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圆柱镜的临床应用在眼屈光检查中,若被检查存屈光不正且含有散光,则会给我们检查带来各种各样的麻烦,例如含有轻度散光的患者必须使用柱镜矫正,还是用等效球镜代替?矫正柱镜的轴位有误差怎么解决?如被检查者视细胞受到抑制状态或存在轻度弱视等造成的被检者主观判断不明确怎么解决?等等。如何准确而又快捷地检查散光,并对散光进行正确的矫正,是我们在验光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此向大家介绍一下:交叉圆柱镜在眼屈光检查中的独特作用,以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以此来提高我们的验配水平。交叉圆柱镜,又称Jackson交叉圆柱镜(JCC),是由两片度数相同,符号相反,轴向互相垂直的柱镜联合在一起构成的。手持式交叉圆柱镜镜片上以“+”,“-”标记正负柱镜的轴向,在与镜片2个主轴呈45。处,亦是交叉圆柱镜正负屈光力相消之处,称为中间轴。中间轴处附一个手柄以利于翻转该镜片,手柄位于2个主轴的中央。综合验光仪上的交叉圆柱镜则标记有红、白色点,以红点代表负柱镜的轴向,白点代表正柱镜的轴向。镜片中间轴处设置一可翻转的手轮。常用的交叉圆柱镜有±0.25DC、±0.50DC两种。交叉圆柱镜测量散光是常用的主观验光方法。尤其适合用于精调散光——在初始散光镜度基础上进行柱镜的轴向和度数的精确。配合交叉圆柱镜测量散光通常选用斑点状视标,因该视标具有各方向无差异的特性。如没有斑点状视标,也可用最佳视力上一行的视标。当然,交叉圆柱镜不仅仅限于检测散光,如远交叉视标检测、近交叉视标检测都联合使用了±0.50DC交叉圆柱镜。1.检测原理(1)认识基础①规则散光眼的散光度与最小弥散圆的关系规则散光眼的生理光学特征表现为特征性的“Sturm”光锥。而“Sturm”光锥反映的散光度与最小弥散圆之间的关系为:散光度越大,最小弥散圆越大;散光度越小,最小弥散圆越小;当散光度趋向于零时,则最小弥散圆趋向于焦点(表1)。表1规则散光眼的散光度与最小弥散圆的关系散光度大小0最小弥散圆大小焦点②正负等焦量的混合性散光的散光度与视觉的关系(表2)表2正负等焦量的混合性散光的散光度与视力的关系散光度大小0最小弥散圆大小焦点视力更模糊模糊清晰③任一类型的散光可以通过MPMVA或者红绿色法改造成正负等焦量的混合性散光。规则散光眼中,无论复性近视散光、单纯近视散光、单纯远视散光、复性远视散光还是正负焦量不等的混合性散光都可以借助于MPMVA或者红绿色法改造成正负等焦量的混合性散光状态。而这一正负等焦量的混合性散光状态常被称为等效球镜状态。如:单纯性近视散光-1.00DC×180,予-0.50DS等效球镜度后即获得人造的正负等焦量的混合性散光-0.50DC×180/+0.50DC×90。④交叉圆柱镜是一个正负等焦量的混合性散光镜片,并且可以借助翻转模拟两个混合性散光镜片。交叉圆柱镜是由符号相反、焦量相同的两个柱镜按轴位互相垂直叠合而成的镜片,实际上就是一个正负等焦量的混合性散光镜片。一个交叉圆柱镜以其中间轴进行翻转,翻转前后可产生两个混合性散光镜度。如±0.25D的交叉圆柱镜,中间轴置于水平位180,则翻转前后获得的两个混合性散光镜度分别为:-0.25DC×45/+0.25DC×135,+0.25DC×45/-0.25DC×135。(2)交叉圆柱镜影响混合性散光的规律①交叉圆柱镜可以使混合性散光的最小弥散圆变得更大、更小(例1)。更小的最小弥散圆提示交叉圆柱镜矫正了部分混合性散光。例1单纯性近视散光-1.00DC×180人造混散-0.50DC×180/+0.50DC×90翻转前A翻转后B交叉圆柱镜-0.25DC×180/+0.25DC×90+0.25DC×180/-0.25DC×90残余散光度-0.25DC×180/+0.25DC×90-0.75DC×180/+0.75DC×90最小弥散圆减小增大视觉效果有差别②当眼无散光或散光全矫后,交叉圆柱镜翻转前后产生的最小弥散圆大小相同(例2)。当最小弥散圆不变则提示正负等焦量的混合性散光的最小弥散圆已被消减为焦点。例2无散光或散光完全矫正后0翻转前A翻转后B交叉圆柱镜-0.25DC×180/+0.25DC×90+0.25DC×180/-0.25DC×90残余散光度+0.25DC×180/-0.25DC×90-0.25DC×180/+0.25DC×90最小弥散圆相同视觉效果无差别③当中间轴与混散眼散光轴重叠时,交叉圆柱镜翻转前后残余散光量相同(例3)。例3单纯性近视散光-1.00DC×180人造混散-0.50DC×180/+0.50DC×90翻转前A翻转后B交叉圆柱镜-0.25DC×135/+0.25DC×45+0.25DC×135/-0.25DC×45残余散光度相同最小弥散圆相同视觉效果无差别④当中间轴与混散眼散光轴不重叠时,交叉圆柱镜翻转前后残余散光量不相同(例4)。