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篇的互文性分析一、什么是互文性?deBeaugrande,R.&Dressler,W.1981.IntroductiontoTextLinguistics:Sevenstandardsoftextuality:cohesion,coherence,intentionality,acceptability,infomativity,situationality,intertextuality.他们将互文性定义为:Itconcernsthewaysinwhichtheproductionandreceptionofagiventextdependsupontheparticipants’knowledgeofothertexts.“互文性”这一概念由保加利亚裔法国符号学家克丽斯蒂娃(Kristeva)于20世纪60年代首次提出。互文性又译为“文本间性”、“文本互涉”,其拉丁语词源“intertexto”,意为纺织时线与线的交织与混合。互文性就是文本之间互相指涉、互相映射的一种性质。Fairclough(1992:84):Intertextualityisbasicallythepropertytextshaveofbeingfullofsnatchesofothertexts,whichmaybeexplicitlydemarcatedormergedin,andwhichthetextmayassimilate,contradict,ironicallyecho,andsoforth.艾伦(Allen,2000:2))指出,互文性一词是当今批评词汇中使用最广而又误用最多的术语之一,任何试图澄清并纠正这一混乱局面,以便给它下一个根本性定义的努力注定要失败;我们需要做的是回到这个术语的历史并提醒自己它是怎样以及为什么获得了它现在的各种意义以及各种不同的应用。二、互文性的缘起和含义互文性可以说是始于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但从巴赫金的对话理论获得了发展的动力。其实,当克丽斯蒂娃提出这一概念时她的目的正是试图将索绪尔的语言理论与巴赫金的话语理论结合起来进行一次新的批评尝试。索绪尔与互文性索绪尔把语言看成一个由相互差异的符号构成的系统。符号不是通过与现实中的事物形成指称关系,而是通过与其他符号的关系获得意义,即符号的意义只存在于它们在系统里的相互关系和差异中。这种语言符号观可以说是互文性理论的一个发展源头。完全有理由说,各种互文性理论赖以发展的基础源自于索绪尔将语言看成是一个由相互差别的符号构成的差异性系统的理论。如果所有的语言符号在某种程度上都是相互差别的,那么它们的背后就隐含着不计其数的、可能的关系。德里达受到索绪尔语言观的影响,在其关于痕迹和意义的延异等理论中发展和改造了索绪尔的理论。德里达把语篇视为一个差异网络,一种无限指它性的痕迹织物,因而语篇超越了迄今为它设定的一切边界限制。作为语言的具体体现,语篇不可能是一种自足的东西,而是一个更大的网络语境下的关系体系。它不再是作者原创思想的产品,也不是装有意义的容器,而是潜在的无数关系在此组合的空间。作为背后隐含多重潜在意义的由词句所构成的空间,语篇现在只能以一种比较的方式来理解:读者走出其表层结构,进入它与其他作品和语言结构构成的关系网络中。巴赫金与互文性2巴赫金对语言采取了同索绪尔不同的视角,他更加关注语言活动的社会语境。巴赫金把文学语篇视为不同语篇的横断面,是多个作品之间的对话:作者、受众(或者作品中的人物)以及当代或更早的文化语境之间的对话。在他看来,所有的话语都对先前的话语以及先前的意义和评价模式做出回应,并寻求和促成进一步的回应;没有话语是独立存在的或“独白性的”。巴赫金把语篇置于历史和社会之中,而历史和社会则被看成是读过的文本,作者通过重写这些文本把自己插入其中。巴赫金话语理论中的一些重要概念为以后互文性这个概念的出现和发展提供了基础,事实上,克丽丝蒂娃正是在向西方介绍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时提出了“互文性”这个概念。克丽斯蒂娃、巴尔特与互文性克丽斯蒂娃显然受了索绪尔和巴赫金的双重影响,她试图将两者的语言理论结合起来。