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学说在临床中的应用(20150407周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主讲人:周成2015年2月11日五行学说在临床的运用五行的学习内容五行的概念1五行的特性2五行的关系3五行的归属4五行临床运用5一、概念:何谓五行?•五: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行:有两层涵义:一是指行列、次序;二是指运动变化。•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这些物质间的联系和变化。(一)五行的基本概念•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五行中的“五”,指由宇宙本原之气分化的构成宇宙万物的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行”,指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若从其方法论的角度来看,五行已超越了其物质性的概念,衍化为归纳宇宙万物并阐释其相互关系的五种基本属性。•五行最初的涵义与“五材”有关,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或基本元素。《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说:“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五行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尚书·周书·洪范》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此时的五行,已从木、火、土、金、水五种具体物质中抽象出来,上升为哲学的理性概念。•五行学说为我国古代的一种哲学学说,认为五行是构成宇宙的基本物质元素,宇宙间各种物质都可以按照这五种基本物质的属性来归类,五行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我国医学便借用五行学说来说明人体内部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用以补充阴阳学说。•中医诊病即是以五行学说为理论基础,如果您对它了解之后您也可以为自己做一个概略诊断,到底您毛病出在那里?应从何着手才是治本之道?为何要从这些看似无关联的器官着手?及如何做好个人保健工作?五行之于人体作用为何?•中国医学的五行说,是将人体各部份归属成木、火、土、金、水五大类。归纳的同类事物之间发生纵的联系(如肝脏与筋有关联、心脏与血有关联、脾胃与肌肉有关联、肺与皮肤有关联、肾脏与骨有关联等),各类事物之间发生横的联系(如木、火、土、金、水相生、相克之关联性)。二、五行的特性•木:木曰曲直,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性质或作用•火曰炎上,引申为温热、向上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土爰稼穑,引申为凡是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金曰从革,凡具有沉降、肃杀、收敛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水曰润下。具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皆归属于水。五行的基本特性木性:伸展、易动。木曰曲直即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之意。五行的基本特性火性:火热、炎上。火曰炎上即具有温热,升腾,向上之意。五行的基本特性土性:长养、变化。土爰稼穑即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之意。五行的基本特性金性:清肃、收敛。金曰从革即具有清肃、收敛、潜降之意。五行的基本特性水性:寒润、下行。水曰润下即具有寒凉、向下、滋润、静藏之意。(三)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五行学说依据五行各自的特性,对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进行归类,从而构建了五行系统。•事物和现象五行归类的方法,主要有取象比类法和推演络绎法两种。•取象比类法:“取象”,即是从事物的形象(形态、作用、性质)中找出能反映本质的特有征象;“比类”,即是以五行各自的抽象属性(特性)为基准,与某种事物所特有的征象相比较,以确定其五行归属。•如事物或现象的某一特征与木的特性相类似,则将其归属于木。•如肝气的疏泄条达之性与木的特性相类,肝属木。其他以此类推。•推演络绎法:即根据已知的某些事物的五行归属,推演归纳其他相关的事物,从而确定这些事物的五行归属。