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天火之谜石庄小学五年级语文学科备课组主备教师:张峰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实验的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师导学案个性调整一、导入1、同学们,夏天雷雨时的景象你们见过吗?雷暴发生时,电闪雷鸣,还伴有狂风暴雨,你能说说当时心情吗?2.你知道这个雷暴是怎样发生的?3、揭题天火之谜4天火”指什么?古人不知道雷暴发生的原因,它成了一个谜,谁来解开这个谜?他是怎样解开的?这就是这篇课文要讲的内容。一起学习课文——《天火之谜》。板书课题,齐读。活动1:初读课文1.学习字词。①读好下面生字。(先自读,后组长指名读,其他同学正音。)雷暴.劈.成两半爆炸.毙.伤冷嘲热讽.揭.开拴.钥匙..颠簸..风筝.②组内交流不理解的字词,特别要弄懂“冷嘲热讽”“颠簸”等词意。③在书后用钢笔描红临写。2.自由朗读课文一遍。教师活动及预设:1.根据活动单要求完成活动一。2.组内交流。3.描红。4.自由朗读课文一遍。预设:暴雷:由积雨产生的雷电现象,有时伴有阵雨或冰雹。爆炸:物体体积急剧膨大,使周围气压发生强烈变化并产生巨大声响。冷嘲热讽:尖刻的嘲笑和讥讽。活动2:概括段意1.组内按号依次轮读课文,想想每一小节主要讲什么。2.按照分好的段落,选用课文的语句概括段意。第一段(第1自然段)。第二段(第2至第5自然段)。第三段(第6自然段)。3.组内交流所选语句。4.汇报展示,质疑完善。教师活动及预设:1.学生再读课文,完成活动二。2.组内交流。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种可怕的东西。第二段(第2~~5自然段)写富兰克林用“风筝实验”解开雷暴的谜。第三段(第6自然段)富兰克林根据放电的原理,发明了避雷针。3.小结:刚才我们将课文每一段的内容归并起来,稍作整理,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这是一种很好的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以后我们可以2经常运用。活动3:感受雷暴1.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圈出描写雷暴的词语,练习朗读。2.小组展示朗读,读出雷暴的可怕。教师活动及预设:1.根据要求完成活动三。2.组内交流。3.练习朗读。课堂练习:听写词语。每日一练:将句子中划线部分换个词语。①比赛结束了,同学们高兴得像发狂一样,唱啊,跳啊,叫啊……()②曹老师训练的运动队员拿名次,真是太普遍了,不值得奇怪。()每日一题(资优生用):按要求改写句子。1.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种可怕的东西。(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们习惯地认为,雷暴是神灵的火焰,怎么可以同人间的事物混为一谈呢?(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学反思:319天火之谜石庄小学五年级语文学科备课组主备教师:张峰课时:第2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实验的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师导学案个性调整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天火之谜》。(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2、天火就是我们夏天常见的雷电,它常常伴随着轰鸣的声音、耀眼的闪光来到世间,这不,它来了。(播放图片、雷声)3、大家都见过雷电,你对雷电了解有多少。4、以前的人们对雷电了解并不科学。古时候西方人把雷暴看作是……中国人则……长期以来……5、人们认为雷暴跟神灵有关,他是神灵发怒的表现。但偏偏有人不这么看。他认为——雷暴就是人们熟知的放电现象。(学生齐读句子)持这个观点的是——富兰克林(板书:富兰克林)雷暴到底是放电现象,还是上帝的怒火?这可真是个谜。最终这个谜解开了吗?结果是——课件完善句子,学生朗读。——雷暴只是普普通通的放电现象,“上帝的怒火”只不过是无稽之谈。出示“无稽之谈”什么叫“无稽之谈”人们心头的问号变成了感叹号,而把问号变成感叹号的正是——富兰克林。活动1:探究原因1.轻声阅读课文2、3自然段,想一想:富兰克林为什么要做实验?从这里可以看出富兰克林是个怎样的人?2.小组内交流。3.汇报展示,注意补充,质疑完善。教师活动及预设:(1)富兰克林善于观察学生找到句子“富兰克林早就观察到,天上的雷暴与静电放电现象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都会发光,光的颜色相同,光的方向相似,都伴随着爆炸声,都能毙伤动物……”,说自己的理解。引导体会“很多”等词语以及“早就”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富兰克林?——体会到富兰克林“善于观察”。大家能读好这句句子吗?