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发现与探索下册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巧安排省时间一、教学目的1.通过对以“怎样安排工作流程最省时间”为内容的学习探讨活动,使学生初步树立科学服务于实践的科学态度,引起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学习和研究兴趣,培养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2.通过学习和实验活动,在发现问题探索规律中,使学生感悟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学习与实验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统筹方法的应用及相关知识二、课前准备1.课前教师要注意收集相关的资料。2.根据教材内容制作相关视频课件,借以辅助教学,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研究探索问题的方法。教学活动中以让学生感悟为主,不介绍研究方法的定义,注意培养学生分析、推理、找规律的方法。教学难点是“合理安排工作顺序”的统筹方法,教师要适当加以引导。四、教学要点及建议1.各栏目教学指导策略:(1)引言主要是知识背景介绍,为以下活动做好铺垫、观看数学家华罗庚工作照片,(适当介绍华罗庚事迹是合适的。)引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对“统筹”结合“小字典”给予适度解释。(2)探索课题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是“怎样安排工作流程最省时间”。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3)探索活动活动准备:①课前教师要告诉学生收集数学家华罗庚爷爷的故事。②准备白纸和笔等学用品。活动设计:提示本节课是通过实验与信息交流对“怎样安排工作流程最省时间”的统筹方法的初步研究,并试着进行实践活动。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活动过程:本课安排了两项实验活动,是从两方面指导学生进行统筹方法的研究。实验一是“并行工作”统筹方法的研究。让学生初步对统筹方法有所感悟。实验是通过三个事例的研究来进行的。第一个事例是“媛媛的安排”。这里有两点教学中要注意:一是绘制工作流程图,可以画成直排式。二是让学生理解提示栏中的语句:“有没有可以同时进行的活动?”这是这一统筹方法的核心所在。第二个事例是“李大娘的安排”。这是第一个统筹方法-----并行操作法的实践活动,按照上边研究的方法来完成这一实践活动。在学生自学基础上再进行全班交流。然后推导出“思考问题”栏中的结论。第三个事例是“沏茶待客”。让学生根据所学习的知识判断三种方法中哪一个符合统筹工作的方法。关键要让学生找出“有没有可以同时进行的活动?”这一主要问题。不可让学生随意去想。实验二是“合理安排工作顺序”统筹方法的研究。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统筹方法。实验是通过两个事例的研究来进行的。第一个事例是“运油”。这个方法学生开始接受有一定困难。教师在指导上要抓住两点:一是占用总的工作时间。二是使工地尽快用到油。学生一般容易接受第二点,对于第一点往往不甚明白,实质这是这一统筹方法的关键所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引导使学生有所感悟。第二个事例是“排队打水”。让学生根据所学习的知识判断两种方法中哪一个符合统筹工作的第二个方法。关键要让学生从“占用总的工作时间”这一思路去判断。(4)探索发现这一部分总结了全课的两个实验,教师可以再举一些事例安排教学活动。使学生对这三段话有更深的理解,基本上知道了两个统筹工作法。(5)探索延伸这一部分是本课教学又一个提升,教师要做一些启发。建议在学生个人自学基础上再展开全班的交流活动。2.应注意的问题(1)要注意研讨活动的指导。(2)本课建议用1课时。五、背景资料1.华罗庚,1910年11月l2日生于江苏省金坛县,我国现代数学家。1924年初中毕业之后,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习不到一年,因家贫辍学。但他却没有放弃,刻苦自修数学,把全部心血用在数学研究上,接连发表了几篇重要论文,引起清华大学熊庆来教授的注意。1932年在熊庆来教授的帮助下,华罗庚到了清华大学数学系,当一名管理员。他一人要干几个人的事,仍继续自学课程,还自修了英文、德文,能用英文写论文。1936年赴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习。1938年回国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6年秋天,华罗庚迫于国内白色恐怖,不得已,决定出国继续进行科学研究。