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0-21页信息窗3红点、绿点两个例题内容、22页相关题目。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用它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体验探索的过程,积极地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3、培养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和自学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具、学具纸条、彩笔、各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拟定导学提纲,自主预习(一)创情板题示标导学1.创情板题谈话:元宵节恰逢小华的生日,妈妈买了一个生日蛋糕,分给爷爷这个蛋糕的13,(板书:13)分给奶奶这个蛋糕的26(板书:26),分给小华这个蛋糕的39(板书:39),可是小华怎么也不明白他们谁吃的蛋糕最多,同学们,请你们告诉他好吗?(学生积极回答)师:究竟谁回答得对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有关分数的知识。板书课题:分数的基本性质2.出示学习目标师:本节课要达到以下学习目标(课件出示):【(1)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用它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体验探索的过程,积极地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3)培养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和自学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意识。】3.出示自学指导过渡:目标明确了,有没有信心达到?学生:有师:要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还需要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面请自学指导。(出示自学指导)【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20页和21页内容,重点看蓝底色和紫底色部分。思考:①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用折一折,涂一涂的方法分别表示出这三个分数,再观察,涂色的部分都相等吗?这三个分数呢?②从左到右看这些分数的分子、分母是怎样变化的?从右到左看这些分数的分子、分母是怎样变化的?你发现了什么规律?③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4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你能写出几个相等的分数吗?6分钟后,比一比谁汇报得最清楚。】师指名读自学指导(二)看一看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指导”开始自学,比一比谁看书最认真,谁自学效果最好!(师目光巡视每一个学生)二、汇报交流,评价质疑1.调查师:看完的同学请举手,看会的请把手放下。2.小组交流。把自己自学情况在小组中交流一下。教师走到学生中间参与讨论,了解学生的合作情况,并特别关注学困生。3.全班汇报(1)汇报“用折一折,涂一涂的方法分别表示出这三个分数”师引导:哪个小组说一说你们组的研究。学生上台边展示纸条边讲解:学生1:把每块展板看作单作“1”,图片部分分别占展板的12、24、48,(板书12、24、48)把一张硬纸条对折一次,就把它平均分成了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2、把一张硬纸条对折3次,就把它平均分成了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24、把一张硬纸条对折两次,就把它平均分成了8份,其中的一份就是48,得出这三张纸条的涂色部分相等,因此分数的大小也相等。师谈话:大家同意吗?好,现在老师就把大家的发现写下来:12=24=48(2)汇报“这些分数的分子、分母是怎样变化的?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2:在12=24=48这组分数中,12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2,就得到了24;12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4,就得到了48。学生3:也就是说,12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在扩大,并且扩大的倍数是相等的,结果得到的分数都和12是相等的,它们的大小没有改变。学生4:我同意他们的看法。我们组还把这一组分数倒过来研究了,48=24=12倒过来看,48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2,就得到了24,48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4,就得到了12。(3)汇报“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学生5:我发现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同一个数,分数大小不变,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同一个数,分数的大小也不变。师点拨:这位同学用一句话总结得很好!师:如果分子分母同时乘0,会是什么情况呢?同时除以0呢?学生6:不可以,因为0不能做除数,0不能做分母。小结: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板书)师:这是同学们根据这组例子得出的结论,是不是所有的分数经过这样的变化,大小都不变呢?下面我们就来验证一下。师:请同学们拿出材料,先在一张纸条或一条线段上表示出一个分数,然后根据结论计算得出另一个分数,并在另一张纸条或线段上表示出来。最后再放在一起比较,比较两个分数大小是否相等。学生动手操作验证,并在组内交流验证的情况。学生对验证的情况进行汇报展示。思考:有没有谁验证出根据这个结论变形得到的两个分数大小不相等?(没有)也就是说我们发现的结论是正确的,是普遍适用的,这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揭题,板书)(4)汇报“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你能写出几个相等的分数吗?”学生7:如:48=816=163215=210=315学生8:如:13=26=39三、抽象概括,总结提升谈话: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解决了大家提出的问题,我们来仔细研究一下同学们的汇报。在分数的基本性质里有什么是需要特别注意的?