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审计相关知识能源审计:能源审计机构依据国家有关的节能法规和标准,对企业和其他用能单位能源利用过程和财务过程进行的检验、核查和分析评价。耗能工质: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那种不作原料使用、也不进入产品,制取时又需要消耗能源的工作物质。一次能源:从自然界直接取得,并不改变其基本形态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核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海洋能、风能、地热能,等等。二次能源: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成另一种形态的能源,主要有电力、焦炭、煤气、蒸汽、热水,以及汽油、柴油、重油等石油制品。在生产过程中排出的余能、余热,如高温烟气、可燃气、蒸汽、热水、排放的有压流体等也属于二次能源。一次能源无论经过几次转换所得到的另一种能源,都称做二次能源。等价热值:为了得到一个单位的二次能源(如汽油、柴油、煤油等石油制品,焦炭、煤气、电力、蒸汽等)或耗能工质(如压缩空气、氧气、各种水等)在工业上实际要消耗的一次能源量。当量热值:消耗的一次能源均按低(位)发热量换算成标准煤量(或标准油量),按这个单位折算的热量值称为当量热值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GeneralprincipleofenergyauditonindustrialandcommercialenterpriseGB/T17166-1997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企业能源审计的定义、内容、方法、程序及报告的编写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企业和其它独立核算的用能单位。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的引用构成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改,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2588-81设备热效率计算通则GB/T2589-90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6422-86企业能耗计量与测试导则GB/T13234-91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GB/T15587-1995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T16614-1996企业能量平衡统计方法GB/T16615-1996企业能量平衡表编制方法GB/T16616-1996企业能源网络图绘制方法GB/T17167-1997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导则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1能源审计energyaudit审计单位依据国家有关的节能法规和标准,对企业和其它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的物理过程和财务过程进行的检验、核查和分析评价。3.2审计期auditperiod指审计所考察的时间区段。一般考察期间为一年或其他特定的时间区段。4企业能源审计的内容根据企业能源审计的目的和要求,可以选择下述部分内容或全部内容开展能源审计工作:a)企业的能源管理概况;b)企业的用能概况及能源流程;c)企业的能源计量及统计状况;d)企业能源消费指标计算分析;e)用能设备运行效率计算分析;f)产品综合能源消耗和产值能耗指标计算分析;g)能源成本指标计算分析;h)节能量计算;i)评审节能技改项目的财务和经济分析。5企业能源审计的方法5.1企业能源审计的基本方法企业能源审计的基本方法是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主要是运用现场检查、数据审核、案例调查以及盘存查帐等手段,必要时辅助以现场测试。5.2能源审计的依据5.2.1对企业能源管理的审计应按照GB/T15587的有关规定进行。5.2.2对企业用能概况及能源流程的审计应按照GB/T16616的有关规定进行。5.2.3对企业能源计量及统计状况的审计应按照GB/T6422、GB/T16614和GB/T17167的有关规定进行。5.2.4对用能设备运行效率的计算分析应按照GB/T2588的有关规定计算。5.2.5对企业能源消费指标的计算分析应按照GB/T16615的有关规定进行。5.2.6对产品综合能源消耗和产值能耗指标的计算分析应按照GB/T2589的有关规定进行。5.2.7对能源成本指标的计算分析按附录A的规定进行。5.2.8对节能量的计算按照GB/T13234的有关规定进行。6企业能源审计的程序6.1编制能源审计任务建议书根据能源审计的目的和要求,确定能源审计的目标与具体内容,编制能源审计方案和任务建议书。6.2签订委托审计协议书审计单位与审计委托方签订委托进行能源审计的协议,作为审计单位开展能源审计的依据。6.3实施能源审计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核实;按照任务书要求进行相关的计算分析与评审;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必要的实地考查和检测。6.4提出能源审计报告审计结束后,审计单位应在15日内向审计委托方提出审计报告。7企业能源审计报告的编写7.1企业能源审计报告分摘要与正文两部分。7.2企业能源审计报告的摘要放在正文前面,字数应在2000字以内。摘要应包括以下一些内容的简要说明:a)企业能源审计的主要任务和内容;b)企业能源消费结构(审计期内);c)各种能耗指标;d)能源成本与能源利用效果评价;e)节能技改项目的财务分析与经济评估;f)存在的问题及节能潜力分析;g)审计结论和建议。7.3企业能源审计报告的正文要详细编写,报告中应包括7.2所列各项内容的详细说明,此外,还应包括以下内容:a)企业概况(包括企业的主要工艺特点、企业在国内及同行业中的地位);b)企业的能源管理体系;c)企业用能分析(能源流程、能源实物量平衡、能源统计和计量情况、能源价格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设备热效率计算通则ThegeneralprinciplesforcalculationofGB/T2588-2000thermalefficiencyofequipment代替GB2589-81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设备热效率的计算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使用燃料和利用热量的热设备。