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概论1、安全技术是预防事故的基本措施,是实现工业安全的技术手段,包括安全检测技术和安全控制技术两个方面。2、系统是由处于一定的环境中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并为达到整体目的而存在的集合。3、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系统的规划、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是一种对所有系统都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方法。4、三个理论: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的基础理论可以概括为控制论、模型论和优化论。5、三个步骤:为了将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理论应用于各个领域,一般都应经历方案决策、研制生产和实际使用三个阶段。第二章交通运输安全理论基础1、危险与风险的区别:危险是指在生产与生活活动过程中,人或物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超出了可接受范围的一种状态。风险是危险、危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危险、危害事故严重程度的综合度量。2、危险源有三个要素构成: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3、第一类危险源与第二类危险源的区别:(了解)第一类危险源在事故时释放出的能量是导致人员伤害或财物损坏的能量主体,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难易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两类危险源共同决定危险源的危险性。4、事故的发展可归纳为三个阶段:孕育阶段、生长阶段、损失阶段。5、事故预防的目标包括道德、法律和经济三个方面。6、事故预防工作应从技术和组织管理两个方面考虑。7、事故预防3E准则:工程技术(Engineering)、教育(Education)、强制(Enforcement)8、事故预防五阶段模型:(简答)(1)、建立健全事故预防工作组织,形成由企业领导牵头的,包括安全管理人员和安全技术人员在内的事故预防工作体系。(2)、通过实地调查、检查、观察及对有关人员的询问,加以认真的判断、研究,以及对事故原始记录的反复研究,收集第一手资料,找出事故预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3)、分析事故及不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4)、针对分析事故和不安全问题得到的原因,选择恰当的改进措施。(5)、实施改进措施。第三章交通运输安全系统分析1、安全系统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安全分析、安全评价和安全管理。2、安全分析的内容:(简答)①对可能出现的初始的、诱发的及直接引起事故的各种危险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调查和分析。②对于系统有关的环境条件、设备、人员及其他有关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③对能够利用适当的设备、规程、工艺或材料控制或根除某种特殊危险因素的措施进行分析④对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的控制措施及实施这些措施的方法进行调查和分析。⑤对不能根除的危险因素失去控制或减少控制可能出现的后果进行调查和分析。⑥对危险因素一旦失去控制,为防止伤害和损害的安全防护措施进行调查和分析。3、安全检查表的编制一般采用经验法和分析法。4、事故树分析法:美国1961沃森提出,默恩斯改进哈斯尔改进。5、事件树分析法:起源于美国商用核电站风险评价WASH,事件树的分析步骤:①确定系统、熟悉系统⑤绘制事件树②辨识情况情景⑥获取各事件失败概率③确定初始事件⑦评估风险④找出与初始事件有关的环节事件⑧控制措施6、最小割集的个数越少越安全,越多越危险(判断)最小径集的个数越多越安全,越少越危险第四章交通运输安全系统评价1、安全评价的程序:①准备阶段④安全对策措施②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⑤评价结论及建议③定性、定量评价⑥安全评价报告的编制2、安全标准的确定方法有统计法和风险与收益比较法。3、风险矩阵方法综合考虑了风险影响和风险概率两方面的因素第五章1、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和重大事件,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的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突发事件(重大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计划或方案。2、应急预案的作用:①整合现有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组织机构,建立健全应急工作的体制和机制,买现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明确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使应急准备和应急管理,尤其是培训和演习工作的开展有据可依、有章可循。②整合现有交通运营突发事件的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形成机制优化、反应迅速的信息支撑系统。③]整合现有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应急资源,建立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优势互补、常备不懈的应急保障体系。当发生超过应急能力的重大事故时,便于与上级应急部门协调,有利于及时作出应急响应,降低事故危害程度④成为各类突发事故的应急基础。通过编制基本应急预案,可保证应急预案具有足够的灵活性,对邢些事先无法预料到的突发事件或事故,也可以起到基本的应急指导作用。针对特定危害编制专项应急预案,有针对性地制定应急措施,进行专项应急准备和演习。