克丽斯蒂娃把语篇视为一个由三方参与的水平关系与垂直关系纵横交叉的对话空间,这三方为写作主体、受话人(或理想读者)和外部语篇:“词的身份既由水平关系决定(语篇中的词既属于写作主体又属于受话人)也由垂直关系决定(语篇中的词回应此前或共时存在的作品)……每一个词(语篇)都是不同的词(语篇)的交汇点,在此交汇点上至少能读出一个其它词(语篇)……任何语篇都是由引语拼凑而成,任何语篇都是对另一语篇的吸收和改造。”(1986:37)克丽斯蒂娃把语篇的这一特性称为“互文性”。巴尔特(Barthes)是克丽斯蒂娃的老师,对发展和推广“互文性”这个概念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受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的影响,巴尔特在认识到语言符号的相对性本质的基础上,大胆宣布了“作者之死”这一惊世论断。作者的话语不是源自于作者自己独特的意识而是来自于它们在语言文化系统中所处的位置,作者只是语言系统中先在的各种可能性的编纂者或排列者,他使用的每一个词,生成的每一个句子、每一个段落或整个文本都来自于语言系统,并因该系统而获得意义。巴尔特的上述观点就是人们后来所谓的“互文”语言观,即文本的起源不是统一的作者意识而是多个不同声音、多个他人话语。德里达、巴尔特和克丽斯蒂娃等的互文语言观令我们注意到先前语篇的重要性,传统上对语篇自主性的强调不过是种误导,因为一部作品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此前已经存在的语篇。三、互文性的分类人们迄今对互文性的分类做了许多尝试。例如:1.克丽斯蒂娃(1986):水平(horizontal)互文性和垂直(vertical)互文性,前者指一段话语与一连串其它话语之间的具有对话性的关系,后者指构成某一语篇较直接或间接的那些语境,即从历史或当代的角度看以各种方式与之相关的那些语篇。2.詹妮(Jenny,1982):“强势”(strong)互文性和“弱势”(weak)互文性;前者指一个语篇中包含明显与其它语篇相关的话语,如引言、抄袭等,后者指语篇中存在语义上能引起对其它语篇联想的东西,如类似的观点,主题思想等。3.菲尔科劳(Fairclough,1992):区分“显著”(manifest)互文性和“构成”(constitutive)互文性:显著互文性是指一个语篇中标明的与其它语篇的互文关系;构成互文性指一个语篇中各种体裁或语篇类型规范(conventions)的那些复杂关系,它“是语篇生成中涉及的那些话语规范的组合”。4.热奈特(Genette,1997)试图把语篇的互文关系细化和明确化,他在1982年出版的《隐3迹稿本》(Palimpsests)一书就是把互文性从广义向狭义的过渡。热奈特(1997)开篇就提出区分五种文本的“跨越关系”(transtextuality):1)互文性:指两篇或几篇文本共存所产生的关系,可以简化为“一个文本在另一个文本中的实际存在”(1997:1-2),手法为引用、抄袭和暗示。2)类文性(paratextuality):类文本由附文本(peritext)和外文本(epitext)构成,前者包括诸如标题、前言和注释等;后者包括处于文本之外又与之相关的诸如采访、宣言、评述、信件、作者和编辑之间的讨论等。3)元文性(metatextuality):是指一个文本和它所讨论或评论的文本之间的关系。4)超文性(Hypertextuality):是指一个文本的派生:“我所称的超文是:通过简单转换或间接转换把一个文本从已有的文本中派生出来”(1997:21)。文本可以通过自我修改、删减、扩写等过程来得以转换。5)统文性(architexality):指文本同属一类。这里他所关注的是支撑整个体裁或语类系统的基本的、不变的(或者至少是缓慢进化的)结构和规范。5.辛斌(2000):“具体”(specific)互文性和“体裁”(generic)互文性:具体互文性指一个语篇中的有具体来源的(有名有姓的或者匿名的)他人话语。体裁互文性指的是在一个语篇中不同体裁、风格(style)或语域(register)的混合交融。这种互文性涉及的不是个体主体(individualsubject),而是集合主体(collectivesubject),如某一社会阶层或群体。四.语篇的互文性与对话性:对话性是语篇的基本特征。