在美国的四年,华罗庚先后担任过普林斯顿大学讲师,伊利诺大学教授等。这期间,他研究的范围扩大到多复变函数,自守函数和矩阵几何。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传到美国,华罗庚毅然放弃了国外优厚的待遇,放弃了伊利诺大学终身教授的职务,带领全家1950年2月从美国动身回国。1950年的3月16日,华罗庚到达北京,回清华大学担任教授,受到了全校师生的热烈欢迎。1952年7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正式成立,华罗庚任所长至1984年。其间还担任过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学部委员,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华罗庚是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数学家,他在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等广泛数学领域中都做出卓越贡献,由于他的贡献,有许多定理、不等式与方法等都用他的名字命名。他在他生命的后20年里,以极大热忱致力于数学为国民经济服务,几乎把全部精力投身于推广应用数学方法的工作,而优选法、统筹法的推广应用便是其中心内容。2.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3.统筹方法一般有并行操作法、移动比较法、调整比较法、枚举比较法、尝试探索法、抽调法等。2.从乌鸦喝水想到的一、教学目标1.通过“从乌鸦喝水想到的”一课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初步具备不唯书、不唯上,积极探索,服从真理的科学信念。培养学生勇于求真、探索的科学精神。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3.通过实验向学生渗透一些阿基米德原理的知识。二、课前准备1.教师课前按教材要求准备好相关的实验器材,并对每个实验要亲自做1—2次,以便指导学生的分组实验。2.要进行安全教育。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研究投石子与水面升高的关系。2.指导学生掌握实验方法及观察分析思考的方法。四、教学要点及建议1.“引言”:从《寓言》入手,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望。2.“探索课题”:用“猜想结果——动手实践——结果验证”的研究方法指导学生以“满足什么条件,乌鸦才能喝到水?”为题,逐步深入探究科学道理。3.“探索活动”:(1)围绕“瓶中有多少水,乌鸦才能喝到水?”,引导学生动手做两个实验,根据学生自己得出的实验结果,让学生分析思考两个问题。瓶中有1/3水:石子与石子之间有空隙,存在空隙中的水升不上来。只有在瓶中有足够多水时,才以用石子把水顶到瓶口。使学生理解石子是固体,它的体积在水中占有一定的空间,很多的石子会使水面上升。(2)第1个实验,让学生理解石子之间有空隙,而且石子这间的空隙总要占一定的体积,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乌鸦喝水的问题。第2个实验,渗透阿基米德原理的知识。让学生理解,杯中放入石子的多少与溢出水的关系。本课活动,老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才能训练学生良好的科学研究方法。使学生注重现象和问题之间的密切联系,养成头脑中常问“为什么”的好习惯。长此以往,学生的观察能力、注意力及研究科学的兴趣就会随之加强,知识也会随之丰富,为将来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奠定基础。4.“探索发现”:学生亲自实验,在得出结果的基础上理解该栏目中的①②,同时教师着重让学生体验③中的研究方法。5.“探索延伸”使学生理解向装满水的水杯中不断投放石子,溢出的水就是投入石子的体积这一科学道理,为将来学习阿基米德原理做一些铺垫。6.小资料:①“寓言”:用假想的故事来说明某种哲理,从而达到教育或讽刺目的文学作品。②黑黑的乌鸦有智慧吗?最近日本科学家发现,野生乌鸦会利用红绿灯在停下的汽车轮子下压碎核桃,吃核桃仁。乌鸦事先把核桃埋在公路旁,当它要吃时,先把埋着的核桃挖出,接着叼着核桃在架子上等待汽车停车,它居然知道把核桃放在汽车前面,帮它碾碎核桃,核桃碾碎了,它立即飞向核桃处吃核桃仁。科学家的正在研究,你们也可以研究。3.平衡与技巧一、教学目标1.通过“平衡与技巧”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对重心与平衡方面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勤于学习、敢于质疑、善于思索的科学态度。