结合学生发言进行强调:①分子分母进行的是同一种运算,这种运算只能是乘法或者除法②分子分母同时乘或同时除以的是相同的数③分子分母同时乘或同时除以的这个相同的数不能是0④进行这种变形之前和之后,分数的大小不会改变四、巩固运用,拓展提高(一)考一考师:同学们学会了吗?下面老师就来考一考大家,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出示题目)师:请同学们涂一涂后,你发现了什么?学生:13=26因为13的分子分母都同时乘2,就得到了26,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大小不变,所以13=26。学生:618=26因为618的分子分母都同时除以3,就得到了26,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大小不变,所以618=26。指四名“学困生”上台板演,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教师台下巡视,收集典型错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二)议一议1.更正(1)观察。做完的同学认真看黑板上同学做的和你是否一样。(2)纠错。和黑板上的板演不一样的同学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在原题旁边更正,不要擦去原来的)下面的同学如果发现自己错了,在下边要及时改正过来。板演更正情况如下: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1)板演:(2)板演:(3)板演:8241)(604854)()(754935(1)分母由4×2得到8,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母也得乘2,得2。(2)分子由4×12得到48,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母也得乘12,只有5×12=60。(3)分子由35÷7得到5,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母也得除以7,得7。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母也得乘123.板演:14=28,分子分母同时乘2分数的大小不变。28<38所以14<38(14和38的分母不同,可以把14化成分母是8的分数)答:妹妹吃得多。2.议一议。师:到底做得怎么样呢?下面咱们来评议一下。(1)师:请看板演和更正的四个板书。同意板演同学做对的请举手?同意更正对的请举手?3、师:我们看每位同学的做题情况,可以得多少分?我们再看他们谁做的规范,最认真,得“★”4、师:现在批改一下自己的做题情况。(生批改)师:全对的“举手”?生举手,师统计正确率。5、小结:想一想,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内容?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汇报。6、练一练师:那你现在知道上课前老师说的“分蛋糕”,谁分得最多了吧?师:下面咱们就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一比谁做题最认真、最细心、书写最整洁!作业:配套练习册第7页1-5题。练习:课本第22页“自主练习”第4-7题。板书设计: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在分数的基本性质里需要特别注意的:①分子分母进行的是同一种运算,这种运算只能是乘法或者除法②分子分母同时乘或同时除以的是相同的数③分子分母同时乘或同时除以的这个相同的数不能是0④进行这种变形之前和之后,分数的大小不会改变使用说明:1.教学反思: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感觉本节课有以下亮点:(1)在本课的教学中,借助直观手段,如纸条、线段图等,初步体验有关分数的相等关系,通过解决问题“这些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各是怎样变化的”引导学生寻找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充分讨论交流,发现并归纳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观察、思考发现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后,鼓励他们表述出来,通过多说来加深对变化规律的理解。既提高了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和能力。(2)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后,引导学生进行猜想:这究竟是一个巧合呢?还是一个普遍的规律?然后再去举例验证。在分析分数的基本性质时,通过提问“有没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提醒学生结合前面的观察分析,学会抓重点,要“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以加深对分数基本性质的正确理解和掌握。在解释“0除外”的必要性时,启发学生联想除法运算中除数不能为0,分数中分母不能为0,解释为什么“0除外”,诱导学生整理思路,展现思维过程。(3)通过教学,学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师生双边活动协调性强,教学设计基本合理,学生正确地理解与分析、运用了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中的不足之外主要体现在对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的性质缺乏沟通,以及学生质疑较少等。教师要利用自习课时间向学生举例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的性质是一致的,并解析学生提出的疑问,以利完善。2.使用建议:本节教材内容是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在已学过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除法商不变的基础上进行的进一步学习。这个知识点是以后学习通分、约分的基础,是进一步学习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分数乘除法等知识的必备内容,非常重要,学生务必要切实掌握。本信息窗中的情境图呈现的是三块科普展板。三块展板分别被等分成2份、4份、8份,文字和图片部分各占整个版面的一半。通过探索“每块展板的图片部分占整个版面的几分之几”,引入对分数基本性质的学习。本节共设置了两个例题,其中红点例题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绿点例题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拓展与应用。台儿庄区实验小学王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