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学科教师实验整理纸(2010年暑假)年级五年级梳理人吕红霞实验名称实验材料准备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地球结构模型的制作各种颜色的橡皮泥。1.用黄色的橡皮泥做成球形,代表地核。2.用橘红色的橡皮泥在黄色球形的外面再包围一层,把黄色的球形裹起来,代表地幔。3.再用棕色的橡皮泥在橘红色的橡皮泥外层包围一层,代表地壳。这样一个地球结构模型就制作好了。1.制作之前先考虑:各个橡皮泥圈层该有多厚?2.为了便于观察,可以将地球模型切开,展现其剖面,以便直观地看到地球的内部构造。2-模拟火山喷发三脚架、铁盒子、土豆泥、番茄酱、酒精灯、火柴。1.在铁盒子里放一些土豆泥,做成山的形状,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个小洞。2.往洞里倒入一些番茄酱,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3.把铁盒子放到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番茄酱受热后溢的现象。思考与交流:1.说一说实验中每样物品代表什么。如:土豆泥相当于什么?番茄酱相当于什么?2.注意观察在给土豆泥加热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现象。3-1地震模拟实验纸箱、木块、记号笔1.在纸箱上画上街道的图形。2.在每个街道的拐角处都用小木块垒成楼房。3.在纸底部敲击,使楼房倒塌。1.此模拟实验至少应进行两次。其中,一次为低震级的震动,找震中;另一次为高震级的震动,找震中。4.根据楼房倒塌的情况,判断地震的中心和强弱。2.选择易倒、较轻的小物品当高楼,这样效果较明显。3-2地震成因模拟实验竹签1.每人拿一根,慢通用力弯曲竹签,体会手上有什么感觉,观察发生的现象。2.同时用两根筷子试一试。现象:竹签会断裂,手感觉到麻木。1.实验中注意安全2.实验结束后,把竹签全部清理到托盘里。结果及解释:竹签—地壳的岩层;竹签被用力弯曲—挤压产生褶皱;当竹签承受不了所用的力时就会突然断裂—地震。4-1卵石磨圆的模拟实验有盖的大口玻璃瓶、水、砖。1.用锤子把砖敲成碎砖块。2.把碎砖块放入盛有水的大口玻璃瓶里,把瓶子拧紧。3.用力摇晃瓶子,过一段时间后进行观察。现象:观察到碎砖块没有了棱角,变成圆形的。结论:在水的冲刷和碎砖块的相互碰撞、摩擦的过程中,碎砖块棱角消失,变得光滑起来。4-2温度对岩石破坏作用的模拟实验酒精灯、页岩、燃烧钳1.先点燃酒精灯,用钳夹紧岩石,放在火焰的外焰加热。2.掌握好加热时间,加热岩石后马上把它放入水中,反复做几次。1.使用酒精灯要注意安全。2.不要用手碰石头。3.岩石选取易碎的页岩效果最好,也可以用板岩或风化花岗岩做实验。4.冷水的温度越低越好,最好用冰水。现象:岩石表面出现裂缝,有的一块块往下掉碎屑。结果:岩石在温度等因素的长期作用下发生破碎现象。6-滴水穿石模拟实验黑色手工纸、面粉、滴管、烧杯、水、米尺。1.在黑色手工纸上用面粉堆成大小相同的面堆。2.用滴管从不同的高度向面堆滴水,发现面粉堆在水的冲击下四处溅出。3.用米尺量出每次滴水的高度和面粉溅落的范围直径。1.水滴的大小尽可能保持不变。2.每一次实验都都要记录下两个数据:水滴下落的高度和面粉溅落的范围直径。现象:面粉堆在水的冲击下四处溅出。结论:水滴位置越高,下落时所产生的冲击力越大。实验室条件下水滴下落的高度远远低于自然界中雨滴等水滴下落的高度,由此推断雨水对地表有强大的冲击力,天长日久,能形成“滴水穿石”等改变地貌的现象。6-2水流的冲刷力模拟实验托盘、沙子、碎石、草皮(可以用草绳碎屑和泥沙代替)、水、喷壶。1.用沙子、碎石等在托盘上堆起土堆、平原、峡谷、草地等造型。2.用喷壶洒水,观察草皮、沙子、碎石和水的运动变化。1.实验用的沙子要提前用水浸润潮湿,否则不好造型,喷洒的水也会被沙子吸收,形不成“水流”。2.操作中应注意喷洒水的高度、水流的大小必须保持一致。3.提示学生及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注意保持环境卫生。结果:水流可以产生冲刷、搬运和沉积作用,改变地表形态。7-声音的产生空纸盒、橡皮筋、小鼓、音叉、一盆水。1.把空纸盒去掉盒盖,把橡皮筋紧绷在盒子上,用手拨动橡皮筋,使它发生声音,观察现象。2.在鼓面上放少许豆粒,用鼓槌把鼓敲响,观察现象。3.用槌敲音叉,听到声音后,用音叉接触水面,观察现象。现象:1.皮筋在振动。