•例如:已知肝属木(大前提),由于肝合胆、主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小前提),因此可推演络绎胆、筋、爪、目皆属于木。其他类推。肝木目•中医学在天人相应思想指导下,以五行为中心,以空间结构的五方,时间结构的五季,人体结构的五脏为基本框架,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以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按其属性进行归纳,从而将人体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的事物或现象联系起来,形成了联系人体内外环境的五行结构系统,用以说明人体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表1-3)。(二)事物的五行属性归类和推演自然界五行人体五味五色五化五气五方五季五脏五腑五官五体五志五液酸青生风东春木肝胆目筋怒泪苦赤长暑南夏火心小肠舌脉喜汗甘黄化湿中长夏土脾胃口肉思涎辛白收燥西秋金肺大肠鼻皮悲涕咸黑藏寒北冬水肾膀胱耳二阴骨恐唾2.五行归类木火土金水五脏肝心脾肺肾表里关系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五窍目舌口鼻耳主管筋脉肌肉皮毛骨五色青赤黄白黑五气风暑(热)湿燥寒五方东南中西北•木生火:木(材)燃烧产生火所以木生火。(木不足火即熄)•火生土:火燃烧之后产生灰烬即为土所以火生土。(燃烧物质多产生土也多)•土生金:土石中可以提炼金属所以土生金。(多土并不足以多金,好土才会有好金)•金生水:金属燃烧熔化后会产生水所以金生水。•水生木:水可以灌溉、滋养树木所以水生木。(水不足木即枯萎)•木克土:树木由土中长出(破土而出)所以木克土。•土克水:土可以吸收水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所以土克水。(水泛滥反制土成水患)•水克火:水可以灭火所以水克火。(火过大而水不足则水不足以克火)•火克金:火可以炼金(熔化金属)所以火克金。•金克木:金属可以砍材(如斧头、柴刀等)所以金克木。木火水土金五行的相生相克•何谓相生、相克?宇宙万物有相生必有相克、能相生必能相克。•相生:有相互滋生、促进、助长的意思。•相克:有相互制约、抑制、克服的意思。•相生顺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顺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五行间的生理关系五行相生相生——是指五行中某一行事物对另一行事物具有资生、促进和助长作用。五行相克相克——指五行中某一行事物对于另一行事物具有抑制、约束、削弱作用。二、五行的相生、相克和制化•1.五行相生:资生、助长、促进的作用和关系,木、火、土、金、水;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2.五行相克:克制、抑制、制约之意。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3.五行制化:制约、克制,化生、变化,五行之间相互生化,相互制约,以维持平衡协调的关系。•三、五行的相乘、相侮和母子相及•(一)五行相乘:乘即欺负、凌之意,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太过或不及都可导致相乘;•(二)五行相侮:欺侮、欺凌之义。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克制,反克,又称反侮。•相乘与相侮即有区别又有联系:相乘是按五行之间递相克制的顺序出现的,相侮则是逆着五行相克的次序而出现的反克现象。两者的联系是,在发生相乘时,也同时发生相侮,在发生相侮时,也同时发生相乘。•(三)五行母子相及。母病及子与子病及母•五行中之相生、相克只有相对的、动态的平衡而没有绝对的、永久的平衡﹔是相互滋养助长、相互牵制约束,过与不及都将会造成危害。五行制化制乃制约;化乃变化之意。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具有生中有制,制中有生的生化制约关系。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展与变化;没有制约就会出现失调而发生疾病。因此,五行间必须相互制化,才能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五行对映人体的脏器•五脏是指哪些?•五脏:肝脏、心脏、脾脏、肺脏、肾脏。(属阴)•六腑是指哪些?•六腑:胆囊、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属阳)5.1相乘——相克太过谓之相乘。如肝旺乘脾——腹痛即泻。5.2相侮(反克)——相克不及谓之相侮或“反克”。如木克土为正常,若肝木虚弱,土反侮木,即为反克。反克即谓之相侮。五、根据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1.