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语文第四单元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4、再见了,亲人一、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安排了那些材料。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15个词语的意思;能用“唯一”“深情厚谊”“雪中送炭”造句。3、知道反问句又加强语气的作用,能改写成陈述句。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从中受到国际主义教育。二、教学重、难点: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要理解内容,概括中心思想的基础上,了解作者是怎样表达中心思想的。三、教学方法:自学辅导法四、教具:录音机、录相带第一课时(一)、教学目的: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学习课文1--3自然段,完成课后题1(l)、2(l)、(2)、(3),并口头用“雪中送炭”“唯一”“深情厚谊”造句。(二)、教学过程:一、揭题、解题。1、“亲人”是指有血缘关系的人。如父母、兄弟、姐妹等。那么课文中的“亲人”是指谁?“再见了,亲人”这句话又是谁讲的呢?(提出这样的问题,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顺利地把他们带入到学习课文的氛围中。)2、创设情境,用音乐烘托气氛。用假设把学生带入志愿军战士的行列中,让学生通过“我们”去体验和表达志愿军的情感。(雄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录音起)好像现在我们就是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去抗美援朝、保家为国的志愿军战士了。二、引读、导读、朗读,学习第一自然段1、感情引读,了解段意。教师引语:在漫长的八年中,在血与火的战场上,我们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生死与共。当我们打败了侵略者,当我们完成了历史使命,当离别的日子终于不顾人们深重的感情而来临时,有多少朝鲜亲人赶来为我们送行啊!在送行的人流中,匆匆走来一位头发花白的大娘,我们赶紧迎上去,紧紧握住大娘的手,动情地说:……2、学生读第一自然段并思考:这一段叙述了什么?表达了什么?赞颂了什么?3、感情导读,理解内容。(1)出示导读问题:为什么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位朝鲜大娘?哪些事情说明大娘像慈母一样为我们花心血,给我们送温暖?为什么说大娘给我们送打糕是“雪中送炭?大娘为什么要“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2)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理解:为什么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位朝鲜大娘?(启发学生通过读书,找出课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并投影出示这句话。)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联系上下文理解“多少和“慈母般的意思。指导朗读这句话,在朗读中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强调“多少读重音,体会连用两个“多少对表达感情和加强语气的作用。哪些事情说明大娘像慈母般为我们花心血,给我们送温暖?板书:洗补衣,几夜不眠;送打糕,昏倒路旁;救伤员,失去孙孙。(3)为什么说大娘给我们送打糕是“雪中送炭?理解“雪中送炭:本义――比喻义――在课文中的意思:在我们空着肚子,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处于困境,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朝鲜亲人给我们送来了打糕,送来了关心、帮助、支持,送来了慈母般的温暖、战胜敌人的力量和胜利的希望。大娘为什么要“丢下自己的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通过理解“唯一,来理解大娘对志愿军的爱实际上是对自己祖国的崇高的爱,具体感受伟大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大娘失去了唯一的亲人,然而,她还有更多的亲人。谁说我们不是大娘的亲人呢?谁又能忘记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呢?比较反问和陈述的语气,体会反问句在表达情感上的作用,指导朗读反问句的语调,采取不同形式反复有感情地朗读这个反问句。3、感情朗读,填表小结。导语激情,体会感情。导语:当我们想到大娘为我们洗衣服几夜没合眼时,当我们想到大娘为给我们送打糕累得昏倒在路旁时,当我们想到大娘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时,我们再也忍不住了,噙着泪,动情地对大娘说。。。。。