2.鼓面在振动,豆粒上下跳动。3.水面有波纹,并有水滴溅起,音叉振动。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8-声音的传播闹钟、塑料袋、水槽、水。1.把闹钟放在空气中,能否听到声音?这声音是通过什么物体传入耳朵里的?2.用手指轻轻挠桌面或桌腿,直到耳朵听不见为止,然后将耳朵贴在桌面上,继续挠,这时能听到声音吗?3.把闹钟用塑料袋扎好,放到水槽中。将耳朵紧贴水槽,你能听到闹钟的声音吗?现象、结论:1.能听到声音,声音是通过气体传入耳朵的。2.能听到声音,声音是通过固体传入耳朵的。3.能听到声音,声音是通过液体(水)、固体(水槽)传入耳朵的。9-鼓膜作用的模纸筒(长约15cm,直径约3cm)、橡皮筋、火柴、细线、小镜子。1.把纸筒去掉底当外耳道;在纸筒的一端蒙上一块橡皮膜,绷紧后用橡皮筋固定,当作鼓膜;把一根火柴棍系在细线上,并固定在橡皮膜的中现象、结论:1.声波通过纸筒传到橡皮膜上,引起振动,带动着火柴棍跳动起来。拟实验央。对着镜子在纸筒的另一端发出种声音,观察火柴棍的现象。2.将橡皮膜扎破,再对着镜子在纸筒的另一端发出各种声音,观察火柴棍的现象。2.橡皮膜破了不能形成振动,不能带着火柴棍跳动。10-1声音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一)鼓、碎纸屑1.在鼓面上放些碎纸,轻敲鼓,听发出的声音,并观察鼓面上纸屑的振动情况。2.敲击由轻逐渐加重,再听声音强弱的变化,并观察鼓面上纸屑的振动情况。现象、结论:响度越大,纸屑跳动得越高。说明振幅越大,声音越高。10-2声音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二)木梳、硬卡片。用一张硬卡片分别拨木梳的粗齿和细齿,仔细听声音有什么不同。现象、结论:卡片拨动细齿听到的声音比拨动粗齿听到的声音高,说明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单调越高。12-1观星箱的制作步骤(一)1个较大的盒子、线、胶带1.将盒子去掉,并在盒底左下角或右下角挖一个小洞,作为观察孔,洞不宜太大。2.在原来盒盖处用线编出大小一样的网格,线的端口可以用胶带固定在盒子上,网格起到为观察对象定位的作用。3.将制作好的观星箱放置在便于观察研究对象的位置,固定不动,并开始利用观星箱对研究对象进行长期观察。12-2星箱的制作步骤(二)1个透明的盒子、笔、纸、胶水。1.在盒盖上用笔画出大小均等的网格。2.将盒的周边及盒底用纸糊住,使其不透明。3.在盒子底部一角打一观察孔即可。13-制作活观星图全天星图、两张连在一起的纸、细线、剪刀1.将全天星图剪下来做活动底盘。2.另外将两张连在一起的纸片也剪成比底盘稍大一点的纸盘,其中一个剪下一个椭圆,然后用细线将纸盘与活动底盘以北极星为圆心组合起来。1.将星图举过头顶。2.转动星图,让图中的北斗星与天空中的北斗星处于同一方向,再根据图中的其他星座来认识相应方向的天空中的星座。14-木材特点的实验各种木材、锤子、放大镜、酒精灯、镊子、小刀、电流表、电池、导线、水槽等。1.用点燃的酒精灯烧木材,看哪种木材更易燃烧。2.用放大镜观察木材的花纹,比较木材花纹的形状和花纹的粗细。3.用小刀刻木材,探究不同木材的软硬程度。4.将木材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看木材的沉浮现象。5.把不同的木材连入电路,看木材是否导电。6.和其他物品比轻重。电流表的使用:1.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2.“+”“-”接线柱接法要正确;3.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4.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现象:1.大部分木材易燃。2.木材有花纹(年轮等)。3.木材软硬程度不同,有的很软,有的很硬。4.木材有沉有浮,浮得多沉得少。5.干木材不导电,湿木材导电能力很弱。如果有条件,导电实验可以用电流表来做,测出湿木材能通过微弱电流。15-1纸的吸水性实验(一)各种不同的纸、滴管数个、带颜色的水(不要与纸的颜色相同)。1.把各种纸依次铺开。2.用滴管吸取带颜色的水,同时在各种纸上滴相同的一滴水,观察哪种纸的水渍大,哪种纸的吸水性能好。15-2纸的吸水性实验(二)各种长宽厚相同的纸条、胶水、尺子、水槽、水。1.把各种纸条依次粘在尺子上。2.在水槽中装入少量水。3.把尺子水平放入水槽,让各种纸同时浸入水中,观察哪种纸爬升的水渍高,哪种纸的吸水性能就好。