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复习之专题十一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二轮复习之专题十一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考向解读预测【考点展示】灿烂的中华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考向预测】本专题旨在让学生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深刻感受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独特力量。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作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原因及措施是重要考点。2008年高考以选择题形式,联系传统文化的特点、文化交流等知识,对中华文化的特点、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及其意义,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进行考查。展望2009年,主、客观题均可作为考查形式,通过历史材料、政策、文艺等展现材料,进行考查。复习中,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要与第二单元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中华民族精神要与第一课文化的作用第四单元建设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结合起来把握。高考冲刺演练一、选择题1.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指出:现在很多学生写字时只知道那个字的大概形状,但是具体怎么写就不会了,而用电脑这个字很快就能敲出来。专家呼吁:在网络时代,不能“握着鼠标忘了笔杆”。之所以要学习汉字是因为A.汉字内涵丰富B.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C.汉字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D.汉字使用是否规范,直接关系到中华文明的传承答案B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盛唐著名诗人王之涣的诗至令仍为很多人所喜爱。从《诗经》、《离骚》到元代散曲,中国很多古诗词都散发着独特的韵味。这表明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①具有辉煌而悠久的历史②具有丰富而绚丽的内涵③具有鲜明而独特的风格④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A.①②③B.④C.①④D.②③④答案A3.我们有五千年连续不断的文明,有丰富的文化积淀和遗产,这笔宝贵财富是许多国家无法比拟的。这说明:A.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B.表明中华文化优越于其他民族文化C.体现了中华文化巨大的包容性D.中华文化能够求同存异、兼容并蓄答案A4.“书圣”王羲之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特别是行书《兰亭集序》有如潇洒飘逸,骨骼清秀,蕴涵着极丰裕的艺术美。以一种文字的书写方式和笔迹的律动,表现出书写者的情绪和审美追求,从而使文字的书写升华为一种艺术方式,这就是中国书法的奥秘。这说明①书法艺术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③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④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所特有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解析书法艺术作为中华文化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艺术形式,具有鲜明而独特的风格,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体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①错误,应为汉字。④错误。答案C5.长期以来,台湾地区在海外的华文学校中使用的是繁体字、注音符号,而大陆使用简体字、汉语拼音。目前,台湾与大陆达成一致——提倡使用简体字,但也不反对使用繁体字。台湾与大陆所达成的共识说明①中华文化是连接两岸人民的精神纽带②两岸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③汉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④汉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文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对汉字使用所达成的共识,直接表明两岸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也能说明中华文化对两岸的重要性。C、D本身表述正确,但与题目指向不符。答案A6.西方人常常将《论语》等同于圣经,将儒家文化称为儒教,鲜有知《老子》者,更不知有“老子天下第一”的说法。《论语》和《老子》分别为儒道两家的经典,对于中华文化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影响。《论语》主要讲“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和为人处世之方,而《老子》五千言之主旨在于把握客观事物变化之常规,从而顺其自然,达到“无为而无不为”之境地。这说明中华文化A.异彩纷呈,具有极大的包容性B.其核心在于传播传统道德精神C.正确把握了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D.是儒家与道家文化的总称答案Aw.w.w.k.s.5.u.c.o.m7.现代和谐文化的建设应有开放的世界眼光,积极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融汇百家、兼收博取,使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文化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自己。这样做有利于①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②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③吸收外来文化的所有成分④增强对外来文化的理解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此题考查中华文化包容性的意义,“求同存异、兼收井蓄”并不是吸收外来文化的所有成分,而是要吸收外来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含③的选项是错误的。答案B能力提升对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要把握注意以下几点:一、文化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的原因;二、包容性的含义及意义;三、文化包容并非是融合其他民族文化,不是文化趋同。8.千百年来,济南的城市发展、历史沿革、民风民俗等都与泉水有着最直接、最密切的渊源关系,这成就了济南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最终积淀成济南的泉水文化。这主要体现了A.文化的自发性和社会性B.文化的民族性和历史性C.文化的独特性和地域性D.文化的传承性和创新性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区域性和文化的特点,具有一定难度。题干主要表明特定的历史、地理等因素形成了济南富有特色的文化。A表述错误,B、D无从体现。答案C9.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这是因为A.民族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B.