明确表内要求,根据内容填表。自然段人物事情所付出的(代价)表达了什么赞颂了什么?1大娘洗衣服几夜不眠我们对朝鲜中朝人民2送打糕昏倒路旁亲人的感激之间伟大3救伤员失去孙孙和不舍之情的友谊小结学法,指导自学第二、三自然段三、小结第一自然段的学法。(投影)初读课文,思考问题,了解段意:(问题:叙述了什么?表达了什么?赞颂了什么?)再读课文,品析词句,理解内容:(抓重点词句)感情朗读,体会感情,填表小结。(了解本段内容与表达中心的关系)运用学法,自学第二、三自然段。检查自学,及时反馈矫正。注意听导语(只说一遍),根据导语读出课文中相应的句子。小金花是在什么时候听到妈妈牺牲的噩耗的?听到噩耗后,同志们和小金花有什么反应?在这分别的日子里,我们看着满脸泪水的小金花,想到她说要为妈妈报仇时的情景,禁不住感叹道:……当我们面对架着双拐、背着孩子走过崎岖的山路送了我们几十里的大嫂时,我们深情地告诉大嫂:……当我们回忆起大嫂为我们倒在血泊里的情景时,我们充满感激地对大嫂说:……分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如此刚强的小金花今天怎么哭了?这眼泪说明了什么?联系上下文理解“噩耗”和“同归于尽”。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大嫂对志愿军的深情厚谊?联系课文理解“深情厚谊”和“代价”,再理解“这样高的代价”。检查填表情况并小结。看表思考:这三个自然段除写法相同外,这三个朝鲜人民的代表人物都为志愿军付出了数不清的日日夜夜、说不尽的关心帮助,付出了鲜血甚至生命“这样高的代价”,他们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这三个自然段虽内容有别,但却表达了同一个中心――表达了我们对朝鲜亲人的感激和不舍之情,赞颂了中朝人民之间的伟大友谊。注意学习作者是如何紧紧围绕中心来写的。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反复诵读,学习课文第二部分引读激情,体会感情教师引语,我们在与朝鲜亲人告别时,回忆了许多令人难忘的往事,这一件件一桩桩令人感动的事,无不凝聚着朝鲜人民对我们的深情厚谊,所以我们称朝鲜人民为“亲人”;在这片土地上,不仅居住着许许多多像大娘、小金花、大嫂一样的亲人,而且还渗透着我们与亲人们并肩战斗而洒下的鲜血,还留下了许许多多我们浴血奋战的故事,所以我们把这块土地叫做“亲爱的土地”。在与亲人告别的时候,谁心中没有千言万语呢?(五)作业。1、有感情朗读课文2、模仿课文写法写一段你与亲人道别的情景的话[板书设计]再见了,亲人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洗补衣几夜不眠大娘送打糕昏倒路旁救伤员失去孙孙伟大友谊,鲜血凝成小金花救老王妈妈牺牲大嫂挖野菜身受重伤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道反问句又加强语气的作用,能改写成陈述句。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从中受到国际主义教育。(二)教学过程一、感情朗读课文前三自然段。二、学习第四~六自然段1、同学们,让我们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来读课文的后三段。2、你觉得当时的场面可用一个什么词语来概括合适?(难舍难分、依依不舍)3、小结:文章表达了志愿军对朝鲜亲人的无限感激,对朝鲜土地的无限眷恋之情,但同时也表达了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难舍难分的依依惜别之情。,三、回归整体思考:读完课了稳,想一想:在见了亲人,可能是谁向谁说的话?本文所写的内容是谁向谁说的话?布置新任务:这篇课文是以志愿军的口吻来说的,但是在依依惜别的时候,朝鲜人民肯定也有千言万语要表达。想一想,朝鲜人民会说些什么?请选择小金花、大娘、大嫂三者之中的人以角色,以他们的口气,写一个片断题目也是《再见了亲人》。四、布置作业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2、推荐阅读《谁是最可爱的人》,准备召开《谁是最可爱的人》读书信的交流会。15﹡、金色的鱼钩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4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学习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3、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地复述故事。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1、以前,我们学过一些记叙红军长征故事的文章,大家还记得吗?二万五千里长征是我国革命史中的一次辉煌的壮举。长征途中的故事非常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也记叙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文章中的老班长,也是千千万万革命先烈中的一个,让我们记住这些前辈的英雄事迹,学习他们崇高的品质,成为合格的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鱼钩?