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2587—1981热设备能量平衡通则3定义本标准除采用GB/T2587中的有关术语外,还采用下列定义。3.1设备热效率thermalefficiencyofequipment热设备为达到特定目的,供给能量的有效利用程度在数量上的表示,它等于有效能量占供给能量的百分数。3.2供给能量supplyenergy外界供给体系的能量。3.3有效能量effectiveenergy达到工艺要求时,理论上必须消耗的能量。3.4损失能量lossenergy供给能量中,未被体系利用的能量。4热效率的计算4.1计算设备热效率采用下列公式:η=×100....................(1)或η=(1-)×100.....................(2)式中:η—设备热效率,%;QGJ—供给能量,J;QYX—有效能量,J;QSS—损失能量,J。4.2计算热效率时,必须明确划定设备的体系及计算基准,热平衡关系的建立必须满足热力学基本定律要求。4.3对于连续工作的设备,设备热效率是指热稳定工况下的热效率;对于间歇式或周期工作的设备,设备热效率是指正常工作周期的热效率。4.4特殊设备或设备在特殊状态下运行的热效率的计算应加以说明。5供给能量供给能量通常包括下列诸条中的一项或几项。5.1燃料燃烧所供给的能量。5.1.1燃料带入能量,包括燃料应用基低(位)发热量和燃料由基准温度加热到体系入口温度的显热。5.1.2空气带入热量,为体系入口处的焓与基准温度下的焓之差。计算中认为空气的含湿量不变。5.1.3雾化蒸汽带入热量,为体系入口蒸汽的焓与基准温度下水的焓之差。5.2外界供给体系的电、功。5.3外界向体系的传热量。5.4载能体带入体系的能量。5.4.1若载能体为蒸汽,则供给能量为体系入口蒸汽的焓与基准温度下水的焓之差。5.4.2若载能体为热空气、烟气、燃气或其它热流体,则供给能量为相应载能体在体系入口处的焓与其基准温度下的焓之差。5.5物料带入体系的显热。5.6有化学反应时,放热反应的反应热。5.7未包括在以上各项中的其他供给能量。6有效能量有效能量通常包括下列诸条中的一项或几项。6.1在一般的加热工艺中,从体系入口状态加热到出口状态所吸收的热量。6.2在工艺要求温度高于出口温度的加热工艺中,从体系入口温度加热到工艺要求温度所需要的热量。6.3在有化学反应时,吸热反应的反应热。6.4在干燥、蒸发等工艺中,水分等物质升温和相变所吸收的热量。6.5产品或同时产生的副产品本身包含有部分可燃物时,有效能量包括这部分可燃物应用基低(位)发热量。6.6体系向外界输出的电、功。6.7未包括在以上各项中的其它有效能量。7损失能量损失能量通常包括下列诸条中的一项或几项。7.1设备排出的烟气带走的显热。7.2燃料未完全燃烧时的热损失。7.2.1化学(气体)未完全燃烧的热损失,为燃烧产物中可燃气体低(位)发热量。7.2.2机械(固体)未完全燃烧的热损失。7.3设备外表面的散热损失。7.4设备的盖、门等开启时的辐射和逸气热损失。7.5设备排渣、飞灰、残料等带走的显热。7.6设备的蓄热损失。7.7有冷却装置时冷却液带走的热损失。7.8有排风机构时排风带走的热损失。7.9未包括在以上各项中的其它损失能量。8其它根据热设备的不同特点,热效率的具体计算,在行业标准中可作补充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企业能耗计量与测试导则DirectivesformeasuringandtestingenergyconsumptioninindustrialenterprisesGB6422—86本标准是对企业用能计量与测试的原则规定,是各部门、各地区、各行业制定企业的用能计量、设备能量平衡测试标准,以及有关参数测量、分析方法标准的依据。本标准适用于一切用能企业。1名词、术语1.1监测monitoring对需要掌握或限制其数值变化范围的参数进行连续的或定期的测量。1.2设备能量平衡测试measurementandtestforenergybalanceofequipment对进入设备的能量与离开设备的能量进行考察,确定供给能量、有效能量、损失能量和设备能源利用率的全部实验和测量过程。1.3效率直接测定法(正平衡法)testingmethodsofefficiencyindirectbalance确定供给能量和有效能量,由此计算设备能源利用率的方法。1.4效率间接测定法(反平衡法)testingmethodsofefficiencyinindirectbalance确定供给能量和损失能量,由此计算设备能源利用率的方法。2能源计量2.1计量范围2.1.1能源计量范围:包括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和耗能工质。2.1.2应对下述各项实行分别计量:a.自用与外销的能源;b.企业与企业附属集体单位使用的能源;c.用作原料与燃料的能源;d.生产与生活使用的能源;e.主要生产系统与辅助生产系统、附属生产系统使用的能源。2.2企业能源流程模型2.2.1原则性模型见下图:2.2.2各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具体模型,并确定计量点。2.3计量器具企业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和管理工作,暂按国家经委颁布的《企业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和管理通则(试行)》执行。3设备用能监测3.1监测目的a.监视、判断用能设备的运行工况;外销储存加工转换生产用能生活用能企业购入企业b.测量和记录有关参数,为统计计算和评价设备用能状况提供依据。3.2监测项目a.反映供给能量的参数;b.反映有效利用能量的参数;c.反映主要损失能量的参数;d.反映余能利用状况的参数;e.反映能量重复利用状况的参数;f.为调整和控制用能工况所必需监测的项目;g.反映外销能量的参数;h.与上述各项有关的分析化验项目;i.国家标准或专业标准规定的其它监测项目。3.3监测位置监测位置应满足下述要求:a.正确地、有代表性地反映被测参数;b.符合监测仪器仪表使用条件;c.兼顾设备能量平衡测试的需要。3.4仪器仪表选型3.4.1根据监测参数的准确度要求选用,同时考虑仪器仪表的先进性、可靠性和经济性。3.4.2根据监测参数的量值范围、监测方式和现场条件选用,同一参数监测可选用一种或相同准确度的几种仪器仪表,并确定优先选用的机型。3.5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