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能源投资环境分析中国能源行业的改革进程具有一定的差别性,因此各行业的情况有很大的差别,尤其是电力行业、石油行业、煤炭行业的市场化程度各不相同,其相应的政策不完全一样。因此下面我们对各行业投资环境进行分析。(一)电力行业投资环境与政策1.市场需求环境2004年中国电力行业取得了良好的发展,电力生产大幅增长,电力需求快速增加,电力投资速度逐步加大,国资、民资、外资竞相进入电力市场,电力行业的效益得到明显的提高。同时,全国供电结构性紧缺现象严重,大部分地区进入电力紧张阶段。2005年上半年电力供需有所缓解,电力供需平衡总体偏紧,2006年电力供需总体上能够达到略微平衡。分析世界各主要工业发达国家1950-1986年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的变化情况,这些国家在相当一段时期的电力消费弹性系数都是大于1的。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一些工业化国家出现了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小于1的情况。通过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产业结构、工业内部结构变动的趋势以及居民生活用电水平不同,会导致不同时期的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各不相同。在重工业化时期,电力弹性系数一般大于1;高加工化的时期将减小,但由于居民生活用电水平的迅速提高,也会使得该系数大于1;进入工业化后期,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一般小于1。1981-2002年中国GDP平均增长为9.6%,发电增长8%,装机增长7.9%,电力消费弹性系数1981-2000年平均为0.814,每年电力消费弹性系数都在增加,而且2002年电力消费弹性系数达到1.4,远远高于前20年平均水平,2004-2006年随着经济结构更趋合理,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将会出现下降趋势,但仍将保持在1.2-1.4之间。从用电量水平来看,2000年,中国人均发电量为1074千瓦时,人均净用电量(电力消费总量/年平均人口)为999.6千瓦时。而据联合国资料,在其统计的205个国家和地区中,1997年人均用电水平为2433千瓦时,亚洲人均用电水平为1207千瓦时,相比较,中国的用电水平还相当低,特别是人均生活用电比较低,还不及发达国家用电水平的1/10。随着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推进、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换代、农村电网改造的加快、电价制度的改革,中国居民用电范围将更加广泛,人均用电量将逐步得到提高,预计2006年中国人均年用电量达到2000千瓦时。由于整个社会用电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统计资料显示,1980-200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6%,同期社会用电量年均增长7.8%,其中“七五”期间和“八五”期间增长较快,分别达到8.6%和10%,“九五”期间增幅回落,为6.4%,但2000年和2001年的增长速度又达到11.4%和8%。由此可见,中国现阶段电力弹性系数在2004-2006年之间仍将超过1。综合考虑中国国民经济中长期持续较高速度的发展战略目标,以及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能源结构调整等因素,中国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电力需求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与此同时,中国从2002年下半年以来,一些地方出现拉闸限电的现象,到了2004年电力供给矛盾仍然紧张,电力供需矛盾可以明显反映在发电机组的能力利用上。从历史数据分析,一般发电能力利用率在55%,供需一般处于相对平衡状态;超过55%时,电力供需应当是偏松。但2003年1-8月就已经达到59.4%,达到了1995年的水平,但从总体看,仍表现为区域性、季节性电力紧张,这说明中国发电装机量与电力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发电装机容量远低于经济增长的预期,因此需要加大电厂建设,扩大装机容量。