2.通过探索杂技演员找平衡的奥秘活动,以科学知识和原理为载体,提高学生科学学习与研究方法的水平。3.通过学习与体验活动,了解一些重心、对称、平衡的知识。二、课前准备1.教师课前按教材要求把实验器材准备好,并亲自把实验二“移动重心找平衡”的实验做1—2次,以便指导学生分组实验。2.进行实验安全教育。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当单足站立面积小的报纸上时,观察他们以身体的哪些部位来调节身体平衡的?2.放了硬币的牙膏盒,牙膏盒能平衡地停在桌子的边上,牙膏盒的重心向哪个方向移动了?3.杂技演员保持平衡的方法是什么?四、教学要点及建议1.“引言”:通过杂技演员高超的技艺,启发学生探究平衡与技巧的求知欲望。2.“探索课题”:通过探究活动,探索杂技演员保持平衡的主要方法,了解一些“重心”、“平衡”方面的科学知识。3.“探索活动”:(1)“肢体运动找平衡”通过单足站立在面积越来越小的报纸上,观察他们以身体的哪些部位来调节平衡,通过观察得出结论(腰部和四肢)(2)“移动重心找平衡”每人准备一套实验器材,按要求先把空牙膏盒的一半(重心在中心部位)放在桌边上,观察实验结果。再在牙膏盒的一端粘三枚硬币(最好是1角的新硬币),让学生观察分析、放了硬币的牙膏盒的重心向哪个方向移动了,理解“移动重心找平衡”的科学道理。(3)通过阅读与观察思考,找到杂技演员保持平衡的主要方法,了解“重心”、“对称”、“平衡”方面的科学知识。4.“探索发现”了解“重心”,“物体重心的竖直线在支撑面内”。总结杂技演员保持平衡的主要方法与手段。5.“探索延伸”通过“你能站起来吗?”的学习活动,引起学生对重心方面知识的学习兴趣。在探索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只有具备扎实的科学知识,才能更好地了解“身上的科学”,初步建立“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志向。▲亲身体验是求真、探索的一个重要过程,先感受确实站不起来。以慢动作站起来,体验站起来过程中上身和脚的变化。▲在体验的基础上,用科学知识“从重心引垂下来的竖直线”来说明人在坐、蹲、立、跳及各种活动中,由于肢体位置的变化,人体重心的位置也是变化的。五、相关的背景资料1.每一个物体都有一个重心。2.人在站立时,人体的重心在人身高的0.6倍处。一个身高1.7米的同学在站立时,他的重心离地高度约在1.08米处。3.一个坐定的人,他的身体重心位置是在身体内部靠近脊椎骨的地方,比肚脐高出大约20厘米。要是从这一点向下引一条竖直线,会通过座椅,落在两脚的后面。4.人在坐、立、蹲、跳及各种活动中,由于肢体的变化,人体的重心的位置也是变化的。舰船的水手都习惯把他们的身体底面(两脚之间的面积)尽可能放大,才能在摇摆的甲板上立稳。5.垂直上下穿过人体重心的那根无形的线,我们把它叫“人体的重心线”。4.大陆原来是连在一起的吗一、教学目的1.通过对以“大陆原来是连在一起的吗?”为内容的学习探讨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学习研究兴趣。2.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养成问题意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3.在动手操作中,了解大陆板块曾经是连在一起的。二、课前准备1.课前教师需要收集一些大陆板块的相关知识,并进行归纳整理,形成大陆板块的系统知识。2.制作或者收集关于“大陆飘移”的视频课件。3.制作大陆板块拼连教具。4.注意进行安全使用剪刀的教育。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的重点是:1.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归纳有关材料而获得知识的基本要领。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2.大陆板块曾经是连在一起的。教学难点是关于舌羊齿植物化石的发现说明了什么问题的讨论。四、教学要点及建议1.各栏目教学指导策略:(1)引言以一则小故事为背景导人新课。提出疑问引起学生研究本课题的兴趣。建议也可以从观看世界地图入手,提出大陆原来是连在一起的问题,引发研究动力,进入新课。(2)探索课题明确研究的课题:探索“大陆原来是连在一起的”问题,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3)探索活动活动准备:课前教师要告诉学生准备好:1把学生用剪刀、铅笔及描图纸(薄纸)等活动用品。活动设计:提示本节活动课是通过剪拼世界地图的实验,探讨大陆飘移学说。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建议根据具体情况再分成几个小题使学生更具体明白研究的内

1 / 2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