16-陶瓷特点的实验各种陶瓷、锤子、小刀、酒精灯、镊子、白纸、放大镜、电池、导线、小闸刀、电流计、火柴、水槽、木1.用火烧,看是否易燃。2.用锤子砸,用小刀刻,研究陶瓷的软硬。3.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看陶瓷的沉浮现象。4.放入热水中,观察陶瓷是否容易传热(对比实验)。现象:陶瓷不易燃,硬度较大,不能浮在水面上,不容易导电,不容易传热,易碎,碎片很锋利等等。头、铁丝、铜丝、冷热水等。5.把陶瓷联入电路,看是否导电。6.让陶瓷从高处落下,看是否易碎。7.用陶瓷碎片切割纸片。17-金属特点的实验铁、铜、铝等金属,小刀、导线、电池、小闸刀、酒精灯、放大镜、玻璃杯子、锤子、木条、陶瓷等。1.用火烧,看是否易燃。2.用锤子砸,用小刀刻,研究金属的硬度。3.放入盛有热水的水槽中,看金属是否容易传热(对比实验)。4.用放大镜、砂纸打磨,观察金属的花纹、光泽。5.把金属连入电路,看是否导电。6.让金属从高处落下,看是否易碎等等。现象:金属不易燃,硬度较大(有些金属较软),容易传热,有金属光泽,容易导电,不易碎等。18-玻璃与塑料的实验相同厚度与大小的玻璃和塑料、酒精灯、镊子、天平。1.用天平分别称量相同厚度与大小的玻璃和塑料。2.分别透过玻璃和塑料看书上的字。3.让玻璃和塑料在同一高度下落。4.用镊子分别夹着玻璃和塑料在酒精灯上烧。现象:玻璃比塑料重、透明度好、易碎、不易燃烧。20-水蒸发时要吸收热量温度计、棉纱、支架、表。1.将温度计的液泡包上棉纱,把它浸入水中,观察温度是多少。2.把温度计提出水面,挂在支架上,观察温度计液泡上的水在蒸发时温度有什么变化。边观察边作好记录。现象:温度计液泡上的水蒸发时,温度在不断下降。结论:水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量。21-沸腾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烧杯、酒精灯、温度计、彩笔、钟表。1.组装好带有两个铁圈的铁架台。在铁架台的下一铁圈上垫一石棉网,放上半烧杯凉水,下面放好一个酒精灯。在铁架台上一铁圈上挂一支温度计,温度计的液泡正好浸入水中。2.未加热之前,先记录下温度计的读数,然后点燃酒精灯,开始加热。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读数。现象:水的温度在不断升高,达到一定温度时,水就会沸腾。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不会再升高。结论:把水加热到一定温度(通常是100oC),水会迅速变成水蒸气并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沸腾”。水沸腾后,温度计读数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就是这杯水的沸点。22-1凝结实验酒精灯、火柴、试管夹、烧杯、小碟子、少量冰块、三脚架、石棉网。1.在三脚架上放石棉网,把装有水的烧杯放在上面。在烧杯上面放装有冰块的小碟子。2.点燃酒精灯,给水加热。3.观察现象。现象:随着温度的升高,水里不断产生气泡,水面上部有水气出现,在小碟子的下面出现水珠。结论: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的水,这种现象叫做“凝结”。22-2水蒸气凝结的条件两个玻璃杯、两块玻璃片(大于杯口)、酒精灯、铁夹、火柴、热水。1.将其中一块玻璃片用酒精灯均匀加热。2.把两个玻璃杯装上同样多的热水,一个盖上冷玻璃片,一个盖上热玻璃片。3.观察现象。现象:冷玻璃片上出现小水滴,热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滴。结论:水蒸气在遇冷的条件下才可以凝结成水。23-测定水的冰点大烧杯、试管、温度计、冰块、食盐。1.在大烧杯内放入冰块,倒入适量的浓食盐水。2.把装有约一小半水的试管放入大烧杯中。3.仔细观察试管内水的变化,每隔一两分钟记录现象、结论:试管内水的温度越来越低,水慢慢结冰。水结冰时的温度为0oC。一次水的温度。4.记录测量的温度和观察到的现象。24-1模拟雨的形成(一)林烧杯、碟子、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水、火柴。1.把水装在烧杯里,烧杯放在三脚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