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一、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加大力度、教改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继续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小学美术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式和自主化多操作学习方式。二、教材分析湘教版二年级下册美术共22课,紧密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与需要。教材以人文主题为显线,突出美术学习的艺术价值;以学科知识技能为隐线,学段更注重感性的积累和体验;采用点式的、跳跃的、随机的、积累的方式,服从、渗透于人文主题;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注重艺术能力发展和审美情趣的培养程。在课程设计中充分挖掘单元主题的人文精神内涵,从和小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中选择人文主题,并注意单元主题的延伸与拓展。教材突出趣味性、游戏性、注重过程与参与。三、学生情况分析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学习认知的训练,已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基本绘画知识和技能,但在绘画,动手过程中还缺乏大胆想象创造,这些方面有待提高。四、教学目标1、通过有趣的美术表现和欣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运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绘画和简单工具制作。3、培养学生空间知觉,形象记忆,创造等能力。五、教学措施1、努力钻研教材,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2、做好课前准备,精心制作教具。3、运用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绘画兴趣。4、充分展示图片,作品等教学手段,教师加以示范。-2-第一课大脚丫教学目标:1、用对称的方法画出一对鞋垫,并学习在鞋垫上装饰图案。2、体验在鞋垫上绘画的愉悦情趣。教学重点:制作鞋垫外形,能用多种图案或花纹装饰鞋垫。教学难点:注意图形图案的对称,而且要颜色、大小也要有对称性学习方法:示范讲解法、合作探究法、观察比较法、自主尝试法、辅导练习法、作业评价法、行为指导法。教学准备:实物\课件,白卡纸,记号笔,油画棒。教学过程:一、(师)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鞋垫的作用:垫鞋子、装饰。2、形状特征——对称(1)师:看图上的鞋垫哪一双是正确的,哪一双是错误的?(2)师:小朋友们,看一下自己穿的鞋的鞋底,图案是怎么样的啊?(请幼儿仔细观察自己鞋底上的图案有什么样的规律,再根据自己的观察进行判断)师:怎么样,观察好了没?图上的哪双鞋垫是正确的?(3)教师总结:鞋垫上的对称图形,不仅形状一样,大小,颜色也是一样的,而且所对称的地方所在的方位也是一样的。二、(生)自主学习(自学材料,组内探究)交流展示:1、师扮演小兔子开商店,设置情境:小朋友们好,我的铺子里有好多种鞋垫就是没有画上画的,你们能帮我做一些吗?2、如何快速地制作出一双鞋垫?生:用复印纸、用鞋垫比着画……请学生上台完成示范。(1)小助手脱掉一只鞋子,脚踩在垫有复写纸的纸上;(2)师沿着学生的脚轮廓画出一只鞋垫的形状(一笔完成),打开画纸后一双鞋垫完成。3、学生以2人/小组为单位完成一双鞋垫的形状。三、(生)交流展示(师)点评解惑:1、还少了什么?生:颜色、花纹、图案。2、学生观察鞋垫实物,思考:什么材质?——布、线有什么花纹?——花、叶子……3、师总结图案:花朵纹、羊角纹、云朵纹等等,4、师:你们发现这两只鞋垫上的画怎么样?鞋垫上的图案哪些地方一样?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鞋垫上图案对称的关系,并重点讲述。如颜色,大小,形状的对称)5、出示示意图(图上有装饰正确和错误的两双鞋垫,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对称的含义)6、师示范:给鞋垫加花纹(1)画中心图案(2)画周围花边(3)和底色注意对比(4)左右脚注意对称四、课堂实践:1、剪鞋垫,师示范提示:(1)留下1cm的白边(2)用勾线笔再勾一次花纹,强调图案。2、生完成。(注意一支左脚,一支右脚。)3、学生添花纹,师指导。(1)怎样用最快的方法把一双鞋垫上的花纹画好?