(2)富兰克林敢于挑战(方案a)学生说自己的感悟。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子“人们已经习惯地认为天上地下是两个世界,雷暴是神灵的火焰,怎么可以同人间的事物混为一谈呢?不仅一般人不相信他的推论,就连许多自称有学问的人也对他冷嘲热讽。”读了这句话,你读到了什么味道?——人们在责备富兰克林,读好句子。(仅仅是责骂吗,还有取笑,人们会怎么取笑呢?出示词语“冷嘲热讽”这就叫“冷嘲热讽”)。(方案b)人们同意他的推论吗?哪里看出来?“人们已经习惯地认为天上地下是两个世界,雷暴是神灵的火焰,怎么可以同人间的事物混为一4谈呢?不仅一般人不相信他的推论,就连许多自称有学问的人也对他冷嘲热讽。”富兰克林把这个推论告诉张三,张三说……告诉李四,李四说……找个有学问点的,告诉老师,老师说……(示范:你是我老师)找个更有学问的,更有学问的说……无论是普通人,还是看似有学问的,都在……富兰克林面临着……齐读句子。面对嘲笑,富兰克林的决定是——从中你看出什么?活动2:聚焦实验1.默读第4自然段,思考下面的问题。①看图想一想:富兰克林准备了哪些实验器材,实验过程中有哪些现象?②找出这一小节中描写富兰克林的词句,想一想,从这些词句中感受到富兰克林什么样的精神?2.小组内交流。(交流提示:从,我感受到。)3.汇报展示,注意补充,质疑完善。教师活动及预设:①过渡:富兰克林又是怎样通过实验解开这个谜团的?②根据活动单要求完成活动二。③汇报展示。交流风筝实验过渡:事实胜于雄辩,富兰克林决定用实验证实自己的推论。1、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他的这个实验。大家了解这个实验,那也就能了解富兰克林这个人。A这是个能揭开天火之谜的实验,是怎么做的呢?(1)学生说要准备的东西。(课件出示词语)(2)学生画简笔画。其他同学读关于试验做法的片断。画画学生解释富兰克林是怎么连的,引导学生注意“拴、结、系”的用法,简单介绍原理?(3)老师说过,了解富兰克林的这个实验,你就能了解富兰克林这个人。实验做到这里,你又了解到一个怎样的富兰克林呢?(学生说自己的感悟——科学严谨)B现在就让咱们穿越时空隧道,来到1752年7月的那个雷电交加的一天,跟富兰克林一起把风筝放上去。当我们做完这个实验,你会发现,你对富兰克林的认识又深了一层。请大家闭上眼睛,听,我们到了……(课件播放雷声,教师叙述)……一道闪电劈开云层,在天空划了一个“之”字……这时富兰克林把手指靠近铜钥匙……实验完成了,请大家回到课堂。刚才我们跟富兰克林一起经历了一个震惊世界的实验,这一个试验已经用文字记录下来了,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回忆难忘的场景。a讨论靠近铜钥匙,说说怎么看出勇于献身的(板书“勇于献身”后问5同学你会不会把手指接近钥匙?)。b讨论“欣喜若狂”。出示词语,说说意思,(照理他应该难受才对呀)讲讲富兰克林为什么会“欣喜若狂”联系“捉住天雷”以及前文人们对他的取笑。读好这句句子。c还从那里可以看出富兰克林勇于献身?“这是麻绳带电的信号!”解释科学原理,说说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联系自己的经历谈谈。读好这句句子,读出喜悦。(或教师引导:刚才老师跟大家一起做实验的时候,注意到了这个细节,出示句子——“这是麻绳带电的信号!”——想想看,当老师看到麻绳“怒发冲冠”的时候,是什么心情——电流离我如此之近,害怕是人之常情。富兰克林是什么心情呢?)大家刚刚跟富兰克林一起完成了这个风筝实验,现在有一个任务要交给大家——把我们刚才看到的讲给曾经嘲笑过富兰克林的人听。能完成吗?建议复述前先把这个片断再好好读一遍。教师针对要点模仿无知者提问。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很快,大家都知道了富兰克林的这个风筝实验。现在人们会怎么说?张三,你会怎么说?李四,上次嘲笑有你吧,现在你怎么看?这位老师?有感情地朗读第5节。结语:1、这个实验震惊了世界,人们被什么震惊了?2、对呀,这个实验不光揭示了一个科学真相,还蕴含着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因此他发出的声音才会掷地有声。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个宣言。3、后来,富兰克林根据放电原理,发明了避雷针。这样,雷电轰鸣时,高大的建筑物就安然无恙了。出示“安然无恙”解释。活动3:复述课文。1.自由读课文,练习复述。2.组内复述:每组一人复述,其余组员评析,再推荐另一人复述。3.班级复述比赛:每组派一人参加,全班同学评议。教师活动及预设:1.根据活动单要求完成活动三。2.组内复述3.班级复述比赛课堂练习:写话富兰克林用“风筝实验”证明了雷暴只是普普通通的放电现象,听到这震惊世界的消息,当初取笑他的人,有的说;有的说;还有的说……每日一练: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用加点词各造一个句子。雷电交()不足为()无稽之()()为一谈怒发冲()()喜若狂安然无()冷()热()6每日一题(资优生用):富兰克林是在_________做“风筝实验”。他冒着这样的危险做实验,你想这样夸奖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