-2-因此,总体上看,按照目前已经达到较高水平的电力能力利用率,未来几年用电需求的增长速度仍将高于新增装机的增长速度,2005年中国电力供需仍旧比较紧张,拉闸限电时间和电量继续增加。为达到电力供需基本平衡,电力投资需要在一定范围内加大投入,以满足工业、生活用电量的需求。国家政策对此仍将有较大幅度的倾斜。2.投资制度中国的电力改革已经走了非常漫长的历程。现在看来,即便是在2002年那次大规模的改革之后,中国的电力体制依然没能完全走向市场化的轨道。作为电力投资指挥棒的电价并不由供求关系的变化来决定,而是由国家发改委和电监会进行行政管制,并且电力投资项目也需要报国家发改委批准后方可开始建设。2002年3月,中国国务院发布了习惯上被称为5号文的《电力体制改革方案》。该方案提出电力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就是“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健全电价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电力发展,推进全国联网,构建政府监管下的政企分开、公平竞争、开放有序、健康发展的电力市场体系”。这一方案为中国的电力市场化改革找到依据,这一方案实施后,国家实现了发电厂和电网的分离,成立了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两大独立的电网公司和几大发电集团公司。改革前,原国家电力公司本来是拥有全国72%发电总资产的巨无霸企业,其发电资产在改革中被分拆到五家发电集团之中。作为改革目标的一部分,国家电监会也在这次改革中应运而生。2002年底的电改方案在出台前经历了数次波折。有关是否要厂网分离、是否要保留一张全国电网的争论一直持续不休。类似争论吸引了电力行业和有关部委的主要精力,对未来电力需求进行科学预测的工作也因此受到了干扰。此外,为防止国家电力公司在改革过程中出现国有资产流失,原中国国家计委还起草了69号文件,冻结了电力系统对外投融资和资产重组的全部项目,进一步抑制了正常的电力投资增长。2002年的电力改革虽然实现了拆分国家电力公司的目标,但事实上,前国家电力公司的企业组织垄断仅是表象。由于电力项目和电价的审批都是在政府有关部门,中国电力垄断的根源是在于行政性垄断。因此,尽管拆分了国家电力公司,但是却仅是“改体不改制”。在这样的背景下,电监会依然在推进电力市场建设的进程。依据电监会的时间表,从2004年起,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形成华北、东北、华东、华中、西北、南方六大区域电力市场。今后还将逐步建立起全国性的电力交易市场。虽然电监会坚决推进电力市场化进程的做法受到了广泛的赞扬,但这一进程却是障碍丛生。最大的问题就在于电监会并不能对电价进行独家监管,而电价是电力市场建设的核心问题。在推动区域电力市场建设过程中,来自地方的压力也是此起彼伏。不同省市之间、发电企业之间、电厂与电网之间的多种利益冲突都需要电监会进行协调。2004年中国电力投资的热潮怎样抑制?如果当前的电力投资热潮持续下去,那么2006年前后很可能出现电力过剩,届时,电监会辛苦建立的电力市场交易机制就存在着再次让位于行政调控的风险。3.投资风险2004年随着电力供给紧张的持续蔓延,中国有24个省区开始拉闸限电,其中夏季尖峰时期,电力最大缺口达到2500万千瓦以上。中国目前的电力短缺局面并非从天而降。1998年那场同样波及全国的电力过剩就为之埋下了伏笔。但令人担忧的是,如今的电力短缺推动了电力投资的热潮,在未来两年中,中国拟投入2000亿元建设144家新电厂,新增装机容量为75千兆瓦,另外还有装机总量为250千兆瓦的电厂等待批建。那么2006年前后很可能出现电力过剩,电力市场交易机制存在着再次让位于行政调控的风险。1998年,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紧缩等原因,出现了电力过剩的现象。当时,很多发电设备的利用率只有50%左右,每年的开机时间只有4500个小时左右。电卖不出去,-3-发电机没法启动,电力企业和煤炭企业一片惊慌。由于很多新投产的电厂都是依靠银行贷款兴建的,一些电厂甚至无法按时向银行缴纳贷款利息。1998年成为电力过剩与短缺又一次轮回的新起点。电卖不出去的情形是电力企业没有经历过的,此前他们一向在买卖中占据主动,并且获得了“电老虎”的称号,电力过剩造成的强烈的心理落差和冲击最终反映到了电力规划政策上来。接下来的几年中,中国还先后关停了约1000万千瓦火电厂,电力投资也受到了严格的限制。“十五”规划的制定延续了这种紧缩方向。据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对新开工机组的统计,1998年开工102l万千瓦;1999年和2000年分别开工600万千瓦左右;2001年,开工2100多万千瓦。2001-2003年间,全国用电量分别增长9.03%、11.6%和15.4%,发电新装机只增长了6.88%、6%和8.39%。