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基本信息课题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作者及工作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燕秀里小学石翠艳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将自己在本节课教学中的亮点设计所依据的指导思想或者核心教育教学理论简述即可,指导思想和依据的教育理论应该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明确体现出来。本部分内容必须和实际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避免出现照搬课标中整个模块的教学指导思想等情况《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面对这样一篇诗情画意的文章,所以我引导学生在解读课文的过程中,抓住一条主线,让学生充分地读,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熏陶。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感受到乡村生活的诗情画意,我加强了朗读的指导,安排了多层次的朗读,指名读,自读品味,精读感悟,把读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加深学生对乡下人家那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的理解,让学生与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教材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不必面面俱到)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为什么学本节内容),不仅要思考其他内容对本节内容学习的帮助,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科体系的建立、其他学科内容学习的帮助;还应该思考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生学科能力甚至综合素质的帮助,以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影响等。一读课题,眼前就会不自主地呈现出一幅幅自然质朴、亲切祥和的农家画面。本文正如一幅田园风光的写意画卷:那房前顺着棚架爬上屋檐的碧绿的藤蔓,门前空地上依着时令开放的美丽的鲜花和屋后伴着春雨从土里探出头来的嫩笋,那觅食鸡群,那嬉水的小鸭,那乡下人家在门前的树阴下边吃晚饭,边闲话家常,其乐融融,夜里伴着纺织娘美妙的歌声甜蜜进入梦乡……这一个个自然、和谐的场景,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嗅到了浓郁的泥土芬芳,听到了熟悉的蛙唱虫鸣,感受到瓜棚月下的情趣,仿佛在与乡下人家促膝谈心,一起享受乡下人家生活的乐趣。文章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学情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但不需要格式化,不必面面俱到)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是比较有效的学习者分析的测量手段。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即从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经过哪几个环节,最终形成本节课要达到的知识。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可能是知识基础不足、旧的概念或者能力方法不够、思维方式变化等。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初步的品词赏句和感悟文章情感的能力,班中部分学生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求知欲较强,一经点拨便能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情感也易被激发。但班中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个性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一部分学生常常充当者旁听者的角色,缺乏课堂学习的积极参与习惯和专注学习的能力。因此,要在课堂上积极创设出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景,让富有激情的导语引领学生走进文章,醉心于文章的品析之中,在发扬个性,分享体验的基础上,面向全体,关注更多学生知识的接受力和情感的感悟力。让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从作者的描写中展开想象,再结合画面,以及同学们的体会来感受乡下人家的美,做到欣赏美景、品读文字双线并行,也就是做到内容与形式并重,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学习语言表达。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按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进行分析)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生字新词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方法。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积累好词佳句。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看图对比感受,积累语言,品词析句,想象画面的方法感受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情感,发挥想象,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能随文章的叙述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教学难点: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的美,了解课文在空间、时间上交叉叙述的顺序。教学流程示意(按课时设计教学流程,教学流程应能清晰准确的表述本节课的教学环节,以及教学环节的核心活动内容。因此既要避免只有简单的环节,而没有环节实施的具体内容;还要避免把环节细化,一般来说,一节课的主要环节最好控制在4~6个之间,这样比较有利于教学环节的实施。)一、创设情境,移情入境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三、再读课文,体会画面四、精读课文,品味语言五、小结,布置作业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主要环节的实施过程很清楚地再现。)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移情入境1、今天,石老师带来了一些图片,你们想看吗?看这些画面,你们想到了这是什么地方?对,这是乡下。2、说一说看过图片的感受。3、有一位叫陈醉云的作家用非常细腻、优美的笔触为我们具体的描述了乡下人家的生活,你们想去看看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1课《乡下人家》,一起走进乡村的生活,领略它那独特的美。【设计意图:课件播放乡下特有的风景,使人一下子就仿佛已经置身于乡下人家,浓浓的乡村韵味扑鼻而来。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感受乡村气息。】