对话性与互文性经常被用作两个可以互换的概念,事实上两者的含义有所不同,前者强调主体间性,后者强调文本间性。语篇对话性的研究目前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作者与读者、作者与语篇中的人物、人物与人物、人物与读者、以及一个语篇和其他语篇之间的对话关系。五.语篇的互文性分析互文性这个概念的提出对话语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它使我们能够在某一语篇与其它语篇的相互关系中来分析和评价该语篇结构成分的功能以及整个语篇的意义和价值。两个文本之所以具有互文关系,它们一定有某种相同或相似之处,即相互指涉、相互映射的部分。但是,互文性的研究价值并不在于“同”,而在于“异”。就是说,原文本的一部分进入当前文本,这一部分必然获得不同于原文本的新的意义。互文材料很少只是被简单地嵌入某一语篇,而是根据该语篇内部的逻辑关系和语义结构被重新加以利用。互文性分析的重点应该是考察互文材料在特定语篇中的语义功能和结合的方式与和谐程度。例如:当原文本的一部分进入当前文本时,产生了哪些新的意义?这些意义与所进入文本其余部分的意义形成了怎样的对话关系?新的意义和对话关系是怎样产生的?有无规律可循?这些都是互文性研究所关注的主要问题。互文性的价值正在于文本之间的异质性和对话性。互文性研究一直局限于文学批评。但是,近年来它在语篇分析,尤其是在批评话语分析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批评话语分析特别关注新闻报刊等非文学的大众语篇的互文性研究。新闻报道中充斥着各种形式的直接和间接引语以及来源未加任何说明的他人话语;4这些引语和“抄袭”来自各种渠道或信息来源,呈现出各种体裁和风格特征,代表着各种人(通常是有权者)或社会群体的利益和意识形态,这些都必然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其话语反映在语篇中并相互形成某些关系。六、具体互文性分析转述言语与新闻语篇的对话性1事件消息与转述性消息两类消息:事件消息(eventnews)和转述性消息(speech-reportingnews),前者旨在向读者展示发生于外部世界中的事件或现象,后者则旨在“投射”(project)重要人物、权力机构或社会组织的话语。转述性消息和事件消息又都可按其对话性程度分为独白式的和对话式的。在中文报纸新闻语篇中对官方话语(如领导人讲话,政党、政府或其他重要的社会组织机构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等)的转述性报道,其独白性一般都比较高,而对会见、会议、问答和座谈讨论等中各方话语的报道,其对话性则比较高。表面看,这也许取决于所报道的言语活动的性质,但是后面的例子将表明事实并非完全如此。独白式的事件消息也可叫做“纯消息报道”(spotnews或者straightnews),一般篇幅都比较短,三言两语,点到为止。它与独白式的转述性消息一样都是直白式地描述新闻事件,绝少报道者的评论,目的是力求客观忠实地把事件呈现给读者;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独白式的事件消息报道的是发生了什么,独白式的转述性消息报道的是谁说了什么。对话式的事件消息采取夹叙夹议的方式,就是在报道事件或引用他人话语的同时或多或少地加入自己的评论。2.转述性消息的对话性转述性消息通常都力求客观,忠实于原话,通常有如下特点:1)转述形式比较单一,主要以间接引语为主;2)转述风格拘谨,报道者态度严肃,绝少评论;3)转述动词选择范围比较狭窄,含有‘指示’、‘要求’、‘强调’等意思的动词比较多;4)每一个转述词的管辖范围明确,边界清楚。例如:(1)据新华社北京9月28日电全国行政监察工作座谈会28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吴官正出席会议并讲话。他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十六届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