由此,电力的供给和需求之间出现了巨大的鸿沟,最终酿成了目前严重缺电的状况。令人担忧的是,缺乏前瞻性的规划仍在制造着新问题——由缺电引发的电力投资热潮将可能导致2006年前后的电力过剩。中国电力建设正在超速发展。目前新增装机相当于新增一个瑞典全国的装机容量、两年新增一个英国的全国装机容量。2004年电力投资增长达到了35%,这种势头可能持续到2008年,并大约维持在25%的投资增长率。一个电力建设周期仅需3-4年,但中国的一个经济增长周期却需要9年左右,这就导致中国电力投资和市场需求之间的时间差,出现投资与市场需求脱节的周期循环,有专家指出,其原因就是电力供给与需求之间缺乏有效的联动机制,正如1998年的过剩导致的投资骤减一样,当前的电力投资热潮也并非建立在对未来需求科学预测的基础上,而是依然充满了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中国电力投资的多少不是由供需双方决定的,而是由一个第三方的机关设计和决定的。解决短缺与过剩恶性循环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建立电力市场交易机制。如果没有有效的电力交易市场,那么就无法获得规划和投资决策时所必需的数据。没有了科学客观的数据基础,任何部门企图对需求形势进行准确判断都只能是缘木求鱼。4.投资影响因素中国电力投融资体制改革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建立电力市场的逐步深入,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中所产生的不适应性和深层矛盾也相应地在电力投融资领域有所反映。虽然电力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已基本形成,但电力企业的投资决策主要出于政府机构,投资项目实行政府审批制,电力企业投资的决策权没有完全落实,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公正化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投资宏观调控和监管的有效性需要增强。多数国有企业投资风险约束机制和投资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尚不健全。在没有建立起投资风险约束机制的情况下,国有企业受其自身利益及背后的政府意志驱使,上项目、争投资的积极性很高,盲目追求投资规模的外延型扩大,而忽视了投资效益。尤其在厂网分开、市场化改革刚刚起步的时候,由于电源投资市场的准入规范缺失,各电源投资主体为了取得自己更多的发展空间,抢占已有的厂址资源,出现了“跑马圈地”的无序竞争,这给今后电力市场建设埋下了新的隐患。电力企业的资本金短缺。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电力投资、融资需求巨大,如“十一五”期间,初步估算中国电力建设资金中资本金约需3200亿元,电力企业将面临资本金短缺的矛盾。尤其是电价改革总体滞后,更加剧了电力企业投融资的难度,如输配电价不到位以及电网企业资产负债率高,使得电网企业蕴含较大的投资风险,影响了电网企业持续的投融资能力,制约了电网的发展。这不利于电源、电网的协调发展,不利于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4-虽然电力企业资金来源已日益多渠道,但由于资本市场欠发育,债券、股票等方式融资量在行业中所占比重很小,企业过分依赖于银行贷款的间接融资,融资手段和渠道需要进一步扩展。要解决上述问题,克服投融资体制的深层矛盾,最根本的还是要靠继续深化电力投融资体制改革,全面引入市场机制。(二)石油天然气行业投资环境与政策1.市场前景预测由于油气行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国际石油公司和国内民营企业对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的投资热情日益高涨;在“引进来”的同时,中国各大油气公司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努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其中,中石油执行了分布18个国家的44个海外石油投资项目,中石化成功进军伊朗,中海油也积极进行海外并购。作为当前全世界最具活力的经济实体,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正在迎来一个关键的发展时期。2004年中国石油石化行业保持20%的增长水平。国内主要石化产品预计仍供不应求,但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