-3-学生探究得出结论:用复印纸勾轮廓,颜料瓶浸染或者用油画棒涂色快些。(2)注意底色课图案的对比,以及适当留白4、学生给制作的鞋垫上色,教师巡回指导,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对称的关系。五、教师反馈,作业展评:1、教师根据学生的操作结果进行评价选一双装饰正确的,一双错误的,让学生评价。根据同伴的作品从所装饰的图案的大小、颜色等方面进行评述。(引导学生注意正确和错误装饰方法,强调对称)2、收拾整理。第二课剪刀添画教材分析:儿童思维中的形象是不固定的,给他们一个固定的图形,他们则能根据自己的思维创作出各种各样的新奇的形象。本节课主要是以剪刀为情境,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确定主题,大胆创作背景,进行添画。这样没有局限性的课堂能充分发挥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拘束学生的思维,当然教师也要积极的引导学生创作出有创意的作品。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添画的基本方法,掌握如何使图片内容与添加内容统一的相关知识。2、过程与方法:利用图片情境添加适当内容,采用剪、画、贴的方法进行装饰和添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想像力和创作精神,让学生在参与美术活动中,学习相关的美术知识,提高审美情趣。教学重点:根据不同形态的剪刀形象添加内容,学习简单的添画方法。教学难点:使内容和环境尽量可能统一。教学准备:风景图片、剪刀、胶、彩笔……教学过程:一、课前延伸预习课文,搜集资料。稀奇稀奇真稀奇,鼻子变成两条鱼。草帽成了天与地,剪刀模样更新奇。二、课内探究1、看一看:(1)出示课前收集的添画图片。(2)赏析添画图片。教学意图:了解图片内容,为添加做铺垫。2、想一想:(1)思考:如果给我们一把剪刀,我们可以给图片上添加什么内容?(2)赏析书中作品,说一说创作方法。(3)说一说添画时应注意的问题。教学意图:通过观察讨论,知道了解添加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3、添一添:(1)提出添画要求:巧妙运用图片,内容与添加相统一,注意近大远小的关系,构图要美观。(2)学生创作,教师辅导。教学意图:通过实践,使学生感受添画作业与平时绘画的不同之处,感受添画作品的独特美感。-4-4、赏一赏。(1)欣赏作品:找一找添加巧妙的作品。(2)谈谈添画的体会。教学意图:培养学生的欣赏评述的能力。三、课后提升想一想除了剪刀可以添画出丰富多彩的图画来之外,还有什么情境能添画呢?课后动手试一试吧!第三课小老虎教材分析:本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欣赏小老虎的艺术形态,让学生体会制作纸质老虎的乐趣,从中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制作过程中的缝合过程有一定难度,需要老师在旁指导。缝合完成后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添加、装饰小老虎,比一比谁的小老虎更有特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老虎的基本形象特征,制作纸质小老虎。2、过程与方法:通过尝试制作老虎,让学生注意掌握老虎的形态和大小比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和善于想象的能力。教学重点:根据老虎的形状剪出老虎外形。教学难点:缝合老虎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教学准备:音乐、课件、卡纸、剪刀、针线、胶水。教学过程:一、课前延伸预习课文,搜集资料。二、课内探究1、听歌曲导入用多媒体播放《两只老虎》,导入揭示课题。小小老虎真威武,大大眼睛圆又鼓。不吃不喝不会跑,原来是只布老虎。2、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与想象。通过出示多媒体课件,出现歌曲《两只老虎》精彩的动画及一些老虎图片和卡通形象,让学生边欣赏片中拟人化的老虎形象,边引导学生进入老虎形象的想象之中,并伴随欢快的节奏来轻声哼唱而展开联想,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老虎的形态。3、学生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刚才观察到的老虎的形状,色彩,花纹等形象特征,教师抓住主要特征进行总结。4、比较分析不同看课本第7页,分析布老虎与真老虎的头部、身体和尾巴各有什么不同。5、合作探究小组合作,研究制作老虎的具体步骤。教师总结:描画外形----重叠剪纸外形----装饰美化----订合或缝合----填充后封口----装饰。