更小的最小弥散圆提示此时交叉圆柱镜提供的正、负轴更靠近人造混散的正、负轴。例4单纯性近视散光-1.00DC×180人造混散-0.50DC×180/+0.50DC×90翻转前A翻转后B交叉圆柱镜-0.25DC×130/+0.25DC×40+0.25DC×130/-0.25DC×40残余散光度大小最小弥散圆不相同视觉效果有差别(3)矫正用的正负等焦量的混合性散光镜度可以通过球镜、柱镜组合获得使用镜片箱中的正球镜、负球镜、正柱镜、负柱镜组合出的混合性散光镜片可以有三种组合形式:正球镜联合负柱镜;负球镜联合正柱镜;负柱镜联合正柱镜。而使用综合验光仪上的镜片则只有正球镜联合负柱镜这一种组合形式,因为综合验光仪上只有负柱镜而没有正柱镜。因此,在综合验光仪上提供混合性散光镜度时,是按照每增加-0.50DC同步增加+0.25DS或者每减少-0.50DC同步减少+0.25DS来进行的。(4)交叉圆柱镜检测散光的基本思路首先把规则散光眼改造成正负等焦量的混散。这一过程可以借助于MPMVA或红绿法。其次使用正负等焦量的混散试镜片测试人造的混散眼。这一过程借助交叉圆柱镜来实施。最后使用正负等焦量的混散镜片矫正人造混散眼。这一过程借助正球镜联合负柱镜等形式提供正负等焦量的混散镜片。因此交叉圆柱镜检测散光实质是使用两个已知的正负等焦量的混合性散光镜度去测试一个未知的人造的正负等焦量的混合性散光。2.方法(1)准备·斑点状视标,取自印刷视标或视标投影仪。·交叉圆柱镜、负柱镜试片、球镜试片,取自手持式交叉圆柱镜、镜片箱或综合验光仪。·单眼;0.8及以上视力;正负等焦量的混合性散光状态。(2)使用综合验光仪上交叉圆柱镜检测散光的操作步骤(有初始散光)①投放斑点状视标。②转动交叉圆柱透镜的外环,使其翻转手轮轴向与柱镜试片的轴向重合。③旋转翻转手轮翻转交叉圆柱镜,嘱被测者注意并比较翻转前、后(或称1、2)两面的清晰度。④如诉交叉圆柱透镜两个面的清晰度一致,此时柱镜试片的轴向已与眼的散光轴向重合,转入⑥项操作;⑤如诉某一面较清楚,则停留在清晰面,并将柱镜试片的轴向与交叉圆柱镜负轴(红点)的方向移动5°或者更大度数。转入③项操作。⑥转动交叉圆柱镜的外环,使其正柱镜或负柱镜的轴向与柱镜试片的轴向重合。⑦旋转翻转手轮翻转交叉圆柱镜,嘱被测者注意并比较翻转前后(或称1、2)两面的清晰度。⑧如诉交叉圆柱透镜两个面的清晰度一致,检测结束记录散光数据。⑨如果觉得某一面较清楚,则将交叉圆柱镜停留在清晰面。若清晰面为交叉圆柱镜负柱镜轴向(红点)与负柱镜试片的轴向θ重合,给予-0.25DC×θ;若清晰面为交叉圆柱镜正柱镜轴向(白点)与柱镜试片的轴向重合,去除-0.25DC×θ。如增减达-0.50DC×θ,则需要相应增减+0.25DS。⑩转入⑦项操作。(3)注意事项·借助于MPMVA或红绿视标检测等将规则散光眼改造成正负等焦量的混散。·借助于散光表检测、检影验光、客观电脑验光仪验光等获得散光初始光度并置入视孔。·如增减达-0.50DC,则需要相应增减+0.25DS。-0.25DC的改变对应的球镜改变是+0.125DS,因对视力影响小故可忽略。.在使用交叉圆柱镜的时候,左手拇指与食指拿交叉柱镜,中指与无名指放在患者前额上一点作为支点。这样再翻转交叉柱镜时位置准确,试镜效果好。.在试交叉柱镜时,不需病人回答,医生只需根据病人分辨目力表的情况来确定散光度与轴的位置。.遇散光较大的患者,应稍确定散光位置后再试散光度数,然后再确定一次散光位置,度数更准确。3.使用要求.作为验光技术人员应做到使患者视力经过矫正后达到效果。.熟练使用交叉圆柱镜,以免发生因技术不佳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弱视治疗。.双眼视力矫正不到0.3的低视力,由于验光效果不好,不应划入此种患者而误划入低视力中,造成患者不必要的思想负担和经济负担。所以作为验光人员,应掌握交叉圆柱镜的临床使用,力求患者视力矫正后达到最好视力。交叉圆柱镜是镜片箱内常备之品,一经掌握,操作简单、方便、灵敏,是正确校正散光轴向及调整柱镜度数的重要方法。我们的使用体会是:1.良好的配合很重要。2.校正散光度前应先确定轴位,因为不正确的轴位可以影响散光的度数,但不正确的散光度数对轴位的确定影响不大。3.校正轴向时可选用±0.50D交叉柱镜。翻转镜片后感觉一面清楚时将散光镜片的轴向向交叉柱镜相同符号的方向移动5。,第一次也可移动10。或15。,再重合做反复测定,如此患者两面的对比感更强,更易配合。4.校正度数时,所变球镜等于交叉柱镜的量,柱镜则为交叉柱镜的2倍。在校正完后最好能逐渐加减球镜的量或进行红绿平衡。5.检查前需将方法和目的告知患者,置镜后患者通常诉更模糊,嘱其比较视标的清晰度而不是比较能见视标的多少,尽量争取最短的检查时间,避免出现调节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