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自读要求:⑴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⑵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2、交流生字新词:(1)大家读了课文,生字都认识了吗?老师来检查检查大家。(2)分2组出示生词,认读正音。鸡冠花的“冠”读音应该是什么?引导孩子想公鸡的管子就像什么?(帽子)当这个字意思当帽子讲时字音读一声。(3)赛读(4)理解词语你们知道捣衣是什么意思吗?捣衣:借图理解(乡下的妇女就是这样洗衣服,真奇特。)(5)指导书写指导写“率”【设计意图:关于本课的生字主要针对不同的字不同的侧重点对孩子加以引导,对于字音存在问题的字让孩子理解字义的基础上把握字音;而对于难以理解的词语出示图片给孩子一种视觉上的直观感觉,便于孩子理解;率这个字书写上有一定的困难,教师板演加以引导,编顺口溜朗朗上口,学生很容易就记住了。】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体会画面(1)课文的生字词语我们都过关了,下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边读边找找在文中描写了哪些乡村风景?(生默读后,自由汇报)(2)同学们真会读书,读出了那么多画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黑板上的板书),教师串一遍,问: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写作顺序。师小结:作者就是按照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交错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处处迷人的乡村风景。这一幅幅迷人的风景就像一幅画一样。这么美的乡下人家,给作者留下怎样的感受呢?【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每个小节分别写什么,让学生自读自学,理清课文脉络,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感受乡下人家清新、自然的美,并提倡学生在作文中有所运用。】三、从中心句切入,展开探究1、找到啦?谁愿意来读读?(指一名读)3、你们真棒,一下子就找到了这句话,这句话中哪两个词最能突出作者的感受?(板书:独特迷人)这两个词你是怎么理解的?(生:与众不同、令人陶醉)独特:与众不同的。举例子。(每个人的相貌不同,这就是独特之处)这里是——(乡下)这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作者认为它都有一道——(生齐说“独特迷人的风景”)咱们一起来读一读。(生:齐读)【设计意图:这是文章的中心句,起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集中地概括了乡下人家美丽迷人的生活环境和朴实欢快的美好生活,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所以引领学生重点品读这一句,想象乡村生活中最平凡、最普通的场面,体会从中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自然亲切、优美恬静。】4、过渡:正因为风景这样的独特,所以迷人。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从作者的语言文字中去感受这一份独特、迷人的美。四、精读课文,品味语言(一)这么多的风景我们这节课先来欣赏其中的第一道风景吧:1、默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你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感受到乡下人家的独特、迷人?生:我从“当花儿落了的时候……可爱多了。”感觉到——(出示2.3句)2、学生说感受3、在这里,作者说有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①什么是装饰?(孩子在预习的时候查了字典,然后再让孩子们观察老师,看看老师的身上有什么装饰)②别有风趣的装饰指的是什么?(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设计意图:理解词语的方法有很多种,孩子们习惯于查字典理解词语意思,再次帮助孩子掌握另一种方法:联系实际】4、到底这些“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是什么样的呀?(课件出示图)(指名读第二句)一个个红的、绿的瓜,多么惹人喜爱,谁想读一读?谁还想读?5、为什么说这些瓜呀、藤呀、叶呀比门前的石狮子和旗杆可爱多了呢?大家看图对比一下。出示瓜架与石狮子对比,谈感觉,从以下方面引导:A石狮子和大旗杆在什么地方可以看到?(城里。)B石狮子和大旗杆给你什么感觉?(威风、威严、单调、壮观、严肃。瓜架——普通、舒服、生机、活泼、亲切、可爱)过渡:作者这里用的是对比的写法,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叶,色彩明丽,生机勃勃,很自然,有浓郁的农家生活气息,与城市的威武的狮子,庄严的旗杆相比就显得别有风趣,更加独特迷人。我们来合作读读这一句话。(生师分读,师生分读)(小组赛读)第一句:这一处风景独特在哪?(屋前搭瓜架)都种些什么瓜?(南、丝瓜)长长的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就像一把绿色的大伞,喜欢吗?读给你的同桌听。(3)回应中心句:正因为有了这别有风趣的装饰,我们才感受到了乡下人家的独特和迷人。所以说:乡下人家,不论——(出示最后一段)(齐读)来,深深吸口气,我们继续乡间之旅,屋檐瓜架是这么的独特迷人,还找到其他独特迷人的地方吗?“有些人家……独特的农家风光。”(1)颜色绚丽,生机勃勃,好一幅鲜花盛开的美景!想看看这些花吗?(课件出示芍药、鸡冠花、大理菊的图片)一边播放鲜花的图片,一边解说:乡下人家门前的花真多啊!春天来了,芍药花首先绽开了可爱的笑脸;随着夏天的到来,凤仙花、鸡冠花紧接着竞相开放;一阵秋风吹过,美丽的大丽菊也欣然怒放。就是这样,按照不同的季节,这种花谢了,那种花又开放,花儿轮着开放,这就是——(生: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时令指的是什么?(季节)。(2)看到花儿轮番开放的景象让你想到一个什么词来赞美它?课文中,作者也用了两个词语来形容这些花,是什么?(理解:朴素华丽)①这不是一对什么词语?②朴素、华丽分别是什么意思?③那为什么作者说这些花的开放朴素而华丽呢?这不是互相矛盾吗?谁能联系课文说说你对这两个词语的理解。(3)这些花品种常见普通,乡民们随便地把它们种在门前,可是这些花开放时又是那么五彩缤纷、光彩夺目——所以作者才说“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这是农家独特的风光,应该读出怎样的感情?(自豪、赞美、骄傲)谁来读?(指名读,评议)喜欢鲜花的同学都站起来读一读。(齐读)【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感悟乡下人家独特、迷人之处的同时,教师引导采取不同形式的朗读,最终能水到渠成地背诵。有感情地朗读了课文,背诵积累了好词佳句,培养学生的语感,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4)依着时令顺序开放,一年四季都有花相伴都高兴呀,这真是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难怪作者会说:乡下人家,不论——(出示最后一段)齐读。乡下人家屋前鲜花轮放,屋后有独特迷人的风景吗?“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1)老师这儿还真有一幅春笋图(出示图片),请大家看屏幕。(指生读)“探”出头来这个动作怎么做?(指名做,示范做)。(2)春笋明明是从土里“长”出来,怎么能说“探”出头来呢?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设计意图:体会拟人句的好处。把春笋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