6、动手制作,根据步骤尝试制作,教师巡回指导。7、欣赏评价,将做好的玩具纸老虎请小组之间交换互相欣赏并给出合理化建议。三、课后提升回家了解虎头帽、布老虎等传统的艺术形象,并讲述给家长听。-5-第四课动物聚会教材分析:本课给同学们展示了各种各样的动物形象,有真实的照片、有动物拔河的简笔画形象、也有中国画作品,还有优秀的学生作品表现的一群动物的形象等。要求学生在充分了解动物特点后,抓住它的基本特征来创作表现一幅热闹的场景,这就要求学生要有较高的构图能力和色彩分配能力。教师需引导学生分析优秀的作品,指出优点,让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创作,并在创作过程中培养热爱小动物的思想感情。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用绘画技法表现出动物的特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2、过程与方法: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回忆参观动物园;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用绘画技法表现出动物的特征;教学难点:表现热闹的动物世界;教学准备:图片,课件;教学过程:一、课前延伸;预习课文,搜集资料;二、课内探究;1、展示动物图片导入师:听说今天牧场有一场动物聚会,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引导和创造性。引导学生发现牧场里空荡荡的,怎么一个动物都没有呢?2、以猜谜语的形式一一出示范例师:噢,原来小动物们都躲起来了,让我们把它们请出来。师说动物谜语,学生说对谜底师随即出示范例,并引导学生想象三角形、圆形、梯形的还可做成哪些动物?(1)圆圆脑袋长耳朵,红红眼睛白白毛,爱吃萝卜和青菜。(兔子:圆形头型)(2)尖尖脑袋尖尖嘴,狡猾聪明注意多。(狐狸:三角形头型)(3)头上尖尖角,说话“哞哞”叫,只把草当饭。(牛:梯形头型)3、引导学生根据老师的范例说说不同动物的外形特征4、作业要求,教师指导。(1)作业要求:发挥想象,画一幅表现动物聚会或竞技的热闹场面的画。(2)小组可以先讨论不同动物的特点,确定自己要画的动物。(3)教师知道怎么能把场景画的热闹,颜色用的要鲜艳,构图要爆满,并加上适当的背景衬托。5、展示学生作品,欣赏评价。请学生说说哪幅场景最热闹?为什么?(引导学生针对构图和色彩进行评价。)三、课后提升小组合作用卡纸制作小动物的形象,然后组合在一起,看看能出来一副怎样的场景?-6-第五课左邻右舍教材分析:我们生活的周围有很多邻居,有叔叔阿姨,有兄弟姐妹,有爷爷奶奶,邻居关系和和睦睦,仿佛亲切的如一家人。本节课是要我们观察我们身边的左邻右舍,透过打开窗户看到没好的风景跟邻里关系,培养学生亲近自然和邻里友好相处。透过窗户可以观察到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写生窗外的景色,进行景物写生要素的指导。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记忆以及构思、造型用色等绘画的综合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审美感受能力或丰富的想象。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左邻右舍的房屋及周围景色,并大胆表现出来。教学难点:左邻右舍房屋的布局要合理。教学准备:录像、图片、儿童优秀美术作品。教学过程:一、课前延伸预习课文,搜集资料。二、课内探究1、视频导入:播放录像中的窗外景色,引导学生初步欣赏,导入本课题。2、学生回忆自家窗外的景色,并在小组中进行交流(1)自己家里窗外的景色好看吗?有什么特色?(2)有时候当你倚着窗户往外望还会有什么感想?3、欣赏儿童优秀美术作品学习别人绘画优点(1)看看内容。(2)画面的构图。(3)画面的艺术效果如何(用什么表现手法处理的)4、组织学生观察窗外的景色并指导写生要素(1)观察取景:进行取舍,避免面面俱到。(2)示范写生要点,强调构图的安排。(3)深入刻画,进行画面的处理。(简单说明)5、学习要求:(1)写生窗外的景色。(2)也可以根据想象,画窗外的各种景色。6、分组写生,师作实际指导。7、展示作业,引导观摩互相交流评价。(三)课后提升课余有时间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用纸制作可以打开的窗户。-7-第六课六面怪脸教材分析:本课让学生了解脸谱的文化背景,通过剪、折、贴等方法来表现脸谱艺术形式,从而激发学生热爱脸谱艺术的热情。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掌握“六面怪脸”的制作步骤、方法。2、过程与方法:在做做玩玩中体验设计制作的乐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