中华文化在各个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C.中华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D.中华文化由各少数民族文化融合而成解析之所以挖掘、保护各民族文化,是因为各民族文化的重要性。B不符合实际情况;D表述错误,各民族文化既有共性,又有各自的特色;A与材料构不成因果关系。答案C10.2007年3月26日,世界汉学大会在人大开幕,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内地首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次举办的高水平、高规格的世界性汉学大会,世界各国学者对汉学的研究热情空前高涨。这表明A.中国文化以博大的胸襟广泛吸收外域文化B.汉字要代替其他民族语言,成为全球通用的语言文化C.中华文化有巨大的包容性D.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得到世界人民的认可解析本题除B项表述明显错误外,另三项本身都正确。此题解决的关键在于对材料中心意旨的理解和对限定语的把握,世界各国学者重视对汉学的研究,直接说明其对中华文化的认可。答案D11.喝酒是中国人迎宾待客的方式,但各地喝酒方式不同,例如云南人喝先吃饭后喝酒,其他地方则相反。山东人、蒙古人豪爽,上海人谨慎。这说明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②中华文化辉煌灿烂③中华文化有共性④中华文化有区域性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解析本题通过生活习俗考查中华文化的特点。中国人都把喝酒作为迎宾待客的方式,表明中华文化具有共性。但不同地区方式不同,体现了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不同区域具有自己的文化特色。①、②无从体现。答案D12.2008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渠清如水》写到,清水一直以来都是整个民族精神的代表符号。不要五彩斑斓的颜色,那样只是给人以海市蜃楼般的虚幻。在我国的古代经典著作《论语》、《孟子》、《韩非子》以及四大名著中,在鲁迅的《狂人日记》、矛盾的《白杨礼赞》、冰心的《致小读者》中……都凝聚着民族精神,只要认真读它,都能受到它的熏陶。这段材料说明①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中②只有大力创造优秀的文化作品,才能弘扬民族精神③我国的优秀文化作品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④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D.③答案D13.2007年10月4日上午,加拿大魁北克孔子学院在蒙特利尔市道森学院(DawsonCollege)举行了隆重的揭牌典礼。这样做①有利于进一步弘扬中华文化②是积极进行文化方面国际合作的表现③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兼收并蓄④不利于维护中华民族的独立性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A14.随着2008年7月20日早9点飞往台湾的HU7987航班从首都国际机场T2航站楼正点起飞,自7月4日两岸周末包机顺利首航以来,已有33架次两岸包机往返于北京和台北之间,入出境旅客达6064人次,其中台湾籍旅客4272人次,占到旅客总数的七成。“三通”之所以是必然趋势的原因在于①两岸同胞同根同宗,都是中国人②两岸同胞的血脉中,始终奔涌着对祖国统一的强烈认同③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团结统一的伟大民族精神④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D15.中华民族虽然“没有征伐的武勋,只是依照传统统一天下”,但是中华民族却有为了尊严不惜做出任何牺牲的勇气。与过去不同的是,日渐强盛的中国,在不屈的民族精神鼓舞下,一定能够挫败任何挑衅,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表明①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②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③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④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D16.大连市市长夏德仁表示,如果大连承办2009年中国航海日庆祝大会这一盛会,将把中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国航海日办成航海、海洋、造船、渔业、海防等涉海行业共同的节日,办成宣传普及海洋航海知识、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促进社会和谐的全民族文化盛会,推动我国航海和海洋事业的快速发展。w.w.w.k.s.5.u.c.o.m中华民族精神是①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②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③推动中华民族繁荣、强大的物质基础④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地位与特点,适于采取排除法。中华民族精神属于文化范畴,能为中华民族繁荣提供精神动力,而非物质基础。排除含有③的选项。答案C能力提升中华民族精神的地位主要三点: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其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17.“5·12”汶川地震灾情出现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作出重要指示,要求部队在积极投身抢震救灾斗争的基础上,继续支持受灾地区搞好恢复重建,为夺取抗灾救灾全面胜利作出更大贡献。广大官兵在参加抢险救灾同时,还积极开展医疗救助、扶贫帮困和爱心捐助活动。这体现了中华民族A.团结统一精神B.爱好和平精神C.爱国主义精神D.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高尚品格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的理解。抗灾精神中蕴涵了不畏困难、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积极进取、奋发图强的内在气质,它们分别是勤劳勇敢和自强不息精神的内涵。答案D能力提升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有准确的把握,同时注意设问中“直接体现”的限定性要求。18.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反映自强不息精神的名言。例如①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②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③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④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⑤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③④⑤D.④⑤解析本题通过名言考查对自强不息精神内涵的理解,解答的难点是对名言的解读。①主要反映的是爱国主义思想,②体现的是勇敢精神,③④⑤蕴涵的是自强不息精神。答案C19.2008年7月19日,由两岸青少年共同演绎的“乡土乡音两岸情”交流演出在厦门艺术剧院举行。演出在孩子们轻快的舞蹈中开始,他们唱着“半屏山,半屏山,一半在大陆,一半在台湾……”这个古老传说顿时拉近了现场来自两岸的表演者和观众的心。这①表达了海峡两岸人民热切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情②表明海峡两岸人民具有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③表明海峡两岸的所有人都赞同一个中国的原则④体现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