质量已经不成问题。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作为满足心理需要的牌子理所当然地进入了人们选购的参照系。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软价值”的比重越来越大。形象、品牌需要付钱购买,越来越多的人们在购买它。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了刚刚越过温饱线的人们的注意,在国内,许多有责任感的市场学家,设计师一直不厌其烦地揭示这种现象,告诫这些头脑还留在农业文明、温饱阶段的企业家,希望他们把塑造企业形象、晶牌形象的问题当作一种投入产出来考虑。面对麦当劳等快餐文化的侵入,他们急切地提出,饮食大国的人们在吃什么?面对可乐饮料的挑战,他们提出茶文化的后裔们在喝些什么?服装、烟、酒、电器、日用品能挡得洋品牌的冲击吗?时代早已不允许我们抵制洋货了。那么我们该如何认识这种现象呢?这种现象的背后,还有着更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社会学家们在谈到近十几年的经济发展时,几乎毫无例外地将工业社会转向信息社会列为左右经济发爬的第—·大因素。早在美国里根政府时期,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利斯顿说:“我们正处在信息革命的高潮之中。这次革命使制造财富的方式产生变化,知识资本将成为国家兴衰存亡的关键。”如果说

1 / 2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