为什么一个长满红锈的普通的鱼钩在作者心中却是那样珍贵。3、简介时代背景:这是发生在1935年秋天红军长征过草地时一个感人的故事。由于王明的错误路线,使革命遭受巨大的损失,红军被迫实行转移,进行了长征。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经过十一个省,越过了终年积雪的高山,走过了人迹罕至的草地,历尽艰辛,击溃了敌军的围追堵截,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胜利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本文记叙的就是红军过草地时一个真实的故事。二、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1、自读⑴默读课文:①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②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各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内容。⑵再读课文,什么地方最能打动你,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有感情地读一读。⑶说说你对“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理解。2、全班交流。三、简要复述课文1、感情朗读课文。2、假如你是“革命烈士纪念馆”的解说员,你怎样向前来参观的人介绍金色的鱼钩的故事?⑴复述应该注意的问题:①条理要清楚,讲清鱼钩的来历以及围绕鱼钩所发生的故事。②注意把课文感人的场面说出来,体现出人物的思想感情。③注意用口语讲述。⑵可以怎样开头?3、小组内练习复述。4、组内推荐的同学在全班复述,大家进行评价。5、观看情景剧,看看专业演员是如何讲故事的,学习别人的长处。四、布置作业给家人或朋友讲述《金色的鱼钩》的故事【板书设计】16.桥教学目标:1.品味语言,深刻感受老汉危急时刻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自己扛起来的人格与精神。2.积淀情感,让学生在塑造的情境与氛围中感情朗读课文,得到语感的有效提升。3.在语言情境中,体验生命的意义,促进生命的成长。教学重点:1.领悟老汉每一次举动的内涵与精神。2.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和学习老支书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教学难点:突出对比,营造氛围。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理解词义,初步读懂课文。2.在语言情境中,体验生命的意义,促进生命的成长。3.领悟老汉每一次举动的内涵与精神。二、以“桥”引入,初步感知1.谈话引入课题。我们在四年级学习过一篇课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桥》,也是一座生命桥。出示课题──《桥》。2.自学课文,要求:(1)自由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2)想一想:课文写了怎么样一件事?尝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深夜,当洪水袭来时,老村支书记冒着生命危险,不存私念地指挥一百多号人有秩序地过桥,最后自己和儿子却被洪水卷走了。三、营造洪水肆虐的危急情境:1.出示课件(带声音的洪水肆虐的情景)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或想到了什么?2.假如这样的情景就发生在你的身边,你会有怎样的反应?揭示课题,板书课题。四、检查预习情况1.请五名同学,按顺序,每人读一个自然段。2.纠正读错的字音。3.出示生字卡片,读生字。4.本文的主人翁是谁,写的是一件什么事?五、初步理解课文1.默读课文。2.思考、讨论: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每段讲的是什么。六、学习课文,感受洪水肆虐的危急与人们的恐慌:1.自由读文,把文读通,把文中能带给你害怕感受的句子多读几遍。2.随机交流:哪处让你最害怕,就读那一处。(随机询问:你干吗害怕?)点拔语(可随机改变):(1)第一句:像泼,像倒,大雨滂沱,能读得这么轻吗?(2)第二句:洪水已经追着你的屁股了,还能这样无动于衷吗?(3)第三句:一会儿工夫,从脚,到膝盖,到大腿,洪水真是肆无忌惮,把你看到的洪水读出来。(4)第四句:此时此刻,洪水像什么?把你看到的就像魔鬼一样露着狰狞面目的洪水读出来。3.洪水中的人们是怎样的反应,从哪里体会到?4.想象一下:你拥我挤、跌跌撞撞的人们像疯了似的折回来,会是怎样的表现?5.人们就是这样被逼入了危险的绝境,读一读。(出示──东西没有路。只有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品味语言,深刻感受老汉危急时刻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自己扛起来的人格与精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