抑木扶土法:是疏肝与健脾相结合治疗肝旺脾虚的一种治法,又称疏肝健脾调理肝脾法,平肝和胃法。适用于木旺乘土或土虚木乘之证。•2.培土制水:是以健脾利水治疗水湿停聚为病的一种治法,适于脾虚不运,水湿泛滥而致水肿胀满之证。•3.泻南补北,泻心火与补肾水相结合的一种治法,适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旺,水火不济,心肾不交之证。•4.佐金平木:肺属金,肝属木,金能克木,肺能制肝,适于肺虚无力制肝而肝旺者。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6.1解释生理现象阐释五脏相互关系即:相互资生、相互制约。6.2解释病理传变“母病及子”(顺传)“子病犯母”(逆传)“相乘”(相克太过)“相侮”(反克)6.3指导诊断青色属肝,面见青色可能为肝病。红色属心,面见红色可能为心病。指导治疗•“虚则补其母”—培土生金法(补脾养肺)。•“实则泻其子”—肝旺泻心,肾实泻肝。•“抑强扶弱”—抑木扶土法:如抑肝健脾、痛泻要方。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三)指导疾病的诊断(四)指导疾病的治疗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1.说明五脏的生理特点2.构建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3.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3.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1)以五行相生说明五脏之间的资生关系:•木生火:肝藏血以济心,肝之疏泄以助心行血;•火生土:心阳温煦脾土,助脾运化;•土生金:脾气运化,化气以充肺;•金生水:肺之精津下行以滋肾精,肺气肃降以助肾纳气;•水生木:肾藏精以滋养肝血,肾阴资助肝阴以防肝阳上亢。•(2)以五行相克说明五脏之间的制约关系:•水克火:肾水上济于心,可以防止心火之亢烈;•火克金:心火之阳热,可以抑制肺气清肃太过;•金克木:肺气清肃,可以抑制肝阳的上亢;•木克土:如肝气条达,可疏泄脾气之壅滞;•土克水:脾气之运化水液,可防肾水泛滥。•(3)以五行制化说明五脏之间的协调平衡:•五脏之间的生克制化,说明每一脏在功能上因有他脏的资助而不致于虚损,又因有他脏的制约和克制而不致于过亢。•本脏之气太盛,则有他脏之气制约;本脏之气虚损,又可由他脏之气补之。•如肺(金)气不足,脾(土)可生之;肾(水)气过亢,脾(土)可克之。•这种制化关系把五脏紧紧联系成一个整体,从而保证了人体内环境的统一。(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可用五行的乘侮和母子相及规律来阐释。•如肝脏有病:病传至心,为母病及子;病传至肾,为子病及母;病传至脾,为乘;病传至肺,为侮。肝心脾肺肾母病及子子病及母乘侮五行学说认为:•按相生规律传变时,母病及子病情轻浅,子病及母病情较重。•按相克规律传变时,相乘传变病情较深重,而相侮传变病情较轻浅。(三)指导疾病的诊断1.确定五脏病变部位2.推断病情的轻重顺逆•色脉合参,结合五行生克规律来推断疾病的预后。•如肝病色青而见弦脉,色脉相符,为顺;•若反见浮脉,则属克色之脉,为逆;•若得沉脉,则属生色之脉,为顺。(四)指导疾病的治疗1.指导脏腑用药•青色、酸味入肝,如白芍、山茱萸味酸入肝经以补肝之精血;•赤色、苦味入心,如丹参味苦色赤入心经以活血安神;•黄色、甘味入脾,如白术色黄味甘以补益脾气;•白色、辛味入肺,如石膏色白味辛入肺经以清肺热;•黑色、咸味入肾,如玄参、生地色黑味咸入肾经以滋养肾阴等。2.控制疾病的传变•五脏中一脏有病,可以传及其他四脏而发生传变。•临床治疗时,除对所病本脏进行治疗之外,还要依据其传变规律,治疗其他脏腑,以防止其传变。•如肝气太过,或郁结或上逆,木亢则乘土,病将及脾胃,此时应在疏肝平肝的基础上预先培其脾气,使肝气得平,脾气得健,则肝病不得传于脾。•疾病的传变与否,主要取决于脏气的有盛有衰。“盛则传,虚则受”,是五脏疾病传变的基本规律。3.确定治则治法(1)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治则和治法:•临床上运用五行相生规律来治疗疾病,其基本治疗原则是补母和泻子,即“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和金水相生法四种。•滋水涵木法:是滋肾阴以养肝阴的治法,又称滋肾养肝法、滋补肝肾法。适用于肾阴亏损而肝阴不足,甚或肝阳上亢之证。•益火补土法:是温肾阳以补脾阳的治法,又称温肾健脾法、温补脾肾法。适用于肾阳衰微而致脾阳不振之证。必须说明的是,按五行生克次序来说,心属火,脾属土,火不生土应当是心火不生脾土,而益火补土应当是温心阳以暖脾土。•培土生金法:是健脾生气以补益肺气的治法。主要用于脾气虚衰,生气无源,以致肺气虚弱之证,若肺气虚衰,兼见脾运不健者,亦可应用。•金水相生法:是滋养肺肾之阴的治法,亦称滋养肺肾法。主要用于肺阴亏虚,不

1 / 5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