⑤规范交通运营突发事件级别,明确各成员单位的分工和职责,确定不同级别事件的启动程序和相应措施,有利于提高各级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3、应急预案编制方法:①组建编制队伍②危险与应急能力分析③预案编制④预案的评审与发布⑤预案的实施第六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1、道路运输的特点:①机动灵活,适应性强②可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③在中、短途运送中,运送速度较快④原始投资少,资金周转快⑤掌握车辆驾驶技术较易⑥运量较小,运输成本较高⑦运行持续性较差⑧安全性较低、污染环境较大2、道路交通事故的特点:①随机性②突发性③频发性④社会性⑤不可逆性3、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分析指标主要有绝对指标、相对指标、和动态指标等PPT内容1、驾驶员的视觉特性:(了解)静视力:指人和视标都在不动状态下检查的视力(例:视力表测视力)动视力:指人或视标处于运动时检查的视力(例:头固定,眼动)视野:两眼注视某一目标,注视点两侧可以看到的范围叫视野眩目:视野内有强光照射,使人的眼睛产生不适感,且引起视力下降防眩目措施:改善道路照明,设防眩网,设道路中央分隔带井植树遮蔽迎面来车的灯光等,驾驶员可戴防眩眼镜等。明适应、暗适应:视觉器官对于光亮程度突然变化而引起的感受性适应过程。明适应:由暗处到明处,肉眼习惯和视力恢复的过程(适应时间1min以内)。暗适应:由明处到暗处,肉眼习惯和视力恢复的过程(适应时间3-6min)2、平面线形的三要素: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3、汽车的稳态转向特性包括三种行驶情况:不足转向、中性转向和过度转向4、平面交叉口的冲突形式:交叉、合流、分流5、交叉点计算公式:N1=[n2(n-1)(n-2)]/6合流、分流点计算公式:N2=n(n-2)交叉道路条数交叉点合流点分流点合计三路交叉3339四路交叉168832五路交叉49151579六路交叉12424241726、附着力:地面对轮胎切向反作用力的极限值即为附着力,,FZ—地面作用在车轮上的法向反力;—附着系数,与路面和轮胎都有关。地面制动力:指由地面提供的,使车辆减速或停止的作用力制动器制动力:相当于把汽车架离地面,并踩住制动踏板,在车轮周缘沿切线方向推动车轮直至它能转动所需的力7、汽车动力性评价指标:①最高车速②加速时间③最大爬坡度maxXZFFF9、空气阻力:CD为风阻系数,A为迎风面积,ua为相对速度。10、道路横断面的形式:(1)公路横断面分为单幅双车道和双幅多车道两种类型(2)城市道路横断面形式分为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和四幅路等11、交通标志:就是将交通指示、警告、禁止和指路等交通管理和控制法规用文字、图形和符号等形象地表示出来,设置于路测或道路上方的交通管理设施。分为主标志和辅助标志两类。主标志分为:指示标志、警告标志、禁止标志、指路标志、旅游标志和道路施工安全标志六种。12、驾驶员生理周期:体力、情绪、智力,其循环周期分别为23d、28d和33d。13、路面按力学特性分为柔性路面(主要指沥青混凝土路面)和刚性路面(主要指水泥混凝土路面)。14、影响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因素:除了汽车轴距、轮距、重心位置、轮胎特性外,还与路面平整度、侧向力、离心力等外界因素有关;①轮胎侧偏②转向悬架的弹性③侧倾转向④车轮侧倾⑤空气动力学影响15、疲劳驾驶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反应时间显著增长,操作能力下降,判断失误增多。16、驾驶员的感知特性包括感觉和知觉两方面17、驾驶员疲劳分为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18、瑟利模型:该模型把事故的发生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危险出现阶段、危险释放阶段19、行车视距:车辆运行时,应使驾驶人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一定距离的道路,以便当发现路上的障碍物或迎面来车时,能在一定车速下及时停止或避让,避免发生事故,这一段必须的行车最短距离称为行车视距。20、交通运输安全系统分析方法:①统计图表分析②因果分析图③安全检查表④预先危险性分析⑤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⑥危险性和可操作性分析⑦事件树分析⑧事故树分析21、瑟利模型将危险分为危险出现(指形成潜在危险)和危险释放(指危险由潜在状态变为现实状态)两个阶段。22、轮胎侧偏刚度影响因素:轮胎宽度、轮胎气压、车轮垂直载荷23、国家酒驾标准:饮酒驾驶:20mg/100ml≤酒精含量<80mg/100ml;醉酒驾驶:酒精含量≥80mg/100ml24、世界上有记录的第一例交通事故发生在1896年伦敦25、交通事故分类:①按事故损害后果:轻微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②按事故原因分类:主观原因类、主观原因类。③按事故主要责任对象分类:机动车事故、非机动车事故、行人事故、乘车人事故。④按道路交通事故形态分类:碰撞(车人、车车)、碾压、刮擦、翻车、坠车、爆炸和失火等七种。26、道路阻力:滚动阻力与坡度阻力之和27、侧滑:是指汽车制动时某一轴的车轮或两轴的车轮发生横向滑移的现象。28、低档位高档位的加速差异:汽车低挡的加速能力好于高挡。tqg0TtTiiFr低档位传动比大,驱动力大,因此加速性能好。29、驾驶人可靠性影响因素:221.15DawCAuF1)作业时间引起的单调和疲劳。2)操作频率导致的失误。3)生理心理机能变化造成的视力、应激和活动能力下降而诱发判断和处理的不正确。4)外部环境缺乏良好的视认性和诱导性引起的错觉。5)作业环境危险性对驾驶人接受信息,判断和处理的影响30、道路交通事故的特点:随机性、突发性、频发性、社会性、不可逆性31、制动力系数影响因素:路面、车速论述:高速行驶的危害性:①高速行驶影响驾驶员的视觉:超速行驶,使驾驶员视野变窄,视力减弱,对前方突然出现的险情,难以及时、准确、妥善地进行处置,容易引发交通事故。②高速行驶使制动距离延长:由于惯性作用,车速越快,制动距离越长,制动非安全期越长,而制动非安全期越长,也就意味着事故发生的机率越大。③高速行驶影响车辆的操作稳定性:在超速行驶过程中,特别是在弯道处行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车辆容易向回转中心外侧发生侧滑、倾斜或侧翻。④超速行驶增加道路上的交织点和冲突点:由于高速行驶,超越前车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多,那么在超车过程中就会人为增加道路上的交织点和冲突点,从而增大交通事故发生可能性。⑤超速行驶会造成心理紧张,措施失当:驾驶人在高速行驶中,如遇突发情况,心理就会极度紧张,采取的紧急措施往往导致顾此失彼、欲避却趋,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常用的安全设备:1、主动安全装置:1)智能电子控制装置:①防抱死制动系统②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③电控行驶平稳系统④智能巡航控制系统2)灯光:①前照灯②尾灯与制动灯3)挡风玻璃及后视镜:4)仪表、报警装置2、被动安全装置:1)对行人的安全措施:吸能式保险杠、布置弹性材料2)减轻乘员碰损伤害:安全带、安全气囊、安全转向柱、安全玻璃、安全枕、座椅、仪表板、车内表面结构物计算:1、求事故树中个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概率重要度和临界重要度P832、汽车稳定性与行车安全(纵向稳定性、横向稳定性)P161-P163制动距离是从驾驶员开始踩住制动踏板到汽车制动停车为止所走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